•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生活適應理論與相關研究

生活適應是一個常見的名詞,一般學者對它有各種不同的見解與解釋,以下 分別針對生活適應的意義、生活適應的分類、生活適應的評估標準及生活適應相 關研究等四個部份,配合相關文獻探討說明。

壹、 生活適應的意義

「適應」(adaptation)一詞,最早的起源於生物學,原是達爾文(Darwin)於 1859 年提出「進化論」(theory of evolution)時,說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之「自 然選擇」(natural selection)律時所使用的用語,指的是生物為了求生存必須做適 度的改變,以配合客觀的環境。後來心理學家借用此一概念,把適應視為人類因 應各種內外在環境要求及壓力調適的心理歷程,其目的是希望能與環境達成和諧 或平衡的狀態(引自王財印,2000)。Piaget(1967)在認知發展論中提到:適應乃個 體的認知結構或基模因環境限制而主動改變的心理歷程,並藉由「同化」與「調 適」兩種彼此互補的心理歷程來達成與環境平衡的狀態。

孫育智(2004)彙整國內外學者對適應的意義,將適應界定為三種主要面向:

(1)以互動的觀點來定義適應;(2)以因應行為的觀點來定義適應;(3)以歷程及結 果的雙向度觀點來定義適應。重點摘錄如下:

一、 以互動的觀點來定義適應

Arkoff(1968/1985)認為,適應乃個體與所處環境間的互動關係,兩者為了相 互配合而取得協調一致的狀態。Arkoff 強調的適應並非靜態的,會隨著年齡的增 長而自我調適價值觀與行為,同時也會為了滿足需求而改變週遭的環境,而環境 更是不停地輪轉著,一時的適應良好並無法保證能讓個體受用一輩子。因此如果 個體想要達到適應良好的狀態,那麼他必須不停地適應。

陳小娥與蘇建文(1977)也認為,適應乃個體與環境間的交互作用。個體適應 的好壞,常取決於其是否與環境之間維持和諧的關係。良好的適應不但使個體能 有效地運用與控制環境,而且更能使其在環境中充分地發揮,取得彼此間的和諧 關係。

吳新華(1996)也認為,適應乃是個體為了滿足各種需求,一方面受週遭環境 的制約,另一方面也對所處的環境採取積極的作為,而且從現在一直持續到未 來。良好的適應不單指個體對於所處的物理環境而言,還應包含對人的關係及心 理的情緒等,都處在一種良好的、理想的狀態中。換言之,適應有兩種涵義:消 極的適應是指個體被動地順應環境;而積極的適應則是指個體一方面企圖改變環 境的條件,另一方面則調整自我的需求,使個體與環境之間處在最和諧的狀態下。

二、 以因應行為的觀點來定義適應

Lazarus(1976)認為,適應乃是一種成功或適當的因應行為,能夠幫助個體達 成環境對他的要求,或克服內在的壓力,而使個體與內、外在環境之間維持和諧 的關係。周文欽(1995)也認為,適應是人與環境互動的日常生活中,遇到問題或 面對壓力時,為了解決問題或紓解壓力,而採取適宜的處事方法,以達到身心平 衡狀態的歷程。而李坤崇(1995)研究也指出,適應是個體與內、外在環境的持續 互動中,為了滿足內在需求與紓解外在壓力,所採取適切的因應行為,以獲致美 滿和諧關係的歷程。內在環境包括個體的心理需求、生理需求、自我概念、價值 觀與情緒;外在環境則是指個體週遭的人、事、物,包括家庭的環境與親人,學 校的環境、設備、課程、教材與同學、老師,以及社會的文化、經濟、政治、宗 教、習俗與風氣等。在成長的過程中,由於個體會改變,環境也會改變,因此適 應是雙向的、動態的歷程。

三、 以歷程及結果的雙向度觀點來定義適應

Derlega 與 Janda(1991/1986)認為,適應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也是一種目的或 一項成就。所謂「適應良好」,是指個體有目標且以合適的方法來達成目標,這 些方法也許是要去克服橫阻在目標之前的障礙,或是延宕需求的滿足,或是找尋 其他替代的途徑;另外,「適應良好」亦是指個體的生活滿意度高,人生有方向 感,並且可以自在地做他自己。Derlega 與 Janda 進一步指出,適應意指對生活具 有控制力;若個體能感受到他所從事的活動都是出於自己自由選擇,而非因責任 或義務所迫,那麼這種自主自控的感受將促使他勇於追求自己設定的目標,而不 會籠罩在未知的恐懼中。換言之,個體生活的自我主導角色,在妥善因應作為及 適應良好與否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簡茂發(1986)也從動態及靜態兩個觀點來加以詮釋。他認為,從動態觀點而 言,適應係指個體為了滿足其生理的、社會的及心理的基本需求,而在現實環境 中適當地解決困難,在朝向自我實現的歷程中,力求與環境保持和諧狀態;另一 方面,從靜態的觀點而言,適應即指個體的需求在環境中得到滿足的狀態,此時 二者的關係圓滿,個體將感受到幸福,此即心理健康之人。

綜合上述可知,適應乃是個體與環境之間持續不斷的互動歷程,個體為了滿 足各種基本需求,採取適當的因應行為,而與環境之間維持一致、和諧的關係。

由此定義可以歸納為三個觀點:(1)適應是人與環境互動的連續歷程;(2)適應是 人與環境互動時所採取的因應行為;(3)適應是人與環境互動後的結果(引自孫育 智,2004)。

貳、 生活適應的分類

由於研究主題與研究對象不同,國內外學者對於生活適應的分類情況也有所 差異。國外學者Arkoff(1968)從個人生涯全程發展的層面來探討生活適應的範 圍,將生活適應的範圍分為家庭適應、學校適應、職業適應與婚姻適應。

Tallent(1978)則認為人生是一連串適應的過程,將生活適應區分為生物的適應、

社會環境的適應及自我的心理適應三個向度探究。

而國內許多學者一般主張將生活適應區分為個人適應與社會適應兩大類(林 清江,1983;何金針,1986;王沂釗,1994)。個人適應方面,主要著重在自我觀 念的建立,透過自我的調節,確立個人的價值意識,追求個人滿足及其與環境之 間的滿意關係,以達自我統整。而社會適應方面,則在於運用社會技巧,基於群 己關係,表現社會化的行為,與家庭、學校、社區或社團建立良好關係,達到人 際間的和諧(莫麗珍,2003)。

此外,亦有學者作不同的分類,例如劉焜輝(1985)認為生活適應包括個人適 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與社會適應等。而唐璽惠(2002)認為「生活適應」應包 含: 發展上的生活適應、人際上的生活適應、生活上的生活適應、課業上的生 活適應等四類。黃玉臻(1997)、賴靜瑩(1999)與羅婉麗(2001)等則將學生生活適應 的範疇分為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及同儕適應等四方面,其內涵包括:

(一)個人適應:包括對自我的接受與情緒的感受、表達。(二)家庭適應:包括對

家庭的歸屬感、家庭成員的接受及家中的生活情形。(三)學校適應:以學校生活 為主,包括對教師、教室常規與學習的適應。(四)同儕適應:以同儕人際關係為 主,包括對同學、朋友及教師間的相處情形。

由於本研究係直接採用黃玉臻(1997)所編之量表作為研究工具,因此,依循 黃玉臻所分類方式將生活適應分為「個人適應」、「家庭適應」、「學校適應」

及「同儕適應」等四大類加以探討分析。

參、 生活適應的評估標準

一般來說,當個體處於需求與滿足衝突的狀態時,便可能出現適應異常現 象。因此,一個人若想擁有良好的適應,就必須盡力調整其內在需求與外在壓力 達到平衡,勿使自己陷入衝突的狀態。適應良好或是適應不良究竟該如何評估,

目前從心理衛生學的角度著手,大多數學者以「心理健康」來代表適應良好的人,

而以「行為困擾」表示適應不良的人。由於不同學者、不同學派對於生活適應有 不同的評估標準,以下分別探討各學者對「適應良好」及「適應不良」的評估標 準。

一、 適應良好的特質

無行為困擾的人,亦即具有良好適應的人。個人適應的良否,常以其是否與 環境取得和諧關係而定。

國外學者 Arkoff(1968)提出衡量個人生活適應的標準:(一)生活的感受,包 括有快樂感與和諧感;(二)自我尊重,包括有自我認識、自我認同、自我接納、

自我尊重和自我坦露;(三)自我實現,包括有個人成長、個人成熟、和自我統整;

(四)環境的效能,包括與環境接觸、環境的效能與不依賴環境。

Derlega & Janda(1986,林彥妤等人譯,1991)認為良好生活適應的特徵包括:

(一)對現實有覺知能力;(二)在現實世界中,並時時與過去的經驗和未來的展望 相結合;(三)從事有意義的工作、樂在工作,並能體驗工作的意義與價值;(四) 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五)能體驗幸福,能感受到情緒並維持情緒的穏定性與一 致性;(六)擁有正向而積極的自我概念。

國內學者劉焜輝(1982)認為適應良好者的標準有:(一)樂觀;(二)正視現實;

(三)有理想,生活有希望;(四)自信信人;(五)自尊尊人;(六)自助助人;(七)能

夠控制、發洩情緒;(八)能夠協調慾望或要求;(九)具幽默感;(十)對人、事、物 有興趣。

黃德祥(1996)亦指出,在現代社會中要能適應良好,必須具備一定的社會技 巧,以便與生活中的他人溝通與維繫關係。而黃雅婷(2000)綜合學者對適應本質 的詮釋,歸納出適應良好者的基本特性:(一)具有高度的社會技巧;(二)對生活 具有控制力;(三)正向地看待自己和別人;(四)對現實有覺知的能力;(五)放眼未 來並對人生有目標;(六)投入工作;(七)對情緒有所感受。

歸納上述學者的研究論點,研究者認為一個適應良好的人必須擁有正向、樂 觀的心理,知覺環境與人際關係互動技巧,懂得接納別人並與他人保持和睦相 處,妥善控制個人情緒,勇於面對問題,克服困境,在自我期望目標指引下,創 造美好而有意義的人生。

二、 適應不良行為

吳武典(1978)針對國中生的適應不良行為分為六項:(一)外向性行為問題:

即通稱的違規犯過行為或反社會行為,包括:逃學、逃家、不合作、反抗、不守 規律、濫發脾氣、撒謊、偷竊、打架、傷害別人、破壞行為、欺負弱小、粗語辱 罵等。(二)內向性行為問題:即通稱的情緒困擾問題或非社會行為,包括:畏縮、

消極、不合作、不合群、不敢表示自己意見、過分依賴、作白日夢、焦慮反應、

敵意情緒、自虐、自殺行為等。(三)學業適應問題:成績不如理想、而非由智力 因素造成,往往兼具有情緒上的困擾與行為上的問題。包括:考試作弊、不做功 課、投機取巧、粗心大意、偷懶、偏愛某些功課而偏惡某些功課、學業成績不穩 定、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低成就等。(四)偏畸習癖:不良的習癖,多與性格發

敵意情緒、自虐、自殺行為等。(三)學業適應問題:成績不如理想、而非由智力 因素造成,往往兼具有情緒上的困擾與行為上的問題。包括:考試作弊、不做功 課、投機取巧、粗心大意、偷懶、偏愛某些功課而偏惡某些功課、學業成績不穩 定、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低成就等。(四)偏畸習癖:不良的習癖,多與性格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