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樂觀理論與相關研究

本節主要探討樂觀的理論及相關研究,區分為三個部份,首先說明樂觀的定 義,了解樂觀者的特質,其次是探究分析樂觀理論,藉以了解樂觀的功能與運作 過程,最後討論與樂觀議題相關研究,以了解樂觀與不同領域的相關性。

壹、 樂觀的定義

一個快樂的人,對未來總是比較樂觀,因為他會覺得事情是有希望的,問題 題是可以解決的。即使遇到低潮,尤其是面臨工作挑戰時,他會有良好的抗壓性 去面對一切(陳郁琦,2007),而其中的關鍵就是態度問題。Seligman 等人(1995) 於「一生受用的快樂技巧」(洪莉譯,2008)乙書中以「解釋形態」來定義樂觀,

認為樂觀的基礎不在於正向詞句或是勝利的景象,而在於我們對原因的看法,對 正向及負向事件不同的歸因方式,將獲致樂觀與悲觀心理的結果。Scheier &

Carver(1985)則提出「樂觀傾向」(dispositional optimism)構念,認為樂觀的人預 期好事將會發生在他們身上。而國內學者鄭呈皇(2006)則以「正面思考」來定義:

指遇到挑戰或挫折時,人們會產生解決問題的企圖心,並找方法正面迎接挑戰,

而負面思考者就是一遇到挫折,就被負面情緒打敗,責怪自己、環境,最後選擇 退縮、放棄或報復等。可見對樂觀的人並非代表事事順遂成功之人,但因其態度 對了,面對問題不退縮,勇於面對挫折,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並對未來充滿期 待,能往美好的結果去想(張春興,1989)。另外也有學者認為樂觀是一種認知的 偏誤,低估負向結果,高估正向結果,是種正向幻覺。也有學者認為樂觀是一種 普遍化自我效能,即個體在面對環境時,對於自己的因應能力具有高度的自信(引 自吳相儀等,2008)。

由上述國內外學者從不同角度對樂觀提出不同的定義中,可以看出樂觀者具 有以下幾點特質:(一)對未來能以正向態度預期結果(二)在正、負向事件中傾向 以正向歸因與解釋形態(三)面對挫折與挑戰能以正面思考方式因應。

貳、 樂觀理論

在1980 年代中期以前,樂觀理論架構尚不明確,因此將樂觀當作心理學研 究內容的文獻並不常見,而 Scheier 和 Carver(1985)根據自我調節論所發展出來 的以結果預期為概念的「樂觀傾向」,是近年來較常被應用來做為樂觀研究的構 念(何家齊,1998;丁明潔,2003;李澄賢,2004)。Carver & Scheier(2002)表示 樂觀與解釋形態理論是有概念性地連結的(引自李澄賢,2004)。本研究之研究工 具係採用吳靜吉、李澄賢(2003)所編之樂觀量表,該量表以自我調節理論中心,

並以 Scheier & Carver 所發展的一系列相關理論為主要理論依據(引自李澄賢,

2004)。因此,本研究之樂觀理論以上述兩個理論為主要探討重點,以作為後續 研究之理論基礎,相關理論整理與介紹如下:

一、 自我調節理論

Carver & Scheier(2002)文章中提及以「動機的預期價值理論」為藍本發展出

「自我調節論」,企圖將行為藉由回饋控制過程予以具體化,說明個體行為表現 與設定的目標之間的關係。理論中最基本的單位是差異-減少回饋迴圈,在這個 回饋迴圈中包含了四個要素:輸入功能、比較機制、輸出功能、環境因素,有時 環境因素會受到某些干擾因素影響,而使個體決定是否有所行動。

首先在個體心中早已設定自己的目標、標準及參照價值,接著因受外在刺激 時將各種資訊帶入輸入功能,然後再與自己所設定之目標、標準與參照價值進行 比較機制。當個體行為與自身所設定的目標、標準及參照價值沒有差異時,輸出 功能便會維持以往的行為模式繼續進行;但若個體行為與自身的目標、標準及參 照價值牴觸時,個體便會調節或修正自己的行為,以期符合當初自己所設定的目 標與參照價值,如此回饋迴圈持續不斷循環,如圖2 - 2。

圖2 - 2 自我調整理論的回饋迴圈圖

資料來源:”Optimism, pessimism and self-regulation.” by Carver, C. S., & Scheier, M. F., 2002., In E. C. Chang (Ed.), Optimism and pessimism: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pp. 31-51),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在此回饋迴圈中,外在環境因素的影響稱為干擾,即個體行為會因外在環境 因素干擾而影響其行為,當干擾因素增加而使差異變大時,會使得個體原本的參 照價值差異也變大,輸出的行為也會因此而改變;另外若干擾因素優先占據需要 調整的輸出行為時,系統便無法察覺差異所在。而此迴圈的核心,也就是比較機 制包含兩個形式:自信與懷疑的感覺、正向與負向的情感。就自信與懷疑的感覺 而言,個體行為的表現會受到信心和懷疑的感覺影響,有信心的迴圈會使個體對 未來產生正向的期待,於是努力朝目標前進;但若對自己太過懷疑,自信心不足 情況下,對未來則會採取逃避的方式。就正向與負向的情感而言,倘若個體以極 慢的速度向目標前進時,負向情感就會產生,此時個體便需依照個人實際需求加 倍努力往目標前進;相反地,若個體以超出需求的速度向目標邁進時,正向情感 就會隨之產生,個體也較能順利完成個人目標。

另一個與差異-減少回饋迴圈相對的概念就是差異-增大回饋迴圈,與前者 相異之處在於此迴圈是「反目標」。例如:部份叛逆的青少年作出與父母親的期 望價值不同的行為,也就是說,對叛逆青少年而言將父母的期望視為反目標,而 故意表現出與父母期望不一致的行為。

針對以上兩種迴圈系統,Carver & Scheier 根據 Higgins 的觀點,歸納出兩種 系統在情感方面的差異性,在差異—減少回饋迴圈主要是為了避免沮喪而趨向於 快樂的感覺;差異—增大回饋迴圈則是為了避免焦慮而趨向於放鬆與滿足的感覺 (引自李澄賢,2004)。

二、 解釋形態理論

1978 年 2 月美國《變態心理學期刋》(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刋登 了Abramson,Seligman 與 Tesadale 等人對「習得無助理論」的修正版,Seligman 與Tesadale 強調對無助和憂鬱病人的治療應從改變其解釋形態著手;而 Abramson 與Seligman 參照 Weiner 歸因理論研究人的解釋形態如何引發無助感與憂鬱症。

解釋形態理論雖以 Weiner 歸因理論為藍本,但仍有不同之處,如:以個人的解 釋習慣為焦點,並非只注意個人對單一失敗事件的解釋;解釋向度除永久性、個 別性之外,增加另一個向度-普遍性;重視精神病與心理治療(引自 Seligman,

1990,洪蘭譯,1997)。所謂「解釋形態」是指個體對於發生在其身上的事件一 種習慣性的解釋方式(Peterson & Seligman,1984),認為個體在面臨正向或負向情 境時,會以下列三個面向作為事件解釋歸因模式,如:(一)永久性:永久性 vs.

暫時性;(二)個別性:內在 vs.外在;(三)普遍性:特定的 vs.一般的。Seligman, bramson, Semmal & VonBaeyer 指出若個體認為某負面事件發生原因是因外在環 境或他人所引起、且該事件是單獨發生暫時存在,而不會擴及生活其他層面時,

就是樂觀的解釋形態(引自丁明潔,2002)。意即具有樂觀解釋形態的人總是認為 好事件的原因是永久的、普遍性的、且歸因於自己的努力,而壞事件的原因只是 偶爾暫時的、特定的、且歸因於外在因素(Seligman, Reivich, Jaycox, & Gillham, 1995,洪莉譯,2008)。茲將樂觀者對好壞事件的解釋形態整理如表 2 - 1。

表2 - 1 樂觀者/悲觀者對好壞事件的解釋形態

Seligman 所提出的永久性、普遍性及個別性三種解釋形態,以及樂觀者與悲 觀者在此三種解釋形態上的差異(Seligman,1995/1999),研究者整理說明如下:

(一) 永久性:偶爾 vs.總是,屬於時間上的向度。

(二) 普遍性:特定 vs.一般,屬於空間上的向度

悲觀的人對壞事件的解釋偏向「一般的」,他們總是把造成壞事件的原因擴 及到生活中其他人或其他面向,把困難災難化。因此,雖然僅在某一方面失敗,

悲觀的人會將之擴大到其他方面而導致完全放棄;相反的,樂觀的人對壞事件的 解釋偏向以「特定的」因素所造成,當面臨失敗時,他能找出局部的原因,並將 問題挶限於特定的範圍內,因此,就算在某方面產生無助感,他仍會保有勇氣面 對生活中其他面向的問題,不會因此而停滯不前。

對於生活中的好事件,悲觀的人則常將原因歸類是特定的,只適用於某些特 定範圍與狀況;但樂觀的人郤相信好事件的發生是因普遍性的原因所致,而這種 普遍性的原因將持續增強他日後面對各種面向的問題與挑戰,逐漸地使得自己在 各方面都顯得充滿自信,而越來越有成就感。

(三) 個別性:內在 vs.外在,決定是誰的錯

悲觀的人往往將壞事件的原因內化怪罪在自己身上,其解釋形態偏向內在 化。失敗時習慣性怪罪自己的人自尊較低,常常覺得愧疚及羞愧;相反的,當壞 事件發生時,樂觀者的解釋形態偏向外在化,他們把原因怪罪於他人或環境,比 較不覺得愧疚及羞愧,對自我的評價較高,自尊也較高。但此處應特別注意到兩 個問題,避免造成教孩子逃避責任或教孩子撒謊等誤解情事發生,第一個問題是 當孩子做錯事時,不要輕易就算了,如問題根源於他們時,應教導他們為事情負 責並改正;第二個問題是教導孩子如何正確的看待自己,當問題與他們無關時,

仍應使孩子覺得自己有價值。

對於好事件的發生,悲觀的人將其解釋為外在的原因,可能是來自他人的功 勞或天時地利,對於自己的貢獻或努力視而不見;而樂觀的人總是將好事件的發 生解釋為內在的原因,也就是說,他們會爭取自己的功勞,並肯定自己的付出。

參、 樂觀相關研究

國內以樂觀為主題之研究,部份研究者將它區分為兩種類型(顏秀芳,2007;

林美珍,2009):一類是以樂觀與其他因素為主題之相關研究,主要探討不同年 齡層的人,其樂觀程度及樂觀與其他因素之相關情形,如:丁明潔(2003)研究國

中樂觀/悲觀傾向、課業壓力評估、課業壓力因應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之關係;

李澄賢(2004)探討大學生的情緒調節、調節焦點、樂觀與創造力之關係;黃德祥

李澄賢(2004)探討大學生的情緒調節、調節焦點、樂觀與創造力之關係;黃德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