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正念的定義

在文檔中 食禪與正念飲食的研究 (頁 61-69)

第三章 當代正念療法的內涵與在飲食上的運用

第一節 正念的定義

「 正 念 」 一 詞 在 佛 教 當 中 以 廣 義 來 說 , 代 表 的 意 義 是 指 「 正 確 的 念 頭 , 亦 即 時 常 憶 念 正 道 , 不 使 思 想 行 為 有 錯 誤 , 是 八 正 道 之 一67。 」 而 有 關 「 正 念 」 一 詞 , 可 以 在 佛 典 《 大 正 藏 》 當 中 的 許 多 部 經 典 中 看 到 , 例 如 : 阿 含 藏 當 中 的 《 雜阿含經》:卷三、四、六、七、九、十、十一、十二、

十三…等,《中阿含經》:七法品、業相應品、舍利子相應品、王相應品、長壽品、

大品…等,《長阿含經》:第一分~第三分的各卷經裡面都有,《增一阿含經》:卷 八、九、十七、十九、二十二、二十三…等,還有像是禪藏、淨土藏、法華藏…

等許多的經典當中,都有記錄到。可見「正念」的教法在佛教的許多經典當中是 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67 陳孝義,《佛學小辭典》,台北,方廣文化出版,1999,頁298。

56

當 初 佛 陀 在 菩 提 樹 下 成 道,也 是 因 為 觀 察 到 四 聖 諦 (苦、集、滅、道 )。

於 是 就 透 過 了 四 念 處 (身 、 受 、 心 、 法 ) 的 修 持 , 達 到 了 開 悟 成 聖 。 而 且 在 準 備 進 入 涅 盤 以 前,也 是 跟 弟 子 們 教 導 四 念 處 的 教 理 後,才 進 入 涅 盤 。

四 念 處 的 修 行 是 基 於《 大 念 處 經 》中 佛 陀 所 傳 的 教 法 而 來 的 一 套 系 統 的 正 念 修 行 方 法68, 身 念 處 就 是 安 住 於 身 , 循 身 觀 察 。 意 思 是 將 注 意 力 保 持 在 身 體 之 上,持 續 地 觀 察 身 體,沒 有 那 個 自 我 的 存 在69。 受 就 是 六 根 與 外 境 接 觸 時 身 心 所 產 生 的 感 受 … , 受 是 一 種 緣 起 法 , 是 因 觸 而 起 , 然 後 有 引 起 情 感 的 產 生 , 導 致 人 們 有 所 取 捨70。 心 念 處 如 觀 心 靈 風 光 般 的 觀 察 我 們 的 心 或 意 識,不 論 它 是 清 明 的 還 是 不 清 明 的,我 們 都 要 觀 照 心 的 面 貌 實 相,清 楚 的 知 道 心 的 當 下 狀 態71。 法 念 處 是,覺 察 一 切 法 都 是 種 種 因 緣 而 生,不 斷 變 遷,沒 有 恆 常 的 主 宰 者72

「正念」在出入息念的修行上,是象徵著「覺知」。意即透過了專注 的 呼 吸 , 來 覺 知 自 己 是 否 有 將 心 安 在 呼 吸 上 。

專注於出入息,我們稱之為安那般那念。安那般那(Anapana)意謂著「入 息」 與「出息」,「Sati」意謂著「正念」。

正念意謂著「覺知」,「覺知」意謂著「聚焦專一能力73」。

而 正 念 在 佛 法 上 來 說 , 並 不 是 只 善 念 , 而 是 指 專 注 及 洞 察 力 , 或 者 是 說 起 心 動 念 皆 自 覺 。 而 經 過 了 時 代 的 變 遷 , 後 人 們 對 於 「 正 念 」 一 詞 也 有 不 同 的 詮 釋 。

卡 巴 金,認 為 正 念 是 一 種 專 注 的 方 式:即 用 這 種 專 注 的 方 式 來 生 活 ,

68 藍梅,《圖解正念》,北京,陜西師範大學出版,2009,頁102。

69 藍梅,《圖解正念》,北京,陜西師範大學出版,2009,頁124。

70 藍梅,《圖解正念》,北京,陜西師範大學出版,2009,頁148。

71 藍梅,《圖解正念》,北京,陜西師範大學出版,2009,頁157。

72 藍梅,《圖解正念》,北京,陜西師範大學出版,2009,頁162。

73 聖喜,《安那般那念˙出入息念禪修》,台南,法寂禪林出版,2014,頁8。

57

以 及 培 養 出 覺 察 的 能 力 。 而 他 認 為 這 也 是 一 種 自 我 內 在 探 索 的 態 度 , 而 透 過 了 這 種 方 式 的 練 習 可 以 探 索 到 內 在 深 層 的 自 我 。

基本上,正念是一種特殊的方式。連同以此專注方式而帶出的覺察,

亦 即 以 一 種 探 索 及 認 識 自 我 的 精 神 態 度 , 觀 察 深 層 的 自 我74

在 他 的 許 多 著 作 當 中,都 有 講 述 到 透 過 了 許 多 不 同 方 法。像 是 專 注 、 不 判 斷 、 初 心 … 等 的 這 些 操 作 的 模 式 , 來 達 到 覺 知 的 狀 態 。 故 , 依 上 所 述 , 筆 者 認 為 卡 巴 金 對 於 正 念 的 定 義 是 「 覺 知 」。

你 將 發 現,我 會 一 遍 又 一 遍 的 提 醒,鼓 勵 你 盡 所 能 不 加 評 判 地 去 清 楚 觀照當下的種種不同的經驗。要緊記在心的是:最重要的永遠是覺知,…。

75

而 對 於 「 覺 知 」 二 字 的 詮 釋 , 卡 巴 金 在 他 的 著 作 《 正 念 減 壓 初 學 者 手 冊 》 中 , 是 這 麼 說 的 :「 覺 知 本 身 就 是 正 念 的 全 部76」。 基 於 這 些 推 論 , 筆 者 認 為 卡 巴 金 對 於 正 念 的 核 心 奧 義 就 是「 覺 知 」,而 在 他 的 種 種 教 學 的 方 法 中 , 其 目 的 都 是 為 了 要 將 學 習 者 的 「 心 」 導 引 到 「 覺 知 」 的 狀 態 。 因 為 他 認 為 , 歸 根 究 底 , 正 念 真 正 的 挑 戰 : 就 是 做 你 自 己77

以 上 是 卡 巴 金 對 於 正 念 的 定 義 。 接 著 , 我 們 來 看 在 國 內 研 究 正 念 學 權 威 , 學 者 呂 凱 文 對 於 正 念 是 怎 麼 定 義 。 學 者 呂 凱 文 認 為 「 正 念 」 的 定 義 及 解 識 有 很 多 種 的 層 次 , 從 古 今 的 文 獻 中 , 所 代 表 的 詮 釋 及 意 義 也 不 同 , 可 以 從 哲 學 及 巴 利 佛 學 及 現 代 心 理 學 … 等 的 角 度 來 解 讀 , 以 下 就 是 學 者 呂 凱 文 對 正 念 的 詮 釋 :

74 喬˙卡巴金,《正念療癒力》,台北,野人文化出版,2013,頁032。

75 喬˙卡巴金,《正念減壓初學者手冊》,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2014,頁209。

76 喬˙卡巴金,《正念減壓初學者手冊》,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2014,頁144。

77 喬˙卡巴金,《正念減壓初學者手冊》,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2014,頁144。

58

正念的解釋有很多含意與層次:可以從巴利經文解讀,也可以從當代 心理學、哲學的觀念賦予新意。巴利佛教文獻的解釋當然值得最先尊 重,但是並不需要封閉正念在當代頗富創意的開放意涵。

要知道,即使是佛陀對於正念字源 sati 這個詞的解讀,也是具有創 意的開放意涵。而與其繼承前輩印度宗教界的定義略⋯⋯有些不同。這 些基礎知識只要熟習巴利佛教與印度宗教聖典傳統對這個詞的運用 脈絡,就能夠在審慎追查中清楚辨別。但是我們也不需要急著抱緊西 方正念療法那種操作型定義的鬆散解釋,畢竟這個詞也有厚實的古典 文獻學基礎。

大學時期將海德格的重要著作著作讀了好多遍,我覺得海德格解釋

「存在」有個很大的特徵,是透過字源的分析去解釋:「存在」是「存 有在此」(Da-sein; Being in here)。「存有」本身就具有實驗性、

非限定性。這有點點抽象,但同學聽我分析之後會比較清楚,我如何 援用存有哲學解釋正念。

傳統哲學在理解真理時,慣用二分法或判斷的方式看待「真」與「假」。

從亞里斯多德哲學為代表古典哲學中很容易發現,亞里斯多德分析真 理概念即是邏輯判斷形式的運用。當陳述(statement)跟外在的現 象相符合時,人們會說這是真的(It is true),不相符合時會說這 是非真的(It is not true)。就此而言,真理是一套邏輯判斷系統,

此系統當中的存有動詞(be)以真假值形式出現。

海德格批判這種真假值的傳統真理概念,他認為二元判斷分析的真理 觀,基本上是比較後出而不是原初存在的哲學。在亞里斯多德邏輯裡,

be 動詞僅是作為命題判斷真假值的繫辭。但是對海德格來講,be 動 詞的存有狀態是優先於真假判斷,它先於真假判斷而使真假判斷成為 可能。

59

比方說:這是一個電話(This is a telephone)。要判斷它是或不 是電話時,存在動詞(is)本身是讓真與假存在的中間場域。Is it true?

Is it false?不管真或假,在判斷真假之前,存在動詞必須先存在。

為此,「存有的存在性」是比「真假的判斷性」還要更優先。存有,

它是事物真假之前的狀態,而真理也是一樣。海德格認為,存有真理 觀具有優先性,它優先於真假值判斷的真理觀。換言之,存有先於判 斷。

正念(sati)一詞在古代印度語言字源學的意義有許多層次。記憶、

想念、覺察、覺知是 sati 這個詞的較為凸顯的解釋。這個詞字源的 另外一種意義也指涉「存在」(sat),類似於存有哲學的存在觀。切 記,存有優先於判斷。就我而言,與其說正念是卡巴金所謂的「不判 斷」(non-judgement),倒不如說正念即是「前判斷」(pre-judgement)。 它先於判斷,而使真假判斷成為可能。

正念作為前判斷,它的意思是:判斷真假之前,我們先讓存有保持開 放性,且讓真與假共在。這種真假共在的現象,不代表泯滅智慧當個 無從判斷的啞羊愚人,而是不急著過度判斷,先讓各種現象共在。不 判斷的目的是為了等待,好好等待各種條件充分現前:不判斷是為了 好好的判斷,抉擇生命真正喜悅寧靜的方向78

另 外 , 學 者 呂 凱 文 在 他 臉 書 中 的 一 篇 網 誌 <正念與軸心時代的文明突破

>對正念有這樣的詮釋:

正念不只是正念,正念也是自己與自己內在世間的連結關係。透過正念覺 察:自我與內在世間的自我進行連結。與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身體、感受、情緒、認知、想法與意識隨時保持連繫,清清楚楚認識自己

78 呂凱文,MBSR 正念療育學課堂講述,2013-12-05,REC01。

60

身心互動的關係。這種動態連繫,佛陀稱之為緣起,它是生命行為發展的 慣性。

兩千數百多年前的軸心時代,當古代文明紛紛邁向成熟之際,智者們對於 生命慣性如何產生的問題紛紛開始探索。他們知道除非自己能了解自己,

否則自己會受到負向的慣性思維控制與驅使。要了解自己,就必須將眼睛 從外在世間翻轉過來,重新向內探索內在世間的規律。

⋯⋯

對於這種身心連繫關係保持清楚覺察的教學,智者們開發的程度與方式不 一,或精或細的操作模式也不盡相同。佛陀稱之為覺悟,蘇格拉底則稱為 認識自己;奎師那稱之為冥想;耶穌稱之為見證;老子稱之為道;孔子稱 之為仁。統而言之,這是一種內在心性主體的探索與見證。

相較於軸心時代之前的外在宇宙論探索,這種往內觀照的正念覺察猶如是 哥白尼倒轉的革命。重新發現真正智慧在於內在主體性,而不是外在客體 對象。它重新將注意力從外在世間的對象,重新邀請回到內在世間的覺 察。

更為簡單說明,什麼是正念?正念是邀請自己回到自己,回來關心一下你 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身體、意識。問問自己看看:現在過得好不 好?正念就是邀請自己看看自己身體的種種存在與變化,覺察感受、認知 與想法。正念就是一種邀請,它邀請自己重新回到自己79

以 上 是 由 學 者 呂 凱 文 從 哲 學 、 巴 利 佛 學 、 現 代 心 理 學 … 等 的 角 度 來 對 「 正 念 」 一 詞 所 做 的 詮 釋 。 從 以 上 的 詮 釋 來 看 , 我 們 了 解 「 正 念 」 一

以 上 是 由 學 者 呂 凱 文 從 哲 學 、 巴 利 佛 學 、 現 代 心 理 學 … 等 的 角 度 來 對 「 正 念 」 一 詞 所 做 的 詮 釋 。 從 以 上 的 詮 釋 來 看 , 我 們 了 解 「 正 念 」 一

在文檔中 食禪與正念飲食的研究 (頁 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