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神經性厭食症與暴食症的探討

在文檔中 食禪與正念飲食的研究 (頁 96-100)

第四章 從中西醫學來探討心因性飲食障礙

第四節 神經性厭食症與暴食症的探討

在臨床上這種病症的患者大部份都是在青春期的女性居多,因為在發育期的 食量及身體的體態本來就比較不穩定。有些時候會有稍為過重的問題,而此時容 易被同儕排擠或是嘲笑異性緣也會降低,此時會開始有注意到自己體重及食量的 問題,於是就開始少吃節食。有人會拼命運動,更有人會有吃完食物後就摧吐的 病態現象。

由於在沒有做好正規的飲食控制之下,當事人往往會節食到過量而不自知,

長期下來由於攝取食物過少有營養不良的情形。在生理上的變化會有血壓低、心 律不整…等症狀。而心理的影響上也會有看到食物就想吐的病態現象,在進食的 時候,往往心不在焉,或是起厭食的病態想,沒有辦法認真專注在眼前的食物上,

更沒辦法認真去品嘗食物的滋味。由於在進食的時候沒有將心放在食物上以及沒 有專注在進食的咀嚼過程,更沒有辦法在進食的過程中,感受到食物與臟腑間的 交融以及食物的能量補給身心的感受,久而久之也會影響到消化系統的正常運作,

在如此長時間的身心不良的循環下,就衍生出神經性厭食症的疾病。

患此症的病人幾乎(95%以上)都是女性,常在青春發育的時候開始此毛 病…有些人其原先體重稍胖或過胖。這樣的女孩可能忽然或慢慢的開始注 意自己的進食,三餐都少吃節食,很在乎所吃的食量…有時故意讓自己嘔 吐,排除已吃進去的食物…由於食量的減少,體重會漸漸減少,比原來體 重少 15~25%以上,到了這種情況,臨床上就被考慮是患了病態性的厭食 症128

以下舉出一則與厭食症相關的新聞:

國中女生想瘦到三十八公斤 憂鬱厭食成疾

128 李明濱,《實用精神醫學》,台北,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出版,2002,頁412。

91

一名國中女生認為自己身材不好,造成人緣不佳,決心減重,短短三個月,

從一五四公分五十二公斤,爆瘦到四十二公斤。人越來越憔悴,人際關係 更退縮,但她執意朝三十八公斤邁進,爸媽苦勸不聽,只好帶往就醫,發 現少女已出現憂鬱症和厭食症,經過抗鬱劑和心理治療後,身心終於慢慢 恢復正常。(寇世菁報導)

中國附醫精神醫學部治醫師張倍禎表示,這名國中少女從小愛讀書,升國 中後,成績雖然名列前五名,卻和第一名絕緣,加上沒有要好朋友,變得 不快樂,精神不濟,功課更退步,她認為是身材讓人看不順眼,決定突破 困境,從減肥著手。由於不愛運動,少女以節食減重,短短三個月,從一 百五十四公分五十二公斤,暴瘦到四十二公斤,人愈來愈憔悴,精神不濟,

人際更退縮,但她還不滿意,認為藝人標準體重是三十八公斤,執意減重,

爸媽苦勸不聽,才帶往就醫。醫師說,強行就醫前,少女已陷入走路會喘、

容易疲倦、動輒發怒拒食的狀態了。

醫師指出,這名少女因青少年憂鬱症和厭食症交攻,才會出現像自虐的極 端行為。經過低劑量抗鬱劑及每週一次的心理治療,搭配規律飲食與作息,

三個月後,她的體重增到四十五公斤,也逐漸學會肯定自我加強自信。

醫師表示,統計顯示,厭食症好發於青少年,八成五,分布在十三到二十 歲,女男比例約十比一,女生發生率在百分之一。張倍禎提醒,孩子出現 問題其實都有跡可循,家長如果能留意細節,及時尋求專業協助,局面多 可挽回。青少年憂鬱的指標,包括易怒、充滿敵意。成績退步、朋友變少、

不想參加任何活動。失眠、抱怨身體不舒服。食慾降低或增加,體重大幅 變化,體力下降。甚至浮現自殺或死亡意念等,家長要多留意129

129 引用中廣新聞網,

https://tw.news.yahoo.com/%E5%9C%8B%E4%B8%AD%E5%A5%B3%E7%94%9F%E6%83%B3%E7%9 8%A6%E5%88%B0%E4%B8%89%E5%8D%81%E5%85%AB%E5%85%AC%E6%96%A4-%E6%86%82

%E9%AC%B1%E5%8E%AD%E9%A3%9F%E6%88%90%E7%96%BE-033234712.html,2014 年 6 月 11 日上午11:32。

92

神經性暴食症

這種病症的患者大多數也是以女性為居多,發病期往往是在青春期之後。大 部份的病患都是性格外向喜歡與人交際,也有的人本身就喜歡吃東西,喜歡食物 在口腔裡運作的感覺,享受那感官上的味蕾刺激;有人則是心情不好會狂塞食物,

有的是當焦慮來臨會不自覺的將食物往口裡送,藉此來降低焦慮的狀態。以上這 些狀況如果沒有好好管理,久而久之體重就會增肥許多。當事人意識到後,就會 刻意節食讓體重降下來,但是體重降下來之後,卻又會回到當初狂吃以滿足口慾 的狀態。如此的周而復始在診斷上,當事人會對這種暴食的發作沒辦法控制,很 難用飲食的控制方法來改善行為,而且這種狀況平均每週會發生兩次以上,並持 續三個月,這種重復性的暴食行為在醫學上叫做神經性暴食症。

患暴食症的病人也多數是女性,發病的年齡是青春期以後…喜歡吃東西,

自己無法控制的常吃零食,特別是感到空虛或是心情不好時,就抓一堆零 食點心往嘴裡塞…對於這樣病態性貪食或暴食的病人,其診斷上的條件是:

重復性的發生暴食行為…而對這種暴食的發作缺少自我控制,難於調制攝 進的食物量或無法停止暴吃的行為130

對於這樣的病症在正念的協助上可以使用一粒葡萄乾教學方式,先放慢進食 的速度還有進食的食量,藉由專注的觀察,體驗食物在口腔裡咀嚼時的各種變化。

如此反復的練習,可以提升其專注力和覺察力,上手後可以在第一時間察覺到貪 吃的慾望產生,觀察那身心拉扯的現象,並且能在短時間給予正向的回饋。如此 一來便可以降低貪吃的成癮性,以及覺察到對食物的「需要」與「想要」,就能 夠避免暴食的行為發生。

從以上的中西醫的精神疾病的症狀,我們可以得知當精神狀況出問題的同時,

會影響到身體運作的正常機能。相對的當你的身體出問題時,也會影響到心理層 面,所以說身與心是相互影響的。雖然說在醫學名相上中西醫是不同的,但是在 病理及病徵狀況中西醫卻是相似的。

130 李明濱,《實用精神醫學》,台北,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出版,2002,頁413。

93

所以說當你身心狀態失衡就沒有辦法具足正念,在沒有辦法具足正念的情況 下,進行飲食也會變的沒有品質。縱使山珍海味在你面前,也是索然無味,食不 下嚥。並且看到食物就會有噁心的狀況發生(厭食症),或是說像大胃王一樣,一 餐吃很多,就像囫圇吞棗般的。而且在無時無刻都有想吃的念頭,想要滿足食勿 在口腔裡的那種感官上的享受,沒有辦法認真地品嘗到食物真正的滋味。且久而 久之會影響到消化器官的正常運作,導致腸胃疾病的發生,最後也會衍生出精神 疾病。

所以說,藉由以上的中西醫對精神疾病的探討,我們可以得知具足「正念」

是多麼的重要。當你學習正念之後,首先就會有(覺察)的能力來發現自己身心 的內在衝動的發生。當發現到內在的衝動產生時,你就能夠在第一時間踩下煞車,

能夠必免掉許多因為身心失衡而產生的外在衝突。

如果將正念練習訓練到成為生活的慣性,你能夠感受到身心拉扯的情形,不 論是因為外在的觸境而引發的內在身心衝動,或是由大腦的記憶釋放能量時,而 產生與內在幻境合一的身心衝突。而且當境界現前你就有辦法來控制這個不當的 身心拉扯,所以在現今的醫療單位會將正念學的課程列為輔助療法,像是美國麻 州大學醫學院的減壓門診和台灣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等,而台灣的和信治癌中心 醫院也於西元 2014 年 10 月 14 日開了正念學的研討會。所以說,正念學在各方 面的運用是相當的多元,而且是功不可沒的。

94

在文檔中 食禪與正念飲食的研究 (頁 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