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當代正念療法的內涵

在文檔中 食禪與正念飲食的研究 (頁 69-75)

第三章 當代正念療法的內涵與在飲食上的運用

第二節 當代正念療法的內涵

本節所要探討的是:在當代正念療法的內涵。在內容上,是以探討卡巴金所 創立的 MBSR 正念減壓與學者呂凱文所創立的 MBST 正念療育學的教學特色為 例,在這兩位頂尖的正念學專家眼中是如何來做完美的詮釋。

在現今的時代,科技的發展已經到與人民的生活合而為一。我們從早上起床 眼睛張開,一直到晚上睡覺眼睛閉起來,無一都不是浸淫在科技之中。這也應證 了曾經是手機大廠的諾基亞廣告當中的一句台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但是 在這樣的情況下,照理說,應該是幸福又快樂,因為處處都很便捷又方便。從人 與人到國與國之間幾乎都沒有了距離,但是在這麼文明與科技都同步齊頭的現代,

精神官能症及身心的疾病確是越來越多,人們的生活被這些科技產品給綁住,看 似快樂。因為方便,滑指間就能知道親朋好友的生活動態。但是在實際上卻是不 快樂,在過度的依賴科技產品下,人與人之間彼此的互動也少了。因為都是在虛 擬的平台上做交流,所以在實際上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眼神間的交流,反而生 疏了許多。不難看出,現在的家族聚會、朋友聚餐,乃至包團出遊…等,人與人 之間對話及眼神的交流少了許多。雖然都在同一桌吃飯,但是焦點都是放在眼前 的手機上,搞不清楚到底是跟人聚餐還是跟手機聚餐。

筆者認為:距離有距離的美。回想一下:在古代的時候,因為交通及通訊的 不發達,朋友之間要見上一面,往往最快也要十天半個月。萬一是在不同的地區 及省份,更是要一年半載不等。所以人與人之間就會特別的注重那個相聚的時刻,

在《論語》裡就有說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雖然距離遙遠,卻拉近 了彼此之間的情感。在等待的過程中,增長了期待和喜悅的心情。反觀現在,人 與人之間的距離是近了,但是心與情感的連結卻疏遠了。彼此之間的交流與互動 變的有隔閡,往往是面對面時,無話可說或是話不投機半句多。但是一回到網路 的交流平台卻是暢所欲言,欲罷不能。由於長期處在這種的情形下,現代也有不 少人罹患社交恐懼症,以及其它的精神官能症。

而為了能夠舒緩及改善這種症狀,坊間的身心靈的課程也由如雨後春筍般的 林立於各處。而各個業者都有自己的方法來開班授課,有的是用靈氣;有的是用

64

花精;有的是用高靈的靈療系統…等,各種許多的方法看起來就由如萬花筒般,

多不勝數。但是其目的就是要幫助人們的身心靈能夠回復到平衡的狀態。

卡巴金所創立的 MBSR 正念減壓療法,其特色是在開宗明義就說明,突破 了一切信仰體系。讓正念去除了宗教化、信仰與迷信,以及意識型態。因為他認 為正念的學習不謹是普世的,也是一種注意力的單純型態,智慧與自我慈悲由之 而起,也是處理壓力、疼痛、疾病、情緒、身體之苦的良藥81。在他的教學當中,

他首先將正念的信仰與宗教包袱給去除,將正念給普及化。他認為正念的學習是 適合一切的普羅大眾,正念並不是只有特殊的信仰團體才能夠接觸與學習的。在 他的八周的課程教學進度中,每週都有不同的練習主題:從基礎的身體掃瞄到日 常生活當中的正念覺察,還有正念哈達瑜伽…等,在他的《正念療癒力》一書中,

大致上將八週課程規劃的進度是:第一、二週的重點練習是身體掃瞄,其目的是 讓學習者能夠學習到保持覺察的狀態,並且能夠體驗到剎那及是永恆的感受,在 日常生活當中的非正式練習,就是在你平常生活當中的每個動作嘗試著保持覺 察。

在正念減壓開始的前兩週,我們建議你練習第五章所描述的身體掃瞄。不 論你喜不喜歡,都要每天練習,每次大約四十五分鐘,不過,四十五分鐘 只是時鐘的時間,我們邀請你在這段時間裡,禁量讓自己安於剎那即是永 恆的當下。實驗看看,一天中哪個時段是你的最佳練習時段。請記住,重 點是保持覺察,盡量不要讓自己睡著了…在日常生活中培育正念,我們稱 為「非正式練習」,亦即在例行性的活動中試著保持分分秒秒的覺察,例 如起床、叫小孩起床、刷牙…82

在第三、四週的部份是將正念的哈達瑜伽的元素加入,與身體掃瞄以隔日的 部份來做交替的練習,藉由瑜伽的動作中,來仔細的感受身體所回饋的訊息,意

81 喬˙卡巴金,《正念減壓初學者手冊》,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2014,頁009。

82 喬˙卡巴金,《正念療慾力》,台北,野人文化出版,2013,頁181。

65

即:身體掃瞄是屬於靜態的部份。哈達瑜伽是屬於比較進階的身體掃瞄,因為在 瑜伽的各種姿勢中,有不少是屬於肢體的拉伸動作。而此時對身體的觀察,會比 較有更明顯的感受。在非正式的練習中,第一週是覺察令你感到愉悅的事情,看 生活中有那些小確幸,將它們記錄下來,這些小確幸讓你的身心有什麼樣的感受。

在第二週的非正式練習部份,則是要覺察令你感到不愉悅的事情,也是一樣要將 那些不愉悅的身心感受給記錄下來,然後覺察那個不愉悅的感受。

兩週後,將身體掃瞄和正念哈達瑜伽隔日交互練習,持續兩個禮拜…請記 住做你身體可以做道的姿勢即可,保守一點,練習過程中仔細地聆聽身體 的各種訊息。…第三週的非正式練習:試著在每天生活中覺察一件令你感 到「愉悅的事情」,隨筆記下這些愉悅的經驗,當愉悅事件發生時,你是 否有察覺到?當時身體有什麼感覺?浮現那些想法與感受?寫下時,對你 的意義是什麼?…83

在第五、六週的正試練習當中,就將身體掃瞄的部份改成用靜坐和瑜伽來取 代。因為如果有照表操課,在此時,專注的部份將大幅度的提升,而靜坐和瑜伽 也是這兩週的練習重點。

到了第五週與第六週,改以靜坐和瑜伽取代身體掃瞄。這時候,你差不多 可以一次坐上四十五方鐘了…靜坐時最好都從呼吸覺察開始,可以練習數 週或數月。經過數週或數月觀呼吸練習後,你會從靜坐中深深地獲益…不 論是專注於呼吸或是其它部位,均試著將自己的能量持續灌注於時時刻刻 的自我覺察及正在發生的經驗。如果發現自己閃神了,稍為觀察一下那盤 據心頭的是什麼,然後就溫和、輕柔地把注意力再帶回來你原本所在專注 的呼吸或其它部位…假如妳期待某些感覺或境界,例如:放鬆、平靜、專 注或洞察,這表示你正常試進入別種狀態,未安住於你當下的存在…到了 這個階段,你大概會開始思考並且決定往後要何時練習、練習那些項目、

83 喬˙卡巴金,《正念療慾力》,台北,野人文化出版,2013,頁182。

66

練習時間多久等。四五週過後,學員會越來越想規畫自己個人化的靜觀練 習…。84

到了第七週就是將前幾週所學習過的正念減壓練習,做各種適合自己的組合,

看要怎麼樣的安排及調整,也就是正念減壓的綜合練習。

為了建立自發的練習與增加的自我倚靠,正念減壓課程的第七週是不使用 光碟的。學員們運用靜坐、瑜伽與身體掃瞄,自行發展出一套每天四十五 分鐘的練習…。85

在最後一週第八週,這一週是全新的開始。因為正念的學習是一輩子的,而 這八週的基礎訓練就像是入伍的新兵訓練一樣:學習完基本的正念減壓技巧後,

就是要運用在之後的日常生活當中。並不是說課程結束後,正念的學習就停止,

而是課程結社束後,才是實踐正念的第一步。

第八週,是課程的結束,也是你自行練習的開始…八週的正念減壓課程是 個平台,引領你開始績極投入正念練習及自己的人生…此時,我由衷希望 你可以堅定地引導自己坐在駕駛座上,繼續規律、有紀律的練習。如此一 來,你會更熟悉自己在這八週所累積的動能,運用此動能引導自己持續練 習。86

學者呂凱文的MBST 正念療育學特色是融合了中西古今的系統。在古代元 素的部份是以佛教的漢譯阿含經、巴利佛教聖典、清淨道論系統為理論。而這個 也是 MBST 正念療育學的骨幹核心,四念處、七覺支為實務操作,強調六根的當 下觸境與身心間內在拉扯。現代元素在學科的部份有將現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及

84 喬˙卡巴金,《正念療慾力》,台北,野人文化出版,2013,頁183。

85 喬˙卡巴金,《正念療慾力》,台北,野人文化出版,2013,頁184。

86 喬˙卡巴金,《正念療慾力》,台北,野人文化出版,2013,頁185。

67

神經與言程式學…等納入。在術科實務操作的部份,有加入了許多實務的練習…

等。基本上 MBST 正念學課程在規劃上分成 18 週的課程訓練,每一週都有不同 的主題,每週課程的內容如下:

第一週:觀察身心的慣性作用(葡萄乾練習、身體掃描練習)

第二週:深層的放鬆練習(進階身體掃描練習)

第三週:三分鐘專注呼吸(三分鐘觀呼吸練習)

第四週:靜坐觀呼吸(靜坐觀呼吸練習)

第五週:活在當下:專注與覺察於瞬間經驗(專注地走路練習)

第六週:正念現象學:正念的態度(入睡前觀察練習)

第七週:醒寐之間(夢境與醒察觀察練習)

第八週:敘事與正念治療(完整版記事本練習)

第九週:認識表象系統與想像力(森林想練習)

第十週:六種邏輯思考層次(悲心的收攝練習)

第十一週:認識壓力(慈心的祝福練習)

第十一週:認識壓力(慈心的祝福練習)

在文檔中 食禪與正念飲食的研究 (頁 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