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母職

「為人妻」走入婚姻是女人學習轉換角色的開始,「為人母」是女性角色翻 轉的重要歷程(潘淑滿,2005);「母職是天生、母愛是天性」,則傳達為人母角 色中,蘊含生育與養育經驗的雙重意義,也指出社會對母親的期待。

一、關於母職發展與母職認同

母職(mothering)是環繞「母親角色」的社會身份指稱,是一種角色、功 能、職務,一組由社會建構的活動和關係;廣意而言,母職是成為和身為母親的 一切過程,包含女性在生育、養育過程中的生活經驗;而母親角色(motherhood)

則是母親在實踐親職責任時,所表現的態度、思想與行為,包含積極接納、導引 培育、照顧養育、期望成就、順從支配、管教紀律等信念(杜宜展、李鴻章,2008;

張瀞文,1997),以及在孩子出生後,母親所經歷角色轉變與對生活認知的改變,

引發情感的察覺與行為的調適過程(郭靜晃、薛慧平,2004);而母親自孕期所 發展的母性角色與任務,則會延續到孩子的發展階段(陳金彌、毛新春、陳月枝、

黃棣棟,2010)。

早期傳統觀點普遍認為母職是女性的天職,理應由母親承擔養育子女的責任

(俞彥娟,2005;陳惠娟、郭丁熒,1998;潘淑滿,2005);Ann Oakley(1974)

指出,傳統母職迷思,包括:凡女性都希望成為母親、母親是子女最佳照顧者、

所有母親都享受母親角色、只有全職母親對小孩最有利。Adrienne Rich 於(1976)

Of Woman Born(女人所生)一書中,將母職概念區分為「母職經驗」(experience of mothering),意指母親角色帶給女性的經驗;「母職體制」(institution of

motherhood),意指在社會制度對母親的建構,強調若無母職體制介入,母職將 會是獨特的生命經驗。Alison Jaggar(1983)將母職經驗區分為生物母職與社會

Carol Gilligan(1993)提出「關懷典範」(caring paradigm)一詞(俞彥娟,

2003),說明女性在社會化過程中,會透過回應與關懷他人需求來建立自我認同 並緊密地釀嵌在文化脈絡中,意指女性較重視「關係」並會透過他人標準來形成 認同;其研究結果係對 Kohlberg 的道德發展理論進行檢視,指出其論點並未將 與人的關係納入道德發展的評估中,並說明女性照顧取向與男性正義取向的具有 差異性;Miller(1991)更提出女性透過關係成就自我,男性則是在成就中完成 自我的觀點,後續相關研究指出(邱珍琬,2004),女性的認同建立在女性如何 看待自己或自我對某些事件的解讀,種族認同對女性帶來集體意識的影響、性別 認同則建立於女性的個人角色期侍上,而母親會透過家庭成員、醫療專業人員與 媒體的論述形成對自身母職的認同(黃俐婷,2011)。

綜上可知,早期將母職視為女性天職的觀點已逐漸轉變,但母職與母職角色 的內涵與意義卻在世代潮流交迭與家庭結構轉變下,愈加顯得複雜多元;母親會 透過人與社會述論,逐漸形成對母職的認同,故研究者在理解身處華人社會中罕 病兒母職,應先理解華人文化脈絡與社會論述對母職的看法與觀點。

二、華人文化的母職觀點與社會的母職論述

母職概念是一個歷史建構的概念,提供所有女性一個性別化的行為,不論是 否生育孩子都會受到影響(陳婷玉,2010);台灣社會的經濟結構與生活環境處 於快速變遷的世代,但我們的社會仍透過故事書、媒體和教育,傳遞華人傳統文 化中理想的父母職責原型,當中「傳統母親」的職責是照顧子女、負擔家務,使 先生無後顧之憂(王叢桂,2004;邱冠斌、黃小波,2011),這樣的原型無法符 合目前台灣社會多元化的親職角色行為,但仍紮實地建構出母職的文化形象,母 親是家庭支持和犠牲奉獻者,要實踐傳宗接代與養育子女的任務,以及成為善盡 孝道的模範,更是生病兒女的主要照顧者(李淑莉、高寶蓮、田月玄、許敏桃,

2010),上述概念不止影響華人母親的母職認同與體現母職的狀態,同時左右個 人或社會對母職的評價與觀感。

國外學者 Shaorn Hays(1996)以兒童為中心(child-centered)、信賴專家指

導(expert-guided)、高度情緒投入(emotionally absorbing),勞力密集(labor intensive)、高經濟花費(financially expensive)說明社會中密集性母職(Intensive Mothering )的最佳育兒意識型態(Medina & Magnuson, 2009;陳婷玉,2010), 這樣的意識型態也逐漸逐步引導台灣社會的母職述論,建構出特定的育兒價值觀 並導引現代母親照顧子女的模式。身處於資訊發達的台灣,在華人文化脈絡的影 響與接收密集母職論述的育兒觀後,逐步發展出台灣社會期待的母職圖樣(圖 2-1),為「台灣好媽媽」添加更多的標準與期待。

圖 2-1 台灣社會的母職圖樣

國內母職研究(黃俐婷,2011;潘淑滿,2005)指出,社會位置差異會對母 職實踐歷程與內涵帶來影響,讓家庭結構與支持系統成為影響母職實踐策略的關 鍵因素,而台灣女性將母職視為個人責任,並把個人成就歸究於子女教養的結 果,可能會使母親受限在照顧子女的責任中,無法建構母職認同,為母親的親職 功能帶來限制;但國內近期研究(唐文慧,2011)發現,部份台灣母親在選擇照 顧子女離開職場後,會採取密集性母職方式養育兒女,同時以兼職工作或提供志 願服務的方式,達成符合社會期待的媽媽標準與迴避社會對傳統家庭主婦的負面 標籤,藉此建立對自我與母職的正向認同。

綜上可知,台灣社會變遷帶來教育普及與傳統角色分工的轉變,讓台灣女性 在就業市場開展出更寬闊的發展空間,也為台灣女性帶來不同的社會角色,但台 灣女性對母職觀點與認同仍建立在華人文化與社會主流的框架中,並影響台灣母

華人文化 母職形象

密集性 母職論述

社會期待母職圖樣 在不同社會位置的 母職樣貌(實虛線代 表不同的母職狀態)

貳、特殊兒母職與罕病兒母職

國內外針對「障礙者家庭」研究結果(陳怡如、周治蕙,2007)顯示,家有 障礙兒對整個家庭、父母與手足都會帶來影響,其中對母親的影響最大,母親在 得知孩子為特殊兒童後,心理仍需經歷接受病童母親角色的歷程,此轉折階段會 為母親調適與照護病童能力帶來影響。

一、家有特殊或身障子女之母親的母職

國內以特殊兒童或身心障礙之親職研究(林寶玉,2003;鍾燕宜、潘雨辰、

陳右振、郭煌宗,2010;羅鳳菊,2007),多以母親為研究對象、親職壓力為研 究主題,結果顯示特殊母職壓力高於一般母職、生活品質低於一般母職,主要壓 力來自病童狀態,學齡前照護以疾病病程與醫療照護為主要焦點,學齡後的照護 則受到病童發展與就學狀況影響,母職以照顧性與功能性角色為主,如照護病 童、照顧手足或管理家務;影響母親調適因素則包括母親教育程度、宗教信仰、

病童治療與預後、社會支持等。

其中,以「惡性腦瘤病童母親」為研究對象母職研究(陳金彌、毛新春、陳 月枝、黃棣棟,2010),將罪惡感視為特殊兒母職中具有建設性的因素,認為適 度的罪惡感能讓母親強化「病童母親」的角色功能,但過度的罪惡感則有礙母親 心理健康,其研究發現,特殊兒母親在面臨對未來不確定性因素帶來的影響時,

會透過1、自我修正,如調整個人生涯規劃調並降低對子女的期待,2、尋求支持,

以專業領域為主要諮詢與協助者,上述兩種方式穩定自我,以「維繫子女希望感」

來降低自己與孩子的不確定感,而歸疚病因的方式也會為母職調適帶來影響。

綜上可知,家有特殊兒會使母親在照護時,存在許多無法掌控的情境,家庭 外部因素,包括醫療、教育,家族成員或社會大眾的態度等;家庭內部因素,包 括家庭成員間的關係與經濟等;而對子女病程發展與未來適應的擔憂,成為母親 心頭無法卸下的掛慮,也突顯出家有特殊子女的母親與一般母親,在母職經驗上 最大的差異之處。

二、家有罕病兒之母親的母職

對罕見疾病家長而言(Goldberg, Garrett, Riper & Warzajm 2002; Wirgren &

Hansen, 2003),在醫療機構與專業人員與機構取得更多疾病資訊,可幫助家長發 展出明確的照護策略,當疾病對子女的行為與發展帶來影響時,會增加家長照護 壓力,而持續性的支持能幫助家長紓緩照護子女的壓力。下列研究透過訪談罕病 兒母親的生命經驗呈現罕病兒母職的樣貌:

「艱苦的航行--一個養育小胖威利症幼兒家庭的故事」(陳怡如、周治蕙,

2007),以一位小胖威利症病童的母親為受訪者,揭露家有罕病兒為家庭帶來的 影響,包括增加家庭適應與經濟負擔、縮小家庭社交圈;受訪母親經歷了夫家排 擠、不合理對待、攜子離家撫養,為了讓孩子順利就學而辦理離婚的過程;透過 上述研究可知,家族成員中無法接納與排擠母子的過程帶來的影響與傷害,而個 管員持續支持性的介入,如提供心理、經濟、衛教資訊與鼓勵母親參與病友團體 活動,也為罕病兒的母親帶來轉變。

「被疾病帶著跑—裘馨氏肌肉萎縮症兒童母親的生活經驗敘說」(李淑莉、

高寶蓮、田月玄、許敏桃,2010),邀請十一位在未知狀態下成為責任帶因者的 母親作為訪談對象,探討身為肌肉萎縮症患者母親的生活經驗,研究發現帶病子 女的發展與病程對母親帶來極大影響,研究者歸納如下:1、時空喪失:母親在 尋找病因、滿足病童生命維持與生長需要的過程中,除了日常生活起居的照護,

隨著孩子身體逐漸失能的病程,還需要加入生活失功能的專業照護,母親因而失 去屬於自己的時空感;2、身心與關係的損害:「責任帶因者」的角色讓母親出

隨著孩子身體逐漸失能的病程,還需要加入生活失功能的專業照護,母親因而失 去屬於自己的時空感;2、身心與關係的損害:「責任帶因者」的角色讓母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