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

質性研究的對象是「立意取樣」──本研究選取三位二十歲以上、雙親家庭、

育有一名兩歲半以下的小孩之台灣婦女為訪談對象,選取三位是考量內容的豐富 性,以及研究者的時間與體力所能勝任。因為研究者居住地區頗偏僻,周遭並無 適合的研究對象,於是透過網際網路,在媽媽網站上尋求願意接受訪談者,原本 設定在尋找有寫日記(紙本或網路日記皆可)習慣者,如此有利於回憶懷孕的過 程,而幸運地話題中有很多媽媽熱心回應,表示願意接受訪談,研究者再一一篩 選符合新手媽媽條件的對象(有些孩子年齡較大、有些育有兩個以上的小孩都必 需剔除),剩餘的對象又多居住在中部、西部,最後選擇了一位則是居住在台北 地區、有撰寫網路日記的新手媽媽。

由於訪談必需面對面進行較佳,考量交通與時間之因素,因此後來在網路上 重新徵求了兩位台東地區的新手媽媽,她們雖然在懷孕期間沒有撰寫日記,但對 於懷孕的經過回想起來仍記憶猶新;這三位訪談對象對於參與研究的意願都相當 高,很爽快地答應,因此這樣子的主動性對於訪談的進行是相當有利的。以下是 她們的基本資料及簡介:

表3-1 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

資料編號 匿名 居住地 職業 年齡 家庭型態 小孩生日 A 依依 台東市 小學教師 29 三代同堂 92.09.12 B 霜霜 台東市 內勤人員 28 小家庭 91.12.22 C 珊珊 台北縣 金控業 28 大家庭 94.01.04 本研究中,三位研究對象的真實姓名都改用匿名代替,以保護當事人的隱私 權。取名依依、霜霜、珊珊隱含著第一順位、霜霜為第二、珊珊為第三,對於研 究者撰寫及謮者閱讀時皆有助於記憶。

(一)依依

29 歲,師院畢業後就一直在國小任教,目前在台東縣某國小當低年級 的導師。依依個性開朗外向,先生是職業軍人,結婚後約半年懷孕。育有 一子,家庭經濟穩定,和先生、娘家爸爸、兒子租屋在台東市。

(二)霜霜

28 歲,高職畢業,個性爽朗,工作雖不穩定但家庭型態仍屬雙薪家庭,

和先生租屋在台東市,結婚後約半年懷孕。兒子平日與公婆住在富里,週 休二日才回富里和兒子相處,是假日媽媽。

(三)珊珊

28 歲,大學畢業,在台北某大金控公司服務,結婚後和夫家成員一 起住在汐止夫家,是都會區少見的大家庭型態,結婚後約三個半月懷孕,

育有一女,自述個性刻苦耐勞、優柔寡斷。

四、資料蒐集

(一)深度訪談

質性研究的資料蒐集方式,主要由研究者透過「觀察」、「錄製」、「訪談」

三種方式取得(胡幼慧,1996),本研究採取深度訪談的方式,蒐集受訪的 新手媽媽們所敘說的初任母職之經歷。藉由訪談的過程,使研究者更貼近、

理解研究對象在其真實的情境脈絡下之生活經歷。潘淑滿(2003)認為,訪 談就是在創造一種情境,讓研究者可以透過口語雙向溝通過程,輔以聆聽與 觀察,共同建構出社會現象的本質與行動的意義,進而透過詮釋過程,將被 研究的現象與行動還原再現。

Kvale(1996)指出,深度訪談是在訪談進行中,研究者深入受訪者的 生活世界,與其共同建構生活經驗的過程,因此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與研究

參與者互動,試圖融入其生活世界,理解並詮釋其生活意義(引自蔡沛婕,

2000)。而 Chase(1995)認為深度訪談是我們尋求生命故事中很重要的方 式,同時他也提出了一些重點深度訪談的重點,例如:邀請並鼓勵研究對象

(訪A-940520-2-6~13)

例如2.:

(訪A-940520-3-26~32)

訪談大綱主要是作為提問的指引方向,以免訪談流於無目的的日常談 話。本研究所提問的訪談大綱導引至開放性的回答,在訪談過程中,研究 者儘量讓研究對象可以暢所欲言,通常提問了一個問題之後,即耐心地讓對 方敘說完,再針對所敘說的內容更深入,或是其他問題提問。有時候研究對 象不免敘說到跟主題非常無關的事,這時研究者還是不隨意插話,等待對方 在言語中有透露出與研究大綱稍微相關的話語時,再適時導回「正題」。

(二)文件分析

本研究透過尋求新手媽媽們的生活照片、媽媽手冊、網路日記等,來補 充訪談的不足。歐用生(1989)認為,質的研究者應將文件視為社會情境的 一部份,並加以探討。另外,文件也可以扮演不同資料來源的角色,來增加 資料的豐富性,同時也可作為資料檢證的工具之一。

表3-2 研究對象的文件資料

對象 使用到的文件資料 依依 生活照片、媽媽手冊 霜霜 生活照片、媽媽手冊 珊珊 網路照片、網路日記

生活照片、媽媽手冊有助於資料上的檢證,研究者在看照片之際和研究 對象對話,可以和先前的訪談內容做連結,例如照片中的某某人就是某日發 生了什麼事情,和先前訪談時所陳述的內容互做對照,有不明白之處可以再 度釐清,但為了顧及個人隱私,兩者在後續三位新手媽媽的故事中無法呈 現。新手媽媽珊珊比較特別的是有網路日記之文字資料,在第六章她的故事 中有少部份引用做文本的佐證,以「日記 C-930607」即表示引用她網路日 記中,93 年 6 月 7 日的記錄。另外,研究者在訪談後都會寫省思札記,在 文本引用中的格式如「省思札記-940628」,即指研究者在94 年 6 月 28 自己 書寫的省思手札。

(三)訪談記錄表如下所示:

表 3-3 訪談記錄表

對象 訪談日期 訪談時間 訪談地點 依依 94/05/20 2 小時 教室

依依 94/05/27 2 小時 教室 依依 94/06/15 2 小時 教室 依依 94/06/23 1 小時 教室 依依 94/10/06 1 小時 教室 霜霜 94/07/11 2 小時 咖啡廳 霜霜 94/07/28 2 小時 咖啡廳

霜霜 94/11/10 1 小時 研究對象家中 珊珊 94/06/28 2 小時 咖啡廳

珊珊 94/08/02 2 小時 電話訪談 珊珊 94/10/27 1 小時 電話訪談 珊珊 94/11/15 1 小時 電話訪談

五、研究者

Lincoln & Guba(1985)認為以人作為研究的主要工具,主要是基於質的研 究中充滿不確定性和可變性,只有研究者本身作為研究工具才能順應這種多變的 研究情境(引自林佩璇,2000,頁 256)。

(一)研究者的背景

質的研究者本身即是搜集資料的主要工具,這個人類的工具帶著他自己 的意念、思想和情感,進入一個也是充滿著意念、思想和情感的社會情境搜 集資料(黃瑞琴,1991)。本研究中,研究者是女性,本身即符合「新手媽 媽」的條件,家中有一名兩歲半以下的孩子,有關懷孕、分娩、育兒的過程 仍記憶猶新,同時對其他新手媽媽的經歷感到關懷、好奇。因此,研究者本 身的經驗有助於知覺或感受研究對象的生活世界與經歷。誠如丁興祥(2004)

所言,在質性研究的過程中,從所關心的個案中可以看見他們生命的變遷,

是極具學術意義的;同時,在不斷轉化的生命歷程與自身理解相呼應時,自

己的生命也得以重新鎔鑄。

再者,研究者曾經在信誼基金會擔任行銷企劃專員的資歷,有助研究者 站在「女性消費者」的立場,了解媽媽們對於任何有關育兒經驗及方式知識 的渴求。另外,潘慧玲(2004)曾指出:質性研究裡很重視是對文字的運用,

如何將所見聞用生動的言語來表達是一大考驗。研究者曾經任職文案、編輯 等文字工作長達五年,因此對於質性研究必須處理龐雜的文字資料、編碼、

分析等過程,感到高度的挑戰性與企圖心,也樂在其中。

最後,研究者在研究所課程曾修習「質性研究」之課程,對於相關書籍 有所涉獵,並曾做過生命史的個案研究,對於資料蒐集、編碼、分析、報告 撰寫等過程有初步的嘗試。

基於以上研究者的背景,誠如黃政傑(2001)之言:個人之歷史、經驗、

洞察都成為本研究的一種資產,具有積極的意涵,多元觀點將使本研究更具 吸引力,也使研究現象的理解更具整全性。

(二)研究者的角色

研究者(我)本身也是「新手媽媽」,在短短不到兩年的母職經歷中,

內心許多的衝突來自社會化母職的觀點以及傳統習俗。例如原先我對餵母乳 或牛奶抱持著「隨緣」的態度,有母奶就餵,奶水不夠就餵牛奶。但是在醫 院安胎住院的過程中,志工媽媽每週固定來訪視我,教我餵母奶的觀念及技 巧,並一再灌輸我「為了給小孩最好的抵抗力,一定要餵母奶」。於是乎,

從開刀房推出來的四小時後,我奶水尚未分泌出來,還是讓女兒學習吸吮;

爾後,我的乳竇堵塞、破皮流血,但還是咬緊牙根撐下去。還記得女兒每次 要吸吮前,我都得先深深地倒吸一口氣,把那一塊掀起的皮整理好它應該在 的「位置」,再繼續餵哺。因為當時我是全職媽媽,不餵母奶好像說不過去 會被說閒話,而我抱持的觀點是:只要是對baby 有好處,再辛苦也願意做,

因此我一直持續地餵母奶,直到女兒自然離乳。

我自覺是個相當有自主性的人,由於我有照顧外甥(從出生到三歲)的 先前經驗,因此多年下來從書籍、網路中吸收了很多的育兒資訊,對於育兒 方式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考上台東大學教研所、生產後搬回台東與公婆居 住則是我和外子預料之外的,也由於三代同堂,老一輩的習慣、傳統和現代 化的外子與我於是產生很多的磨擦與衝突。

例如,女兒出生至今一直很愛哭,有時哭到令人心慌意亂,雖然去看小 兒科醫生也無法解決。婆婆認為莫名的哭泣就是「煞到」,於是會拿出「符 紙」來,燒成灰、與水拌和以後餵女兒;為了「退胎火」婆婆餵女兒喝類似 感冒糖漿的紅嬰水;六個多月時婆婆讓女兒坐鄰居送的「螃蟹車」……在面 對這些衝突時,還好外子和我的觀念與口徑是一致的,一開始我們會試著從

例如,女兒出生至今一直很愛哭,有時哭到令人心慌意亂,雖然去看小 兒科醫生也無法解決。婆婆認為莫名的哭泣就是「煞到」,於是會拿出「符 紙」來,燒成灰、與水拌和以後餵女兒;為了「退胎火」婆婆餵女兒喝類似 感冒糖漿的紅嬰水;六個多月時婆婆讓女兒坐鄰居送的「螃蟹車」……在面 對這些衝突時,還好外子和我的觀念與口徑是一致的,一開始我們會試著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