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我曾經企求過嗎?

在暗夜歸家的路途中,

抬頭仰望愈來愈稀疏的星空,或倚著山崖老樹,

眺望閃爍的萬家燈火時,

我是否曾低下頭,誠心誠意地祈求:

「給我一個可以靠岸的人,給我一個嬰兒。」

~簡媜(引自《紅嬰仔》,1999,頁 9)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楔子:研究背景

2003 年我 29 歲生日的前一週,身體出現些微的變化,在好奇心驅使下,我 買了一隻從來沒用過的驗孕棒。

(一)驚喜

回到家,在吃晚餐前我按照說明書上的指示將驗孕棒放入尿液中。我邊吃著 晚餐,等待的時刻只有一則新聞的長短,當我回過頭來看驗孕棒時,竟驚訝地看 到二條線!我和外子雖然深怕懷孕會為我即將參加的研究所考試帶來變數,但我 們心中卻是無比驚喜的;對我而言,那個驗孕棒正是一張通往「母職」的車票,

我的人生開始踏上這趟母職實踐的旅程。

(二)無知

自驗出那兩條線,我開始關心一切有關懷孕的事物。我買了一些類似懷孕百 科的書,同時開始搜尋「媽媽網站」,透過網路而結識一些預產期同在十月份的 準媽媽們,彼此互相分享、加油、打氣。另外,懷孕讓我成為整個家族關注的焦 點,周遭有生產經驗的女性親友只要碰面,無不傾囊相授許多的建議──這才發 現,有好多好多的事情是我以前從來不知曉的。

例如:懷孕不能吃薏仁否則會滑胎、要多攝取葉酸有助胎兒發育、多補充鈣 質才不會腳抽筋、不要喝綠茶會影響胎兒神經發展、少吃醬油,多喝牛奶和甘蔗 汁生出來的baby 皮膚才會白晢、孕吐可以服用維他命 B 來改善、不要吃蝦蟹以

免胎兒有過敏體質……等等。

(三)禁忌

打從懷孕伊始,長輩諄諄告誡民間習俗有許多禁忌:在房間不能拿剪刀針線 不然小孩會兔唇、孕婦不能剪髮,非不得已要剪須擇吉日、孕婦不能參加婚喪喜 慶、孕婦不得摸別的孕婦的肚子或抱初生寶寶、不能釘釘子、不能舉高手晾衣服、

房間的物品不能隨便移動、不要去廟裡拜拜(尤其是陰廟)……,凡此種種,都 是怕動了胎氣,對腹中的嬰兒會不利。……

研究所開學前兩週,我順利剖腹生了一個女娃娃。

(四)衝突

研究所上學期我辦休學,專心在家帶小孩。也因為親自照顧,遭遇很多問題 與突發狀況,與婆婆傳統的育兒觀時有牴觸,衝突日起。

例如:嬰兒滿月前臉上有俗稱胎毒的紅疹,婆婆買了甜膩看似感冒糖漿的「紅 嬰水」餵女兒;婆婆認為換尿布後就要搽厞子粉,但護士曾教導我們不要用痱子 粉;婆婆認為嬰兒要多喝水,但女兒因喝母奶大便很稀,護士有交代不用另外餵 水……,有的問題可以在書籍中找到專業解答(雖然有時觀點不同,建議的做法 也迥然不同),更多的時候,我上網搜尋資訊、在媽媽網站中尋求有類似經驗者 而獲得安慰。

婆婆生養了四個小孩,她有很多的規矩及習俗要我們遵守:孩子取名要算 命、出生第24 天要剃光頭、不能在嬰兒面前說讚美的話、三歲前不可回娘家和 去廟宇、晚上不可以帶嬰兒出門……,她會說:卡早我養了那麼多個小孩不都沒 事,照以前的經驗就對了(台語)!於是,婆媳、母子衝突一再地上演……

(五)關懷、好奇

我漸漸地發現,雖然我有愛孩子的本能,但如何做一位母親對我而言是需要 經過學習的……在我心中一直有個疑惑:難道每一個新手媽媽都像我這般,在育 兒過程中經歷種種錯誤與嘗試?她們也像我一樣內心有許多衝突和掙扎嗎?其

他新手媽媽們有什麼樣的社會支持,她們大部份時候是沮喪的還是快樂的?

二、研究動機

成為母親是女性一生中一個很獨特的事件,許多女性將它視為生命中的某種 實現(Tarkka, Paunonen & Laippala, 2000),有學者認為,成為母親是發展上的一 個里程碑(Cronin, 2002)。人們期待他們的孩子可以為他們帶來一種個人成長的 感受、成就感,還有提供某些生活目標。人們認為孩子帶來情感關係新發展的契 機,最重要的,孩子證實了大人的自我認同,並且是擁有相當獨立人格的象徵,

對女人而言尤其如此(洪惠芬、胡志強、陳素秋譯,2003)。然而在成為母親的 同時,身形產生很多變化,例如LaRossa(1997)指出,不少女性認為她們懷孕 時很醜,因為她們把懷孕和肥胖聯想在一起,像這個女性所關注的議題──新手 媽媽在歷經生理變化之際,心理上也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她們對於母職的知 覺、感受、經驗是怎樣的,這是本研究的動機之一。

洪惠芬等(2003)指出,成為母親或父親就意味著獲得一組新的經驗、新的 關係、新的自我。……母職與父職如果不是被迫的,通常被視為是令人羨慕、正 常的事情,而且是生命發展進程中很自然的一個部份,許多研究指出,在女性成 為母親的過程中,母親們一般體驗到最大的改變是在懷孕時期、嬰兒出生以及產 後三個月間(Mercer, 1986;Lederman, 1984 & Rubin,1984,引自 Tarkka 等,2000)。 Conway 認為這是一個角色衝突的時期,母職帶來的是多樣性的責任(引自 Cronin,2003)。而母親本人的健康情形、自信心、心理狀況、教育程度、有無 育兒的經驗以及社會支持等背景變項由於是因人而異的,對於新手媽媽在母職體 驗上也會形成不同的影響。鍾思嘉(2000)的研究顯示,面臨這些角色發展的轉 變之際,對大多數的為人父母者而言,可視為一個成人發展危機的經驗,適應良 好,則能帶來自我實現、成就和價值感;適應不良,則可能產生壓力或自我功能 失常。本研究欲關注新手媽媽在角色扮演過程中所遭遇的衝突和適應之過程,這 是本研究動機之二。

當了母親,嘴邊總有說不完的「媽媽經」。由於時間點的巧合,對研究者而 言,作為一名研究生與作為一位母親在生命的歷程中是齊頭並進、共同成長的。

從一開始毫無心理準備到女兒誕生,我知覺到體內的「母性」漸漸滋長,我開始 回溯母親和我的關係,思考母親對我的影響,在母職實踐的過程中,也常常拿母 親來做對照,同時我也開始關注社會上對「母親」這個角色的期待……緣於本身 的經歷,使研究者對於其他新手母親的生命故事感到好奇,希望藉由書寫女性,

去關切「家庭」這個對她們而言相當重要的場所,因此決定以此為研究主題,由 自己的經驗及感受作為理解的起點,嘗試深入了解新手媽媽們在蛻變為母親時的 心路歷程,同時也這是本研究動機之三。

生育是女性生命中的重大改變,在社會變遷的脈絡下,新觀念與舊傳統夾 雜、交織在一起,現代母親們面臨這樣的挑戰,要如何調適自己,扮演一位母親 的角色。而在個人所處的環境中,新手媽媽們如何獲取育兒知識、周遭的人在精 神上、物質性能提供什麼樣的實質幫助……這些社會支持的多寡是否會影響到新 手媽媽母職的實踐,了解她們是如何學習與成長的,這是本研究之動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