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比例問題的解題類型探討

壹、比例問題的類型

在研究學生解比例問題時,發現比例問題特性大致上可分為兩類,第一 類語意類型,第二類是數字結構,茲分別敘述如下:

一、語意類型

陳竹村、林淑君、陳俊瑜(2002)依語意的不同,將比例問題分成交換問 題、組合問題、母子問題及密度問題。而 Lamon(1993)也曾將比例問題的語 意 類 型 分 為 內 涵 量 的 量 數 (well-chunked measures) 、 部 份 - 部 份 - 全 體 (part-part-whole) 、 聯想 的 集合(associated sets)及 放 大和 縮 小(stretcher and shrinker)四類型,而兩分類方式中有重疊之處,因此,綜合兩者,將比例問 依語意類型可分成以下幾種:

(一)內涵量的量數(密度問題)

外延量(extensive quantity)是指可以直接測量或計算的量,例如長度、時 間、體積、重量等單一特性的量,而由兩個外延量所組成的比例關係,產生

比例概念

比和比值 分數概念

比例尺

放大 (連)比

例式 正比

擴分 通分

約分

縮小 反比

一個新的內涵量,像這類的語意類型,稱為內涵量量數(Lamon, 1993)。例如 密度問題中,密度就是一個內涵量,它是由質量和體積兩個外延量所產生的 比所衍生的出來的比例關係,此外,速率也是一種常見內涵量。對學生而言,

內涵量問題因牽涉到外延量比例關係,一般認定為較困難的。

(二)部份-部份-全體(母子問題)

一個集合是由兩個以上的集合所組成,而部份集合之間有比例關係,這 類的問題稱為部份-部份-全體(Lamon, 1993)。這類型有關全體量和部份量之 間有比例關係,就是母子問題。例如:「1 包饅頭有 8 個,其中有 5 個是芋 頭口味,購買相同的 4 包饅頭,有幾個是芋頭口味的?」這就是母子問題。

(三)聯想的集合(組合問題)

兩個量數並沒有明顯的關聯,透過題目的說明後,才產生的比例關係,

這類型的題目屬於聯想的集合(Lamon, 1993)。例如:「趣味競賽中,每 3 位 男生就需搭配 5 位女生,現在有 9 位男生則需加入多少女生才能參加競賽?」

問題中,3 位男生和 5 位女生原本沒有關聯,但經由題目說明後,兩個量數 才產生比例關係。

(四)放大和縮小

在比例問題中,兩個量數間有固定的比例,當一量數增加,另一個量數 也一比例增加;反之,當一量數減少,另一量數也一比例減少,這類問題稱 為放大和縮小問題(Lamon, 1993)。例如:「甲、乙兩個相似的梯形,甲梯形 的上底是 3 公分,高是 8 公分,則若乙梯形的上底是 9 公分,則其高為多少 公分?」,這類問題就是屬於放大和縮小的問題。

(五)交換問題

兩類物件因某種關係,而具有相同的價值,這類問題就是交換問題(陳 竹村、林淑君、陳俊瑜,2002)。例如:「便利商店中,30 張貼紙可換 1 隻公 仔」,30 張貼紙和 1 隻公仔因題目內說明關係,使得它們具有相同的價值;

另外,像「3 個包子賣 20 元」的陳述,也是屬於包子和錢幣間的交換關係,

一般而言,以物易物的關係都屬於比例問題中的交換問題。

Tourniaire (1987)曾指出,受試者於熟悉的問題情境下解決比例問題,對 於受試者是較有利的,受試者在熟悉的問題情境下,因為較能想像相關的情 境和聯想具備的解題經驗,因此較容易解題成功;Lo and Watanabe (1995)也 指出學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較能發展複雜的比例策略。因此,教師於教 學比例問題的舉例時,能盡量的貼近學生日常的例子,相信對於學生的基本 比例概念的建立會有一定的助益。

二、數字結構

大多數研究比例問題時,其比例問題的數字結構會影響受試者的解題表 現,而 Tourmiaire and Pulous (1985)認為影響比例問題難易度的數字結構有 三個因素:

(一)數字的複雜度

Hart (1988)的研究曾提發現國中小學生在判斷比1:1、2:1和3:1時比其 他比容易,代表數字的大小和複雜程度會影響學生在比例問題上的表現。數 字越大或越複雜,對於學生而言是越困難的。

(二)數字的次序

在比例式的運算中,未知數出現的位置和其他三個數字的關係,會影響 解題的表現,由概念的發展可知道,未知數在後比例項的能力發展於未知數 在前比例項之前,經由驗證更能發現,學生覺得未知數在第三比例項比未知 數在第四比例項的問題要來的困難(楊錦連,1999)。

(三)整數比的呈現

Hart (1981)及 Lo and Watanabe (1997)發現學生較擅長解決整數比的問 題,對於非整數比的問題,則認為較為困難。因此,整數比的呈現會影響學 生解決比例問題的正確率。

貳、比例問題正確的解題策略

學生解題策略的正確與否關係著最終答案的對錯結果,使用正確的策略 解題,則可成功解題;若使用錯誤的策略,則往往導致解題失敗。而本研究 旨在探討國中七年級學生在比與比例式的概念為例,運用 S-P 表與概念詮釋 結構模式進行比與比例式之整合分析,因此對於比例的相關問題之解題策 略,更需進一步分析,綜合國內外研究,比例問題的正確解題策略有五種,

茲分述如下:

一、單價法

先求出「一單位的量」,在依需要加以計算求解,稱為單價法(林福來、

郭汾派、林光賢,1986)。例如:「3 枝鉛筆賣 24 元,請問 9 枝賣多少錢?」

問題中,可以先算出 1 枝鉛筆賣 8 元,再用9(單位數)× 8(單位量)= 72,求出 9 枝鉛筆賣 72 元。上述的解題過程可知,能利用先求出一個單位量來解題,

使得解題的過程變成簡單的乘除運算,而這也是解比例問題的關鍵。

單價法是學生經常使用的策略,如果能教學生利用單價法去解比例問 題,那麼學生在解比和比例相關問題的答對率會相對提升(林福來,1987)。

而楊錦連(1999)的研究結果顯示,單價法為國小高年級學童解比例問題時使 用率最高的策略。

二、倍數法

當學生利用兩個比例式中的前項(後項)之間所具有倍數關係,再將此倍 數擴充到後項(前項)的方式求解,我們稱之為倍數法(莊玉如,2005)。例如:

「出遊旅行時,4 位學生需要發 5 包餅乾,那麼 8 位學生需要發幾包餅乾?」

解法為 8 ÷ 4 = 2(倍),5(包)× 2(倍)=10(包)。若用比例式來看,4:5 = 8:( ),

因為前項 8 是 4 的 2 倍,可知道( )是 5 的 2 倍為 10。像上述方式的就是運用 倍數法來解題。Lamon (1994)將這種方法稱為內策略(within strategy),而這 也是學生經常來使用解決比例問題方式之ㄧ(Lamon, 1993, 1994; Lo & Watanbe, 1997)。

三、累加法(repeated addition) (counting up)。而也有研究指出,當題目中出現非整數倍的情況時,就只有 少數學生能使用累加法解整數比的問題(Hart, 1981),如果學生堅持使用累加 法,則會產生的問題有:(1)逃避乘法; (2)不會求比值;(3)不會做分數的乘 法(林福來,1984)。

四、公式法(formula strategy)

利用比例關係式、比值相等和交叉相乘法解題,稱為公式法,即在比例

師經常教與學生最有效率的方法(楊錦連,1999),但是 Lamon (1995)提到,

只單純透過交叉相乘的方式去教學生解

實對其意義都不瞭解。Freudenthal (1983)指出學習比和比例的過程必須是探 究式的引導,而非不斷給予運算和自動化的過程。或許也是因為交叉相乘過 於抽象,對於比例初期概念的瞭解並無太大的幫助,教育部在 1993 課程標 準所編訂的教材分析,並不建議將其放入國小內容,而應該延至國中課程中 (陳竹村、林淑君、陳俊瑜,2002)。

五、公因數法、公倍數法

當比例問題中的數字關係非整數倍,且數值間具有公因數,可利用兩數 縮小共同的因數來求解,此為公因數法。例如:「商店中,15 元可以買 40 顆糖,21 元可以買幾顆糖?」中,先找出 15 和 40 的公因數為 5,然後將 15 元分成 5 份,每份為 3 元,接著將 40 顆糖分 5 份,每份 8 顆糖,可知道 3 元可以買 8 顆糖,接著用累加法可求出 21 元可買 56 顆糖。Lo and Watanabe (1997)提到這種解題策略有兩項優點:(1)可避免分數和小數的運算;(2)在解 決比例式中有未知項的問題時,此策略為有效的解題方法。

此外,若在比例問題中,先找出兩個比的前項(或後項)的共同倍數並將 前項(或後項)放大至共同倍數,接著,比較後放大兩個比的後項(或前項),

進而求解,此為公倍數法(Hoffer, 1992)。例如:「甲、乙商店中,甲商店 25 顆巧克力賣 18 元,乙商店 20 顆巧克力賣 15 元,試問,哪一家比較便宜?」

問題中,先找出 25 和 20 的公倍數 100,接著將 25 和 20 放大至 100,甲商 店 100 顆巧克力賣 72 元,乙商店 100 顆巧克力賣 75 元,可比較出甲商店較 便宜。莊玉如(2005)提到,學生在解非整數倍的比例問題時,如果能利用公 倍數策略求解,則可避免分數或小數的計算。

六、數量分解法(decomposing methed)

解比例問題時,將問題的量數在計算過程中,分解成兩個以上的量數,

在予以組何去求解,稱為數量分解法(劉祥通,2004;Vergnaud, 1983)。例如:

「10 元可以買到 4 顆糖果,15 元能買幾顆糖果?」問題中,先將 15 元分解 成 10 元和 5 元,而 5 元是 10 元的一半,因此 5 元能買到 4 顆糖果的一半 2

顆糖果,所以 15 元分解成 10 元和 5 元,而分別可以買到 4 顆和 2 顆糖果,

所以 15 元可以買到 6 顆糖果。Vergnaud (1983)提及,當學生無法用單價法 解題時,通常會使用數量分解法去解題。

参、比例問題錯誤的解題策略

Tourmiaire and Pulos (1985)提到:比例問題犯錯的原因包括忽略重要的 資訊、加法策略或常數差。其他文獻也提及誤解題意、比例項錯置、加減法 和任意運算也是比例問題中的常見錯誤策略,茲將各情形分述如下:

一、加法策略(常數差策略)

加法策略又稱為常數差策略,就是以加、減代替乘、除求比與比例問題 的ㄧ種解題方法(林福來、郭汾派、林光賢,1986),在a:bc:x的問題中,

若以xc(ba)的方法求x,這種解法就是加法策略。例如:「4 枝原子筆 和 6 枝尺價錢相同,那麼 6 枝原子筆和幾枝尺價錢相同?」問題中,學生的 錯誤解法會用觀察發現 6-4=2,所以 6+2=8,會回答 8 枝尺。很多研究也一 致發現學生會使用加法策略解決比例問題(林福來、郭汾派、林光賢,1986;

Hart, 1981)。由林福來等(1986)的研究顯示我國約有 16%的國中生一再的使 用加法策略來處理比例問題,而且學生使用加法策略的解題特性為(1)可處理 一半、2 倍、3 倍等簡單倍數的比例問題;(2)不會求比值;(3)不會分數運算;

(4)逃避乘法。Hart (1988)認為學生在解決比例問題時所犯的錯誤不會因為成 熟而消失,他們會使用不正確的加法策略,但是如果老師教導學生解題策略 可能會將學生的錯誤推理修正成正確的想法。

二、忽略重要資訊

忽略重要訊息指的是學生在解題時,將問題中重要的資訊或數據忽視不 顧,以至於解題錯誤(林福來、郭汾派、林光賢,1986)。例如:「買 2 塊麵包 15 元,則買 3 塊麵包要花多少錢?」問題中,學生時常將 15 元當成 1 塊麵 包的錢,所以直接乘以 3,明顯忘記當初 2 塊麵包 15 元的條件。另一種常

見的錯誤類型為只比較兩個比的分子部份而忽略分母部份的資料(Hart, 1981;

見的錯誤類型為只比較兩個比的分子部份而忽略分母部份的資料(Hart,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