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S-P 表分析理論與相關研究

壹、S-P 表理論意義

S-P 表分析(student-problem chart)是佐藤隆博於 1970 年代所提出,又稱 為學生問題分析。此分析方法是根據受試者在試題作答反應組型,分析受試 者的學習類型及測驗試題的品質,當成日後修正試題內容及受試者補救教學 的依據。

一般而言,教師對於學生成績的處理,大多是給定個別分數或是計算班 上的平均分數,不然就是依據成績高低來排先後名次,但是這些訊息所提供 的是表面的數字,由時需要進一步去瞭解學生作答的反應組型(respond deta),可以得到進一步的資訊,例如:甲、乙、丙三位學生考數學小考 5 題,

最後每位同學皆答對 3 題,但是仔細觀察發現甲學生答對題號 Q1、Q2、Q3,

而乙答對題號 Q2、Q4、Q5,最後丙答對了 Q1、Q3、Q5,可知道 3 位學生 答對題數相同,但答錯的問題卻不完全相同,而這 5 題的數學小考中,各題 測驗的概念可能有所差異,倘若教師將這 3 位同學視為相同程度的學生,用 相同的方式說明和指導,很可能忽略部份學生尚未瞭解的概念,對於學生內 容上的認知提升是有限的。因此,除了瞭解學生的得分高低外,應該要進一 步藉由學生的反應組型,找出學習過程的缺失。

S-P 表分析就是根據學生「作答反應組型」提供ㄧ些參考性的指標,如 學生注意係數(student caution index)、試題注意係數(item caution index)、差 異係數(disparity coefficient)及同質性係數(homegeneity coefficient)四個指標 化數據,藉由這些係數獲得學生學習的診斷資料,協助教師診斷學生表現及 測驗品質,以作為改進教學、命題及補教教學之用(游森期、余民寧,2006)。

貳、S-P 表的編製

S-P 表的編製可分為三步驟,首先記錄學生的得分原始表格,之後依得 分高低及答對人數將原始表格重新排列,最後畫出 S 曲線和 P 曲線,詳細分 述如下:

ㄧ、記錄學生得分的原始表格

在以學生為縱作標,試題為橫作標的表格中,填入每ㄧ位學生實際作答 的情況,而作答情形以二元計分方式記錄,答對記為 1,未作答或答錯記錄 為 0。假設有N(i 1,2,,N)位學生,M(j1,2,M)個試題,及產生一個N M 的ㄧ個二元計分之作答反應矩陣,例如表 2-5-1,為記錄 15 位學生和 10 題 試題的作答反應組型。

表 2-5-1 學生原始得分表

試 題 學生

Q1 Q2 Q3 Q4 Q5 Q6 Q7 Q8 Q9 Q10

總分

S01 0 1 1 1 0 0 0 1 0 1 5

S02 1 1 0 1 1 1 1 1 0 1 8

S03 0 1 0 1 0 1 0 0 0 0 3

S04 1 1 0 1 1 1 1 1 1 1 9

S05 0 1 0 1 1 0 0 0 0 0 3

S06 0 1 0 0 0 1 0 1 0 0 3

S07 0 1 1 1 0 0 0 1 0 1 5

S08 1 1 1 1 1 0 0 1 0 1 7

S09 0 1 0 0 1 1 0 0 1 1 5

S10 1 0 0 1 0 0 0 1 1 1 5

S11 1 1 0 1 0 1 1 1 1 1 8

S12 1 0 0 1 0 1 0 1 1 1 6

S13 1 0 0 1 1 0 1 1 1 1 7

S14 0 1 0 1 0 1 1 1 1 1 7

S15 1 1 0 1 1 1 0 1 0 1 7

總分 8 12 3 13 7 9 5 12 7 12 88

二、依得分高低及答對人數將原始表格重新排列

縱軸上到下依照學生得分高到低依序排列,若學生有同分之情形,則以 同分學生未答對的各試題答對總人數之和為依據,由小到大順序排列。例如 表 2-5-2 中,學生 S08、S13、S14 及 S15 總分都是 7 分,但是學生 S08 未答 對試題有 Q6、Q7、Q9 三題,而這三題答對人數和為 9+5+7=21;而學生 S13 未答對試題為 Q2、Q3、Q6 三題,而這三題答對人數和為 12+3+9=24;學生 S14 未答對試題為 Q1、Q3、Q5 三題,而這三題答對人數和為 8+3+7=18;

而最後學生 S15 未答對試題為 Q3、Q7、Q9 三題,而這三題答對人數和為 3+5+7=15,因此由上而下依序排列為 S15、S14、S08 和 S13。倘若得分相同 且未答對各試題總人數也相同,則其排列順序不拘。

表 2-5-2 學生總分高到低排序表

試 題 學生

Q1 Q2 Q3 Q4 Q5 Q6 Q7 Q8 Q9 Q10

總分

S04 1 1 0 1 1 1 1 1 1 1 9

S02 1 1 0 1 1 1 1 1 0 1 8

S11 1 1 0 1 0 1 1 1 1 1 8

S15 1 1 0 1 1 1 0 1 0 1 7

S14 0 1 0 1 0 1 1 1 1 1 7

S08 1 1 1 1 1 0 0 1 0 1 7

S13 1 0 0 1 1 0 1 1 1 1 7

S12 1 0 0 1 0 1 0 1 1 1 6

S01 0 1 1 1 0 0 0 1 0 1 5

S07 0 1 1 1 0 0 0 1 0 1 5

S10 1 0 0 1 0 0 0 1 1 1 5

S09 0 1 0 0 1 1 0 0 1 1 5

S03 0 1 0 1 0 1 0 0 0 0 3

S06 0 1 0 0 0 1 0 1 0 0 3

S05 0 1 0 1 1 0 0 0 0 0 3

總分 8 12 3 13 7 9 5 12 7 12 88

若橫軸依試題答對人數多寡由左至右排列,如表 2-5-3,倘若依此規則 排列卻產生答對人數相同的情況,則以答對人數相同的試題其未答對各試題 的學生總人數之和為依據,由小到大依左到右排列。例如,試題 Q5 和 Q9 中,答對人數都是 7 人,但未答對試題 Q5 的有 S11、S14、S12、S01、S07、

S10、S3、S6 這 8 位學生,而這 8 位學生得分的總和為 8+7+6+5+5+5+3+3=42;

而答對試題 Q9 的有 S02、S15、S08、S01、S07、S03、S06、S05 這 8 位學 生,而這 8 位學生得分的總和為 8+7+7+5+5+3+3=38,因此試題 Q9 排列於 試題 Q5 的左邊。

表 2-5-3 試題答對人次高到低排序表

試 題 學生

Q4 Q10 Q8 Q2 Q6 Q1 Q9 Q5 Q7 Q3

總分

S04 1 1 1 1 1 1 1 1 1 0 9

S02 1 1 1 1 1 1 0 1 1 0 8

S11 1 1 1 1 1 1 1 0 1 0 8

S15 1 1 1 1 1 1 0 1 0 0 7

S14 1 1 1 1 1 0 1 0 1 0 7

S08 1 1 1 1 0 1 0 1 0 1 7

S13 1 1 1 0 0 1 1 1 1 0 7

S12 1 1 1 0 1 1 1 0 0 0 6

S01 1 1 1 1 0 0 0 0 0 1 5

S07 1 1 1 1 0 0 0 0 0 1 5

S10 1 1 1 0 0 1 1 0 0 0 5

S09 0 1 0 1 1 0 1 1 0 0 5

S03 1 0 0 1 1 0 0 0 0 0 3

S06 0 0 1 1 1 0 0 0 0 0 3

S05 1 0 0 1 0 0 0 1 0 0 3

總分 13 12 12 12 9 8 7 7 5 3 88

三、畫出 S 曲線和 P 曲線

由左到右,將每位學生答對的題數畫出區分線,在將區分線相互連接起 來,這就是 S 曲線,如表 2-5-4 中的實粗線,S 曲線代表的是學生得分的累 加分布曲線;而每個試題由上到下,依照每個試題的答對人數畫出區分線,

再將各區分線相互連接起來,這就是 P 曲線,如表 2-5-4 中的虛線,P 曲線 代表的是試題答對人數累加分布曲線,也就是區隔試題答對或答錯的人數。

當 S 曲線的左邊或 P 曲線上面全部都是 1,而 S 曲線的右邊或 P 曲線的下面 全部都是 0,此時我們稱之為「完全量尺(perfect scale)」的反應組型,然而 這種完美量尺的反應組型通常不會出現在實際的作答反應中(余民寧,2002)。

表 2-5-4 完成 S 曲線和 P 曲線的 S-P 表

試 題 學生

Q4 Q10 Q8 Q2 Q6 Q1 Q9 Q5 Q7 Q3

總分

S04 1 1 1 1 1 1 1 1 1 0 9

S02 1 1 1 1 1 1 0 1 1 0 8

S11 1 1 1 1 1 1 1 0 1 0 8

S15 1 1 1 1 1 1 0 1 0 0 7

S14 1 1 1 1 1 0 1 0 1 0 7

S08 1 1 1 1 0 1 0 1 0 1 7

S13 1 1 1 0 0 1 1 1 1 0 7

S12 1 1 1 0 1 1 1 0 0 0 6

S01 1 1 1 1 0 0 0 0 0 1 5

S07 1 1 1 1 0 0 0 0 0 1 5

S10 1 1 1 0 0 1 1 0 0 0 5

S09 0 1 0 1 1 0 1 1 0 0 5

S03 1 0 0 1 1 0 0 0 0 0 3

S06 0 0 1 1 1 0 0 0 0 0 3

S05 1 0 0 1 0 0 0 1 0 0 3

總分 13 12 12 12 9 8 7 7 5 3 88

S 曲線

P 曲線

参、S-P 表之注意係數指標

一般而言,實際的測驗資料中,不容易出現完美量尺的反應組型,而非 完美量尺的反應組型指的就是異常的反應組型(aberrant response pattern),而 針對異常的情況,用量化的指標來描述測驗資料反應組型與完美量尺的反應 組型間的差異程度,我們稱這樣的數值為稱為注意係數(caution index)。

注意係數的公式呈現,是用實際作答的反應組型與完美量尺的反應組型 的差異,除以完美反應組型的最大差異。因此當注意係數越接近 0,就代表 實際作答的反應組型越接近完美量尺的反應組型,但是若當注意係數越大 時,就代表實際的反應組型與完美量尺的反應組型差異較大。注意係數分為 兩種,一種是學生注意係數(caution index of student, CS),另一種試題注意係 數(caution index of problem, CP),前者為判斷學生異常的程度,後者為判斷 試題異常的程度,下面針對N(i1,2,,N)位學生在M(j 1,2,M)個二元計

上述公式,

100%

100%

伍、S-P 表相關研究

S-P 表由佐藤隆博所提出,經由後續學者倡導研究後,使得 S-P 表成為 美日改進中小學學習評量的重要工具(余民寧,2002;陳騰祥,1988)。陳騰 祥(1986)突破傳統的百分法表示學生學習成就的分析研究,首度將 S-P 表分 析帶入國內,使其運用 S-P 表去探究教學現場的教師,更加廣泛,其中 S-P 表分析,能提供發現學習適應不良學生的功能,並且能對教師命題優劣提供 適時的建議,也提高國內教師運用 S-P 表分析去提高改進教學方式的意願。

陳騰祥於大學課程進行實證研究,探討 S-P 表實作對學習輔導課程教學 效果的影響,研究結果也發現,利用 S-P 表有助於提升輔導課程的教學效果,

而後續國內也有不少相關的研究,茲將 S-P 表的相關研究分述如下:

戴建耘、程榮凱(2006)應用 S-P 表分析理論,以職業學校汽車科兩個班 級為對象,診斷學生於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試題之學習成效和類型,結果 發現 S-P 表分析所得資料,能提供教學者診斷學生的學習成效,對學生也能 依答題結果來實施個別輔導,對於教學者能也確認教學不足之處,進而調整 教學策略,此外結合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試題,也能依據答題資料進行落 點分析。

除了 S-P 表分析理論外,更有不少整合 S-P 表理論和其他認知診斷理論 的研究,如此一來,教學者也能因此得到更多有關受試者的認知結構資料,

相信對於後續的補教教學等措施會很有幫助。例如,吳育禎、陳建宏、林原 宏(2007)應用 S-P 表分析和次序理論用於國小六年級乘除法的概念分析,陳 敏彥、林原宏(2007)也應用模糊集群分析將研究對象分群,再以 S-P 表與多 元計分次序理論分析,進而研究各群組學生的知識結構特徵。莊宗霖、林原 宏(2007)以 S-P 表分析理論結合次序理論,發展出一套可以提供教學者從事 補救教學依據的認知診斷即時服務系統,教學者能透過此系統診斷分析訊息 指標,進一步瞭解學生的學習類型和次序結構圖,教學者便依此相關資料,

針對各類型的學生進行補教教學或個別晤談的輔導措施,其教學效益頗大,

而本研究也是利用此認知診斷即時服務系統將受試者進行 S-P 表分析,而區 分各類型學生,進而後續的研究。

綜上所述,S-P 表分析不僅提供區分受試者學習類型資料和測驗試題品 質的診斷數值,可進一步做為補救教學的依據,因此對於學習成效的評估和 診斷很大的助益,此外,S-P 表分析適用一個班級大小的樣本數,對於一般 中小學教師較為實用,且無須專業的統計學知識也容易瞭解使用,因此本研 究應用 S-P 表分析,針對國中七年級學生比與比例式單元,搭配概念詮釋結 構模式分析個別受試者的概念結構圖作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