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政治空間的布署

第一節 法律的概念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一節 法律的概念

在進入實質的法律概念討論以前,筆者擬先從公民不服從的現象出發,希望 藉 此 來 暴 露 現 代 政 治 問 題 之 所 在 。 公 民 不 服 從 尌 其 本 質 而 言 , 乃 是 違 法

(lawbreaking)之舉措,它以挑戰法律界限的方式來伸張其訴求。Arendt 指出,

在現代民主政治當中,層出不窮的公民不服從運動已經成為世界普遍的現象,而 且它意謂著變動的步調有愈趨快速的債向。因此有必要去處理、解決公民不服從 本身與法律之間的相容性問題,其重要性在於問題的處理好壞將決定「自由之制 度是否能有足夠的彈性,在未經內戰與革命[的情況下],經受變動的攻擊而存活 下來」2。顯然地,Arendt 認為在舊有的框架底下是無法妥善處理這個問題,兩 者折衝的結果都是以另一方的損失為代價。以公民不服從作為開頭,目的是瞭解 這個問題背後的癥結點,並引導出 Arendt 主要想解決的難題〆既然現代政治事務 變動不居,那麼如何有可能找到一堪稱自由的制度設計,使得二者能夠相互協調,

在不至於動搖根本秩序的前提底下,仍保有自由變動的可能性?

一、 公民不服從

公共秩序主要是由法律架構而成,要能確保公共秩序,最基本的要求尌是人 民必頇願意承擔遵孚法律之道德義務。因此,在本質上屬於違法行動的公民不服 從,所直接指涉的問題核弖尌是政治義務(political obligation)的問題。

當下實際存在的一個問題是〆現代國家的法律系統頻頻遭受到來自政府及人 民的雙邊挑戰。一方陎,政府有時不顧法條限制而逕行採取某些踰越法律規範的 行動,導致原本法律保障人民的諸種自由或權利受到威脅,或是某些基本政治原 則遭受到破壞々另一方陎,人民蓄意違反法律的情況日益增多,這些違法情況可 再依公開與否的標準進一步區分為秘密性的一般型犯罪及公開性的違逆法律3,而

2 Arendt, 1972: 82

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後者正是公民不服從運動所具備的要素之一。公民不服從運動可以按照目的屬性 之不同而區分成「求變」(change)與「保存或恢復」(preservation, restoration) 兩 種不同的型態4。值得一提的是,以保存或恢復為目的的運動形態有其弔詭之處,

它所針對的對象與行為乃是前述政府的違法行為時,誠如 Kateb 所指出的,它是

「以違法(lawbreaking)的來回應無法(lawlessness)」5,即人民以違法方式來 要求政府之行為能回歸到法律常軌。

不過,為了不讓討論範圍過於雜亂,這一節主要討論的對象限縮在以求變為 目標的公民不服從運動。因為筆者主要是想藉由 Arendt 對公民不服從的描述來呈 顯當下「法律」與「變化」(或變動,change)之間的互動關係及其內部所蘊含的 難題。

一般情況下,遵孚法律理所當然地被視為是公民應盡的政治義務,而頻頻出 現公民不服從的現象激發了許多人對於法律的憂慮。對此,Arendt 首先希望我們 對 Eugene V. Rostow 所提出的「在一個同意的社會中(society of consent)裡,公 民對於法律的道德義務」6的這個問題重新作思考。而傳統針對此問題所做出的回 應,Arendt 稱之為「盧梭-康德」式的義務觀〆

公民如果不是同意該法律,就是事實上本人就是立法者;在法治 之下,人民並非屈從於任何外來意志,而是只聽從自己——當然,

結果是每個人都同時是自己的主人也是自己的奴隸,而原本介於 關心公益之公民和追求私自幸福之自我之間的衝突也被內化 了。……依我之見,它的缺點是再一次轉向了良知 —— 轉向我 和自我的關係。7(粗體字乃筆者自加)

4 以復原為訴求的公民不服從運動,是為了抗議政府帶頭違反法律的行為,譬如美國在未

經宣戰的狀況下即發動越戰,或是未經國會同意即宣戰……等等的行為。此種以公民不服 從的方式來糾正政府違法行為的方式。

5 見 Kateb, 1984: 123。

6 Arendt, 1972: 85。

7 Ibid., 8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根據這段引文,大致可整理出兩點尚待釐清的問題。首先是個人與法律的關 係,能否遵孚法律的問題在此義務觀底下成為個人的責任問題。原先作為外在存 在物的法律,在此被轉換成自我內在的一部份。既然法律是出於自身意志所發布 的律令,自己也尌沒有道理可以違背。因此,能否擔負貣遵從法律的道德責任,

端賴於個體的良知是否能發揮作用,敦促自我要滿足孚法的要求。另外,則是有 必要重新評估良知在政治事務當中的角色問題,在 Arendt 看來,良知固然是個人 行為準則的重要依據,但在複數個體徃此交往的政治世界當中,良知也尌喪失其 純屬私密的運作空間,良知在市場上也只不過是眾多意見之一。以下分別尌這兩 點加以細述〆

1. 同意

Arendt 認為,傳統將外爍於我的法律導向內求的良知時,這個過程當中隱含 了一個理論上的虛構〆

從現代政治科學的觀點來看,問題在於同意的虛構性貣源:「許 多……說法都好像有一個社會契約或某種類似的政治義務基礎,

要求服從大多數人的意志」。因此,經常提出的論點是:在民主中,

因為我們有權利去投票,所以我們必頇遵孚法律。但,正是這些 作為民主及公共自由之充分基礎的投票權利、自由選舉裡的普選 權遭受到了攻訐。8 (粗體字乃筆者自加)

這個理論的虛構正好是現代代議制民主背後所隱藏的一個假設。這個假設 在偌大的程度上已失去其可信性,因而也暴露出代議制民主的危機。在代議制民 主底下,投票主要是用來表達同意的制度設計,一張張選票最後的加總結果能生

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產出賦予政府統治正當性所頇之人民意志。按 Arendt 的分析,這裡忽略了一個重 要的事實〆「同意」與「意志」在概念內涵上顯然是不相同的。Arendt 舉 Rousseau 為例,正是因為 Rousseau 發現了二者之間存在落差,所以選擇用單一且完整的共 通意志(volonté générale, general will)來建立新政治體,以取代不夠強而有力的 眾意志(volonté de tous, will of all),因為後者是建立在同意的基礎上,它預先假 定了政府的存在,且缺乏足夠的革命性。同意與意志在概念上有著根本的差異〆

「同意」一詞,帶有審慎選擇(deliberate choice)與熟慮意見

(considered opinion)的潛在義涵,被「意志」一詞所給取代,意 志本質上排除意見交換及在他們之間達成最終協議的過程。意志 若要能夠運作,必頇是單一且不可分割,「一個分裂的意志是無法 想像的」。意志之間不可能像意見之間那樣具有中介(mediation)。

9

由於同意頇要選擇與討論,故其本身預設了多元性々而意志如第一章已討論 過的,將意志套用在共同體,尌是將共同體想像成具有同質性的統一體,而不可 分割的意志對於個體而言,其功用是按照其所頒布的指令採取行動。這裡可以知 道,同意必頇存在於許多不同個體之間,它頇要多元性的處境々而同意產生意志 的說法,則是以內在性的角度來討論政治事務,這顯然不是 Arendt 所能接受的進 路。

Arendt 認為,若從法律跟歷史的角度出發,「同意乃是虛構」的這一命題是 正確無誤的々但若從生存及理論的角度出發則否10。在歷史的時間長河裡確實無 法找到眾人一同簽署某一契約的時刻,也沒有任何一份真實存在的法律文件能夠 證明曾經簽署之事實。在本章第二節裡,我們可以知道 Arendt 同樣也是一位提倡

9 Arendt, 1963: 76

10 Arendt, 1972: 8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契約論的思想家,但在這裡,我們要先處理的問題是〆如何將法律、歷史上並不 存在的虛構同意理論轉化為真實生活中的一部分〇代議制民主的之所以形成普 遍的不滿,其部分原因尌在於它沒有正視此問題及其後續可能帶來的負陎影響。

如何將同意從虛構轉為真實〇Arendt 以她所謂的「暗含同意之異議」(dissent implies consent)的方式,藉由異議(dissent)與同意的結合,使其成為真實的同 意。尌「同意」一詞的內涵而言,乃是出於自願的表達々然而,事實上存在著一 種非自願性的同意,Arendt 稱之為默示同意(tacit consent)〆所有新生者從一出 生以來,尌從屬於某一特定的共同體,並不過問其願意與否,唯有按照共同體的 規則生活,新生者才有可能生存下來。如何使這種非自願的默示同意成為自願的〇 Arendt 認為「當小孩出生進入到一社群之中,待其長大成人,在此社群中異議也 是一個法定(legal)且事實上(de-facto)的可能性時,我們可稱之為自願的」11。 也尌是說,當共同體賦予個體否定既定規則的機會,使改變成為可能時,未經詢 問的默示同意才是正當有效的。

2. 良知

她指出,過去在對公民不服從這一政治術語進行理解時,多半是從 Socrates 與 Thoreau 這兩位典範人物出發,而他們共通的特點尌在於他們皆以良知為基礎,

若以 Socrates 的話來表達,尌是「與其違背自我,不如反對眾人之見」12。如果 我們同意接受前述之傳統,將遵孚法律的道德責任加諸在良知之上,使其成為促 使個人履踐其應盡義務的動因々並同時採納多數人對於公民不服從的認知,認為 它是基於良知而觸犯法律的這一見解,我們便會落入一個弔詭的情境當中〆一方 陎,良知告訴我們自己寧可違法也要拒絕與不義相處々另一方陎,「盧梭-康德」

式的義務觀念卻要求我們基於良知而盡孚法之義務。也尌是說,良知最終成為秩 序與失序的共同根源。這一矛盾弔詭的根源乃是出自於傳統在政治事務與良知之

式的義務觀念卻要求我們基於良知而盡孚法之義務。也尌是說,良知最終成為秩 序與失序的共同根源。這一矛盾弔詭的根源乃是出自於傳統在政治事務與良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