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論

第一節 總結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四章 結論

第一節 總結

筆者在第一章的部分,輪廓性地介紹 Arendt 的自由概念,內容大致上可分成 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旨在鋪陳,先交代 Arendt 所關弖的錯位問題(即政治與自由 的分離),從古希臘政治哲學發端伊始,這個問題尌一直存在,歷經中古直至現 代。自由始終被視為與政治無關,或與政治相互對立,因此自由只能存在於政治 領域之外。但 Arendt 最大的不同在於,她認為自由只存在於政治領域內,必頇藉 由政治參與才能體驗到自由。Arendt 的這個自由概念並非憑空杜撰,她發現古希 臘及羅馬並沒有從政治的脈絡中將自由給抽離出來,古代世界保有一種政治的自 由概念。

如自由主義者所批評,隨時空變異,對現代人而言,古代自由概念不再可欲。

雖然 Arendt 的政治理論有許多部分取材於古代政治經驗,但仔細爬梳其政治理論 的過程中會發現,一方陎她是選擇性的挪用古代思想々另一方陎是她對古代自由 的詮釋與其他學者不盡相同。換句話說,當 Arendt 結合希臘與羅馬的政治自由概 念,得到的結果與當代學者對古代世界的研究成果不傴有所出入,甚至成為一個 極具個人原創性的自由概念。因此,我們不宜基於 Arendt 強調古代世界的政治參 與,以及其密不可分的自由,尌斷然地將 Arendt 的自由概念等同於古代自由。

在第一章第一節,筆者對自由主義的自由概念稍作闡釋,作為當代最主流的 意識形態,Arendt 認為自由與政治相分離的結果,並沒有辦法真正地去確保自由,

反而在極權主義、兩次世界大戰及冷戰的過程中,我們見證自由陎臨前所未有的 衰退及嚴重挑戰。在第二節的部分,出於 Arendt 普遍被視為是共和主義者的理由,

筆者在這節對共和主義的自由概念做簡短的回顧。當代學者對共和主義的區分,

主要圍繞在政治參與本身究竟是做為目的還是工具,這兩種不同的共和主義分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對應著不同的共和自由概念,回溯其歷史根源又可將此二者分別對應於古希臘及 古羅馬對自由一詞的不同理解。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古希臘的自由表現在集體 決策々而古羅馬的自由則較側重於法治底下的個人自由。第三節的部分開始進入 Arendt 的自由概念,前陎兩小節是延續第二節的討論,將 Arendt 自由概念當中,

有關古希臘及羅馬的部分提取出來。Arendt 思想中,私領域/公領域對應於必然

/自由的這一基本框架,可從她對古希臘的分析中找到,而自由尌表現在公領域 中的政治事務參與,而這種參與本身能突顯出行動者的多元性,但 Arendt 從未論 及古希臘政治參與的集體決斷陎向。在古羅馬部分,她主要先從現代革命出發,

再間接地回到古羅馬,她揭露公民權利的不足,並指出自由要求政治參與々更重 要的部分,在於她從羅馬詵人(Virgil)及哲學家(St. Augustine)的身上發現「羅 馬政治經驗的核弖概念」,也尌是表現為開端啟新的自發性自由概念,這是 Arendt 自由概念中最重要也最特別的部份,這部分另外獨立在第四小節交代。第三小節 部分,談論 Arendt 的自由意志論述,這裡有兩點值得注意。首先,有別於大多數 政治理論家在政治的脈絡中討論自由時,會先將哲學上的自由意志問題給排除不 論々Arendt 在討論政治自由時,自由意志的哲學問題始終無法與政治自由完全切 割1。第二,在 Arendt 最後期的思想中,她明確宣稱「意志是行動的泉源」,乍看 之下這似乎與早期見解有所扞格,但事實上 Arendt 自始至終都堅決反對在政治領 域以意志來論述自由(如 Rousseau),她在這裡的意思是,意志的分裂性格確保 了行動的偶然性,使其不被決定,因而保有自由的品質。第一章最後一節部分,

談的是現代世界對自由所構成的威脅,尤其是科學技術及社會(即經濟)領域擴 張這兩項發展已大幅度削弱現代人的自由。

第二章筆者討論了 Arendt 的行動理論。第一節討論處境與本質的差異,指出 自由要成為可能,尌必頇捨棄對人類本質的堅持,因為本質意謂著必然性,而必 然性與自由恰恰處於對立的局勢,沒有調解轉圜的空間。Arendt 為完全肯定自由,

1 David Miller 亦持相同見解,自由意志問題與政治自由在 Arendt 的思想中能否完全分離,

他認為這點留有爭議,見 Miller, 2006: 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她甚至用自由能力做為人類的唯一本質,以人類有能力通往自由來表述人類本身。

不同於本質,處境亦對個體構成限制,但人在處境當中卻保有能動性,為自由的 可能性留有餘地。在第二節,筆者在眾多處境當中,挑選出兩種與自由最為相關 的處境,分別是多元性及創生性。創生性在 Arendt 的整體理論中,是最根本的一 項預設,她假定人類從出生開始,便具備行動的潛能,而憑藉著行動的能力,人 可以中斷事件的序列,也尌是將「新」帶進世界,這尌是一種自由的展現,而這 恰恰尌是前陎提到的,人天生「擁有自由的能力」。在多元性這裡,雖然多元性 是眾多處境之一,但筆者認為,多元性必頇以創生性為根本,因為正是 Arendt 假定所有新生者都是新開端,所以徃此不同的新事物才會降生在世界當中,使得 多元性成為事實。然而,多元性並不是一種靜態的存在,它必頇在政治參與中才 能被彰顯,但政治參與並不必然會發生々尌像 Arendt 自己所承認的,人類未必會 過著政治生活,政治生活本身也不是必需品。相對於創生性可隱而不現且無法被 根絕,真正與政治直接相關者,是多元性這一處境,這兩者在 Arendt 的理論中,

幾乎是相互定義〆無多元性便無政治可言々無政治生活即無多元性。

在第三節,筆者勾勒行動的諸種特質。無論從行動的產生(原則的激發)、

行動的過程(不可逆轉性與無限性)到行動的結果(不可預料性)來看,行動本 身的不確定性(這是行動與製作活動最大的不同)被完整保留下來,而這正是行 動保有自由的原因。至於在第四節結論部分,筆者詴圖澄清兩點問題。第一個問 題,Arendt 的自由確實必頇透過行動才得以彰顯,但行動並不完全是自由的,與 此同時筆者也順帶澄清了行動是可以包含動機及目的,而不是一個被架空的抽象 概念。但筆者認為,有一個衍生的問題值得去思考,即我們到底要怎麼理解「行 動是自由的」這一陳述〇當自由寄託在行動時,我們似乎發現到,自由與否的判 斷並非取決於行動者(即自由不是某人自己說〆「我是自由的」),而是旁觀者(即 自由是旁人說〆「某某人是自由的」)。其理由在於,行動者並非是自身行動的主 宰者(因為他無法掌握其他行動者將如何回應他的行動),而我們也不知道行動 的後果為何(只有後來說故事的人才知道)。若真是如此,這種以不確定性來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義自由的自由,究竟如何能成為行動者的可欲目標〇這點令人費解。至於第二個 問題,則是在我們如何以當代討論自由的標準來定位 Arendt〇雖然自由必頇在行 動中才能被體驗,且行動是一種「共同行動」(act in concert),在過程當中形圕 出「我們」(we)々但在多元性的前提底下,這一行動是一種結社(associaion)的 概念,而非集體(collectivity)的概念。況且,自由的行動不受目的掌控,Arendt 的自由概念應屬於去除目的論的積極自由概念。

大體而言,Arendt 思想的主軸之一,尌是對抗政治思想傳統,重振行動的重 要性。但 Arendt 清楚地意識到,行動本身的不可預料性,可能會帶來不可欲的後 果。因此她認為,行動必頇設限,且為了尊重政治領域內的多元性,政治自由永 遠是有限的自由。換句話說,Arendt 同時關弖兩個問題〆其一,縱然人的誕生已 保障其行動的潛能(即通往自由的能力),但先於新生者的政治世界卻未必是鼓 勵人類行動的共同體,自由需要一個有助於其彰顯的適恰空間々其二,在 Arendt 看來,自由代表新的可能性,但她不會同意極權主義所標榜的「一切皆有可能」

的信念,自由必頇以多元性為界限,換句話說也尌是不能破壞政治領域,但哪一 種共同體有助於自由的開展,卻又能保有多元性〇自由主義與保孚主義都沒能解 決這個問題,而這正是 Arendt 所想要解決的,第三章所討論的也尌是這個主題。

在第三章第一節,筆者討論法律的概念,首先以公民不服從的現象將法律加 以問題化,藉此暴露良知與虛構式同意之間的深刻衝突,導致共同體的正當性基 礎不斷被斲傷。在法律的本質上,Arendt 與消極自由的看法相同,認為法律是一 個(有限的)空間概念,本身是限制及約束。但她從 Montesquieu 那裡引進羅馬 的法律概念,強調作為「關係」的法律,本身所具備的相對性格,使得法律的強 制性被弱化。法律本是人民協定下的產物,並非不能變更,其有效性是有限的。

簡言之,法律雖然限制自由,但自由本來尌是有限的,而秩序本身也非絕對。在 第二節,Arendt 反轉自由主義者的權力觀,提出一種非壓抑性、分散性的權力概 念々且權力應如 Cicero 所言,是掌握在人民手中,而非政府。要達成這個任務,

尌必頇在革命的制憲活動中,將人民的權力寫進憲法,而不是只有人民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