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的涵義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的涵義

本節分別對ADHD兒童的定義、分類與特徵,茲做說明:

壹、ADHD 兒童之定義與分類 一、 ADHD 兒童之定義

ADHD 兒童之定義可以依照其研究發展史,而有不同的解釋。從腦傷研究 時代開始(1890∼1960),經歷了過動症研究時代(1960∼1969)、注意力缺陷研 究時代(1970∼1979)、診斷標準研究時期(1980∼1989)以及整合時代(1990∼

迄今)(王碧霞,2000;洪儷瑜,1999;楊坤堂,2000;蔡景宏、高淑芬,1999;

Barkley, 1998;Hallahan & Kauffman, 2000;Mash & Barkley, 1998:Mash &

Wolfe,2002)。因每個時期所著重的研究領域不同,因此對ADHD 兒童的定義 也有所不同。

國內目前對 ADHD 兒童的界定,在教育部公布的特殊教育法(2009)中屬 於情緒行為障礙的一類,在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2012)中對於情 緒行為障礙有更清楚的說明,稱之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其詳細內容如下:

「本法第三條第七款所稱情緒行為障礙,指長期情緒或行為表現顯著異常,嚴重 影響學校適應者;其障礙非因智能、感官或健康等因素直接造成之結果。前項情 緒行為障礙之症狀,包括精神性疾患、情感性疾患、畏懼性疾患、焦慮性疾患、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或有其他持續性之情緒或行為問題者。」情緒行為障礙,其 鑑定基準依下列各款規定:

(一)情緒或行為表現顯著異於其同年齡或社會文化之常態者,得參考精神科醫 師之診斷認定之。

(二)除學校外,在家庭、社區、社會或任一情境中顯現適應困難。

(三)在學業、社會、人際、生活等適應有顯著困難,且經評估後確定一般教育 所提供之介入,仍難獲得有效改善。

一般來說,較具權威性的診斷工具有二,其一是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在1992

年出版的《國際疾病診斷分類手冊第十版(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0-th Revision﹐ICD-10 )》,其詳細內容 為(莊奇陵,2006):

(一)注意力不集中(至少具備下列六條)

1.常常不能仔細的注意細節,或在做功課、工作或其他活動中出現漫不經心的錯 誤。

2.在完成任務或做遊戲時常常無法保持注意力,往往有始無終。

3.別人對他講話時常常顯得沒在聽。

4.常常無法始終遵守指令,也無法按時完成功課。

5.常常遺失生活必需品,如作業本、書、筆、玩具等。

6.常迴避或極其厭惡家庭作業。

7.易被外界刺激吸引過去。

8.組織任務和活動的能力常常受損。

(二)活動過度(至少具備下列三條)

1.雙手或雙足常常不安穩或坐著時蠕動。

2.不能靜坐於自己的座位上。

3.常在不適當的場合奔跑或登高爬梯。

4.難於安靜的參與娛樂活動。

5.表現出長時間無法靜止下來的行為活動,就算有人要求也無法使其顯著改觀。

(三)自制力弱、衝動傾向(至少具備下列一條)

1.常在提問未完時,其答案即脫口而出。

2.在遊戲或有組織的場合不能排隊或按順序等候。

3.經常打擾或干涉他人。

4.常常說話過多,不能對社會規則做出恰當的反應。

(四)以上症狀均持續至六個月以上。

(五)七歲以前發病。

(六)排除其他精神發育障礙性疾病,例如自閉症等。

另一個是《美國心理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四版修訂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ourth Edition text revision,

DSM-Ⅳ-TR)》,其詳細內容為(丁凡譯,2006):

(一)符合1 或2:

1.下列九項注意力不足症狀中,有六項或是六項以上已經持續至少六個月,已經 達到適應不良並且與其發展年齡水準不相符的程度:

◎注意力缺陷

(1)不論功課、工作或其他活動,常常不注意細節或不小心做錯。

(2)在工作或玩耍時,經常很難維持注意力。

(3)跟人交談的時候,常常看起來似乎沒有在注意聽。

(4)常常不能遵照說明完成作業、工作、責任(不是因為抗拒或不了解說明)。

(5)常常無法規劃工作或活動。

(6)常常避免、討厭、不願意參與需要維持心智努力的工作。

(7)常常遺失工作或活動所需要的物品。

(8)常常受外界刺激的吸引而分心。

(9)常常忘記日常的事務。

2.下列九項行為已經具有六項或是六項以上,持續至少六個月,已經達到適應不 良並且與其發展年齡水準不相符的程度:

◎過動

(1)手腳常常動來動去,或在座位上動來動去。

(2)在教室裏或其他需要坐好的場合,常常離開座位。

(3)在不合宜的場合,常常過度的跑來跑去或爬上爬下。

(4)常常無法安靜地玩耍或是從事休閒活動。

(5)總是在動,或是好像受到停不下來的引擎驅動。

(6)常常說個不停。

◎衝動

(7)常常在問題還沒問完,就搶著回答。

(8)常常沒耐心排隊或是輪流等候。

(9)經常打斷或干擾他人,如插話或是插手打攪別人的活動。

(二)發病年齡在7 歲之前。

(三)普遍發生於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情境。

(四)症狀會造成臨床上顯著的傷害,已妨害其社交、學業或職業功能。

(五)這些症狀不是發生於廣泛性發展障礙、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疾病

(例如:情感性疾患、焦慮症、解離症或人格異常)。

從國內外的相關診斷標準中,我們可以發現:ADHD 兒童的定義係指一種

個體神經系統的發展缺失或異常,常在個體早期顯現出來,有粗心、過動和衝動 的特徵,其本質可能是長期的。此缺陷或異常並非神經、感官、語文和動作損傷、

智能不足、或情緒障礙所引起的結果,其缺陷或障礙可能隨著個體神經系統的成 熟和發展而改善(王碧霞,2000;楊坤堂,2000;Barkley, 1998;Hallahan &

Kauffman,2000)。

二、ADHD 兒童之分類

ADHD 兒童之分類因各家學者依其需要來分類,所以並無一致的標準。目 前國內採用的是DSM-Ⅳ-TR,因此在 ADHD 的分類上是有注意力不足型

(ADHD-PI)、過動與衝動型(ADHD-HI)以及混合型(ADHD-C)三個類型

(孫佩雯,2008;莊奇陵,2006;臧汝芬,2003;鄭立群,2005;劉念肯,2006)。

(一)注意力不足型(ADHD-PI)

此類型的個案外表通常十分文靜,在學校和在家中的表現通常都很乖。但因 為有注意力缺陷的問題,所以在學校,功課一直無法與其他正常的同學並駕齊 驅,甚至有嚴重落後的傾向。由於個案之外在表現乖巧,所以經常被誤認為不是 唸書的料,在臨床上總是被忽略。大致來說,此類型的個案以女生居多。

(二)過動與衝動型(ADHD-HI)

這類型的個案外在表現精力無窮、活動量非常大,如:會不經許可離開座位、

蹦蹦跳跳、不停的擺動手和腳從不讓手臂和腿閒著等。也因為自我抑制能力不 足,往往在尚未思考前,就會說出一些不該說的話或做出一些不應該做的舉動。

此類型的個案在臨床上很容易發現,以男生居多。

(三)混合型(ADHD-C)

同時具有注意力不足、過動及衝動三種症狀。其外在表現有時活動過度,有 時安靜守法。

貳、ADHD兒童之特徵

ADHD 兒童因在不同年齡,不同之情境,其顯現的徵狀也會有所不同。而

也因其類型的不同,產生的症狀也大不相同。楊坤堂(2000)指出 ADHD 是屬 異質性(heterogeneous),但具有同質性特徵的次群體(homogeneous)。一般 來說,大部分的臨床工作者都認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患者有不專心、衝動和過 動三大特徵。而有些專業人員則認為還有遵守指示的困難和工作表現高度變異性 這兩項問題。(孫佩雯,2008)。以下就ADHD 兒童在不專心、衝動、過動、遵 守指示的困難和工作表現高度變異性等方面分述如下:

一、不專心(inattention)

不專心是指兒童的注意力無法無法注視單一事物,且只能短暫停留在目標物 上。他們經常忘記自己該做的事情,粗心,事情只做一半,又去做別的事情,容 易被別的事物所吸引,所以在對於需要長時間維持專注力的工作往往無法完成。

二、衝動(behavioral disinhibition)

衝動是指兒童因控制力較差,常不經思考就行動。在團體中,經常有強行加 入或打斷其他人的活動,插入別人未說完的話題或在活動中插隊等問題,所以經 常犯規。

三、過動(hyperactivity)

過動是指兒童躁動不安,因為他們會對抑制身體動作感到困難。他們通常會

有不經許可離開座位、到處跑來跑去、搖晃桌椅、大聲喧鬧等行為出現。

四、遵守指示的困難(deficient rule-governed behavior)

遵守指示的困難是指兒童的行為在情境中無法遵守指示和規定,和大家做一 樣的事情。他們淨做些不相關的事,讓人覺得他們無視於規則的存在。

五、工作表現高度變異性(greater variability of task performance)

工作表現高度變異性是指兒童的工作表現不穩定。大部分患有注意力缺陷過 動症兒童智力是正常的,但卻無法有該有的表現。有時,他們可以自行完成作業;

有時,就算督促他,卻寫得亂七八糟。

ADHD 兒童除了以上特徵之外,還可能伴隨著其他障礙,也因這些障礙而 衍生適應之問題。研究者整理如表2-4:

表 2- 4

ADHD 兒童伴隨之障礙與適應問題

學者

(年代) 障礙 適應問題

丁凡(譯)

(2006)

憂鬱症、輕鬱症、躁鬱症、濫用藥物與各 種成癮症、反社會人格、閱讀障礙、創傷 後壓力症候群

情緒異常、濫用藥物與 各種成癮症、反社會人 格、學習困難、焦慮症

何善欣(譯)

(2002)

智商、閱讀障礙、數學障礙、拼音障礙、

運作記憶、聽力、語言、視力、動作協調、

生理特徵、健康狀況、照顧自己、人際互 動技巧、對立性反抗行為異常、焦慮、沮 喪

智商、學習障礙、生理 的發展、適應功能、行 為和情緒問題

(續下頁)

學者 擊行為、妥瑞士症(Tourette Syndrome)、

動作協調障礙

學者

(年代)

障礙 適應問題

劉念肯

(2006)

反抗挑戰障礙、行為障礙、焦慮障礙、憂 鬱性障礙

外化型障礙、內化型障 礙

研究者根據表2-4,歸納出 ADHD 學童長期會出現生理健康、學業、人際關 係及社會適應、情緒和行為續發性等問題,分項敘述如下:

一、生理健康的問題

在生理成長方面,有幾個大型的研究顯示,ADHD兒童比一般兒童問題多,這

些生理健康上的異常除了50%以上嬰兒期的健康狀況不佳,還包括易得中耳炎影 響其聽力與語言的發展、視力問題、食指比中指長、小指彎曲、三趾比二趾長、

耳朵長得較低且沒有耳垂、兩眼分得較開、或有先天的舌頭疾病等(洪儷瑜,

1999;何善欣譯,2002)。一些研究也發現,ADHD兒童比一般兒童容易過敏、尿

1999;何善欣譯,2002)。一些研究也發現,ADHD兒童比一般兒童容易過敏、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