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Tuchman ( 1978),新聞本身是一種權力和利益的展現,以訊息傳播的過程而言,

傳播者和接受者之間存在著社會權力的運用,以消息來源和記者間的關係而言,消息 來源企圖運用社會權力影響記者,達到傳播的目的,因此,在許多情況下,人物能否 成為記者的消息來源,代表了權力和利益的展現。

就新聞媒介的可信度而言,消息來源的偏向是影響新聞媒介可信度的重要因素之 一。因此,無論從新聞媒介的功能與可信度,以及社會資源與權力分配的觀點來看,

新聞記者在選擇消息來源時,都不應該發生偏向的現象。

第二節 消息來源對新聞產製的影響

然而來自於消息來源的資訊,媒體當然不可能照單全收,新聞媒體記者各有一套 自己的新聞產製過程,尤其以房仲業的發稿量而言,約有8 家房仲業者經常性供稿,

一周 5 天大約提供近 10 篇新聞稿,另外還加上政府機構、建商、代銷及商辦業者等 林林總總的發稿,有時記者的e-mail 信箱裡,每天會出現 2~4 則不等的公關稿。沒有 新聞稿的時候令人發愁,但有稿子總比沒稿子好,萬一要面對這麼多的房地產通稿,

通常記者都是怎麼處理的呢?

2-1 消息來源對新聞產製之影響

Lasswell (1948)表示新聞媒體有守望環境、協調反應和傳承社會文化的功能,所 以新聞媒體所提供的資訊,人們將它當成認知世界或行動反應的參考架構、因此新聞 媒體所創造的知識和所傳遞的經驗為何,一直是新聞學者和傳播學者關心的問題。

學者 Lippman(1922)會認為新聞報導「只是一支不斷移動的手電筒,使我們能看 到一片黑暗中的部份情景」。李普曼認為我們所見的事實取決於我們所在的地點和所 觀察的習,而觀察又受制於刻板印象(stereotypes)(引自彭家發,1994),因此客觀報 導事實似乎不能等同於絕對的真實。霍爾(Hall ,1997)則認為,新聞媒體並不建構真 實,而是再造社會主流意識型態,或者媒體將社會原料(raw material)加工轉換成新 聞素材。Tuchman 則強調所謂社會建構並不是指記者作假,而是指新聞記者會「製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新聞(Tuchman ,1976,97)。

塔克曼說所謂製造新聞並不是指控新聞都是虛構的,而是經過建構之後才呈現的 真實,但她還是強調新聞也是有信度的。既然新聞是建構的,那麼媒介是怎樣來建構 新聞事件呢?就像刑案發生一定會找警察,失火了一定要找救火員一樣,社會大眾都 很清楚媒介的任務,有事情發生理應通知記者來採訪,以便把訊息發佈出去。傳播媒 體所展現的符號真實均取材自真實世界。

圖2-2-1 新聞是消息來源與記者共同建構的社會真實

Sigal(1973)指出一個記者不能單憑自己跑新聞,他必須尋找每天能提供有價值 新聞的正式管道。Gandy(1982)認為,在新聞生產的過程當中,消息來源會以「資訊 津貼」(Information subsidy)的方式與新聞工作者交換利潤,包括減低新聞工作者蒐 集資訊所付出的時間與支出、減低科學研究的費用,以及減低撰寫與製作電視節目的 支出。由消息來源所提供的新聞資料也屬於一種經濟行為,是消息來源以「最少成本 付出原則」(rule of least effort)所提供給新聞工作者立即可使用的資訊。一方面,消 息來源從成本效益著眼,企圖降低資訊發送所需耗費的時間與金錢,另一方面,資訊 買、賣雙方的可信度總是影響交易的重要因素,兩者經常藉由各種手法試探對方誠 意,以協助降低使用資訊的不確定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Schlessinger(1990)指出消息來源的確在新聞產製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首 要之務在於消息來源必須擁有相當的組織規模,才能適應新聞媒體的路線設置常規,

消息來源的財力也需要慎重考慮,因為是否能長期維持常態的方式提供資訊,是媒介 策略有效與否的重要決定因素,且不同的消息來源之間也可能發展競爭與合作關係,

對於消息來源的公信力也應是設定媒介策略的重要考量因素,專家們就常倚仗其在

「文化資材」上的優越地位積極開拓「智慧場域」(intellectual field),因而成為新 聞媒體競相追逐邀約發表意見的對象。所以新聞媒體的產製,消息來源的相對影響性 是不可忽視的。

以房地產業界為例,許多資訊都是由研究人員進行研究、分析,包括國建、鄉林 兩大建商和信義、永慶、住商、中信、北區及太平洋等多家房仲業者,均設立專屬的 不動產研究單位,編制少則 2 人,多則 10 餘人,不定期發表研究結果,讓投資人買 賣房屋時有參考依據。

以知名的房仲品牌來說,最早有企劃研究室單位的為 1979 年成立的「住商不動 產企研室」,當時的住商還未跨足房仲通路的經營,而是專業的不動產研究單位,除 承接政府單位的土地規劃案件外,也幫助建設公司進行土地產品的規劃,例如為關渡 的楓丹白露社區內規劃休閒空間與教育訓練的場所,就是當時住商企研室的案例之 一。

目前與產、官、學多元合作的信義房屋不動產企劃研究室,成立至今亦有 15 年 之久,該公司企研室運用公司內部的成交資料與外部的市場資訊,彙整出詳細的市場 資料之後,每個月月初企研室成員皆會與集團內所有事業單位如代銷部、商仲部、豪 宅及店面等品牌經理,進行內部的動腦會議提出多項新聞議題,確定議題方向後,研 究員接下來會和不同部門進行互動交流,如果需要市場商圈的行情,就由所屬分店人 員提供,如果需要預售或商仲市場等房市現況分析,則由代銷部門、商業仲介部門支 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以信義房屋的編制來說,企研室隸屬於總管理處的企劃部之下,身兼企業公關,

目前編制 5 人,2 位出身新聞媒體及公關公司,2 位是公司資深同事,對於商辦市場 及公司文化了解甚深,還有 1 位則延攬交大土木系畢業的博士從事專門研究。工作範 圍大致有蒐集產官學方面最新之不動產資訊、彙整公司每個業務區的交易戶數、市佔 率及房價漲跌幅變化等。還要掌握房地產市場整個產業趨勢,每日監測市場訊息並向 所有同仁發佈,同時也會參與仲介部門的業務會議,相互交流,增加對市場的敏感度。

除固定對新聞媒體發布市場新聞稿之外,每季也定期發行刊物提供投信、投顧、銀行 業者參考,例如每季都有「信義不動產評論」之出版以及發布「信義房價指數」,每 年則會發表「台灣地區房地產產業年鑑」。

圖2-2-2 信義房屋每年皆出版不動產產業年鑑

永慶房屋也設有企劃研究室,隸屬於總管理處的行銷部底下,目前編制 6 人,3 人負責公關事務,3 人進行市場報告分析,同時這 6 位也需擔負起寫稿的工作,對媒 體定期發布市場分析報告。相較於其他房仲業者,信義及永慶房屋不僅是房仲業者中 規模數一數二的業者,其在研展公關單位的編制及功能上不僅類似,也是所有同業之 企研室中最具規模的業者。

除房仲業外,不少建商也設有企研單位,鄉林建設旗下的「鄉林不動產研究室」

成立也超過15~16 年,直隸董事長室,研究員有 5 人,涵括市場調查、資料蒐集等等,

每週平均發表的報告約2 至 3 篇,每年超過百篇,只是部分文章僅供內部參考,部分 適合與消費者分享,才會對外公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另一方面,台灣第一家上市的營建公司國泰建設,公司成立之初便著手房市的市 況分析,至今已超過40 年,研究員近 10 人,國建做房地產研究報告,原本僅供內部 參考,但為讓社會大眾對房地產市場有更清晰、普及性及常態性的認識,國建在4 年 多前決定找有公信力的機構合作,希望能將國建蒐集的資料完整分析後發佈,後來決 定與政大台灣房地產研究中心張金鶚教授共同攜手合作。目前每逢1、4、7、10 月的 最後一個上班日,都會發佈每季的「國泰房地產指數季報」,內容包括三大領域,有 預售屋、住宅情況的「國泰房地產指數」,有針對租屋市場的「國泰住宅租金指數」, 以及標的是辦公室的「國泰辦公室租金指數」。由於其結合學界共同發布研究成果,

因此每次發布研究結果,都深受媒體矚目,見報的篇幅相當多且大,堪稱是此行業當 中,不容令人忽視的權威性消息來源。

圖2-2-3 國泰建設公佈房價指數之新聞

2-2 媒體對新聞產製之影響

上一節分析消息來源對於新聞產製的影響,至於媒體端呢,他們內部又是如何進 行新聞產製呢?國內學者林元輝認為在報社的權力結構中,由老闆制定報社對於爭議 事件的處理原則,再由總編輯貫徹這些原則,在組織中位階較低的記者,則很少能決 定報社在重大事件中的立場(林淳華,1996)。由上可知,媒體組織成員的權力,主 要來自於他在組織中的職位。職位高者,如報老闆、總編輯等,權力相對於比職位低 者大,也往往是訊息流通最後決策者。

Gans(1979)就認為新聞的產製是一種權力系統(system of power)。因此,在媒 體組織中所生產的訊息,都是組織內外種種權力運作後的產物。其中,媒體組織本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的權力結構,其成員的權力大小,對訊息處理有最直接的影響。所以有必要了解媒體 組織權力運作方式,才有利於媒體關係的經營。

2-3 守門人與新聞室社會控制之影響

一、守門行為之觀點

一、守門行為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