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潛在類別分析

一、潛在類別分析之意義

(一)潛在類別分析的由來

潛在類別分析是利用機率概念,來對受試者分群,最先是由Lazarsfeld (1950) 所提出的,使用在二元變項的分析模式,其後Goodman (1974) 則是發展了最 大概數估計的概念來求參數解,使得潛在類別分析更具實務上的運用,一般研 究者皆用此法來進行母數估計 (吳毓瑩、林原宏,1996) 。

(二)潛在類別分析的概念

「潛在變項」 (latent variable) 是指在進行研究時,所無法直接觀察與測量 的假設概念 (像智力、動機、態度、社會結構等) ,這些概念也不一定真實的存 在,所以稱為潛在變項 (郭丁熒,2001) 。而Bartholomew (1987) 依照外顯變項 及潛在變項的計量與類別關係,將潛在變項的分析方法分為因素分析 (factor analysis) 、潛在側面圖 (latent profile analysis) 、潛在特質分析 (latent trait analysis) 、潛在類別分析 (latent class analysis) 四種,如表2-6所示。潛在類別 分析即是將受試者的答題資料輸入,經過分析後就可以將受試者分類,而不同 的類別的受試者將有不同的認知結構。

表 2-6 潛在變項分析法的分類

外顯變項 (輸入資料) 資料型態

計量 類別

計量 因素分析 潛在特質分析 潛在變項

(輸出資料) 類別 潛在側面圖 潛在類別分析 (摘自Bartholomew, 1987, p.4)

潛在類別分析模式是一種多變量的類別統計方法,其在醫學上的應用很常 見,像是界定疾病的亞型或是診斷的次類別,而在其他領域的應用包含了市場 研究、調查研究、社會學、教育學等 (Uebersax, 2003) 。潛在類別分析中最重 要的假設是「局部獨立 (local independence) 」 (鄭蕙如,2005) ,其潛在特質 是屬於類別狀態,在同一類別中,試題的反應之間是互相獨立的,因此可以根 據事後機率,將受試者分配在所屬的潛在類別,來尋找適合的組數與結構 (吳 毓瑩、林原宏,1996) 。

(三)潛在類別分析的優點

潛在類別分析是利用測驗題型的的反應組合,找出異質的受試群體中,相 同的特質;也就是依受試者答題的反應組型,將受試者做最佳化的異質群體分 類,詮釋受試者的解題規則或內在的認知結構 (吳毓瑩、林原宏,2006;Jansen

& Van der Maas, 2002) 。

潛在類別分析的主要作用在於分群,使用潛在類別分析有二個優點,第一 個是可以知道潛在變項中不同類別的比率,第二個是可以估測出落於每一個類 別可能答對的機率 (謝如山,2003) 。

吳毓瑩、呂玉琴 (1997) 亦提到應用潛在類別分析模式,在兒童學習上有可 達成認知診斷的功能、可用在分組合作學習時的參考、可觀察認知結構改變的 歷程等三大益處。

二、潛在類別分析方法

本研究是應用潛在類別分析,將學童的答題資料輸入後,依學童答題的反 應組型,將學童分群以了解學童解題規則的分布情形。潛在類別分析的過程必 須估計參數,包含各類別組佔全體樣本的比例,以及每一題在各類別組內的答 對機率值,將參數估計完成後,便可以依各潛在類別在題目上的答對機率及解 題規則做各個類別認知結構的描述。接下來,根據受試者的反應組型,來計算 受試者的事後機率並將其歸類,由此可以看出受試者的反應特性並得知其認知 結構,以做為教育上之診斷與學習分組之用 (吳毓瑩、林原宏,1996) 。 以下說明潛在類別分析所使用之符號,解釋如下: (引自吳毓瑩、林原宏,

1996)

(一)受試有效人數共N人,以 為受試者代號,則i i=1,2,L,N。 (二)分析的題數共有K 題,以 為各題之代號,則k k=1,2,L,K

(三)受試者對各題之反應組型,以x表示。計分方式為二分法 (dichotomous) , 答對為 1,答錯為 0。受試者i對題目 的反應為 ,而對全部題目的反應向 量則為 。

k xik

Xi

(四)根據研究所得之反應資料,可將受試者分為C個類別,以 表示各類別,則

c C

c=1,2,L,

(五)試題 在類別 的條件下,其條件機率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或稱通過 率為

k c

θkc

(六)類別c人數佔全體受試人數比例為αc

了解各符號意義後,我們可以依照下列步驟估計出各參數之值。潛在類別 分析的估計方法一般都採用最大可能估計法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MLE) , 輔 以 由 Dempster, Laird, and Rubin (1977) 所 提 出 的 EM 迭 代 法 (expectation and maximization) 估計。

(一)最大可能估計法 此外,由貝氏事後機率 (Bayes’ posteriori probability) 可知

)

(二) EM 迭代法

1.首先在估計步驟 (estimation) 中 ,將 (3) 式中的αˆc和 給定初始值 (initial value) ,並得到事後機率

θˆkc

) (cXi

p

2.在最佳化步驟 (maximization) 中將p(cXi)代入 (1) (2) 式的右端,並在左端 得到新的αˆc和θˆkc

3.將得到的兩個值代入 (3) ,再進入估計步驟,以獲得新的事後機率,取代原 先的初始值。

4.將新的事後機率估計值代入 (1) (2) 式的右端,回到 2 的最佳化步驟,如此步 驟 2、3、4,不停的重複重複和迭代 (iteration) ,進行估計與最佳化的工作,

直到估計值達到收斂 (convergence) 。

EM 估計法利用方程式之間不斷地迭代,此計算不複雜卻相當的冗長,現今 可借用電腦強大的運算能力,使得 EM 估計法相關的程序,能在短時間內完成。

三、潛在類別分析在認知學習上的相關研究

潛在類別分析在認知學習上的探討,有Haertel (1989) 探討測驗試題所含有 作答所需的知識結構與技能;Macready and Dayton (1992) 用潛在類別模式分析 適性測驗;Rindskopf (1983,1984) 將此模式用來探討教育領域中的學習模式;

Notenboom and Reitsma (2007) 應用潛在類別分析學童的拼音規則與型態;Yang, Shaftel, Glasnapp and Poggio (2005) 運用潛在類別分析方法,分析特殊教育學生 的數學能力;葉光輝、劉長萱 (1995) 應用此模式討論李克特式的生活感受量表 中的潛在類別;吳毓瑩、林原宏 (1996) 將此模式應用於除法的概念結構;吳毓 瑩、呂玉琴 (1996) 應用此模式於等值分數概念;謝如山 (2003) 則將此模式應 用在在括號概念方面;莊嘉坤 (1995) 對學生的科學態度之潛在特質,進行類別 的分析;溫美玲 (2004) 應用潛在類別分析測驗結果,建立潛在類別模型,應用 於2003年第一次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上;陳惠萍 (2007) 以此模式探討高年級學生

相關性問題之解題規則;劉家惠 (2006) 應用潛在類別分析國小數學領域錯誤類 型;鄭蕙如 (2005) 用於研究國中生數學內容知識與認知能力。而潛在類別分析 在教學上用途,可針對具有相同的概念結構的學生分群,據以瞭解各群學生認 知結構的特徵 (陳惠萍,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