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濕地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為五節,主要在探討國小教師對濕地的認知、濕地戶外教 學的意願及其影響因子之相關理論與研究,以期能對本研究有更深入的 瞭解,並藉以形成本研究之理論基礎及研究架構之依據。內容包括:第 一節為濕地的認知內容與相關研究之探討;第二節為戶外教學的意願之 相關研究探討;第三節為戶外教學的影響因子之相關研究探討;第四節 為認知與戶外教學意願之相關研究;第五節為本章總結。

第一節 濕地

一、濕地的定義

濕地是地球上相當重要的生態系之一,近年來全世界對濕地的保育 問題相當的關注。就字面上的意義而言,「濕地」就是潮濕的土地,也就 是有土有水就稱為濕地(蘇育弘,2011)。而對於濕地一詞的解釋,不同 的國家、單位與學者常因不同的地理分佈、形成原因、及水文條件,而 有許多不同的定義。美國在 1988 年間對濕地的定義就有五十種之多(劉 靜靜、邱文彥,1996)。由於地域性及單位的不同,要對濕地下一個完整 的定義並非易事。目前普遍被國際使用的、涵意也最廣的定義,為聯合 國於 1971 年在伊朗拉姆薩針對水鳥棲息地所通過的「國際重要水鳥濕地 棲地保育公約」,簡稱「濕地公約」 (Wetland Convention) 或「拉姆薩公 約」之定義,其內容為「濕地是指沼澤、泥煤地、沼泥地或水域等地區;

包括了天然或人為、永久或暫時、死水或活流、淡水或海水或兩者混合、

以及在低潮時水深不超過六公尺的海水淹沒地區。」(林務局,2011)。

由這個定義內涵,濕地包含了內陸或海岸,永久或一段時間或間歇性被

10

11

12

供生長其間之水生植物所需,構成完整的濕地生態系」。

二、濕地的類型

濕地的類型非常的廣泛,分類標準也因國家、地區、單位及學者所 強調的重 點不 同而有 各種分法 。以 下就不 同的分類 標準 詳述濕 地的類 別。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在 1975 年提出濕地的分類方式,它包含了天然 形成的濕地與人造濕地,範圍較廣,有海灣、河口、島嶼、海灘、沼澤、

湖泊、池塘、深河、水庫、農田等,共分為 22 種,如表 2-2 所示。

表 2-2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濕地分類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濕地分類 01.淺海灣與海峽

(低潮時水深在 6 公尺之內)

12.流速快的河、溪 02.河口、三角洲 13.河灘沼澤地

03.小型島嶼 14.淡水湖泊及相鄰的沼澤地

04.岩石海灘、峭壁 15.沼澤地及小型淡水池塘(8 公頃以內)

05.砂質海灘 16.內陸水系鹽湖及相鄰的鹹水沼澤 06.潮灘、泥灘 17.水庫(人工湖)

07.紅樹林沼澤海濱 18.季節性淹水草地 08 海濱微鹹及鹹水湖泊、沼澤 19.稻田

09.鹽場 20.灌溉農田

10.魚塘、蝦池 21.沼澤樹林、暫時性淹水林 11.流速慢的河、溪 22.泥炭沼澤地

資料來源:NGIS 生態資源資料庫(2013)。國際自然保育聯盟濕地分類。

取自 http://econgisdw.forest.gov.tw/Wikipedia/Pedia.aspx?id=T277

拉姆薩公約根據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的濕地分類方式,針對濕地的生 態系統及形成原因,歸類為「天然濕地」與「人為濕地」兩大類, 而天 然濕地又區分為「沿海及近海濕地」與「內陸型濕地」兩種, 總共將濕 地細分為 35 種類型,如表 2-3 所示。

13

14

15

周期性以水生植物為優勢,介質可為土壤或非土質,土壤以未排水 的還原性土壤為主,非土質介質則在生長季中處於淹水或呈現飽和含水 狀態。濕地除了能維持還原性的介質,同時也適合濕地生物棲息。 此類 濕地受美國清潔水法案第 404 條款中許可程序的管制。

(二) 復育型濕地 (Restored wetlands)

原本為自然濕地,因為經過一些改變與其他的用途而失去了原本的 生態樣貌,後來經過更改而重新回復了排水不佳的土壤與濕地生物樣貌,

同時也增加了其他價值,例如遊憩、洪水控制、教育等。此類濕地受美 國清潔水法案第 404 條款中許可程序的管制。

(三) 創造型濕地 (Created wetlands)

原本是陸地的生物相且排水良好的土壤,經刻意改變後,土壤變成 排水不佳的濕地水文環境,並能提供濕地生態維生、洪泛控制、遊憩、

教育等其他價值。此濕地如果是屬於補償性濕地,則受美國清潔水法案 第 404 條款的約束,否則視是否與美國水體有直接的水面比例來決定受 不受美國清潔水法案第 404 條款的約束。

(四) 人工濕地 (Constructed wetlands)

原本是陸生的環境,被蓄意改變成濕地的土壤與水文條件,目的主 要在去除廢水中的污染物,所以在本質上是廢水處理系統。此類濕地僅 受美國國家污染排放標準管制而不受美國清潔水 法案第 404 條款的約 束。

(五) 漂浮性水生系統 (Floating aquatics system)

一種自然處理系統,讓漂浮性的水生植物生長於污水處理塘中。此 類濕地受美國國家污染排放標準妥善地管制。

邱文彥(1999)將濕地歸類成常見的 7 種類型,各類型的濕地特徵 說明如下:

16 (一) 河口、紅樹林與海埔地

河口與近岸海域是世界上最豐饒的自然棲息地。溫帶地區河口的主 要特徵為潮間泥灘、沙質灘地、鹽澤和散立的岩質露頭,而亞熱帶或熱 帶河口的特徵則是紅樹林。此外,無論是泥質或砂質的海埔地,都是野 生動物重要的棲息環境。

(二) 洪水平原與三角洲

洪水平原乾旱與氾濫的循環,是主導濕地生產力的主要力量。有些 洪水平原是河口三角洲的尾端,形成半鹹淡水的棲息地;也有在內陸形 成的洪水平原,包含草澤、林澤、牛軛湖或其他不同類型的濕地。有些 地方的洪水平原是很重要的,因為它豐富的生產力成為地方經濟的命脈,

同時也群聚了高密度的水鳥與野生動物。

(三) 淡水草澤

淡水草澤是因地下水、泉水、河流或逕流的作用而產生的淺水區濕 地,它們提供了放牧與農作的土地,成為普遍而重要的濕地類型。

(四) 湖泊

造成湖泊的原因很多,如河流運動、山崩、土流或沿岸流的漂砂運 動 等 , 不 同 的 力 量 則 產 生 不 同 類 型 的 湖 泊 , 例 如 , 美 國 田 納 西 州 的 Reelfoot 湖是地殼皺折或產生斷層所形成的,太平洋島嶼的湖泊多半是 火山作用所形成,北半球的湖泊主要為冰河運動所造成。

(五) 泥煤地

泥煤地通常在低溫度、高酸度、低養份、經常泡水和缺乏氧氣的情 況下形成的,因各種泥煤地生態系是非常多樣性的,所以功能和價值很 難一體而論。

(六) 林澤

林澤常在湖邊及部分洪水平原的靜止水域中形成。地理區位和環境 不同,所形成的林澤特性也不同。例如印尼的林澤面積約在十七萬平方 公里,而亞馬遜河和剛果盆地的林澤,其規模甚至大於洪水平原。

17 (七) 人工濕地

以人為方式形成的濕地,例如水庫、魚塭、埤塘、貯水池、調節池、

沈砂池、水田等,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有些國家以人工濕地協助處理廢 污,例如加拿大新蘇格蘭省 (Nova Scotia) 的熊河 (Bear River),以人工 濕地處理該鎮的生活污水。美國維吉尼亞州的「綠色高速公路」則是利 用高速公路旁的土地建造濕地,處理路面的逕流。

臺灣四面環海,地貌多樣,擁有許多不同地形,再加上全島雨量豐 沛,受大陸性及海洋性氣候交互影響,在複雜的地理和氣候影響下,形 成了多樣性的濕地環境(陳俐欣 2012)。但臺灣的許多濕地並不侷限於 某一類型,可能是好幾種濕地型態的混和環境。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將臺灣濕地分成海岸濕地及內陸濕地兩大類(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2005)如圖 2-1 所示,其中海岸濕地包含 7 種類型,內陸濕地包含 8 種 類型,且內陸濕地之人工環境濕地又可再分為埤塘與水田兩類。

圖 2-1 臺灣濕地的分類

資料來源:修改自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5)。建立人工濕地設置 與操作作業程序及技術手冊(頁 9)。臺北市: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1.河口沙洲

2.沙、岩岸潮間帶 3.泥灘地

4.高鹽潟湖 5.海草床 6.紅樹林沼澤 7.淺海珊瑚礁

1.草澤 7.緩流水域濕地 2.酸澤 8.人工環境濕地 3.臨時性窪蓄地 (1)埤塘

4.水岸推移帶 (2)水田 5.演替末期濕地

6.滲水岩壁

海岸濕地 內陸濕地

臺灣濕地

18

19

20

21

綜合上述各單位或學者對濕地的分類方式,可以發現分類的大原則 通常為形成原因(天然或人工)、地理位置(沿海或內陸)或水體種類(鹹 水或淡水),選擇其中一個大原則做初步分類後,再依水文、地質、土壤 特性、植物相、水流速等標準細分成多種濕地類型。

臺灣得天獨厚的環境,形成了各種型態的濕地,幾乎涵蓋了國際自 然保育聯盟所分類的各類型濕地。可惜政府長期著重於經濟的開發,將 許多濕地破壞與填平,使濕地生物多樣性面臨驟減的危機。近年來天然 災害不斷發生,政府開始重視濕地復育的價值,與民間團體、學者專家、

社區民眾不斷對話與合作,並整合國際濕地保育做法,希望能讓濕地復 育的工作與永續發展達到成效。

三、濕地的功能

過去,濕地被認為是沒有價值的環境,而被破壞做為農業、漁業或 工業用地,或成為垃圾堆置場。近年來,由於生態保育觀念及環境教育 的推展,加上許多文獻詳細的論述,濕地的功能才被人類重視。邱文彥

(1999)認為這些功能可能造化當地,也可能惠及他區。

濕地具有多項功能,例如淨化水質、調節微氣候、調節世界氣候、

保護海岸、製造氧氣、化學及營養物吸附等。生態學家尤金.奧頓 (E.

Odum) 曾說濕地的總生產量是一般田地的 2.5~4 倍(李展榮、方力行,

1996),所以濕地是具有高度生產力的生態系。而濕地的生物多樣性極為 豐富,不但是全球重要的生物基因庫,也是新物種的演化平臺,提供了 許多生物棲息、覓食和繁衍的場所(邱文彥,2004)。所以濕地的功能對 人類或生態系都很重要,將其功能展示如圖 2-2 所示。

22 圖 2-2 濕地功能與價值示意圖

資料來源:修改自內政部(2010)。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計畫(100-105 年)

資料來源:修改自內政部(2010)。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計畫(100-10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