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雄市國小教師對濕地的認知及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雄市國小教師對濕地的認知及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之研究"

Copied!
20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屏東大學生態休閒教育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黃任閔 博士. 高雄市國小教師對濕地的認知及 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之研究. 研究生:林銘鈴 撰. 中華民國 103 年 9 月.

(2)

(3)

(4)

(5) 謝 誌 看著厚厚一本論文的完成,心中既有成就又充滿感動!在四個暑期 的求學過程中,感謝一路走來幫助我的教授們、學校行政單位、同學、 同事及學長姐,因為你們的鼓勵與幫助,讓我終於順利完成學業! 本論文能順利完成,首先要感謝指導教授黃任閔老師,啟迪了我對 寫論文的概念,並耐心的指導、仔細的批閱與給予建議,並常常溫暖的 鼓勵與支持我,讓對於論文寫作一竅不通的我,得以按部就班的完成。 此外,也要感謝呂謙老師與林永森老師對論文詳加修改,於提計畫與口 試時悉心的審閱,提出寶貴的意見,使我這本拙著的內容更臻完善。 其次,要感謝七賢國小陳主任,幫我聯絡二十六所國小之主任協助 發放問卷,也感謝這二十六位主任以及所有填寫問卷的教師們,使問卷 能順利發放與回收,完成統計分析。同時,也要感謝我的同窗好友們, 因為你們一路的陪伴,互相勉勵加油,讓我有動力續繼堅持,完成論文 與學業。 最後,要感謝我親愛的老公,在我埋首於作業、報告與論文堆中時, 能協助家務的處理,讓我無後顧之憂的向前衝,完成學業!再次的向每 一位曾經幫助我的家人、師長以及朋友,獻上我最高的敬意。. 林銘鈴 謹誌 2014 年 9 月. I.

(6)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高雄市國小教師對濕地的認知與濕地戶外教學 的意願及濕地戶外教學之影響因子的現況、不同社經背景變項在濕地的 認知與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及濕地戶外教學之影響因子的差異情形,並 探討國小教師在濕地的認知及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間的相關情形。本研 究採問卷調查法,針對為合併之前的高雄市公立國小教師進行 立意抽樣。 共發出問卷數 400 份,回收問卷數 389 份,有效問卷數 383 份,有效回 收率 95.75%。問卷資料利用 SPSS for Windows 19.0 統計套裝程式,以 描述性統計、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雪費法事後比較及典型相關等 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結果發現: 一、高雄市國小教師對濕地的認知狀況良好,達中上程度。 二、是否曾加入保育團體與是否參觀過濕地二個社經背景變項,對教師 濕地的認知達顯著差異。 三、高雄市國小教師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相當高,達中上程度。 四、性別、職務、是否曾加入保育團體與是曾參觀過濕地等四個社經背 景變項,對高雄市國小教師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達顯著差異。 五、在濕地戶外教學之影響因子中,以教學場所因素的影響程度最高。 六、是否曾加入保育團體、是否參觀過濕地及是否參加過濕地相關研習 等三個社經背景變項,對高雄市國小教師濕地戶外教學之影響因子 達顯著差異。 七、高雄市國小教師對濕地的認知與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有顯著正向相 關。. 關鍵詞:生態保育、教學場所、影響因子、環境 II.

(7) The Study on the Wetlands Cognition and the Intention to Outdoor Education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Kaohsiung City.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a) to understand the cognition of wetlands, the intention to have an wetlands during outdoor teaching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Kaohsiung City, and the factors which determine the teachers’ will. (b) to analyse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in the wetlands cognition, the intention to have an wetlands during outdoor teaching, as well as the factors which determine the teachers’ will. (c)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gnition of wetlands and the intention to have an wetlands during outdoor teaching among these teachers. This study adopted questionnaire surveys. The 400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Kaohsiung City were sampled. Among the 400 questionnaires, 389 recovered, and 383 of the 389 questionnaires were valid responses, which reached a return rate of 95.75%.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through SPSS 19.0 For Windows wit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MANOVA, Scheffe’s post-hoc comparison and canonical correla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The level of wetlands cognition for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Kaohsiung City is truly high, reaching at least medium-high level. 2. Among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joining conservation groups and participation in wetlands activities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cognition of wetlands in Kauosiung City. 3. The level of intention to have an wetlands during outdoor teaching for the III.

(8)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Kaohsiung City is truly high, reaching at least medium-high level. 4. Among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the gender, post, joining conservation groups and participation in wetlands activities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intention to have an wetlands during outdoor teaching in Kaohsiung City. 5. The place of wetlands was the highest degree of factor that influenced teachers’ intention to have an wetlands during outdoor teaching. 6. Among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joining conservation groups, participation in wetlands activities and studies related to wetlands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eachers’ intention to have an wetlands during outdoor teaching in Kaohsiung City. 7.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cognition of wetlands and intention to have an wetlands during outdoor teaching in Kaohsiung City.. Keywords: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teaching establishments, impact factor, environmental. IV.

(9) 目 次 謝 誌 ........................................................................................... I 中文摘要 .................................................................................... II Abstract ................................................................................... III 目 次 .......................................................................................... V 表 次 ....................................................................................... VII 圖 次 ....................................................................................... X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 ................................................................................... 5 第五節 研究限制 ................................................................................... 6 第六節 名詞釋義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濕地 ........................................................................................... 9 第二節 戶外教學的意願 ...................................................................... 43 第三節 戶外教學的影響因子 .............................................................. 56 第四節 認知與戶外教學意願的相關研究 ........................................... 64 第五節 本章總結 ................................................................................. 6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7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71 第二節 研究流程 ................................................................................. 73 第三節 研究假設 ................................................................................. 74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 75 V.

(10) 第五節 問卷實施程序 ......................................................................... 79 第六節 研究工具 ................................................................................. 80 第七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 96.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99 第一節濕地的認知分析 ....................................................................... 99 第二節 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分析 .................................................... 112 第三節 濕地戶外教學之影響因子分析 ............................................. 129 第四節 濕地的認知與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相關性之分析 .............. 14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51 第一節 結論....................................................................................... 151 第二節 建議....................................................................................... 153. 參考文獻 ................................................................................. 157 一、中文部分 ..................................................................................... 157 二、英文部分 ..................................................................................... 166. 附錄 ........................................................................................ 167 附錄一 致專家信函 ........................................................................... 167 附錄二 專家意見 ............................................................................... 177 附錄三 預試問卷 ............................................................................... 181 附錄四 正式問卷 ............................................................................... 185. VI.

(11) 表 次 表 2-1. 國際間各單位及學者對濕地的定義 ................. 10. 表 2-2.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濕地分類 ....................... 12. 表 2-3. 拉姆薩國際濕地公約濕地分類表 ................... 13. 表 2-4. 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協會之 39 號分類方法 .......... 14. 表 2-5. 臺灣海岸濕地的分類 ............................. 18. 表 2-6. 臺灣常見內陸濕地類型 ........................... 20. 表 2-7. 濕地的功能 ..................................... 22. 表 2-8. 臺灣濕地面臨的危機 ............................. 28. 表 2-9. 國家重要濕地 ................................... 31. 表 2-10 濕地保育策略 ................................... 35 表 2-11 環境知識相關研究之衡量工具與現況 ............... 38 表 2-12 個人社經背景變項對環境知識的差異性分析 ......... 40 表 2-13 社經背景變項在環境知識差異性之相關研究彙整表 ... 42 表 2-14 戶外教學的定義 ................................. 44 表 2-15 戶外教學的目的 ................................. 46 表 2-16 戶外教學的方式 ................................. 49 表 2-17 戶外教學意願相關研究之衡量工具與現況 ........... 51 表 2-18 個人社經背景變項對戶外教學意願的差異性分析 ..... 53 表 2-19 社經背景變項在戶外教學意願差異性之相關研究 彙整表 ......................................... 55 表 2-20 戶外教學的影響因子之衡量工具 ................... 56 表 2-21 教師個人社經背景變項對戶外教學的影響因子之 差異性 ......................................... 62 表 2-22 社經背景變項在戶外教學的意願之影響因子差異性之 VII.

(12) 相關研究彙整表 ................................. 63 表 2-23 認知與戶外教學意願的相關研究 ................... 67 表 3-1. 原高雄市各行政區之國民小學學校所數 ............. 76. 表 3-2. 研究母群體所在各行政區及抽樣教師人數 ........... 78. 表 3-3. 高雄市國小教師受試者的基本資料 ................. 79. 表 3-4. 高雄市國小教師濕地的認知量表之構面與題項....... 80. 表 3-5. 高雄市國小教師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量表之構面與 題項 ........................................... 81. 表 3-6. 濕地戶外教學之影響因子量表的構面與題項 ......... 83. 表 3-7. 內容效度專家名單 ............................... 84. 表 3-8. 高雄市國小教師濕地的認知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 85. 表 3-9. 高雄市國小教師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量表項目分析 摘要表 ......................................... 86. 表 3-10 高雄市國小教師濕地戶外教學之影響因子量表項目 分析摘要表 ..................................... 87 表 3-11 KMO 指標值判斷準則 ............................. 88 表 3-12 國小教師濕地的認知量表因素分析問卷效度一覽表 .. 89 表 3-13 國小教師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量表因素分析問卷效度 一覽表 ......................................... 91 表 3-14 國小教師濕地戶外教學之影響因子量表因素分析問卷 效度一覽表 ..................................... 93 表 3-15 Cronbach α 係數可信度高低參考標準表 ........... 94 表 3-16 國小教師濕地的認知調查表信度分析摘要表 ......... 94 表 3-17 國小教師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調查表信度分析摘要表 95 表 3-18 國小教師濕地戶外教學之影響因子調查表信度分析 摘要表 ......................................... 95 表 4-1. 高雄市國小教師對濕地的認知調查表現況 .......... 102 VIII.

(13) 表 4-2. 不同性別的國小教師對濕地的認知之差異分析表 .... 103. 表 4-3. 不同年齡的國小教師在濕地的認知之差異分析表 .... 104. 表 4-4. 不同年資的國小教師在濕地的認知之差異分析表 .... 105. 表 4-5. 不同職務的國小教師在濕地的認知之差異分析表 .... 106. 表 4-6. 不同教育程度的國小教師在濕地的認知之差異分析表 107. 表 4-7. 是否曾加入保育團體的國小教師在濕地的認知之差異 分析表 ........................................ 108. 表 4-8. 是否曾加入保育團體的國小教師在濕地的認知之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08. 表 4-9. 是否參觀過濕地的國小教師在濕地的認知之差異 分析表 ........................................ 109. 表 4-10 是否參觀過濕地的國小教師在濕地的認知之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 .................................... 110 表 4-11 是否參加過濕地相關研習的國小教師在濕地的認知之 差異分析表 .................................... 111 表 4-12 高雄市國小教師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調查表現況 .... 115 表 4-13 不同性別的國小教師對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之差異 分析表 ........................................ 116 表 4-14 不同性別的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之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 .................................... 117 表 4-15 不同年齡的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之差異 分析表 ........................................ 118 表 4-16 不同年齡的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之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 .................................... 119 表 4-17 不同年資的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之差異 分析表 ........................................ 120 表 4-18 不同年資的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之變異數 IX.

(14) 分析摘要表 .................................... 120 表 4-19 不同職務的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之差異 分析表 ........................................ 121 表 4-20 不同職務的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之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 .................................... 122 表 4-21 不同教育程度的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之 差異分析表 .................................... 123 表 4-22 是否曾加入保育團體的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的 意願之差異分析表 .............................. 124 表 4-23 是否曾加入保育團體的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的 意願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25 表 4-24 是否參觀過濕地的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 之差異分析表 .................................. 126 表 4-25 是否參觀過濕地的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 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26 表 4-26 是否參加過濕地相關研習的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 的意願之差異分析表 ............................ 127 表 4-27 是否參加過濕地相關研習的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 的意願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28 表 4-28 高雄市國小教師濕地戶外教學之影響因子調查表現況 132 表 4-29 不同性別的國小教師對濕地戶外教學之影響因子的 差異分析表 .................................... 133 表 4-30 不同年齡的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之影響因子的 差異分析表 .................................... 134 表 4-31 不同年資的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之影響因子的 差異分析表 .................................... 135 表 4-32 不同職務的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之影響因子的 X.

(15) 差異分析表 .................................... 136 表 4-33 不同職務的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之影響因子的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37 表 4-34 不同教育程度的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之影響因子 的差異分析表 .................................. 138 表 4-35 是否曾加入保育團體的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之 影響因子的差異分析表 .......................... 139 表 4-36 是否曾加入保育團體的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之 影響因子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39 表 4-37 是否參觀過濕地的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之影響 因子的差異分析表 .............................. 141 表 4-38 是否參觀過濕地的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之影響 因子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41 表 4-39 是否參加過濕地相關研習的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 之影響因子的差異分析表 ........................ 142 表 4-40 是否參加過濕地相關研習的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 之影響因子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43 表 4-41 濕地的認知與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典型相關檢定 結果表 ........................................ 145 表 4-42 濕地的認知與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之典型相關分析 摘要表 ........................................ 146. XI.

(16) 圖 次 圖 1-1 高雄市濕地生態廊道示意圖 ................................................ 2 圖 2-1 臺灣濕地的分類 ................................................................. 17 圖 2-2 濕地功能與價值示意圖 ...................................................... 22 圖 2-3 戶外教學的主要內容 .......................................................... 48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72 圖 3-2 研究流程 ............................................................................. 73 圖 4-1 濕地的認知與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之典型相關分析 徑路圖 ............................................................................... 147. XII.

(17)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雄市國小教師對濕地的認知及濕地戶外教學的意 願與其影響因子,並透過不同社經背景變項比較濕地的認知及濕地戶外 教學的意願與其影響因子的差異性,再探討濕地的認知及濕地戶外教學 的意願之關係。本章共分六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第二節為研究目的, 第三節為待答問題,第四節為研究範圍,第五節為研究限制,第六節為 名詞釋義,茲將各節詳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 濕地雖然看起來像是雜草叢生的爛泥巴地,但它所蘊育的生命卻相 當多樣,尤其於河口或潮間帶,生命力非常旺盛 (Odum, 1993)。濕地可 以淨化水質,所以被稱為大地之腎 (Mitsch & Gosselink, 2000)。此外, 濕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台灣濕地網,2013) ,它的 生物非常多樣性,僅次於熱帶雨林,也被稱作生物超級市場(陳有祺, 2002) 。科學家發現濕地能夠補注地下水、調節水位、淨化河川水質、減 輕洪水災害、防止海岸及河岸侵蝕、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魚類產卵及 成長、提供人們休閒活動等,對整個生態環境非常重要(曾瀧永,1996)。 在 1971 年,由 23 個國家在伊朗的拉姆薩 (Ramsar) 共同簽定的「拉姆 薩公約」 (Ramsar Convention),是特別針對水鳥棲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 約(林務局,2011),國際間並將每年的 2 月 2 日訂為「世界濕地日」, 在這天世界各地會舉辦許多與濕地相關的活動,例如濕地研討會、照片 展覽、電視節目、錄影帶製作、廣播、報紙、攝影展、幻燈片製作,可 見濕地在國際間的地位是非常受到重視的(陳玫璇譯,2000)。 台灣是個島嶼地形,四面環海,有 20 餘處重要的海岸濕地(邱文彥, 1.

(18) 1996) 。台灣的濕地擁有豐富與多元的生物資源,並保育特殊的生物物種, 也是國際候鳥的中途休息站(陳宜清、柳孟宏、宋禾元,2007) 。然而, 近年來因應經濟的成長及人口的增加,使得濕地成為被積極開發利用的 空間。人們常將濕地填平為工業、農業、或漁業用地,或將濕地當作廢 棄物堆置處及垃圾掩埋所,加上家庭、工業與畜牧業的污廢水不斷流入, 以及人們缺乏正確的濕地保育觀念,使濕地迅速消失中,濕地生態系面 臨重大的危機(杜政榮,2005)。行政院於 2006 年召開國家重要濕地推 薦說明會,希望落實維護本土生物多樣性的工作,大力推廣相關濕地生 態旅遊及教育,設立許多濕地的自然保育區,期待民眾能認識濕地,瞭 解濕地的重要性,進而保育濕地(陳俐欣,2012) 。高雄市政府更是規畫 了一條以濕地為主串連而成的生態廊道(如圖 1-1),在這生態多樣的環 境中,如何有效保育、維護與推廣這些濕地的多樣性功能,近年來備受 重視,成為重要的議題。. 圖 1-1 高雄市濕地生態廊道示意圖 資料來源:石振弘(2011) 。打造都會濕地生態廊道的遠見與氣魄-濕地 生態廊道在高雄。取自 http://pwbgis.kcg.gov.tw/kaohsiungwetland/web_1. html. 2.

(19) Lee (1984) 認為戶外教學在教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雖然是非 正規的教學,卻能讓學生藉由觀察與直接經驗,補充學校課程的內容。 國內許多研究也指出戶外教學的實施是達成教學目標最直接而有效的方 式(王鑫,1989;蔡居澤,1996;謝鴻儒,2000)。戶外教學能夠讓學童 在保護自然環境、利用社會資源及野外冒險探索方面的訊息與刺激更豐 富,亦能提供教育性的娛樂活動,讓孩童從親身參與中獲得豐碩的知識 及體驗(徐治霜,2006) 。而濕地具有相當豐富的生態資源,利用濕地進 行戶外教學時,能夠讓學生進行觀察與體驗,藉此加深學習與課程相關 單元的深度與廣度。何建勳(2011)認為當學生發現自身的觀察與課本 內容有所差異時,更能藉機讓學生養成批判思考的求真態度,更進一步 對環境生態產生尊重與保育的態度,對環境問題的解決及環境品質的提 升均有正面的影響與意義。 濕地在國際間日漸受到重視,臺灣政府也積極跟上國際腳步,推動 濕地保育的措施。然而要真正做到濕地的保育,必須從改變人的觀念開 始,讓大家有機會了解濕地、認識濕地,進而親近體驗濕地,提高對濕 地的認知後,才能對濕地產生情感進而保育它。國小是人生學習的啟蒙 階段,一切學習資料與環境由教師主控的成分很大。孫敏芝(1997)指 出在教學現場是最具決定性的影響者是教師,而教師在教學中所運用的 知識與主觀的思考,都會影響教學活動的重心。因此教師對濕地的認知 程度若高,便能了解濕地的重要性,而在適當的時機將濕地的相關議題 融入課程中教予學生,且其所教授的濕地相關知識也會比較正確。 國小的環境教育著重在讓兒童利用感官親自體驗來多接近自然,以 養成愛護自然、關切環境的態度,進而落實愛護環境的行為(王佩蓮、 陳錦雪,1994)。Iozzi (1989) 認為教師如能利用學校附近的濕地進行戶 外教學,再輔以有效引導的教材,一定更能提升師生的環境態度與價值 觀。Disinger (1987) 也指出欲提升學童環境認知並培養環保態度的最有 效方法,就是利用自然環境(例如濕地)來從事戶外教學(引自林明瑞、 3.

(20) 王聖賢,2006) 。教師若能以濕地做為戶外教學的教學場地,讓學童有機 會接觸與瞭解濕地的環境,濕地保育概念便能從小紮根,進而落實濕地 的生態保育。因此國小教師對濕地的認知與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值得探 討與了解。 然而根據王靜如(1991)對國小教師所作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教 師會因為本身的能力不足、教學負擔過重、安全問題考量及行政不配合 而影響進行戶外教學的意願。周儒(1996)也在研究中指出,有許多的 教師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足,在戶外教導學生的重責大任必須是專家才能 勝任。所以本研究也同時針對濕地戶外教學的影響因子做探討,透過問 卷調查,進一步歸納與分析國小教師在從事濕地戶外教學時所面臨的影 響因子,以提供相關建議供政府單位、學校單位及學術單位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擬提出下列之具體研究目的: 一、瞭解高雄市國小教師對濕地的認知之現況。 二、分析 不同 社經背 景 變項的 高雄 市國小 教師對濕 地的 認知之 差異情 形。 三、了解高雄市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之現況。 四、分析不同社經背景變項的高雄市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之 差異情形。 五、了解高雄市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的影響因子之現況。 六、分析不同社經背景變項的高雄市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的影響因 子之差異情形。 七、探討 高雄 市國小 教師 之濕 地的 認知及 濕地戶外 教學 的意願 間之關 係。. 4.

(21)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本研究基於上述的研究目的,擬探討的具體問題如下: 一、高雄市國小教師對濕地的認知之現況為何? 二 、 不 同 社經 背景 變 項的 高雄 市國 小教師 對濕地的 認知 之差異 情形為 何? 三、高雄市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之現況為何? 四、不同社經背景變項的高雄市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之差異 情形為何? 五、高雄市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的影響因子之現況為何? 六、不同社經背景變項之高雄市國小教師在濕地戶外教學之影響因子的 差異情形為何? 七 、高雄 市國 小教師 之 濕地的 認知 與濕地 戶外教學 的意 願間之 關係為 何?. 第四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分為研究區域、研究對象、研究變項,分述如下:. 一、研究區域方面 本研究是以縣市合併之前的原高雄市行政區域為調查範圍,包括鹽 埕區、鼓山區、左營區、楠梓區、三民區、新興區、前鎮區、苓雅區、 前金區、旗津區、小港區等十一個行政區域。. 二、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調查對象以 102 學年度任教於原高雄市各市立國民小學並領 有教師證的合格教師為調查對象,不包括未取得正式教師資格的代課教 5.

(22) 師和職員等。依據教育部統計處(2014)公佈之 102 學年各級學校名冊 之記載,原高雄市立國小教師共有 5,248 位。. 三、研究變項方面 本研究的變項為濕地的認知、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濕地戶外教學 的影響因子。濕地的認知變項包含「濕地的定義和類型」 、 「濕地的功能」、 「濕地的保育」三個層面,作為本研究蒐集高雄市國小教師對濕地的認 知之依據;濕地戶外教學的意願包含「學生」 、 「教師個人行為意向」 、 「生 態保育」三個層面;而濕地戶外教學的影響因子則包含「教學負擔」 、 「學 生」、「教師」、「教學場所」四個層面。此外,在樣本的社經背景變項方 面則針對性別、年齡、年資、職務、教育程度、是否曾加入保育團體、 是否參觀過濕地、是否參加過濕地相關研習等因子進行探討。. 第五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之研究限制分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法與研究問卷三方面,說 明如下:. 一、研究對象方面 因過去高雄縣地區幅員廣闊,居民與原高雄市市民之生活背景與條 件有所不同,加上研究者本身為原高雄市之國小教師,想了解與本身生 活較相近的地區之同業現況,因此僅以縣市合併前之原高雄市所屬之公 立國民小學教師為調查對象,故研究結果無法推論至其他地區或團體, 如需推論則僅供參考。.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限於研究者時間、人力、物力及經歷等各方面的考量下,無 6.

(23) 法針對全市國小教師做普查,僅以立意抽樣的方法,儘可能抽取具有代 表性的樣本,在研究方法的完備性有所限制。. 三、研究問卷方面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教師在填答問卷時可能會受到個人認知、心 理因素、社會期望的影響等主客觀因素,導致填答的真實性很難掌握, 而使研究結果有所誤差。. 第六節 名詞釋義 一、濕地 林務局(2011)指出國際拉姆薩公約的濕地定義為「濕地是指沼澤、 泥煤地、沼泥地或水域地區,涵蓋了天然或人為、永久或暫時、死水或 活流、淡水或海水或兩者混合、以及低潮時水深不超過六公尺的海水淹 沒地區」。本研究所指濕地為「位於水域與陸域過度地帶,並且被水經 常性或週期性淹沒的土地,此土地之土壤養分能提供生長其間之水生植 物與動物所需,構成完整的濕地生態系」。. 二、濕地認知 張春興(1992)指出,認知是個體經由意識活動對事物產生認識與 理解的一種心理歷程,例如知覺、想像、辨認、推理、判斷等心理活動 均屬於認知。本研究所指的濕地的認知是高雄市國小教師對濕地概念性 的了解程度,以編修之「濕地的認知量表」做為衡量工具,分為「濕地 的定義與類型」、「濕地的功能」及「濕地的保育」等三個構面。計分方 式採用李克特 (Likert) 五點量表方式計分,得分愈高表示該國小教師對 濕地的認知愈高,反之則愈低。. 7.

(24) 三、戶外教學 李崑山(1996)認為戶外教學是指在老師或家長的領導下,讓學生 走出教室或校門,在校園、社區、社會、大自然裡(如田野) ,進行有目 標與系統的學習活動。本研究所指的戶外教學是由教師事先計畫,配合 相關課程、學習主題或能力指標,運用校外資源及環境,帶學生走出校 園進行相關學習活動,讓學生獲得課本以外的學習經驗。. 四、意願 林瑞欽(1990)認為「意願」是個體為了將事件依某種行為標準來 實現的一種自主性心理狀態。本研究的意願是指高雄市國小教師欲以濕 地做為戶外教學的教學場所之行為意向,以編修之「濕地戶外教學的意 願量表」進行衡量,分為「學生」、「教師行為意向」與「生態保育」 等三個構面。本量表採李克特五點量表方式計分,得分愈高,表示對 濕 地戶外教學的意願愈高,反之則愈低。. 8.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為五節,主要在探討國小教師對濕地的認知、濕地戶外教 學的意願及其影響因子之相關理論與研究,以期能對本研究有更深入的 瞭解,並藉以形成本研究之理論基礎及研究架構之依據。內容包括:第 一節為濕地的認知內容與相關研究之探討;第二節為戶外教學的意願之 相關研究探討;第三節為戶外教學的影響因子之相關研究探討;第四節 為認知與戶外教學意願之相關研究;第五節為本章總結。. 第一節 濕地 一、濕地的定義 濕地是地球上相當重要的生態系之一,近年來全世界對濕地的保育 問題相當的關注。就字面上的意義而言, 「濕地」就是潮濕的土地,也就 是有土有水就稱為濕地(蘇育弘,2011) 。而對於濕地一詞的解釋,不同 的國家、單位與學者常因不同的地理分佈、形成原因、及水文條件,而 有許多不同的定義。美國在 1988 年間對濕地的定義就有五十種之多(劉 靜靜、邱文彥,1996) 。由於地域性及單位的不同,要對濕地下一個完整 的定義並非易事。目前普遍被國際使用的、涵意也最廣的定義,為聯合 國於 1971 年在伊朗拉姆薩針對水鳥棲息地所通過的「國際重要水鳥濕地 棲地保育公約」 ,簡稱「濕地公約」 (Wetland Convention) 或「拉姆薩公 約」之定義,其內容為「濕地是指沼澤、泥煤地、沼泥地或水域等地區; 包括了天然或人為、永久或暫時、死水或活流、淡水或海水或兩者混合、 以及在低潮時水深不超過六公尺的海水淹沒地區。」(林務局,2011)。 由這個定義內涵,濕地包含了內陸或海岸,永久或一段時間或間歇性被. 9.

(26) 水所淹沒的地區。 目前我國雖有部分法規提及「濕地」二字,但對濕地仍缺乏正式的 官方定義,欲落實濕地相關的保護利用與管理策略,首要之務應訂定 符 合我國生態環境特色的濕地定義(王珮蓉,2010) 。國內外單位及學者對 濕地的定義相當繁多,其中大部分都認為構成濕地的條件包括被水淹沒 的含養分土地與優勢水生植物。茲將國內外單位及學者對濕地的定義做 一概述(如表 2-1)。. 表 2-1 國際間各單位及學者對濕地的定義 單位(年份) 國際拉姆薩 濕地公約 (1971) 美國漁業 及野生動 物署 (1979) 美國工兵署 及環保署所 使用之聯邦 手冊 (1991) 美國威斯康 馨州 (1991) 美國康乃迪 克州 (1991). 定義 濕地是指沼澤、泥煤地、沼泥地或水域等地區; 包括了天然或人為、永久或暫時、死水或活流、 淡水或海水或兩者混合、以及在低潮時 水深不 超過六公尺的海水淹沒地區。 符合以下任一定義者,則可稱為濕地: 1.必須有優勢水中植物,至少是週期性的。 2.土壤本身是充滿水的飽和狀態,且上層土壤 有養分。 3.每年生長季或某一時間內需被水淹沒,或土 壤含有飽和水。. 備註 林務局 (2011). 引自 杜政榮 (2005). 經常性或周期性被水淹沒或浸濕的地區,且具 引自 有可適應含水土壤的優勢植物。包括林澤、草 周憲徵 澤、酸澤及類似地區。 (2003) 引自 在地面或靠近地面之上,有濕地的指標土壤, 閻克勤 且有足夠的水能夠支持水生植物。 (2006) 引自 濕地是由沖積或氾濫所形成的,是被水淹沒的 閻克勤 土地或是排水不良的土壤地。 (2006). 註:以年代編排 (續下頁) 10.

(27) 單位(年份) 美國加州 (1991) 加拿大濕地 資料中心 (1979) 加拿大國際 濕地工作 (1979). 行政院農業 委員會 (1987). 陳珍瑩 (2005). 陳俐欣 (2012). 定義 海岸地區永久性或季節性被淺水覆蓋的區域, 包括了鹽澤、草澤、開放或封閉的含鹽沼澤、 泥地及沼澤群落。 濕地是因土地的水位在地表、附近或之上,或 土壤含水量長時間為飽和狀態而形成的 ,且須 包含還原性土壤、水生植物及多樣性生物活動。. 備註 引自 閻克勤 (2006) 引自 曾明遜 (1998) 引自 表土以濕地為主,並有水生植物。氣候溫暖時, 曾明遜 地下水面接近或高於水面。 (1998) 1.該土地被供為農業用途之時間而發生季節性 的氾濫。 2.位於陸生及水生體系的過渡區,水位近於地 引自 面,或是有淺水覆蓋,且必須具備下列三種 莊玉珍、 性質之一: 王惠芳 (1)至少是週期性的,並以水生植物為優勢。 (2001) (2)基質以無法排水的土壤為主。 (3) 若 為 非 土 壤 基 質 , 需 在 每 年 生 長 季 之 期 間,含飽和水或被淺水所覆蓋。 1.濕地內有經常性的水分存在,水量的多寡則 會隨著季節、氣候等不同而有所變化。 2.濕地內的土壤通常是排水性較差,或是由沖 積、氾濫等自然營力所造成的土地。 3.濕地中的土壤及水分,能成為濕地內動、植 物生長的基質,培育出多樣化的生態相。 濕地是位於陸域與水域兩種生態系的交會地 帶,由天然或人為所形成的區域,必須包括水 分、飽和水分之土壤及優勢之水生植物三要素。. 註:以年代編排. 綜合上述,本研究認為濕地需有完整的生態系,包括了「水」、「土 壤」 、 「植物」與「動物」四個因素,水必須經常性或週期性的淹沒土地, 土壤必須含養分供植物生長,植物以水生植物為優勢植物,動物則包含 了依賴濕地而生存的魚類、鳥類、爬蟲類、兩棲類、底棲無脊椎動物、 昆蟲及浮游動物等。因此本研究對濕地的定義為「位於水域與陸域過度 地帶,並且經常性或週期性被水淹沒的土地,且此土地之土壤養分能提. 11.

(28) 供生長其間之水生植物所需,構成完整的濕地生態系」。. 二、濕地的類型 濕地的類型非常的廣泛,分類標準也因國家、地區、單位及學者所 強調的重 點不 同而有 各種分法 。以 下就不 同的分類 標準 詳述濕 地的類 別。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在 1975 年提出濕地的分類方式,它包含了天然 形成的濕地與人造濕地,範圍較廣,有海灣、河口、島嶼、海灘、沼澤、 湖泊、池塘、深河、水庫、農田等,共分為 22 種,如表 2-2 所示。. 表 2-2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濕地分類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濕地分類 01.淺海灣與海峽 12.流速快的河、溪 (低潮時水深在 6 公尺之內) 02.河口、三角洲 13.河灘沼澤地 03.小型島嶼 14.淡水湖泊及相鄰的沼澤地 04.岩石海灘、峭壁 15.沼澤地及小型淡水池塘(8 公頃以內) 05.砂質海灘 16.內陸水系鹽湖及相鄰的鹹水沼澤 06.潮灘、泥灘 17.水庫(人工湖) 07.紅樹林沼澤海濱 18.季節性淹水草地 08 海濱微鹹及鹹水湖泊、沼澤 19.稻田 09.鹽場 20.灌溉農田 10.魚塘、蝦池 21.沼澤樹林、暫時性淹水林 11.流速慢的河、溪 22.泥炭沼澤地 資料來源:NGIS 生態資源資料庫(2013)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濕地分類。 取自 http://econgisdw.forest.gov.tw/Wikipedia/Pedia.aspx?id=T277. 拉姆薩公約根據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的濕地分類方式,針對濕地的生 態系統及形成原因,歸類為「天然濕地」與「人為濕地」兩大類, 而天 然濕地又區分為「沿海及近海濕地」與「內陸型濕地」兩種, 總共將濕 地細分為 35 種類型,如表 2-3 所示。 12.

(29) 表 2-3 拉姆薩國際濕地公約濕地分類表 濕地類型 天然濕地 沿海及近海濕地 內陸型濕地 01.海岸淺灘 01.永久性河川、溪流 02.海岸大陸棚 02.季節性或間歇性河 川、溪流 03.珊瑚礁 03.永久性淡水湖 04.岩石海灘 04.季節性或間歇性淡 水湖 05.沙灘、卵石灘、沙丘 05.永久性鹹水湖、鹹 水沼澤 06.入海口 06.季節性或間歇性鹹 水湖、鹹水沼澤 07.潮間帶泥灘、鹽田 07.永久性淡水沼澤、 池塘 08.鹹水沼澤 08.季節性或間歇性淡 水沼澤、池塘 09.紅樹林、潮間帶森林 09.泥煤地、酸沼、林 澤、泥沼地 10.近海鹹水湖、潟湖 10.苔原、高山濕地 11.近海淡水湖 11.灌叢為主的濕地 12.河口三角洲 12.樹叢為主的濕地、 林澤 13.淡水泉湧地、綠洲 14.地熱濕地. 人為濕地 01.魚蝦養殖池 02.灌溉池塘、小水塘 03.灌溉土地、水稻田 04.季節性洪氾農作地 05.鹽生窪地、鹽田 06.儲水池、水庫 07.礫石、磚、泥土窪 地 08.污水處理廠 09.渠道. 資料來源:修改自陳黛娜(2005)。高美濕地戶外環境教學之研究-以 國小六年級學童為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頁 49) 。臺北師範學院, 臺北市。. 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協會第 39 號在 1956 年即對濕地做分類,共 包含 19 類,如表 2-4 所示。現行的美國濕地分類,是 1979 時魚類及野 生動物協會以生態的觀點來區分,以 地形、水文、化學、土壤特性及 生物因子等做分類,共分為五大類:海洋性、海灣性、河川性、湖泊 性、沼澤性(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5)。. 13.

(30) 表 2-4 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協會之 39 號分類方法 濕地分類 01.季節性淹沒盆地 及平原 02.淡水牧草地 03.深淡水草澤地 04.淺淡水草澤地 05.開放性淡水水體 06.矮樹林澤地 07.植樹林澤地 08.蘚沼 09.鹹水平地 10.鹹水草澤 11.開放性鹹水水體 12.淺水淡水草澤 13.深水淡水草澤 14.開放性淡水水體 及沿岸鹹水區域 15.鹹水平地 16.鹹牧草地 17.規律淹沒之鹹水 草澤 18.海灣 19.紅樹林澤地. 特徵 內陸淡水區域 土壤在不同時期被水覆蓋,但在生長季節中有良好 的排水;位於高低不同的窪蓄或窪地中。 在地 面數 英吋 內會 淹 水, 但在 成長 季節 中 不會 淹 水。 土壤會浸水 15 公分到 1 公尺。 在成長季節中會淹水,淹水高度常超過 15 公分。 水深少於 2 公尺。 土壤經常被水覆蓋 15 公分以上。 土壤經常被水覆蓋 30 公分以上。 位於平坦的高地或淺湖泊盆地,其土壤浸水,覆蓋 海綿狀的苔蘚。 在大雨期後會氾濫;在成長季節中地面會浸水。 成長季節中土壤浸水 0.7~1 公尺;淺湖泊分地。 淺水、鹹水區域,永久覆蓋水,但深度會改變。 在生長時期中土壤浸水,大潮時會高達 15 公分。 大潮時水高達 15 公分至 1 公尺。 內陸鹹水區域 沿淡水河川及海灣的淺水部份。 在成長季淹水,偶爾會被大潮所覆蓋。 在成長季淹水,較少被潮水覆蓋。 位於開放海洋或沿海灣,常淹水 15 公分以上。 部分鹹水海灣可以排乾,靠內陸的水位平均在低潮 線以下。 在大潮時,土壤會淹水 15 公分至 1 公尺。. 資料來源:修改自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5)。建立人工濕地設置 與操作作業程序及技術手冊(頁 7) 。臺北市: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Hammer (1996) 根據自然或人為的目的,將濕地分類成自然濕地、 復育型濕地、創造型濕地、人工濕地及漂浮性水生系統,說明如下(引 自杜政榮,2005): (一) 自然濕地 (Natural wetlands) 14.

(31) 周期性以水生植物為優勢,介質可為土壤或非土質,土壤以未排水 的還原性土壤為主,非土質介質則在生長季中處於淹水或呈現飽和含水 狀態。濕地除了能維持還原性的介質,同時也適合濕地生物棲息。 此類 濕地受美國清潔水法案第 404 條款中許可程序的管制。 (二) 復育型濕地 (Restored wetlands) 原本為自然濕地,因為經過一些改變與其他的用途而失去了原本的 生態樣貌,後來經過更改而重新回復了排水不佳的土壤與濕地生物樣貌, 同時也增加了其他價值,例如遊憩、洪水控制、教育等。此類濕地受美 國清潔水法案第 404 條款中許可程序的管制。 (三) 創造型濕地 (Created wetlands) 原本是陸地的生物相且排水良好的土壤,經刻意改變後,土壤變成 排水不佳的濕地水文環境,並能提供濕地生態維生、洪泛控制、遊憩、 教育等其他價值。此濕地如果是屬於補償性濕地,則受美國清潔水法案 第 404 條款的約束,否則視是否與美國水體有直接的水面比例來決定受 不受美國清潔水法案第 404 條款的約束。 (四) 人工濕地 (Constructed wetlands) 原本是陸生的環境,被蓄意改變成濕地的土壤與水文條件,目的主 要在去除廢水中的污染物,所以在本質上是廢水處理系統。此類濕地僅 受美國國家污染排放標準管制而不受美國清潔水 法案第 404 條款的約 束。 (五) 漂浮性水生系統 (Floating aquatics system) 一種自然處理系統,讓漂浮性的水生植物生長於污水處理塘中。此 類濕地受美國國家污染排放標準妥善地管制。 邱文彥(1999)將濕地歸類成常見的 7 種類型,各類型的濕地特徵 說明如下:. 15.

(32) (一) 河口、紅樹林與海埔地 河口與近岸海域是世界上最豐饒的自然棲息地。溫帶地區河口的主 要特徵為潮間泥灘、沙質灘地、鹽澤和散立的岩質露頭,而亞熱帶或熱 帶河口的特徵則是紅樹林。此外,無論是泥質或砂質的海埔地,都是野 生動物重要的棲息環境。 (二) 洪水平原與三角洲 洪水平原乾旱與氾濫的循環,是主導濕地生產力的主要力量。有些 洪水平原是河口三角洲的尾端,形成半鹹淡水的棲息地;也有在內陸形 成的洪水平原,包含草澤、林澤、牛軛湖或其他不同類型的濕地。有些 地方的洪水平原是很重要的,因為它豐富的生產力成為地方經濟的命脈, 同時也群聚了高密度的水鳥與野生動物。 (三) 淡水草澤 淡水草澤是因地下水、泉水、河流或逕流的作用而產生的淺水區濕 地,它們提供了放牧與農作的土地,成為普遍而重要的濕地類型。 (四) 湖泊 造成湖泊的原因很多,如河流運動、山崩、土流或沿岸流的漂砂運 動等,不同的力量則產生不同類型的湖泊,例如,美國田納西州的 Reelfoot 湖是地殼皺折或產生斷層所形成的,太平洋島嶼的湖泊多半是 火山作用所形成,北半球的湖泊主要為冰河運動所造成。 (五) 泥煤地 泥煤地通常在低溫度、高酸度、低養份、經常泡水和缺乏氧氣的情 況下形成的,因各種泥煤地生態系是非常多樣性的,所以功能和價值很 難一體而論。 (六) 林澤 林澤常在湖邊及部分洪水平原的靜止水域中形成。地理區位和環境 不同,所形成的林澤特性也不同。例如印尼的林澤面積約在十七萬平方 公里,而亞馬遜河和剛果盆地的林澤,其規模甚至大於洪水平原。 16.

(33) (七) 人工濕地 以人為方式形成的濕地,例如水庫、魚塭、埤塘、貯水池、調節池、 沈砂池、水田等,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有些國家以人工濕地協助處理廢 污,例如加拿大新蘇格蘭省 (Nova Scotia) 的熊河 (Bear River),以人工 濕地處理該鎮的生活污水。美國維吉尼亞州的「綠色高速公路」則是利 用高速公路旁的土地建造濕地,處理路面的逕流。 臺灣四面環海,地貌多樣,擁有許多不同地形,再加上全島雨量豐 沛,受大陸性及海洋性氣候交互影響,在複雜的地理和氣候影響下,形 成了多樣性的濕地環境(陳俐欣 2012)。但臺灣的許多濕地並不侷限於 某一類型,可能是好幾種濕地型態的混和環境。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將臺灣濕地分成海岸濕地及內陸濕地兩大類(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2005)如圖 2-1 所示,其中海岸濕地包含 7 種類型,內陸濕地包含 8 種 類型,且內陸濕地之人工環境濕地又可再分為埤塘與水田兩類。 臺灣濕地. 海岸濕地. 1.河口沙洲 2.沙、岩岸潮間帶 3.泥灘地 4.高鹽潟湖 5.海草床 6.紅樹林沼澤 7.淺海珊瑚礁. 內陸濕地. 1.草澤 2.酸澤 3.臨時性窪蓄地 4.水岸推移帶 5.演替末期濕地 6.滲水岩壁. 7.緩流水域濕地 8.人工環境濕地 (1)埤塘 (2)水田. 圖 2-1 臺灣濕地的分類 資料來源:修改自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5)。建立人工濕地設置 與操作作業程序及技術手冊(頁 9) 。臺北市: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17.

(34) 海岸濕地隨著潮汐漲退而存在,主要分佈於沿海、河口及離岸沙洲 等。以下將臺灣的海岸濕地類型之分布位置與特徵整理如表 2-5 所示。. 表 2-5 臺灣海岸濕地的分類 濕地種類. 分布位置 特徵 西部的主要河川, 如 淡 水 河 、 大 肚 此區的生物大都具有適應廣鹽性的能 河口沙洲 溪、大甲溪、濁水 力,且物種的族群龐大,吸引許多過境 溪、曾文溪及高屏 候鳥,是極佳的賞鳥地點。 溪等。 岩礁海岸的生物大都為固著性,物種的 多樣性及數量都很高。大型海藻 (如綠 藻、褐藻、紅藻)是主要的生產者,伴 岩岸:分布於本島 隨海綿、海葵、海膽、海星、海參、蝦 北部、東北部、東 蟹等底棲無脊椎動物,或是退潮時露出 部和澎湖等地區。 水面的藤壺、牡蠣及螺貝類等, 還有各 沙、岩岸 式的魚類,所以退潮後的岩岸是觀察與 潮間帶 認識海邊生物絕佳的環境。 沙岸:分布在本島 介於高低潮線之間,乾濕交替的潮間帶 西部海岸,但北部 環境,生物大多掘穴躲藏於沙地之中 。 與東部及澎湖等離 此區的底棲動物豐富,是鷸鴴科等候鳥 島亦有零星分布。 過境覓食的場所。 臺灣因西部工業區 泥灘地與沙岸往往以不同的比例混和, 開發的因素,僅剩 泥灘地的砂石粒徑比沙岸小,因此透水 泥灘地 彰化濁水溪以北沿 性與含氧量都要比沙岸低,掘穴生物分 海一帶。 布深度也較淺。 瀉湖的鹽度較一般海域高,水位淺者是 西部的沿海地區, 漁民養殖經濟水產的重要場所,而水位 高鹽潟湖 如東石、七股及大 深者則作為港灣。目前臺南七股潟湖因 鵬灣。 黑面琵鷺的過境與保育,引起國內外生 態保育人士的重視。 資料來源:修改自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5)。建立人工濕地設置 與操作作業程序及技術手冊(頁 10-12)。臺北市: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 會。 (續下頁) 18.

(35) 濕地種類. 分布位置 恆春半島南灣、屏 東海口地區,以及 澎湖海流較平緩的 海岸地區。. 特徵 海草床水流平緩,能沈積懸浮的有機碎 屑成底質,還能固定海床,提供生物良 好的棲息環境,可謂串連陸域、潮間帶、 珊瑚礁及海洋生態的重要環節。. 西部海岸或河口地 區,北從淡水竹 圍,南至屏東大鵬 紅樹林沼 灣附近。淡水河口 澤 是全世界緯度最北 的紅樹林自然分布 點。. 目前在臺灣符合國際紅樹林組織定義的 現存紅樹林植物有水筆仔、五梨跤,海 茄苳及欖李四種。紅樹林沼澤區的植物 根系能攔截懸浮的有機物或無機鹽類, 加上本身的枯枝落葉,經過分解後產生 大量的營養物質,提供許多的浮游生物 棲息於此,是生產力極高的生態系統。. 東部海岸、恆春半 島、小琉球、綠島、 淺海珊瑚 蘭嶼及澎湖等。其 礁 中蘭嶼與綠島,是 屬於國際級的海底 景觀。. 珊瑚礁是海洋環境中,物種最豐富,生 產力最高的生態系。淺海珊瑚與漁業棲 地關係密切,被喻為海洋中之熱帶雨 林。蘭嶼、綠島、小琉球,擁有美麗珊 瑚礁,適合浮潛或潛水等活動。. 海草床. 資料來源:修改自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5)。建立人工濕地設置 與操作作業程序及技術手冊(頁 10-12)。臺北市: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 會。. 內陸濕地位於距海較遠的陸地內,因雨水、地下水、伏流水、溪流、 湖泊、臨時性積水或排水不良等因素所形成的水域生態系統,無論是人 造濕地或天然濕地,均可泛稱為內陸濕地。內陸濕地的樣貌非常多變, 由於此種地形常有各類型生物前來覓食、繁衍,故生物多樣性極豐(陳 俐欣,2012) 。以下將臺灣常見內陸濕地類型之分布位置與特徵整理如表 2-6 所示。. 19.

(36) 表 2-6 臺灣常見內陸濕地類型 濕地種類. 分佈於水陸交界地 水岸推移 帶,如各地深水湖泊或 帶 水庫邊緣的淺水域。. 特徵 有機質或腐植質含量相當高,優勢 物種以挺水型草本植物為主。 土壤的酸鹼值比其他濕地環境低。 植物以苔蘚類、莎草科、矮樹灌叢 或常綠的木本植物為主。 此類型濕地並非長期處於有水的環 境,而是受到週期性的洪水漫淹形 成的。因有時會處於乾旱狀態,所 以此地的水生動物具有特殊的適應 機制,植物的濕度及水份適應性也 較廣。 此處具有相當特殊的環境特性,所 以生物均具有特殊適應機制。優勢 植物為地被型的挺水植物。. 分佈於中海拔以下的 演替末期 丘陵至平原地帶,如桃 濕地 園楊梅的埔心濕地、宜 蘭蘭陽湖濕地. 平均水深漸漸變淺而向陸域化發 展,為濕地生命週期中生物多樣性 最高的階段。目前在臺灣因填土利 用及邊坡人工化等破壞,已漸消失。. 草澤 酸澤. 分布位置 分佈於中海拔以下的丘 陵至平原地帶。 中高海拔的湖泊濕地 沿岸,如宜蘭坔埤、崙 埤等。. 氾濫後所留下的洪氾 臨時性窪 平原窪蓄地,多位於河 蓄地 川中下游,如鹽水溪口 的四草濕地。. 因山區道路或工程的開發,使含水 分佈於低海拔丘陵或 滲水岩壁 層露出而滲水的岩壁,讓嗜水性強 郊山的路緣邊坡。 且競生力較弱的植物得以生存。 水質清澈、上層植被覆蓋度較開放 緩流水域 分 佈 於 中 海 拔 以 下 的 的流動型水域,為高流速、高溶氧 濕地 丘陵至平原地帶。 且低養份的環境。 分 布 於 低 丘 至 屬於深水域型態,每個埤塘濕地生 平 原 地 帶 , 以 態均多樣且獨特。水生植物以浮葉 埤塘 桃 園 台 地 最 著 性水生植物為優勢物種。目前在臺 人工環境 名。 灣很多埤塘已被填平開發。 濕地 是臺灣面積最大的水域生態系,以 分佈於低丘至 水田 水稻、茭白筍、荷花、菱、水芋等 平原地帶。 為主要的水生經濟作物。 資料來源:修改自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5)。建立人工濕地設置 與操作作業程序及技術手冊(頁 13-15)。臺北市: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 會。 20.

(37) 綜合上述各單位或學者對濕地的分類方式,可以發現分類的大原則 通常為形成原因(天然或人工) 、地理位置(沿海或內陸)或水體種類(鹹 水或淡水) ,選擇其中一個大原則做初步分類後,再依水文、地質、土壤 特性、植物相、水流速等標準細分成多種濕地類型。 臺灣得天獨厚的環境,形成了各種型態的濕地,幾乎涵蓋了國際自 然保育聯盟所分類的各類型濕地。可惜政府長期著重於經濟的開發,將 許多濕地破壞與填平,使濕地生物多樣性面臨驟減的危機。近年來天然 災害不斷發生,政府開始重視濕地復育的價值,與民間團體、學者專家、 社區民眾不斷對話與合作,並整合國際濕地保育做法,希望能讓濕地復 育的工作與永續發展達到成效。. 三、濕地的功能 過去,濕地被認為是沒有價值的環境,而被破壞做為農業、漁業或 工業用地,或成為垃圾堆置場。近年來,由於生態保育觀念及環境教育 的推展,加上許多文獻詳細的論述,濕地的功能才被人類重視。邱文彥 (1999)認為這些功能可能造化當地,也可能惠及他區。 濕地具有多項功能,例如淨化水質、調節微氣候、調節世界氣候、 保護海岸、製造氧氣、化學及營養物吸附等。生態學家尤金.奧頓 (E. Odum) 曾說濕地的總生產量是一般田地的 2.5~4 倍(李展榮、方力行, 1996) ,所以濕地是具有高度生產力的生態系。而濕地的生物多樣性極為 豐富,不但是全球重要的生物基因庫,也是新物種的演化平臺,提供了 許多生物棲息、覓食和繁衍的場所(邱文彥,2004) 。所以濕地的功能對 人類或生態系都很重要,將其功能展示如圖 2-2 所示。. 21.

(38) 研 究 教 育. 生物棲息. 明智使用 Wise-use. 穩定海岸. 種源基因保存. 保水抑洪. 生態經濟. 淨 化 水 質. 觀光遊憩. 圖 2-2 濕地功能與價值示意圖 資料來源:修改自內政部(2010) 。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計畫(100-105 年) 核定本(頁 7) 。取自 http://wetland-tw.tcd.gov.tw/drupal/sites /default/files/ 100-105%20wetland%20plan.pdf. 國內外有許多專家學者對濕地的功能提出不同的論述,整理如表 2-7 所示。. 表 2-7 濕地的功能 學者(年份) Davies and Claridge (1993). 濕地的功能 備註 《濕地的利益》書中舉出濕地的利益有:調節 引自 水量、淨化水質、穩定海岸、提供棲息場所、 邱文彥 便利交通、生產魚蝦木材、維繫自然過程、景 (2004) 觀文化意義、生物多樣化等。. 註:以年代編排 (續下頁) 22.

(39) 學者(年份). Burke (1988). 曾憲郎 (1996). 曾明遜 (1998) Tiner (1998) William & James (2000). 鄭薏如 (2001). 謝蕙蓮 (2002). 濕地的功能 備註 1.社會經濟價值:洪水之控制、海浪損害的防 護、海岸侵蝕之控制、地下水與水源供應、木 材與其他自然資源、能源資源(泥炭)、家畜 放牧、釣魚及貝類採收、獵捕、遊憩資源、景 引自 觀美質、教育及科學研究;2.環境品質價值: 邱文彥 水質保持、污染過濾、沈澱物去除、製造氧氣、 (1999) 營養物循環、化學及營養物吸收、水棲動物的 生產力、微氣候的調節、世界氣候的調節;3. 魚類及野生動物價值:提供魚類、甲殼類、水 鳥、其他鳥類、毛獸及其他野生動物棲息地。 1.選擇的價值:保留濕地,當未來人類需求改 變時,仍有選擇的機會;2.存在的價值:濕地 內一些物種有它存在的價值;3.遺留價值:保 存濕地使後代享有濕地的一切好處。 微氣候 與生 物圈 生態 系統穩 定、 避免 洪水 災 害、防止海岸侵蝕、水量補注、淨化水質、魚 貝生產、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特殊地理景觀美 感、自然生態教育。 地下水的補充、淨化水質、防止洪水、提供各 種野生物種的棲地環境。 控制洪流、淨化水質、豐富自然的景觀、農村 和都市的經濟發展。 生產力居全球生態系之首位、供海岸軟體動物 或浮游生物棲息、候鳥遷徙時重要棲地、重要 的生物基因庫、重要的漁業養殖區、清潔過濾 功能、防止濱海地下水層鹽化及土壤劣化、防 洪和防風暴、遊憩觀光、教育解說、提供研究 之材料、生活及藥用功能。 提供人類水源及食物、控制洪氾、處理污水、 淨化水質、涵養水源、防止地層下陷、削減自 然營力對海岸地帶的侵襲、減緩氣候變遷、調 節氣候、沉積物、營養物之保存與輸出、經濟 漁業產地、生物多樣性保存庫、自然襲產、文 化、教育、遊憩、研究價值. 註:以年代編排 (續下頁). 23.

(40) 學者(年份). 周憲徵 (2003). 蘇育弘 (2011). 陳俐欣 (2012). 濕地的功能 1.人類直接使用性:天然資源、水上運輸、產 生能源、休閒旅遊;2.人類間接利益性:調節 洪流、 防止 海水 入侵 地表及 地下 水、 保護 海 岸、氣候調節;3.生態保育:保留養份、保育 沖積土、清除毒物、野生動物棲息地、野生動 物水源食物、補充地下水、區域生態系調節 ; 4.未來潛在價值:自然景觀、文化性意義與襲 產、基因庫、研究機構與知識來源。 1.自 然 保 育 功 能 : 提 供 生 物 棲 所 與 保 存 基 因 庫、蘊育天然資源、涵養水源及補充地下水、 氣候調節、淨化水質;2.社會經濟功能:調節 洪流、提供食物來源、保護海岸線、科學教育 研究與遊憩觀光。. 備註. 1.自然生態層面:提供生物繁衍棲息、調節區 域生態系統、保存物種基因庫、調節氣候、保 護海岸並防止海水入侵淡水系統、淨化水質與 污染物;2.人類社會發展層面:防洪與防災、 研究教學、休閒遊憩、能源生產、放牧、野生 動植物獵捕、水上運輸、水資源保護。. 註:以年代編排. 本研究綜合上述各單位及學者所提出的濕地功能,歸納為生態保育、 防災、社會經濟及休閒教育四大功能,詳細說明如下:. (一) 生態保育 1.提供野生動物棲所 濕地提供了食物鏈中各類動物的重要食物來源、棲地、孵化地與幼 年生長棲息地,所以可能是所有棲地中最重要的 (Tiner, 1998)。而濕地 中的植物可以幫助鳥類降低散熱以度過寒冷氣候,並避免肉食性動物的 侵擾 (Bennett & Bolen, 1978),所以濕地是良好的野生動物棲息地(周 憲徵,2003)。 2.保留養分 河川下游的水流減緩、土壤吸水力強及滲水性差,所以河水從上游 帶來的養份會沉澱下來,使得位於此處的濕地有機物養分含量極高,有 24.

(41) 利於動植物在此繁衍。許多生命在此完成生態循環,死亡後被土壤分解, 提供另一生命體養分(莊宗霖,2006)。 3.基因庫 濕地具有廣闊的生物鏈及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因而又常被稱之為「生 物超級市場」 (陳有祺,2002)所以,保有濕地即保有種源庫、基因庫。 4.氣候、微氣候調節 濕地具有固碳的作用,能降低環境中的碳而減緩溫室效應,達到調 節氣候的效用。林尉濤、林國華、楊良偉、舒文斌、吳啟瑞(2005)認 為因為水的比熱較高,吸熱放熱的速度較慢,使周遭溫差變化會太大, 所以農業水稻和埤塘能調節微氣候,因此濕地具有調節微氣候的功能。 5.保育沖積土 濕地的植被根系可以累積沉澱物,經年累月後就形成泥質灘地,並 且可以防止海水侵蝕,保存沖積土(周憲徵,2003)。 6.淨化水質 濕地能藉由植物的根系吸收以及土壤的緩衝力,吸附重金屬,並沈 澱污染物,所以可以過濾與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質與各種有毒物質,達到 淨化水質的功效(蘇育弘,2011)。 7.補充地下水 濕地像一塊大海綿,能夠貯水。當水量多時,蓄水範圍變廣,地表 水就有足夠的面積及時間滲入地下水。當水量少時,濕地則釋放所含水 份,補充地下水(張宛綺,2005)。. (二) 防災 1.調節洪流 濕地可以在洪水期間貯存水量,減弱洪峰的衝擊,並調節江、河的 逕流量及流速,減少氾濫、沖刷的情形(曾明遜,1998) 。而濕地的植物 也能阻緩洪水的速度,所以濕地具有防洪的功能。. 25.

(42) 2.防止海水入侵地表及地下水 濕地 可 以 補 充地 下 水 , 使 海 水 無 法進 入 原 有的 地 下水 層。 陳 黛 娜 (2005)表示,在有濕地的地方,淡水可經由灌溉系統流入河流,再流 入大海,使海水不易侵入地表水域,且河岸四周的土壤也不會因海水入 侵而鹽化。 3.保護海岸 海岸濕地植物的根系複雜,可以避免潮汐直接侵蝕海岸,消弱海水 對堤岸的沖刷力,保護海岸線(莊玉珍、王惠芳,2001). (三) 社會經濟 1.提供食物與資源 濕地可以作為耕地、養殖業,繁殖和生產魚蝦貝、鳥獸類毛皮與薪 材,生產人類所需物品(王佩蓉,2010)。 2.產生能源 有機質和動植物遺骸長期埋於濕地的泥沙中,無法完全腐敗及分解, 經年累月而形成泥煤,大部分分佈位於冷溫帶氣候區,世界上約 60%的 濕地都是泥煤蘊藏區(杜政榮,2005)。 3.水上運輸 利用濕地的水域網,連接主流和週邊地區的交通,可以成為水上的 運輸通道(張宛綺,2005)。如亞馬遜河流域、密西西比河流域等。. (四) 休閒教育 1.景觀欣賞 濕地提供了許多景觀供人欣賞,例如:紅樹林、草澤、潟湖、漁塭、 鹽田、水田等豐富的生態景觀、遷移性水鳥的野生動植物景觀、以及蚵 架散佈於潮間帶的自然景觀等(魏美琪,2007)。 2.休閒遊憩 珊瑚礁、海藻床可進行浮潛及弄潮;湖沼區可提供釣魚、慢跑、騎 單車等活動;河岸可以泛舟、垂釣、戲水等,皆是優質的休閒遊憩活動 26.

(43) (莊宗霖,2006)。 3.文化性意義與襲產 許多濕地的社經背景具有文化歷史的意義,其文化性意義與襲產地 位值得永久保護與傳承。例如七股鹽場為明鄭時期建立的製鹽產業,是 值得保存的文化資產(周憲徵,2003)。 4.科學教育研究與環境教育場所 濕地是進行大氣、海洋、地質、生態和環境科學等研究與教學極佳 的天然博物館(周憲徵,2003) 。此外,濕地有許多野生動植物、自然景 觀與完整生態系統做為教材,所以也是最佳的環境教育場所。在此可藉 由生態的觀察與體驗,培養正確的保育觀念與尊重生命的態度。 綜合以上論述,濕地的存在為地球上的人類或是生物提供了不可缺 少的價值,無論是在生態系或是人類的社會、經濟、教育、休閒等方面, 都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為了當今人類和後代的福祉,我們應該要更加 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濕地生態資源,還要將已破壞的濕地復育起來,為自 己及後代子孫建立更好的生存環境。本研究欲根據上述所提及之濕地功 能編修相關量表,以檢視高雄市國小教師對於濕地功能的認知程度。. 四、濕地的保育 臺灣因人口成長、經濟開發、住屋建設等因素,破壞了大量的濕地, 所以濕地的保育、復育及教育成為當前的熱門議題(楊冠政,1999) 。濕 地長期陪伴在人類周圍,保護濕地就如保護自己的家園一般(曾瀧永, 2000) 。廣義的濕地保育即為保護一種生物棲境,生活在此棲境中的各種 生物均受保育(陳俐欣,2012)。 臺灣濕地資源非常豐富,但並無管理濕地之專職機關,也尚未訂定 濕地保育專門法,常常是為了要保護某物種,且此物種之棲地為濕地, 才連帶保護濕地生態系(陳俐欣,2012) 。如何保護國家重要濕地,以達 到國土資源永續發展目標,是當今在生態保育上的重要課題。 27.

(44) (一) 臺灣濕地的危機 台灣土地狹小、經濟快速發展、土地價格狂飆,因而開發區逼近濕 地,導致大量的濕地被填土做為住宅區、工業區、魚塭及農地(蘇育弘, 2011) 。陳正穎(2005)表示許多河川濕地、埤塘因地勢低窪,且多位於 偏遠郊區,常成為縣市政府選為處理垃圾及堆置廢棄物的的場址。其他 學者也提出了臺灣濕地所面臨的危機,其論述如表 2-8 所示。. 表 2-8 臺灣濕地面臨的危機 學者 (年份) 韓乃鎮、 邱勤庭 (1998) 莊玉珍、 王惠芳 (2001) 謝蕙蓮 (2002) 方偉達 (2008) 郭邦式 (2010) 王珮蓉 (2010). 蘇育弘 (2011). 論述 1.地形變遷;2.國土流失;3.河川污染;4.行水區堆積垃圾; 5.濫墾砂石;6.垃圾掩埋;7.廢棄物傾倒。 1.經濟開發與環境保護難以平衡; 2.不法業者盜採砂石; 3. 廢棄物與養殖業的危害;4.法令不完備,政府管理權責紊亂。 1.海埔地開發、興建海岸結構物與交通建設; 2.工業及廢棄 物污染及農業用藥的污染; 3.地層下陷、淹水與鹽化;4.海 岸侵蝕與沙源不足;5.營養物富集與優養化;6.外來種危害; 7.結構性失業與潛在濕地之消失。 1.濕地物種棲息環境遭受破壞或污染;2.不當使用農藥及殺 蟲劑;3.民眾缺乏保育觀念,喜好圈養、食補及隨意放生; 4.外來種的危害,如福壽螺等。 1.環境保護意識的認知不足;2.經濟開發的威脅,濕地保育 工作不足;3.盜採砂石的猖獗;4.法令不清、權責不明。 1.經濟開發與環境保護難以平衡;2.不法業者盜採砂石,造 成海岸濕地流失;3.廢棄物四處傾倒,造成水污染; 4.養殖 業的危害及地層下陷;5.法令不完備,政府管理權責紊亂; 6.保育觀念和研究調查不足。 1.經濟開發與環境評估衝突 ;2.廢棄物、工業與農藥污染 ; 3.養殖業超抽地下水與地層下陷 ;4.盜採砂石與濕地生態破 壞;5.海岸侵蝕與沙源流失;6.濕地研究調查不足與大眾認 知缺乏;7.營養物富集與水質優養化 ;8.民眾保育觀念不足 與外來種威脅;9.濕地法令不夠完備與管理權責歸屬。. 註:以年代編排 28.

(45) 綜合以上論述加上研究者的觀點,將目前台灣濕地面臨的危機分述 如下: 1.保育觀念和研究調查不足 由於人民的保育觀念不足,填土、圍堤、養殖、過度獵捕、排放廢 水等的不當使用,導致許多濕地生態被破壞。例如王珮蓉(2010)指出, 1995 年 4 月間,嘉義縣東石鄉的村民為了設立工業區,以大型煙火驅鳥, 即顯示部分國人極度缺乏保育觀念。此外,由於台灣對濕地相關研究不 足,致使濕地的價值不被認可,明明是生態瑰寶,卻往往被認為是泥濘 的無用之地。茲將人民對濕地的不當使用舉例如下: (1) 堆置廢棄物 許多濕地被認為是無用之地,而成為堆置廢棄物的場所。 (2) 牲畜養殖 養鴨人家開闢養鴨場而破壞了當地的濕地生態,加上鴨子的排泄物 直接排入河川之中,導致濕地品質惡化。 (3) 濕地水源的污染 工業廢水、家庭污水、農業化肥、農藥及殺蟲劑的大量使用,嚴重 污染水質,影響濕地生態。 (4) 沿海養殖 臺灣沿海大量開闢為魚塭,業者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 潟湖 的漁民搭建蚵架,阻擾水流正常流動。 2.經濟開發與環境保護失衡 政府爲了發展經濟,提出了許多大型開發案,這些開發案往往必須 填海造陸、興建防波堤及港口,甚至蓋發電廠來維繫工業區的運作,對 沿海濕地的保護造成極大之威脅。王珮蓉(2010)指出目前台灣有許多 重要野鳥棲息地,都因國家重要建設開發,遭到重大破壞,例如北部桃 園許厝港海岸濕地遭受工廠大量廢水污染、雲林湖本村面臨陸砂開採而 威脅保育類八色鳥的繁殖等。開發案除了重視經濟發展外,也應顧及當 29.

(46) 地永續發展的保育問題,才是眾人最期待的局面。 3.盜採砂石猖獗 近年來由於犯罪集團的濫採砂石,導致水災及土石流發生頻率變大, 影響民眾安全(李毅明,2005) 。大型開發案及人民的住、行、育、樂等, 均需要眾多的砂石來完成。業者不僅任意挖採砂石,連沿海的植被、防 風林也被砍伐,使得土地直接遭受海水侵蝕,改變了原有的地貌和生態 系統,並對橋樑與河岸四周居民的安危造成嚴重威脅。 4.法令不清、權責不明 台灣目前並無濕地主管法規,造成濕地保護工作無法清楚的劃定區 界。目前可用於劃設保護區的法令包括:漁業法、森林法、文化資產保 存法、野生動物保育法、國家公園法及台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 等(陳俐欣,2012) 。另外,濕地保育的管理與執行單位,其任務劃分也 難以釐清。在台灣,一塊濕地的地權往往分屬不同單位,一旦起紛爭, 不是互相推拖,便是爭相搶奪。濕地究竟要由哪個機關管理,行政權責 上晦暗不明。. (二) 濕地保育策略 臺灣推動濕地保育工作重要的里程碑為行政院於 2010 年公布的國 家重要濕地保育計畫(100-105 年)核定本,此計畫將讓內政部營建署、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經濟部水利署、行政院環保署及教育部等相關主 管機關做橫向的合作,在 2011 至 2016 年逐步針對國內各個重要濕地, 進行生態調查與保育工作。計畫中所畫定的濕地包括了國際級 2 處、國 家級 40 處、地方級 40 處。茲將目前列入國家重要濕地之地區整理如表 2-9 所示。. 30.

(47) 表 2-9 國家重要濕地 編 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8. 所在 面積 等級 縣市 (公頃) 曾文溪口濕地 臺南市 3,218 國際級 四草濕地 臺南市 547 國際級 夢幻湖濕地 臺北市 1 國家級 4-1 臺北港北堤濕地 新北市 477 4-2 挖子尾濕地 新北市 60 4-3 淡水河紅樹林濕地 新北市 190 淡 臺北市 4-4 關渡濕地 394 水 新北市 河 4-5 五股濕地 新北市 358 流 臺北市 國家級 4-6 大漢新店濕地 650 域 新北市 濕 4-7 新海人工濕地 新北市 101 地 4-8 浮洲人工濕地 新北市 129 4-9 打鳥埤人工濕地 新北市 76 4-10 城林人工濕地 新北市 36 4-11 鹿角溪人工濕地 新北市 25 桃園埤圳濕地 桃園縣 2,974 國家級 許厝港濕地 桃園縣 1,836 國家級 新豐濕地 新竹縣 165 國家級 鴛鴦湖濕地 新竹縣 374 國家級 香山濕地 新竹縣 1,600 國家級 西湖濕地 苗栗縣 183 國家級 七家灣溪濕地 臺中市 7,221 國家級 高美濕地 臺中市 701 國家級 八掌溪口濕地 嘉義縣 635 國家級 臺南市 名稱. 備註 96 年評選 96 年評選 96 年評選 新增濕地 96 年評選 96 年評選 96 年評選 範圍調整 96 年評選 範圍調整 新增濕地 範圍調整 新增濕地 新增濕地 96 年評選 新增濕地 96 年評選 96 年評選 96 年評選 新增濕地 96 年評選 96 年評選 96 年評選. 資料來源: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2013a)。國家重要濕地資料庫 入口網站-國家重要濕地名冊及分布圖。取自 http://wetland-tw.tcd.gov. tw/drupal/sites/default/files/07-2.pdf 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2013b)。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計畫入口網站 -101 年度國家重要濕地名冊(變更部分)及範圍圖。取自 http://wetland -tw.tcd.gov.tw/WetLandWeb/news-info.php?id=851. (續下頁)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利用緊扣 課程設計 讓同學做討論,使同學 必須要讀過內容才能針對議題發表意見,這 樣不只讓教師知道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能慢

• 第三種教學觀認為,教學的目的是改變學生對事物、現象 的理解。教學( Teaching )的焦點是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和掌握。教師須瞭解學生想什麼

教育局的課程文件《為智障學生而設的中國 語文建議學習重點(小一至中三)》 (香 港課程發展議會,

戶外考察活動 是歷史 科教師於課堂教學 以 外評估學生的常見方法。教師 在外 出之前應為學 生提供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 評 估準則。教師可以從以

教育部國教署 2022 年補助全臺 86 所高級中等學校辦理戶外教學,鼓勵學校推 動戶外教育,提供真實情境的體驗,奠定素養導向的教學本質。國教署於

中國語文課程為各學習階 段提供「建議篇章」, 推薦 適合學生程度的文言經典作 品。. 教師可按學校情況,靈 活地把「建議篇章」融入課

有關學生參與全方位學習活動的安全事宜,學校須參考教育局相

伊拉克的基礎建設年久失修,醫療、教育、電力皆無法滿足民生需求,即使歷經 五次議會大選仍無改善,促成數以萬計的民眾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