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00年,紅黨豪爾赫‧巴特耶(Jorge Battle)總統即位後,正經歷嚴重的經濟 危機,導致國家改革大幅停滯。此階段尚出現兩項變化:首先,再度深化去管 制化、國營企業私有化,國家有意管控並確保特定產業(電信、能源、水利供 應等)的競爭性。第二,通過公部門自由競爭法案(此法案1995年生效、2005 年延長),此法案讓公共服務外包、稅務局現代化,並創設新的聘用機制。

2005年,左派廣泛聯盟首次執政,巴斯克斯政府使國家角色重要性再次彰顯,

然而尚無法獲得議會多數和社會廣泛支持。(Narbondo et al., 2010; Ramos, Mil-anesi & Ibarra, 2012)

近年來,烏拉圭政府的對外政策目標是減少對於主要貿易夥伴的依賴程度

(近期成果是大約77%的貿易輸送到15個不同的國家)及增加國內與外國投資;

對內政策目標是增進平等、降低貧窮率等。2006~2015年間,烏拉圭的年經濟成 長率達到平均4.8%,貧窮率從2006年的32.5%下降到2015年的9.7%。(The World Bank, 2017e)

第二節、 烏拉圭貿易開放程度與溫室氣體排放現況 貿易為烏拉圭經濟中重要的收入來源,其進出口總值占國家GDP的45%,

平均關稅率為2.7%。烏拉圭對於國外投資相對開放,且金融部門持續在進化,

但仍存在扭曲經濟的國營企業、未完全發展的主權市場以及集中的政府債務等 問題。(The Heritage Foundation, 2017)

一、貿易開放程度

(一)貿易開放發展過程

烏拉圭經濟發展策略從內部導向走往外部導向;從國家干預主義、進口替 代保護主義政策,走向以市場為資源分配機制、以出口為成長引擎。隨著烏拉 圭經濟自由化,貿易開放程度亦有了轉變,尤其是1990年代簽訂MERCOSUR及 WTO等條約更為顯著。

第一階段貿易改革從1970年代開始,前半段時間開啟社會及政治變革,促 使烏拉圭隨著經濟開放、金融自由化,將貿易修正到新的發展模式,然而由於 當時仍為軍事政權治理,貿易改革進程尚未大幅度進行。(Fleitas, et al., 20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階段貿易改革始於1990年代,可歸因於當時國內外因素所促成。國內 因素乃1989年拉卡耶總統上任後進行的積極改革。國際因素則來自當時背景,

其一為1980年代中期南美洲經歷的經濟危機,促使國內另尋政策解決;其二為 1991年阿根廷、巴西、巴拉圭與烏拉圭簽署MERCOSUR條約,大幅削減政府對 於特定產業的保護,是引領貿易開放的重要變因。

Vaillant 即指出,烏拉圭1988至1994年間的貿易政策,旨在終結先前進口替 代政策中的反出口障礙,意在延續並深化1970年代開放進程。拉卡耶總統在面 對反對聲浪時,嘗試運用如同桑吉內蒂總統的「非正式合作」手法,但在涉及 國營企業私有化議題時,主要三個政黨的反對比過往更大。(Vaillant, 2000) 烏拉圭今日已是高度貿易開放的開發中國家。由「烏拉圭貿易占GDP比重」

觀 察 近 年 的 貿 易 開 放 過 程 : 1973 年 占 20% 、 1984~2002 年 為 較 低 時 期 , 2003~2013十年間皆在50%以上,最高點出現在2008年的65%。(WDI, 2016)

圖5-1. 烏拉圭貿易占GDP比重 資料來源:World Bank (2017c)。

隨著國際貿易開展,烏拉圭至今已存眾多經濟組織及貿易協定。下表5-1顯 示,烏拉圭除參與WTO及MERCOSUR等多邊協議,亦進行雙邊合作,對象包 含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其餘協議多以MERCOSUR成員身分簽署,例如與

0 10 20 30 40 50 60 70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貿易占GDP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色列、秘魯、玻利維亞、智利等的FTA,與摩洛哥的架構協定,與南非關稅 聯盟(Southern African Customs Union, SACU)、哥倫比亞-厄瓜多-委內瑞拉(Co-lombia - Ecuador - Venezuela)、印度等的優惠貿易協定。(WTO, 2017)

表5-1. 烏拉圭參與之商品暨服務貿易協定

貿易夥伴及簽署時間 多邊協議 WTO 成員(1995)

關稅聯盟 南錐共同體 (1991)

FTA

MERCOSUR- 以色列 (2007)、祕魯 (2005)、玻利維亞 (1996)、

智利 (1996) 墨西哥 (2003)

架構協議 MERCOSUR- 摩洛哥 (2004)、墨西哥 (2002)

優惠性貿易協定

MERCOSUR- 南非關稅聯盟 (2008)、哥倫比亞、厄瓜多及委 內瑞拉 (2004)、印度 (2004)、墨西哥(2002)

阿根廷 (2003)、巴西 (1986)

尚未生效的 FTA 智利(2016)、MERCOSUR-埃及(2010) 資料來源:SICE (2017b)。

觀察烏拉圭貿易自由化具兩項特徵:首先,經濟聯盟對於國家存在顯著權 力,許多時候國家貿易改革政策都是與他們協商過的;第二,製造業高度集中。

1980年代中期,在進口替代過程中,傳統出口部門數量減少,給予企業一股巨 大的市場力量。另外,政府執行穩定計劃,在匯率定錨之上,通貨膨脹大幅減 少,披索大幅升值(尤其是對非MERCOSUR國家)。(Casacuberta, Fachola &

Gandelman, 2004)

(二)貿易開放程度

本文將以傳統基金會的「經濟自由指數」呈現烏拉圭的貿易開放程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5-2. 烏拉圭貿易自由度

資料來源:The Heritage Foundation (2017)。

由傳統基金會的數據顯示,除了2000年金融海嘯,使得貿易自由程度驟降 外,其餘時候均高於世界平均。甚至在2007年金融危機發生時,烏拉圭仍能維 持高度貿易自由。傳統基金會資料庫顯示,烏拉圭在1995~2017年間平均獲取 75.3分,即便貿易開放程度近五年來,在兩指標中有些微趨緩、下降,但對比 傳統基金會及其他指標,無論在上述哪一個資料庫,烏拉圭與世界其他國家相 比皆顯示相對高的貿易開放程度。

然而,觀察資料庫的檢測分數時,由於世界上幾乎全部國家均高於6分(換 算為60分),低於此分數的僅有兩成國家,意味著評分結果中,差一分即差很 多。考量世界各國分佈,本文將貿易開放指標的起始點設置較高。(The Heritage Foundation, 2017; Fraser Institute, 2016)

烏拉圭貿易開放於1990年成為MERCOSUR成員國後大幅展開。由下圖5-3 能觀 察到,1990至1995年間,烏拉圭平均保護率大幅削減,原因即為MERCOSUR成員 國承諾內部關稅依計劃時序降為零,使貿易自由度更進一步深化。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世界貿易自由度 烏拉圭貿易自由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5-3 烏拉圭稅率

資料來源:WDI (2017e)。

二、溫室氣體排放現狀

(一)現狀

烏拉圭目前溫室氣體總量,不含 LULUCF 為 34.57 二氧化碳當量,相比 1990 年成長 31%;含 LULUCF 則為 14.76 二氧化碳當量,相比 1990 年降低 43

%,其走勢如下:

0 2 4 6 8 10 12 14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5-4. 烏拉圭溫室氣體總體排放趨勢圖 資料來源:WDI (2017d)。

烏拉圭溫室氣體排放大宗來源為甲烷,占所有溫室氣體的55%,其主要來 源為畜牧部門。其餘依序為23%的二氧化氮、22%的二氧化碳,前者主要與製 造、營建有關,後者則來自直接污染源以及與運輸部門。其分布可見下圖5-5:

圖 5-5. 烏拉圭溫室氣體排放分布

資料來源:World Bank (2017c; 2012; 2013)。

根據產業分布,將烏拉圭溫室氣體排放繪如下圖5-6。從圖中分布可見,溫 室氣體主要來源為農業及能源部門,其中最大比例來自農業部門,尤其是禽畜 胃腸道內發酵及農業堆肥產生的溫室氣體為最大宗。因此,基於保育或經濟發 展目標等因素,執行一系列政策。根據產業類別的溫室氣體排放如下:

其他 1%

甲烷 55%

二氧化氮 23%

二氧化碳 2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5-6. 烏拉圭溫室氣體排放產業類別

資料來源:CAIT Climate Data Explorer (2013)。

1. 甲烷

烏拉圭溫室氣體排放最大宗來源為甲烷,其中以農業活動「禽畜胃腸道內發 酵」占最大量,其次為稻米種植、固體廢棄物等。(Ciganda, Salvo&Pravia, 2015)

圖5-7. 烏拉圭甲烷排放趨勢圖 資料來源:WDI (2017c)。

20.86%

69.20%

4.29%

2.92%

2.73%

能源 農業 廢棄物 工業製程 燃油燃料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19000 20000 2100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5-8. 烏拉圭CH4排放來源產業分布 資料來源:CAIT (2013)。

2. 二氧化碳

烏拉圭的二氧化碳從1960年以來的變動趨勢為整體上升但是趨緩,最新可 取得資料(2013年)的排放值(人均百萬頓)為2.23。如同下圖所顯示,過去 半世紀以來,二氧化碳排放在2012年達到高標2.56,在1986年達到最低值1.05,

其主要來源為化石燃料燃燒,以及水泥製造等生產活動。(WDI, 2013)

圖5-9. 烏拉圭二氧化碳排放趨勢圖 資料來源:WDI (2016a)。

92.80%

4.20%

3.00%

農業 其它 能源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資料來源:INGEI (2012)。

3. 二氧化氮(NO2)及其他溫室氣體(GHGs)

除了上述主要溫室氣體,二氧化氮占溫室氣體排放第二名,「其他溫室氣 體」包含氟化烴(HFC)、全氟化碳(PFC)及六氟化硫(SF6)等,但總量極 低。(Ciganda, Salvo & Pravia, 2015) 下圖為二氧化氮及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趨勢:

圖 5-11. 烏拉圭 NO2 及其他 GHGs 排放趨勢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單位:千噸CO2當量

二氧化氮

資料來源:INGEI (2012)。

(二)溫室氣體排放之相關國內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