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煤礦業興起與生產體系建立

第一節、 煤礦業發展背景

第一節、煤礦業發展背景

本節首先回顧臺灣煤礦的發展,瞭解煤礦成為「資源」的時代背景;其次,

從平溪地區的煤層地質切入,整理平溪地區煤礦資源的特性,瞭解平溪地區成為 煤礦業重鎮的背景。

壹、臺灣煤礦業的發展

一、日治前的煤礦業發展

史前時代,約1,100 年前的臺灣北部地區可能已有煤礦的開採;十三行文化 中,當時的人們也已曉得利用煤礦煉鐵。(臺灣礦業史,1966:99-101;劉益昌,

1992:57)荷西時期,荷蘭人也曾於基隆一帶採煤煉鐵,康熙 56 年(1717)成 書的《諸羅縣志》有以下之記載:「煤炭,灰黑,氣味如硝磺,可以代薪,焰甚 烈,北方多用之。出雞籠、八戶門諸山。相傳荷蘭駐雞籠時,煉鐵器皆用此。」

(陳夢林,1958:108)而明鄭時期則因官方無暇計畫煤礦的開採,加上當時的 需求量不大,礦業並無顯著的發展。(盛清沂,1960b:6)

清領時期,清政府以「開挖煤炭,恐傷龍脈」的說法禁止煤礦開採,甚至立 有「挖煤者立斃」的禁令。(臺灣礦業史,1966:570)雖然官方明確禁止煤礦的

29 「礦」於早期的文書中,有「礦」與「礦」兩種寫法,為求敘寫與閱讀的一致性,文中統一 以「礦」字表示。

49

開採,但實際上仍無法杜絕民間私採的行為發生。道光年以後,隨著西方船艦陸 續的到來,臺灣北部豐富的煤礦為各國所覬覦,也促使民間私採私賣的量持續增 加。(黃清連,1995:33)由於私採的情形普遍,同治 9 年(1870)清政府派人 在基隆地區進行勘查後,決議開放煤禁。同治10 年(1871)成書的《淡水廳治》,

對當時基隆地區的煤礦開採情形有詳細記載,節錄如下:

「……勘得海港東邊之深澳坑、深澳堵、八斗仔、土地公坑、竹篙厝、偏坑、田 寮港、后山、石硬港、暖暖、四腳亭、大水窟等處皆屬旁山,無礙正脈,去民居 遠,於田園盧墓亦無妨礙,計得九十二洞。閉歇者二十三洞,煤已竭,無可開,

地歸山主;暫停者二十一洞,賤值滯銷,淺流難運,遂停工;現開者四十八洞,

中如四腳亭四洞,夏秋間亦水淺,轉運為難,停工未採,至八、九月始開。……」

(陳培桂,1963:112)

由引文可發現,當時基隆一帶的煤礦開採已相當普遍,「暖暖山前」的暖暖、

四腳亭等地,皆有開採的紀錄。煤禁雖然已開放,但清政府對於採煤的區域仍有 一定的限制,且開採技術尚多停留在拖籠坑採煤的形式。直至同治13 年(1874),

沈葆楨引進新式採礦設備,光緒2 年(1876)更於八斗子開鑿臺灣第一口官營現 代化直井,終使臺煤逐漸邁向現代化。但該礦最後還是因創辦經費甚鉅,以及種 種積弊而失敗收坑。(臺灣礦業史,1966:575-577)

綜上所述,清政府雖於同治9 年(1870)開放煤禁,並將煤礦的開採官營化,

但對其開發與利用的程度仍舊不高。日治時期以前,煤礦還是以民間私採的形式 較為普遍。

二、日治後的煤礦業發展

日治以後,總督府頒布礦業政策,希望杜絕民間私掘的情形,並於明治 30 年(1897)著手調查臺灣北部的煤田,作為未來開發之參考。但在日治初期,由 於礦業經營者素質較差、採炭法幼稚、小礦區林立、交通運輸不便、政府編列海 軍預備煤田等因素,使得臺煤的成長有限。(陳慈玉,1993:388-390)

日俄戰爭後,由於日本經濟逐漸好轉,加上政府開放預備煤田、機械採煤的 成功與流行,以及縱貫鐵路全線通車,臺煤的生產在明治38 年(1805)以後逐

50

步獲得改善。(黃清連,1995:71-74)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又因為海外 新市場的開拓、島內鐵路運輸量的增加、製糖業的消費、其他工業與民生日用的 需求,促使臺煤產量增加,並進一步刺激新礦的開拓與舊礦的擴大,更吸引本土 與日本財閥創立會社以投資開發,如木村礦業、臺灣炭礦、基隆炭礦、臺北炭礦 等株式會社便於此時期設立。(黃清連,1995:74-76)平溪地區的煤礦,也在此 一時期正式拉起開採的序幕。

然而,一次戰後臺煤的盛產,卻造成了生產過剩的問題,煤價也因此而大跌。

但由於當時多數煤礦已使用機械採煤,且仍多為開採淺層之煤,生產的成本相對 較低,雖然煤價暴落,生產量卻不增反減。(盛清沂,1960:16)直至昭和 3 年

(1928)濟南慘案發生,臺煤出口中國受阻,再加上昭和 4 年(1929)全球經濟 大恐慌,不僅使得臺煤價格暴跌,生產量也逐漸減少。雖然在昭和10 年(1935)

以後,由於戰時的刺激與臺灣工業化運動開始,以及政策鼓勵增產,臺煤產量大 增,但最後還是因為日本大戰失利、國內資金與勞動力短缺等影響下,臺煤的生 產幾乎停頓。(盛清沂,1960:16-17;黃清連,1995:80-82)

綜觀日治時期臺煤的發展,雖然隨著世界經濟的情勢,以及中、日之間的關 係而不斷波動,但整體來說,已較日治以前大幅的進步,包括開採技術、生產量 等。此外,開採的範圍也由基隆一帶擴展至山間地區,如「暖暖山後」的平溪地 區。

三、戰後的煤礦業發展

受二次大戰的影響,臺灣的煤礦業在戰後初期幾乎完全停擺,但在政府與業 界的通力合作下,包括煤業政策、工會組織、生產技術與開發等方面的改善,民 國35 年(1946)以後,臺煤逐漸復甦。(黃清連,1995:83-85)

隨著臺灣的經濟成長,臺煤於戰後大致呈現逐年增產的趨勢,於民國53 年

(1964)更突破 500 萬噸。雖然生產量提升,但仍無法完全供應市場的需求,促 使臺煤主要消費者之一的臺灣電力公司,因火力發電用煤不足,而增加使用燃料 油的比例,這使得市場上的能源供需產生變化。(黃清連,1995:90)原先居於 臺灣能源供應主導的煤礦,在民國56 年(1967)被石油取代;民國 58 年(1969)

更因石油公司對臺電提出優惠價格,再次使得臺煤市場大幅萎縮,煤產與銷售量 開始逐年下降,臺灣各地的煤礦也陸續收坑。(黃清連,1995:90-91)隨著民國

51

89 年(2000)三峽利豐煤礦收坑後,臺煤的生產也暫時畫下了休止符。

由臺煤的發展過程可以發現:第一,由於需求不高加上傳統觀念的認定,煤 礦在清代初期似乎還稱不上是重要的「資源」,但隨著國內的需求增加以及列強 的覬覦,臺煤的重要性逐漸提升;最晚在日治以後,政府已明確訂定並施行各項 礦業規則,煤礦也成為資本家極欲投資開採的「資源」。第二,臺煤自日治時期 以來,其發展便隨著市場的需求而起伏不定,直到民國60 年(1971)左右,更 因石油的普遍使用,而逐漸走下坡,顯見煤礦具有「不穩定」且能夠「被取代」

的特性。而平溪地區的煤礦業發展情形,也大致隨著臺煤之發展趨勢而起伏變動。

(圖3-1)

圖3-1 臺煤總產量與平溪地區產量變化趨勢(1897-1980 年)

說明:1.為突顯平溪地區的煤礦產量變化趨勢,圖中的平溪地區產量為「原產量 x 5」的結果;

2.由於缺乏戰前平溪地區各煤礦的產量數據,1945 年以前的平溪地區產量,僅以石底煤礦 為代表。

資料來源:林再生,(2000),《平溪鄉煤礦史》,頁 112-117;黃清連,(1995),《黑金與黃金 基 隆河上中游地區礦業的發展與聚落的變遷》,頁73、86;臺陽礦業公司四十週年慶典 籌備委員會編輯組,(1958),《臺陽礦業公司四十年誌》,頁 63-65。

貳、平溪地區的煤礦資源

煤田意指在相同的地質環境下,與一個或數個地質現象有關的煤帶之統稱;

煤區則指的是經濟、運輸等地理條件相類似的數個煤田之範圍。(何春蓀,1959:

12)臺灣已開發的煤田多分布於北部地區,該區域主要可分為:基隆、臺北、新 竹、竹南、苗栗等5 個煤區,其中又以基隆煤區的蘊藏量最豐。30(何春蓀,1959:

30 臺灣的煤田分布於北部及中部地區,但中部的三大煤田集集大山、鳳凰山、阿里山,因煤層

52

8;盛清沂,1960b:19)

煤層發育方面,由於臺灣全島受到顯著的造山運動影響,地質構造複雜,煤 層因而有幾點特性:煤層集中於小區域、深部的煤層因地質作用而抬升近地表處、

煤層走向多為傾斜或急傾斜、煤層連續性低、煤層厚度變化大、煤塊易化為粉炭、

煤層上下磐脆弱。(顏滄波,1949:71-74)除前兩點有利於外,後五點皆不利於 開採的進行。

平溪地區的煤田位於基隆煤區的範圍內,主要包含菁桐坑煤田,以及武丹坑 煤田。大致以石底向斜軸為界,西北屬於菁桐坑煤田菁桐煤帶;東南屬於菁桐坑 煤田十分寮煤帶,以及武丹坑煤田武丹坑煤帶之西延。(圖2-1)(林再生,2000:

31)本區的煤層以石底層最為發達,該層由於所含的煤層多且煤田分布廣,為臺 灣最主要開採的煤層。(程宗陽等,1956:1)石底層原名中部夾煤層,由於平溪 地區石底一帶的地層最具有代表性,民國42 年(1953)顏滄波與陳培源便以「石 底」作為此層的命名。(顏滄波等,1953:14)石底層可採煤層最多可達 7 層,

其中本層煤最厚,開採之經濟價值較高,為主要開採的部分。(圖3-2)(何春蓀,

1959:20)本層煤中,通常含有一層深灰色頁岩夾石層,又稱石釘、臺灣層準、

臺灣標記,厚度最多可達4 公尺左右,其將本層煤分為上煤(第五層)及下煤(第 六層)兩部分。一般而言,上煤與下煤厚度的比例約 3:7,若是夾石層厚度太 大時,則僅有下煤可資開採。(何春蓀,1959:21)

圖3-2 石底層煤層示意圖

說明:本圖僅為示意圖,比例並未按照實際的情形繪製。

資料來源:臺灣礦業史編纂委員會,(1966),《臺灣礦業史 上冊》,頁 557-558。

條件不佳,且交通運輸不便,開採價值較低。(何春蓀,1959:8;盛清沂,1960b:19)

53

值得注意的是,平溪地區的煤田因堆積條件不同,而有地區性的差異出現。

(林再生,2000:31)就主要開採的本層煤沉積厚度而言,石底向斜軸北翼的菁 桐煤帶,煤層由西至東逐漸變薄、淺層之厚度較深層為大;而石底向斜軸南翼的 部分,本層煤亦是由西向東變薄且變化劇烈,而中部以東之區域,本層煤較不發 達。(林再生,2000:34-35)另就本層煤中的夾石層厚度來看,雖然有部分區域

(林再生,2000:31)就主要開採的本層煤沉積厚度而言,石底向斜軸北翼的菁 桐煤帶,煤層由西至東逐漸變薄、淺層之厚度較深層為大;而石底向斜軸南翼的 部分,本層煤亦是由西向東變薄且變化劇烈,而中部以東之區域,本層煤較不發 達。(林再生,2000:34-35)另就本層煤中的夾石層厚度來看,雖然有部分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