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礦業興起前的聚落發展

第一節、 環境背景

平溪地區位於臺北盆地東側的丘陵山地區,此地除東北側的基隆河河谷外,

其餘皆為山地圍繞。西北以觀音山—姜子寮山山稜線與今新北市汐止區相鄰,北 以姜子寮山—頂子寮山—五分山山稜線與今基隆市暖暖區相隔,東北以五分山—

五分寮山—大平林山山稜連線與今新北市瑞芳區相連,東以大平林山—內平林 山—大坑山—下內平林山—上內平林山—枋山坑山山稜線與今新北市雙溪區相 接,南以枋山坑山—乾溪山—火燒寮山山稜線與今新北市坪林區相對,西以火燒 寮山—伏獅山—峰頭尖—觀音山山稜連線與今新北市石碇區相交。

本區以第三紀中新世沈積岩為主,自古而新有木山層、大寮層、石底層、南 港層、南莊層。(圖2-1)其中,木山、石底、南莊等層,屬濱海相或陸臺相地層,

主要有三點特徵:其一,均有含煤層或豐富的炭質物,是臺灣主要之含煤層;其 二,由白色或白灰色細粒至粗粒砂岩,與細砂岩、粉砂岩及頁岩所構成之薄頁互 層;其三,所含化石稀少。(黃鑑水,1988:3)其餘的大寮層、南港層則屬海相 地層,以厚層亞混濁砂岩或石灰質砂岩及灰黑色頁岩為主,且含有較多的海相化 石。(黃鑑水,1988:3)構造地質方面,石底向斜軸大致沿基隆河河谷,呈東北 東—西南西走向,貫穿本區;本區的地層便大致以向斜軸為中心,向兩翼依次出 露南莊層、南港層、石底層及大寮層。(黃鑑水,1988:19)簡言之,軟硬岩互 層的特色,影響本區的地形演育,而含煤層的出露,則為本區日治以後的煤礦發 展,埋下了伏筆。

15

圖2-1 平溪地區地質圖

資料來源:中央地調所,《五萬分之一 臺灣地質圖》,臺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圖幅:雙 溪、臺北、新店、頭城)

地形分區上,平溪地區屬於西部衝上斷層山地區。由於本區多屬軟硬岩互層,

且呈緩傾斜,配合臺灣北部地區雨量豐富的特色,在受到逕流的侵蝕下,而切割 為許多小地形區。(陳國川,2005:38-39)平溪地區大致以基隆河為界,左岸屬 於南港山脈,為本區與今汐止區、瑞芳區、基隆市暖暖區之界山;右岸屬於伏獅 山山脈,為本區與今坪林區、雙溪區之界山。以上兩山系皆呈東北東—西南西走 向。(圖2-2)(林朝棨,1957:231、236-237;陳國川,2005:38-39)

16

圖2-2 平溪地區地形水系

資料來源:河階資料係參考楊貴三等,(2010),《臺灣全志,卷二,土地志,地形篇》,頁 55。

本區位於淡水河支流基隆河之上游,西南部薯榔里與石碇區光明里、永定里 交界的分水崙,為基隆河發源地,其主流沿石底向斜軸向東北東流,呈縱谷地形。

(楊貴三等,2010:55)此河段由於位於上游地區,河流下切作用旺盛,加上軟

17

硬岩層交錯或是主支流侵蝕作用差異,瀑布地形發達,著名的有十分寮瀑布、眼 鏡洞瀑布、嶺腳瀑布等。其中,位於新寮里、南山里交會處的十分寮瀑布,高約 16 公尺,寬約 30 公尺,有「臺灣的尼加拉瀑布」之稱。(楊貴三等,2010:35-57)

此外,本區壺穴地形發達,又以大華一帶最為著名,當地之地名「石槽」,其由 來便與壺穴地形有關。由於本區河床多崎嶇不平,因此少數相對平坦的河段,便 有「平溪」的稱呼出現。如今平溪里三坑以及望古里灰窯,舊地名皆為平溪仔,

最後也成為本區行政區名的由來。

十分寮至菁桐之間的基隆河主流河谷,以及支流芉蓁林溪兩岸,有低位河階 地形分布。(楊貴三等,2010: 57-58)此平坦地多為早期聚落選址的地點,如 中埔、南山坪、十分寮等聚落;此外,也是早期居民進行水稻耕作的主要地區。

大體而言,本區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基隆河及其支流所形成的河谷、河階地形,

為少數較為平坦的區域。在此一背景之下,早期入墾的漢人,因而以「山高水深、

不成片段」,(淡新檔案,13201-010)來形容平溪地區的環境特色。

氣候方面,此區屬於副熱帶季風氣 候,最冷月均溫為16˚C,年降雨量高達 3,772 毫米,且多集中於秋季與冬季;(圖 2-3、表 2-1)民國 39 年(1950)到民國 94 年(2005)間,平均雨日達 203.9 天。

另外,再以位在平溪東勢格地區的火燒 寮雨量測站來看,該地的年均雨量更高 達5,547.5 毫米,降雨豐、雨日多的特性,

也使得該地有「見雲就落雨」的稱號。

多雨的氣候特色,也影響本區農業活動 的進行,以稻作農業來說,平溪地區兩 期稻作的播種與收成時間為一期:農曆1 月、6 月,二期:農曆 7 月、10 月。二 期稻作種植期間因為雨量過多,多數仍 以1 月播種、6 月收成的一期稻作為主。

圖2-3 基隆地區氣溫雨量圖

圖 2-3 基隆地區氣溫雨量圖

資 料 來 源 : 交 通 部 中 央 氣 象 局 網 站 , http://www.cwb.gov.tw/V7/,(2012.05.11 擷 取)

18

表2-1 基隆、火燒寮測站之平均氣溫雨量資料

測站 項目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平均

基隆 氣溫

(˚C) 16 16.2 17.9 21.3 24.5 27.3 29.3 28.9 27 24.1 21.2 17.7 22.6 雨量

(毫米) 331.6 397 321 242 285.1 301.6 148.4 210.1 423.5 400.3 399.6 311.8 3,772 火燒寮 雨量

(毫米) 525.8 456.3 423.7 266.1 351.1 395.2 274.5 378.8 635.1 701.7 637.9 579.1 5,547.5 說明:基隆測站的月平均資料為1981-2011 年之平均值;火燒寮測站則為 1906-1986 年的平均值。

資料來源: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網站,http://www.cwb.gov.tw/V7/,(2012.05.11 擷取);經濟部水資 源統一規劃委員會,(1989),《臺灣地區雨量紀錄—北部地區》,頁 82-84。

「山高水深、不成片段」以及「見雲就落雨」的環境背景,並不是進行農業 墾殖的最佳條件;此外,由於丘陵山地的阻隔,欲進入此地拓墾,必須先翻山越 嶺或是溯河谷而上才能抵達。以上的環境特色,對於清代漢人的拓墾而言,都是 一大障礙。除了有形的限制外,「番界」則是限制漢人進入的無形界線。

透過清乾隆中葉的番界圖可以發現,今南港、汐止以南的區域,當時仍位於 番界以外。(圖2-4)番界之劃設,係源自康熙 61 年(1722)朱一貴事件後,為 使「奸民無窩頓之處,而野番不能出危害矣」,(藍鼎元,1958:40)最後決議在 54 處立石為界。(黃叔璥,1957:167-168)乾隆 15 年(1750),除增添立石界址 禁止漢民越墾外,官方有鑑於熟番土地的流失問題,准許熟番於界外地區打牲耕 種,以資生計;乾隆26 年(1761)更挖溝堆土,挑築土牛及土牛溝,明確釐清 界線,永禁漢人跨越私墾。這片位於界外、作為維護熟番生計的區域,即所謂的 保留區。(施添福,2001c:84-85)

說明

20

渡邊源作,198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