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維生方式與人群組成

第四章、 礦業聚落與社會組織

第一節、 維生方式與人群組成

本節主要將利用平溪地區各時期的人口統計資料,並配合昭和20 年(1945)

的《戶口調查簿 本居戶》、《戶口調查簿 寄留戶》,以及民國58 年(1969)的《戶 籍登記簿》,釐清礦業興起後,平溪地區居民的維生方式以及人群組成特色。

壹、以礦業為主的維生方式

大正7 年(1918),平溪地區的煤礦業正式開始經營,使得原以農業活動為 主的在地居民,有了不同的就業選擇;此外,不少外來人群也陸續進入從礦。最 晚在昭和年間,礦業活動已成為當地居民最主要的維生方式。以下將分別介紹在 地礦工與外來礦工的就業型態。

一、由農轉礦的在地礦工

昭和10 年(1935),時任雲泉商會炭礦部長的尾加重治,對當時石底炭礦的 勞動力來源,有以下之介紹:「作業人員全部為在地農民所謂半工半農,各個坑

53 本文所稱的在地居民,指的是礦業活動興起以前,已進入平溪地區定居的人群及其後代;外 來人群則指的是礦業興起後,才進入平溪地區長期或短期居住的外來移入者。

88

場個別設有大苦力頭制度,直接從事礦工之募集及工作場所之配置等工作。」(尾 家重治,1935 轉引自林再生,2000:60)「全部」的說法,或許帶有誇大的成分,

但仍是說明了,當時礦場勞動力以「在地兼業礦工」為主的情形。

農漁民兼業礦工,是日治時期臺灣各礦場最主要的勞動力來源。主要的原因,

與當時煤礦生產量較低、勞動力需求較少有關;再加上臺灣仍屬於農業社會,因 此礦工多為農漁民兼業。(林再生,1997a:80;莊佩柔,2000:83;臺灣省煤礦 礦工福利委員會,1968:15)以大正 12 年(1923)基隆礦業會社對該公司的礦 工調查為例,該會社所屬的礦工中,有46%原屬農業人口,礦業活動僅屬於副業 性質。(小林寬,1924:14。轉引自莊佩柔,2000:82-83)

根據訪談得知,平溪地區多數的在地礦工,昔日都曾是農業與礦業並行。平 日於礦場下工後,多會再到田園進行整地、除草或種植番薯、蔬菜等;遇農忙時,

則待在田園中工作,直到農忙期結束才回礦場上工。如農曆2 月、7 月與 6 月、

10 月,分別為稻作插秧、收成的時間,在地居民大多會於此時回到田中。

配合日治時期的就業統計來看,平溪地區的農業就業比例雖然逐年下降,但 在就業人口方面,仍舊維持一定的數量。大正 9 年(1920)的現住人口中,有 2,040 人是以農業活動為主,占總就業人口的 85.6%;直到昭和 5 年(1930),仍 有將近1,926 人的以農為主。(表 4-1)

表4-1 平溪地區各種族之就業人口(1920 年、1930 年)

1920 年就業人口

合計 農 礦 工 商 交通 公務自由 家事使用人 其他

內地 75 0 17 33 0 2 23 0 0

外國 2 0 0 0 0 2 0 0 0

本島 2,304 2,040 47 35 34 5 33 3 110 合計 2,381 2,040 64 68 34 9 56 3 28

1930 年就業人口

合計 農 礦 工 商 交通 公務自由 家事使用人 其他

內地 28 0 12 2 1 7 6 0 0

外國 48 0 35 6 6 0 1 0 0

本島 3,126 1,926 923 67 131 43 28 8 0 合計 3,202 1,926 970 75 138 50 35 8 0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1922),《第一回臺灣國勢調查要覽表》;臺灣總督

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1932),《國勢調查中間報 臺北州七星郡》,頁 15。

89

由於農礦兼業的維生方式,再加上昔日內外交通不便,在地居民通常都不會 選擇離家太遠的礦場工作。分散於平溪地區的各處礦場,正提供附近的在地居民,

最便利的就業地點選擇。以東勢格地區為例,礦工每日往返於住家與礦場的時間,

通常不會超過4 個小時,54在以步行為主的交通方式下,鄰近的臺和、大東、木 山、建源等礦,都是該地區居民主要做礦的地點;又如薯榔寮的黃厝、分水崙、

詹厝等聚落,居民多是在臺陽石底、青桐煤礦工作;嶺腳寮尪仔上天的居民,通 常選擇山腳下的永昌煤礦;而十分寮地區番子坑、大湖、坑頭、林厝等地之居民,

也主要在益隆煤礦工作。

然而,由於煤礦收入較豐等因素,55居民逐漸轉變為以礦為主的就業型態。

以戰後各戶農家的戶長職業變更來看,民國58 年(1969)以前,職業登記為「農」

的戶長共有558 位,有 267 位於戰後轉為以礦業為主,似乎可以說明此一現象。

(表4-2)

表4-2 戰後平溪地區原從農戶長之職業變更(1969 年以前)

全鄉(%) 石底 東勢格 十分寮

薯榔 菁桐 白石 石底 平溪 嶺腳 東勢 紫來 望古 新寮 十分 南山 平湖 合計 558 66 19 37 19 7 28 64 93 18 45 75 69 18

礦 267(41.6%) 40 16 23 9 4 12 4 31 10 23 24 28 8 農 232(47.8%) 25 2 9 6 2 10 58 48 7 20 33 38 9 其他 59(10.6%) 1 1 5 4 1 6 2 14 1 2 18 3 1 說明:此資料係整理自簿冊的「職業」欄。當職業變更時,登記員會在原有的紀錄旁,記上新的

職業項目。有部分戶長的職業曾多次變更,為求統一,本文僅取第一次及最後一次的職 業登記,來看其轉變的情形。

資料來源:新北市平溪區戶政事務所提供,民國58 年(1969)《戶籍登記簿》。

但就全臺的情形56以及實際訪談的經驗,農礦兼職的情形仍時有所見。57

54 黃清連曾針對汐止地區的礦工進行調查,居住於家中的礦工通常會選擇通勤時間在 2 小時以 內的礦場工作。(黃清連,1995:166-167)本文的調查結果與其大致相符。

55 根據田野訪談的經驗,改為以礦為主、以農為輔的原因,多數是因為從事礦業工作的收入較 豐;此外,尚有人提到農業收成不佳、灌溉水源不足、田地因礦業活動而出租或轉賣等原因。

56 民國 60 年(1971)左右有關煤礦礦工的討論,仍多會提到農礦業兼業而造成礦業勞動力不足 之問題。(李建興,1993:36;黃添進,1967:12;臺灣省煤礦礦工福利委員會編,1968:15)

57 根據民國 57 年(1968)公布的《戶籍上行業職業及教育程度查記辦法》第九條規定,「凡同 時從事兩種以上職業者,應查記其從業時間較長之職業,其從業時間長短不易判定時,應查記其

90

居住在白石腳唐厝的張姓礦工,平日在石底煤礦擔任指導員,有空便會回到茶園 工作;居住在菁桐坑石山埤的嚴姓礦工,除固定到石底煤礦工作外,每天也仍舊 至田園進行耕作;又如擔任包頭的吳姓礦工,平日的農事會請雇工幫忙,但農忙 期仍會向礦場請假回田園工作。此外,以農為主、以礦為輔的就業類型,也仍舊 存在,如芉蓁林的謝姓礦工,大多數的時間都在茶園工作,農閒時才會至附近的 臺和煤礦做礦。

二、外來礦工的進入

除了來自本地的在地礦工外,外來礦工也隨著平溪地區礦業的興起,自行或 是由礦場招募而進入從礦。若從日治時期的職業統計來看,平溪地區在大正 9 年(1920)時,已有來自日本內地的從礦人口進入;(表 4-1)昭和 5 年(1930)

時,不僅本島從礦人數增加,石底庄甚至還有35 位中華民國籍的從礦人口。58(表 4-1)日治時期,煤礦公司在勞動力不足的情形下,常會透過南國公司在中國聘 僱勞工,而這些來自中國的勞動力多屬於專業型礦工,多擔任掘進或木匠之工作。

(林再生,1991:80;莊佩柔,2000:84)雖然目前尚無資料可以說明,這些中 國籍人口是否為臺陽招募而來,但至少顯示,當時已有外來的專業礦工進入平溪 地區,且似乎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附錄7)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昭和12 年(1937)、14 年(1940)、15 年(1941)等 3 年,平溪地區的現住人口分別較前一年增加 996 人、618 人、1,440 人,增加的 情形較其他年份明顯,其主因是來自於人口的遷入。59(附錄 7)進一步整理昭 和20 年(1945)的《戶口調查簿 寄留戶》,可以發現該年仍居住於平溪地區的 寄留戶口,他們遷入的年代,多是在昭和15 年(1940)以後。60(圖4-1)

報酬較多之職業,其報酬亦相同時,則依其本人所申報者為準。但軍、公、教及公營事業機構之 員工,具有兼職或經營副業者,仍應查記其本職。」因此,就實際情形而言,雖然登記為「礦」, 還是有做農的可能。

58 當時平溪庄共有外國人 52 人,49 人分布於石底庄,3 人分布於十分寮庄。(臺灣總督府官房 臨時國勢調查部,1932:15)

59 明治 38 年(1905)到昭和 16 年(1941)間,除上述的 3 年外,其餘的年份平均一年增加 89 人左右;而人口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來自區域內部的自然增加。以人口成長最多的昭和3 年(1928)

來看,該年較前一年增加270 人,其中,自然增加的部分有 212 人,社會增加則有 58 人。

60 本文另外有整理昭和 17 年(1942)到昭和 20 年(1945)的《寄留除戶簿》,586 戶除戶中,

有195 戶、110 戶,分別為昭和 16 年(1941)與昭和 17 年(1942)遷入。此一趨勢,與昭和 20 年(1945)的統計結果相當。

91

圖4-1 1945 年平溪地區寄留戶遷入時間與分布地點

說明:須注意的是,本圖僅能代表昭和20 年(1945),仍居住於平溪地區之寄留戶的狀態,若須 明確瞭解各年度之遷入戶數,必須配合各年度之《寄留除戶簿》才能確實表現。

資料來源:平溪區戶政事務所提供,昭和20 年(1945)《戶口調查簿 寄留戶》。

這些來自外地的寄留戶,主要分布於石底地區,且以菁桐坑、白石腳、平溪 子等臺陽石底礦場所經營的地區為主,寄留戶數甚至較現住戶還多。而有登記職 業項目的179 戶之戶長中,有 82 位職業與「礦」相關,如炭礦監督、炭礦事務 員、採炭夫、洗炭夫等,至少占 46%。61此一趨勢,應與石底礦場建立大斜坑,

集中化並擴大生產規摸有關。

石底大斜坑於昭和12 年(1937)動工,昭和 14 年(1939)完工並正式啟用。

擴大生產規摸的石底礦場,需要更多的勞動力提供,除了可能有在地居民轉為以 礦為主的就業型態外,還吸引外來的礦工進入。從寄留戶主要分布的地點,以及 戶長的職業,皆能夠呼應此一現象。而平溪地區的從礦人數,很可能也是在此一 時期,超過農業人口。

61 日治後期已不再登記職業項目,因此「職業欄」常為空白,實際的從礦比例可能更高。

92

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多數礦場的生產停擺,應有不少的外來礦工就 此離去,使得平溪地區的人口於戰後又回到萬人以下。(圖1-2)但隨著各個礦場 修復開坑,以及戰後臺煤持續的發展,平溪地區仍舊有不少外來礦工進入。以民 國58 年(1969)的《戶籍登記簿》來看,當時有 844 戶為戰後才遷入平溪地區,

其中,戶長之職業與礦業相關者,至少有546 位,約占 65%。其分布的地點,仍

其中,戶長之職業與礦業相關者,至少有546 位,約占 65%。其分布的地點,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