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礦業聚落與社會組織

第二節、 聚落型態的變遷

清代進入平溪地區的漢人,為了土地拓墾的方便,多會於開墾的土地附近,

自行搭寮居住;一旦土地拓墾有成,甚至建立永久性家屋長期定居。平溪地區也 因此呈現散村聚落的型態;唯一的例外,便是因收租而成為交通節點的十分寮聚 落,其人口較其他區域集中,聚落的規模也相對較大。而農業時代聚落型態的呈 現,與當時的土地拓墾制度以及居民的維生方式有關。然而,當礦業活動興起後,

在地居民轉為半農半礦,或是以礦為主的維生方式,再加上外來專業礦工的進入,

平溪地區的聚落型態將會有什麼樣的轉變?以下首先將觀察礦業興起後,平溪地 區的人口分布情形,其次再透過地圖資料,瞭解聚落型態的的特色,並進一步解 釋其成因。

壹、人口分布情形

大正9 年(1920)以前,石底、東勢格兩地區與十分寮地區之人口相當,皆

75 此一結果與前人之調查類似:曾榮盛於民國 54 年(1965),以抽樣調查的方式瞭解瑞芳鎮的 礦工來源,結果發現,當地的礦工多為在地居民;(曾榮盛,1967 轉引自黃真瑋,2001:31)民 國62 年(1973)的統計,於籍貫所在鄉鎮工作的礦工,共有 12,174 位(57%),相對高於本縣 市他鄉鎮(17%)及外縣市(26%)的比例。(臺灣礦業史編纂委員會,1983:784)

在3

102

圖4-5 平溪地區各區域戶數密度變化(1897 年、1945 年、1969 年)

說明:本圖係以大正9 年(1920)的小字空間範圍來呈現密度的變化;民國 58 年(1969)的小 字戶數,係利用戰後的《戶籍登記簿》並配合田野調查,將該年各村的戶數統計,改以小 字的空間範圍來呈現。

資料來源:土屋重雄,(1897),《臺灣事情一班》,頁 203-204;新北市平溪區戶政事務所提 供,昭和20 年(1945)《戶口調查簿 本居戶》、昭和 20 年(1945)《戶口調查簿 寄 留戶》、民國58 年(1969)《戶籍登記簿》。

平溪地區人口在大正年以後,有逐漸向石底地區集中的趨勢,其中又以臺陽 石底煤礦所在的菁桐坑、白石腳兩地密度最高;十分寮地區的十分寮,自清代便 是鄰近地區之交通節點,而成為人口主要聚集之處;而東勢格地區整體的變化並 不明顯,僅芉蓁林一帶的人口較為密集,該地也是東勢格地區規模最大的臺和煤 礦所在之處。而人口分布的情形,將如何反映在聚落型態上?

根據民國40 年(1951)的地籍圖,描繪出當時的聚落分布型態如圖 4-6。(圖 4-6)由該圖可以發現幾點特色:首先,各個山間河谷地區,聚落仍呈現零散的 分布型態;其次,出現4 處規模較大的集村聚落,包括菁桐、石底、十分寮,以 及三坑聚落。山間的散村為何能持續維持?集村聚落又是如何形成?以下將從居 民的維生方式,以及礦業經營的差異,進一步釐清以上的問題。

說明 40 年(1951)

典藏單位:內

104

交由家人或請外來的雇農幫忙耕作,本身則遠赴外地如雙溪泰發、瑞芳福基等煤 礦工作;又如目前居住於一坑口的陳姓礦工,昔日居住於東勢格地區的白石後,

在放棄從事農業活動後,便舉家搬遷至一坑口,除了可以就近至石底煤礦工作外,

生活上也較為便利。

簡言之,農礦兼業的維生方式,使得居民必須以通勤的方式來往於礦場及家 中,而分散於各個山間河谷地區的礦場,便成為從礦的首要選擇之一。這也間接 使得平溪地區自清代便已形成的散村聚落型態,得以持續的維持。但對於轉為專 業礦工或是其他不再從事農業活動的居民而言,便不需再受到土地的束博;離礦 場較近、生活便利的地點,或許會是更佳的居住地選擇。

參、礦工聚落的建立

各煤礦通常都會於礦坑口附近建立工寮,免費提供礦工申請入住,使其能夠 就近至礦場工作。76對於礦工來說,無非提供了工作之便利性,也提供了生活最 基本之需求,尤其是來自外地的專業礦工。當然,除了礦方主動搭建的工寮外,

也有部分是屬於工人自行搭蓋的工寮。但無論是何種形式,這種位在礦場附近,

由礦業職員、工人及其家人所組成的聚落,是平溪地區在礦業活動興起後才出現 的聚落類型。

居住於礦場工寮的居民,多屬於以礦為主的專業礦工,且大多數來自外地。

以臺陽石底煤礦一坑及二坑工寮的居民為例,訪談15 位昔日居住於工寮的住戶,

除1 位為在地的地主外,有 4 位分別來自東勢格、芉蓁林、石硿子、幼坑,其他 10 位則來自石碇、坪林、瑞芳、南港、新竹、池上等地。另外,再以民國 58 年

(1969)石底煤礦、臺和煤礦與大東煤礦之工寮所在地的居民來看,同樣可以發 現此一現象。(表4-9)對於來自深山或是外地的專業礦工,免費的住宿空間解決 生活最基本的需求,但工人也必須給予業主工作上的回饋,才能享有居住的權 利。

76 日治時期的寄留戶,常有多戶集中於同一地番之上的情形,此地番很有可能就是工寮所在。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臺陽公司於日治時期便有搭蓋宿舍與工寮,但其他的個人煤礦,還有待進一 步確定。此外,根據訪談,戰後平溪地區的主要煤礦,礦方皆有提供免費的工寮。這與前人的研 究中,對於十分寮地區的煤礦「沒有興建工寮及宿舍等設施」之敘述,有相當大的出入。(王志 鴻等,1994:223;李玉芬:1989,4)

105

表4-9 石底、臺和、鴻福煤礦工寮所在地住戶來源(1969 年)

所屬

煤礦 村鄰(門牌) 總計 在地戶

外來戶

合計 外省 本省

北北基 宜蘭 雲林 花東 其他 石底 薯榔3~5(一坑) 136 27 68 20 11 22 4 2 9

白石1~10(中埔) 272 95 136 7 59 20 14 11 25 臺和 紫來 2(芉蓁林) 50 7 25 8 6 1 0 10 0 大東 紫來 7(火燒寮) 38 14 19 6 9 0 2 2 0

說明:1.本表係根據田野訪談,確認工寮所在的村、鄰位置後,配合民國 58 年(1969)的《戶 籍登記簿》整理而得;此統計並未包含該礦所有的工寮。

2.由於工寮所在的村、鄰區域內,可能會包含其他在地居民的民居,故實際的在地設籍戶 數量,應較本統計為低。

資料來源:民國100 年(2011)7 月~民國 101 年(2012)4 月田野調查;新北市平溪區戶政事務 所提供,民國58 年(1969)《戶籍登記簿》。

須注意的是,雖然各礦場都有工寮的設置,但由於礦場的生產規模差異,公 司煤礦與個人煤礦的工寮聚落,便有明顯的不同。公司煤礦由於生產規模大、勞 動力需求高,除在地的礦工外,仍須倚賴不少的外來礦工,故需建立數量較多的 工寮;而工寮的設備較為完善,還會有其他的附屬設施,像是福利社、運動場等。

三坑與菁桐聚落,皆是因為臺陽煤礦的開發,而形成之集村聚落,其中又以菁桐 聚落最具規模。

相對來說,個人煤礦由於生產規模小,工人主要來自於鄰近聚落的在地居民,

外來礦工的需求也相對較少,因此通常不需建立大量的工寮。另外,由於資金成 本的限制,個人煤礦工寮的建材設備通常較為簡單,大多為木造或是以石塊搭建,

而其他的附屬設施也較為缺乏,通常僅有福利社的設置。雖然附近居民也會來此 地擺攤開店,但當地的機能仍舊不高。例如位於六分的大華煤礦,業主建有兩座 工寮約50 戶提供外來礦工居住,還有工人自行搭建的寮仔數十棟,但礦場並未 於此地設置福利社,附近僅有兩間雜貨店。77工人與附近的在地居民,如欲購買 其他物資或是看病等生活所需,就必須前往機能較佳的聚落,如菁桐、石底、十 分寮等聚落。

不同的經營規模,使得個人煤礦與公司煤礦之礦工聚落有相異的型態呈現。

77 雜貨店皆為在地的胡姓居民開設,其中一間有兼售菸酒。有關大華煤礦的情形,係由曾擔任 該礦小頭的吳姓礦工提供。

106

平溪地區的兩大集村聚落:菁桐、十分寮,便是在此一背景之下,形成不同型態 的集村聚落。78

肆、菁桐聚落與十分寮聚落

菁桐與十分寮兩聚落,分別為石底地區、十分寮地區的人口主要集中地點,

聚落皆大致以車站為中心。菁桐聚落大致座落於戰後的薯榔、菁桐、白石3 村交 界處,十分寮聚落則座落於十分村以及部分的南山村。79以下,將從兩地區之礦 場經營,以及居民的維生方式,解釋菁桐與十分寮兩集村聚落形成的原因。

一、菁桐聚落

由日治初期的聚落分布圖來看,菁桐聚落一帶,於當時尚未有明顯的聚落分 布。(圖2-8)然而,在昭和 20 年(1945),當地的戶數已增加至 643 戶,是當時 平溪地區人口最為集中的區域。該地的興起,與臺陽石底煤礦的經營有關。

石底煤礦在開採初期,各坑口附近都有工寮的設立,但隨著石底大斜坑完工,

開啟以菁桐為中心的集中生產模式。隨著礦場生產規模的擴大,勞動力的需求也 隨之提升,為提供足夠的住宿空間,臺陽先後於礦場附近的一坑、二坑、中埔、

白石腳等地,建立大量的宿舍及工寮。(圖4-7)

78 石底成為集村聚落的原因,與行政中心的設立應有很大的關係。大正 9 年(1920)此地為平 溪庄庄役所所在,戰後延續作為平溪鄉鄉治,包括公所、戶政事務所等公家機關皆設於此,進而 使得人口逐漸往此地聚集。由於本文欲討論礦業活動與聚落發展之關係,故暫不討論平溪聚落的 部分。

79 為求統計的方便,下文有關菁桐聚落之數據,將同時採用 3 村(日治時期小字:薯榔寮、菁 桐坑、白石腳)的資料,加總或是平均;十分寮聚落則僅取用十分村(日治時期小字:十分寮)

之統計。因此統計數據與實際情形,可能會有些許差異。以人口數為例,前者實際的人口可能會 較統計為少、後者實際人口應會較統計為多。但由於這兩個聚落皆為人口最主要的集中地點,因 此整體的資料誤差應不大。

資料

108

(三)中埔

為使石底大斜坑完工後,原居住於一坑及二坑的工人能夠就近上工,臺陽於

為使石底大斜坑完工後,原居住於一坑及二坑的工人能夠就近上工,臺陽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