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熊族與猴族:群體的互動與邊界的形成

第一章 外表標籤與身體展演

第二節 熊族與猴族:群體的互動與邊界的形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熊族與猴族:群體的互動與邊界的形成

單身一段日子後,我的學姊積極幫我湊合新對象,他是學姊工作同事以前大學時 代的學長,換句話說,我學姊也不認識。半推半就下,我只好先連絡學姊的同事。

「我學長是個好人喔!不過,你接受熊嗎?」那位同事謹慎地問我。

「當然可以啊!我不限定認識的對象啦!反正先認識再說。」一方面我並不排斥 熊,一方面別人都要介紹了,到這個節骨眼我也沒有甚麼立場說不要。所以,經過轉 手再轉手,我終於跟那名學長互加 Facebook。

第一次聊天時,學長就問我「你不在意我是熊吧?」

的確,在業餘的管絃樂團拉大提琴的學長,就算在巨大的樂器旁邊,也不顯得嬌 小。儘管如此,斯文白皙的臉蛋、微微的鬍渣跟親切的笑容,反而消除了他體魄上的 壓迫感。

「不會啦!我不會不喜歡熊啊!我還比較擔心你不喜歡猴咧!」我回答。

熊,是男同志的一種次文化現象,熊族也是一個人口龐大的群體,我們可以從熊 族擁有專屬的熊族國旗、熊族酒館跟熊族聯誼社團得到證明,不管是受男同志喜愛的 狼族,或者經常遭受排斥的猴族,都不像熊「族群」鮮明又穩固。筆者的異性戀朋友 也有相同的感受,2012 年時,筆者與朋友一起參加同志大遊行,她事後問筆者「為什 麼現在的男同志好像只有兩種類型,一種看起來就是雄壯威武的熊族,另一種則是剩 下的非熊族,熊族的人口未免太多了吧?」事實上,這也是筆者亟欲解析的現象,到 底熊族在何時成為男同志眾多類型當中一個重要的群體?他們是怎麼形成與茁壯的?

當大多數男同志認可熊族的存在時,是不是男同志的審美觀也開始偏好熊族的外貌呢?

到同志雜誌The Advocate27的文章“Who's Who in the Zoo?”,這篇文章即針對男同志 各式各樣的體態,透過不同的動物進行分類,當中也包括熊族。28

1969 年,美國紐約市因同志協力抵抗警方的壓迫,發生暴力示威的石牆騷動

(Stonewall riots)。

雖然,維基百科有 性戀(bisexual)與跨性別(transexual),內容包括政治、社論、藝文與娛樂報導等。

事件過後,歐美的同志運動風起雲湧,在這樣的風潮下,男同志 對於自己的身體形象,產生反思與展演的需求,其中gay clone就是典型的代表。gay clone並不是個如同熊族、狼族或猴族的群體,而是 70 年代後期逐漸流行起來的打扮 與風格。相較早期迪斯可(disco)風格,例如瑞典流行樂團ABBA、或是電影《周末

28 George Mazzei,“Who's Who in the Zoo?” The Advocate(1979), pp.42-43 as sited in“Bear (gay culture)”,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Bear_%28gay_culture%29#cite_note-Mazzei-1, 摘錄自 2013 年 9 月 29 日。

29 美國同志在 1950 至 1960 年代,經常遭到警方的盤查或逮捕,社會對同志極不友善。1960 年代末期,

美國開始一連串的社會運動,同志也逐漸對警方的騷擾與社會歧視感到不滿,終於在 1969 年 6 月 28 日美國紐約市的石牆酒吧(Stonewall Inn)的一次警方臨檢中,爆發警民衝突。石牆騷動促使同志決心 爭取公民權利,不僅促使許多同志組織誕生,許多城市也會在每年六月底舉行同志驕傲大遊行(Pride parade),以紀念石牆騷動。因此,石牆騷動普遍被認為是現代同志運動的開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夜狂熱》(Saturday Night Fever)裡頭的約翰屈伏塔(John Travolta),這時期的男子,

大多穿著華美的翻領襯衫、搶眼的喇叭褲、偏長的髮型跟乾淨的臉龐。然而gay clone 體現出截然不同的審美觀,他們刻意模仿當時男同志認同的陽剛形象,追求的是藍領 階級的粗獷氣質,經典的穿著是象徵藍領階級的格紋或花呢格紋襯衫、緊身牛仔褲,

留著短髮、全身上下的體毛都整理地恰到好處,或許還會留一腮幫的鬍子,藉以表現 自己不拘小節的男子氣概。當時的同志情色片跟同志雜誌,也反覆展演這個形象,特 別是男同志情色片明星如Al Parker30、Jack Wrangler31或Richard Locke32等人,都是典 型的代表。33

1970 年代末至 1980 年代初期gay clone的出現,不僅代表時代風格的轉換,更標 幟男同志解放自己的身體與形象,藉此,男同志除去迪斯可風格的繁複裝飾,大方展 示健身房苦練身材的成果,進一步打破一般大眾對男同志矯情、娘娘腔的刻板印象,

由此證明男同志的形象也可以是質樸與陽剛的。這種對「男人氣概」的執念,不僅促 使男同志積極改造自己的外貌與身材,也試圖跟那些「感覺上」充滿「男人氣概」的 工人、運動員等形象結合,甚至在石牆騷動裡跟男同志敵對方的警察,這時都成為gay clone模仿的對象。最能表現這種風氣的非屬流行男子合唱團Village People,雖然他們 作品的曲風依然是迪斯可風格,但是團體成員的造型靈感,全來自紐約市格林威治村 的男同志,這反映出當時男同志想像所謂男子氣概的形象,即為Village People成員的 不同造型。34

當中特別重要的形象是皮革重機騎士。這是熊族的原型,特別是馬龍白蘭度

(Marlon Brando)在電影飛車黨(The Wild One)掀起的重型機車熱潮,使穿皮革的

30 本名 Andrew "Drew" Okun(1952-1992),美國人,活躍於 1970 至 1980 年代,落腮鬍與穩重的氣質 被認為是最有名的特徵。

31 本名 John Robert Stillman(1946-2009),美國人,活躍於 1970 年代,金髮碧眼的亮麗外型與支配慾 強烈的演出風格,廣受歡迎。

32 美國人(1941-1996),活躍於 1970 年代,以茂密的鬍子、低沈的嗓音聞名,經常扮演藍領階級的角 色。

33 林純德,〈成為一隻「熊」——台灣男同志「熊族」的認同型塑與性/性別/身體展演〉,頁 67。

34 合唱團內六名成員的形象分別是印第安酋長、警官、建築工人、士兵、皮革騎士手和牛仔,歷代合 唱團的成員雖有變動,但這六個角色都是不變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浪蕩騎士充分代表了硬漢的形象,同時被追求男子氣概的男同志加以利用,創造出一 種鬍子濃重、體毛蓬鬆、體魄壯碩跟加上皮革裝束的經典打扮。以男同志喜愛的形象 做為靈感的Village People,當然有裝扮成皮革騎士的成員,可見男同志最晚在 70 年代 就有這個群體出現。到了 1980 年代,熊族更從皮革重機騎士的風格裡獨立出來,此時 男同志已不能從單一的騎士角色獲得滿足,所以他們創造更多元、更具特色的形象來 因應蓬勃發展的男同志文化,這讓皮革騎士的形象進一步演變出更多不同的群體,像 是年紀稍長的老爹(Daddy)、著重皮革喜好的皮革癖(Gay Leather)、還有透過虐待 性活動滿足性高潮的虐戀(BDSM)以及熊族(Bear)等。1987 年Bear Magazine雜誌35

二、台灣熊族的出現

問世,熊族正式成為一種體態的典範,這本雜誌讓許多男同志有機會認同自己是熊族,

同時促進熊族「做為一群」的凝聚力。熊族的產生,反映男同志透過追求男子氣概的 方式來捍衛自尊,然而也在同時間排斥「娘娘腔」的男同志,我們接下來將會看到,

熊族如何強化男同志社交圈內「拒娘排陰」的歧視現象。

1990 年後,隨著網際網路普及,我們很容易在男同志交友網站、交友軟體或同志 遊行當中看到一群以「熊族」自稱的男同志,事實上,比起許多男同志術語,「熊」的 概念對台灣男同志來說是相對新穎的概念,「熊」是什麼群體?又如何在台灣男同志社 交圈中蓬勃發展,是值得探究的問題。

1990 年代,熊族的概念與形象,隨著網際網路傳播到世界其他地方。日本做為歐 美文化在東方的資訊前哨站,熊族也被納入日本男同志的分類中。日語的定義,36

35 由 Richard Bulger 與 Chris Nelson 在 1987 年創辦發行,內容針對的是熊族、或喜好熊族的讀者。2002 年到 2006 年一度停刊,隨後重新發行。

熊 族為體格壯碩、蓄鬍的男子。不過日本跟歐美的最大不同,就是原先熊族必備的體毛,

已不再是決定熊族的關鍵性門檻。這個現象,很可能是東亞男同志鮮少出現豐沛體毛 的體質,所以一旦使用體毛這個標準來檢視,大部分的男同志都難成為熊族的一員,

於是熊族的形象,在日本先發生體型定義上的在地化,之後再從日本傳入台灣,使台

36 〈同性愛用語 辞典〉,http://g-gate.info/know/yougo/,摘錄於 2013 年 9 月 29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灣熊族的發展與日本的熊族一脈相承。除了台灣跟日本的熊族因體態相近,具有相似 的定義外,還有一點是台灣的審美觀與流行時尚資訊大量從日本引進。由於日本熊族 吸收了歐美文化中的熊族形象並重新展演,所以台灣的熊族也充滿日本的特色,失去 了許多原來歐美熊族的概念。最明顯的是歐美的熊族會透過不同年齡層與體毛茂盛程 度,給不同的男同志放入更豐富、更細緻的「泛熊族」分類裡,舉例來說年長的可能 會被改稱爹地(daddy)或狼(wolf);年紀較輕或在伴侶關係中扮演被動方的人,通 常被叫幼獸(cup);體型比較嬌小或年紀尚輕的人則會被稱為水獺(otter)。「泛熊族」

的分類,詳見表 2-3。

表 2-3 泛熊族術語與外型標準對照表

術語 平均年齡 平均身高 平均體重 體毛量 體型 幼獸 cup 26 182(cm) 90(kg) 茂盛 肉壯 水獺 otter 27 182(cm) 72(kg) 極茂盛 勻稱 壯獸 muscle cup 28 180(cm) 86(kg) 茂盛 肌肉健美 胖子 chub 29 182(cm) 120(kg) 普通 豐滿 公牛 bull 33 186(cm) 135(kg) 極茂盛 肌肉健美 狼 wolf 34 182(cm) 79(kg) 極茂盛 勻稱 熊 bear 36 182(cm) 108(kg) 極茂盛 偏胖 壯熊 muscle bear 39 182(cm) 95(kg) 極茂盛 肌肉健美 爹地 daddy 49 182(cm) 89(kg) 普通 肉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資料來源:Gay Cliques Census37(以年齡高低排序)

以上這些細緻的分類,不管在日本還是台灣的熊族文化中都是陌生的。另一方面,

日本熊族的形象也透過男同志情色片或漫畫作品得到強化,38甚至影響台灣的插畫家 風格,例如以男同志情慾作為創作主題的插畫團體 6P,39

台灣熊族的形象,雖有歐美與日本的熊族為借鑑,然而台灣男同志對於「何謂熊 族」仍有許多討論,尤其台灣沒有經歷歐美熊族的發展脈絡,更加仰賴外在體型來定 義熊族,造成男同志對熊族抱有質疑的眼光,許多爭論,都環繞在胖/壯的定義上。

台灣熊族的形象,雖有歐美與日本的熊族為借鑑,然而台灣男同志對於「何謂熊 族」仍有許多討論,尤其台灣沒有經歷歐美熊族的發展脈絡,更加仰賴外在體型來定 義熊族,造成男同志對熊族抱有質疑的眼光,許多爭論,都環繞在胖/壯的定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