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班級經營與決定理論

做決定是教育及學校行政上重要的功能,有效的決策與決定可以提高行政實 行的效率。同樣的,在班級經營上,有效的班級經營決定可以讓班級運作更加順 利。本節欲探討教育相關的行政決定理論,並分析其與班級中教師做決定的關係,

進而探討教師在班級經營與教學上做決定的過程。

壹、 行政決定的意義

做決定(decision making)是教育行政的重要功能,Hoy 和 Miskel(2008)

認為決策是教育行政的必要條件,亦是所有行政人員的主要責任,對組織的運作 來說是成敗的重要關鍵。「decision making」可以翻譯為「決定」或「決策」兩個 意義相似的名詞,兩個名詞經常被交換使用,在教育上學者並沒有一致的用法。

秦夢群(1988)使用決策一詞來闡述其在教育行政上的理論;黃昆輝(1988)、吳 清基(2001)、謝文全(2012)則皆使用決定一詞,認為決定廣泛的包含所有抉擇 過程,而決策範圍較小,僅限於政策的制定,因此「決定」包含「決策」,後者僅

36

為前者範圍中的一種。而謝文全(2012)進一步將決定分為政策性的決定之「決 策」和事務性的決定之「決務」兩類。研究者就國內學者對決定的定義探討如下:

吳清基(1984)認為做決定為具有相對權責的個體或組織,在面臨問題解決 或行為抉擇時,依據價值目標或目的期待,從許多可行的變通方案中試圖尋找最 佳或令人滿意的可行變通方案,以期獲得理想有效的結果之行動過程。

黃昆輝(1988)將「教育行政決定」定義為教育或學校人員為了教育的發展 與進步,針對待解決的問題,依其權責透過正式組織運作研擬變通的方法,從中 做合理適當裁決的過程。

謝文全(2012)認為決定是人在面臨問題時,為了解決問題並順利達成預定 目標而尋找並選擇各種可行解決方案(alternatives)的歷程。人通常是在面臨問題 時,才會產生決定的行為,而決定是一種抉擇的行為與過程,目的是為了達成預 定的目標而產生一連串的行動,在過程中必須克服問題以順利完成目標,故做決 定是一種目標導向的行為。

基於上述學者對於「決定」的看法,行政決定可以界定為組織中行政相關人 員為了解決組織中的問題與執行政策,以達成組織目標,依其職位權責,針對問 題研擬若干解決途徑與行動方案,並對這些方案進行抉擇的行動歷程。而透過教 育行政做決定的界定,亦可連結至班級中教師對班級經營的決定過程。簡紅珠

(1998)談到關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作的教學決定,她認為教學決定是指教師 在教學過程中從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教學變通行動或方案中有意識的選擇行為。由 此可知,教師在班級中面臨到班級經營的困難與問題時,為了解決問題而研擬多 種因應策略,並做出有意識的選擇,亦是一種做決定的行為。因此,研究者將針 對行政決定的過程與模式分別於後探討,並統整其在班級經營決定上的意義。

37

貳、 行政決定的歷程

計畫與決定是一體兩面,在做決定之前通常會先就問題或欲達成的目標擬訂 相關的計畫,而計畫也可以是一連串決定的總合。綜合歸納國內各學者的說法(黃 昆輝,1988;廖春文,1992;吳清山,2004;謝文全,2012),研究者認為決定的 歷程可以分成下列六個步驟:

一、 認識問題並界定目標

做決定的第一個步驟是確認並認識有待解決的問題,進一步對問題加以澄 清,包含問題的性質、形成的原因、基本概念等,並清楚明確的界定決定的目標,

以此做為決策者判斷是否要做決定的依據。當教育行政人員經過瞭解問題後,發 現它具有解決的價值,解決時機適當且在權責範圍之內,則應著手做決定與計畫。

除此之外,要注意到待解決問題的先後順序、影響的深度與廣度、涉及的範圍與 對象及解決問題可能遭遇到的障礙。

二、 建立判斷的標準

認識並分析問題之後,必須建立決定的判斷標準,唯有符合標準所提出的條 件,才是最佳的方案。決定的執行會受限於現實情境中的條件限制,如環境的變 化、人力與物力的考量、價值體系與期望等,因此須先詳細的考慮執行的情境和 條件,做為最佳方案的根據,如此一來才能成功順利執行。而確立判斷標準之後,

必須針對標準的重要性予以衡量,按其優先順序排列,作為決定考量的依據。

三、 蒐集相關資料

蒐集和決定有關的資料,以進一步探討問題的背景及發展解決問題的方案。

且蒐集的資料不可憑空杜撰,要具有解決問題的價值。可以從圖書館、資料中心、

相關的機關與研究單位來蒐集所需的資料,資料可包含相關的事實、研究結果、

法令等。在蒐集資料時,要注意到時間的限制、資料的完備性與代表性,才能正 確的掌握做決定的狀況。

38

四、 研擬解決方案

研擬解決方案是做決定過程的核心。做決定時,應盡可能研擬出所有可能的 解決方案,才能從中挑選最經濟有效的解決辦法。解決方案可以透過一般會議、

小組討論、座談會、腦力激盪術、提案制度等方式來獲得,而方案除了要具備實 用性之外,也必須預測實施可能的後果。

五、 選擇最佳方案

列出解決方案之後,即須進行嚴格仔細的比較、分析與評估,考量其利弊得 失,從中選擇出最有利於組織目標達成且負面影響較低的合理方案。選擇方案時,

除了考慮方案的有效性、可行性和經濟性之外,也必須評估方案的風險與利他性,

優先採用風險較小、兼顧組織及成員利益的方案。

六、 實施及評鑑改進

一旦做完決定之後,就要將其付諸實行。透過規畫將所做的決定轉化為可以 具體實施的方案,取得其合法性與合理性後加以執行。為了使決定能夠落實,在 執行後必須對實施的程效進行評鑑,從中發現所作決定的優劣,並加以修正或做 進一步的決定,因此評鑑階段也可視為另一個做決定行動歷程循環的開始。

由上述對決定歷程的論述可知,行政決定的歷程從確定問題與界定目標、設 定判斷標準、研擬可行方案、選擇最佳方案到實施,最後進行評鑑,是一連串複 雜的行動過程,因此相關人員在做決定時,應保持彈性,具備洞察與變通的能力,

掌握情境因素,以提升做決定的成效與品質。而班級教師在面對班級經營的決定 時,亦可運用上述決定歷程的步驟,先針對面臨的問題或欲達成的教育目標做清 楚明確的定義,並設定達成的判斷標準,規劃出符合班級經營內涵的各種方案,

選擇適合的方案實施後,對自己的班級經營決定進行反思與評鑑,加以修正並當 作以後教師做決定時的參考,形成班級經營決定的歷程。

39

參、 行政決定模式

行政決定的模式主要有理性模式、滿意模式、漸進模式、政治模式、垃圾桶 模式與綜合掃描模式等六種。綜合相關專家學者的看法(廖春文,1992;謝文全,

2012),研究者歸納常見的行政決定模式,茲分述如下:

一、 理性模式(rational model)

Hoy 和 Miskel(2008)認為人是「經濟人」(economic man),人類具有「全 知理性」,應本著經濟人的態度追求最佳成果與利益。因此人類在做決定時,能 透過完整資訊的搜尋,考慮所有可能的方案,並使用足夠認知能力詳細分析其利 弊得失,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的決策。理性模式的主要論點有:(1)問題可以明確 界定且和其他問題區隔釐清;(2)解決問題所涉及的目標與價值是可以確定的;

(3)決定問題的事實與相關資料是可以蒐集到的;(4)人可以找出解決問題的 所有方案;(5)所有方案均可依價值、優缺點與重要性等排出優先順序;(6)

決定者必會選擇列為優先的方案。

二、 滿意模式(satisficing model)

Simon(1960)認為人是「行政人」(administrative man),不可能具有「全 知理性」,在做決定的過程中,雖然試圖做到理性,但因受限於個人能力與環境 條件,只能在有限且能力所及的範圍做出滿意的決定(satisficing decision

making)。滿意模式的具體作法為根據過去經驗、現實狀況與未來情況,建立簡 單且只求滿意的決定模式,其參照過去辦法來解決問題,不企圖尋找所有可能方 案,而是有限度的尋找替選方案。

三、 漸進模式(incremental model)

首先提出漸進決定模式者為美國學者 Lindblom,認為決定是透過參與決定者 的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而形成。在互動的過程中,顧慮到現實狀況,參與 者會相互調適與妥協彼此觀點,就幾個方案中比較得失,從中採取一個較好的方 案。此方案可能是就現實狀況做些微調整,或雖然做較大的調整,但其後果在現

40

實狀況中是可以掌握的。

四、 政治模式(political model)

政治模式為一般政治人物所常用,認為決定是一種利益爭奪的過程,大家因 勾心鬥角而難以依據理性、科學與客觀的方式來做決定,必須由相關團體透過談 判與衝折之後,做出各方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的決定。當決定具有爭議性或是各 方勢力難以妥協時,就常運用政治模式來作決定。

五、 垃圾桶模式(garbage can model)

垃圾桶模式是由 Cohen, March 和 Olsen 等人所提出,認為組織所處的情境具 有高度的不確定性,且呈現目標模糊(problematic preferences)、方法不明確(unclear technology)、參與者流動性大(fluid participation)與看似有組織卻是無組織的狀 態(organized anarchy)。Cohen 以「垃圾桶」的比喻來論述組織為參與者

(participants)、問題(problems)、解決方案(solutions)和選擇機會(choice

(participants)、問題(problems)、解決方案(solutions)和選擇機會(ch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