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題目為「國小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實施與決定之個案研究」,探討國小初 任教師在剛進入班級之中,於班級經營上規畫並實施與做決定的過程。本章共分 為四節,首先說明研究背景與動機,其次提出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並 針對研究的重要名詞加以釋義,最後說明本研究的範圍及其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過去十幾年來,為了因應臺灣人口結構少子化和家庭組成結構劇烈的變化,

臺灣進行一波又一波的教育改革,而師資培育也不斷的革新與改變。在師資培育 的課程中,「班級經營」為不可或缺的重要科目之一,其內容包含了教師在教學現 場所需具備的各種班級管理專業知識,無論在過去教育體制或是現今九年一貫、

十二年國民教育的教育過程,班級經營皆為所有教師必須熟悉瞭解並運用的部分。

班級經營為學校實踐教育理念的重要基礎,其包含開學前準備、常規管理、

不當行為處理、教室環境佈置、親師溝通等等,皆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與成長。楊 裕仁(1995)提到,初任教職的新手,在第一次接手管理一個班級時,都會存在 許多焦慮與挫折;Kronowitz 也表示,初任教師儘管已修習過教育心理學、教學法,

也曾有實習教學經驗,但踏上講台卻往往不知道該做什麼(杜宜展譯,2009);紀 雅馨(2006)分享自己第一年擔任導師工作經驗時,認為初任教師如同新手父母,

在當導師後才開始學習如何勝任導師的角色。而初任導師因實務經驗不足,在教 學現場面臨許多意想不到的挑戰,心中充滿不確定性,也讓初任教師倍感壓力。

從上述可知,初任教師在進入班級之初,必然會經歷班級經營理論與實務之間差 異的衝擊,在心理上產生壓力與不同的情緒。在任教之初,班級教師對於班級經 營的規劃,通常會影響往後教師在教學上的效能以及對班級事務的決定。對於初

2

任教師來說,因班級經營涉及了人、事、物三方面的事務,必須具備宏觀的思想,

避免有所偏廢而導致教育目的難以達成,因此往往是最感困擾的問題(蔡義雄,

1996)。初任教師在進入班級後如何依據情境完整詳細的規劃班級經營內容,以及 實際在班級實施班級經營規劃與做決定的過程,對教師是一大考驗,亦會影響到 教師自身之教育專業提升和自我教學信念,因此如何審慎考量規畫與自我調整的 策略極為重要,此為研究動機之一。

近年來受到教育改革的影響,以及家庭人口結構的改變,班級的組成也大為 不同,在教育政策上強調「融合教育」以及受到新移民子女、隔代教養家庭等學 生人口比例日漸增多的影響,班級成員家庭背景文化組成趨於多元化,對比過去 的班級經營來說,教師為了因應多變的環境,在班級經營上的規畫也需要有所轉 變。就初任教師而言,面對這樣的轉變,在班級經營上不僅僅要考慮到一般學生,

也必須納入多元化教學以及特殊學生的安排,在班級結構的轉變之下,初任教師 更加需要研擬出不同的因應對策來解決多元化而衍生出來的新問題,相對於過去 的班級經營策略已經大為不同,所產生的問題也有所差異,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研究者本身大學就讀師範院校教育學系,修習國小教師師資培育課程,實習 完畢並已取得國小教師證成為儲備教師之一,實習結束後幾年遊走於各個國小擔 任代課教師。即使經歷半年教育實習,在每次上台前仍是感到些許緊張與焦慮;

開學前,也一再反覆檢視自己對班級的常規管理、座位安排和課程教學等規劃是 否周全;回頭省思自己對班級各項事務的決定,仍疑惑是否做到最完善的安排。

身處教育職場,對於初任教師踏入班級中所面臨到的班級經營實施與決定之疑問 感同身受。在班級經營方面,從師資培育到實際現場的轉換,難免有手忙腳亂之 感,對此需要有更多的瞭解來幫助初任教師自我成長。藉由初任教師對班級經營 歷程的分享與反思,期望能幫助研究者與研究對象在班級經營上能有所成長,發 揮其教育專業,此為研究動機之三。

班級經營所含範圍甚廣,但目前國內針對國小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實施與決定

3

的相關研究不多,對於國小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工作與教學困擾的相關研究大部分 則以問卷調查的量化形式為主,而使用質性方式的研究大多也僅以訪談和文件分 析來做探究,其中原因或許是大多數初任教師本身考量到班級經營狀況,較無意 願接受研究者入班觀察。因此本研究期望能透過長期的觀察與訪談進一步深入瞭 解國小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實施與決定的過程,並提供國小教師或初任教師作為參 考依據。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如下:

壹、 研究目的

一、 瞭解國民小學初任教師班級經營的理念與規畫。

二、 分析國民小學初任教師班級經營課程與教學、教室環境、班級常規、學生不 當行為處理、人際關係、融合教育等面向之實施與決定。

三、 探討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對班級經營反思後的決定與改變,以做為初任教師班 級經營決定時之參考。

貳、 研究問題

一、 國民小學初任教師班級經營理念與規畫為何?

二、 國民小學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實施與決定為何?

(一) 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在課程與教學面向之實施與決定為何?

(二) 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在教室環境面向之實施與決定為何?

(三) 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在班級常規面向之實施與決定為何?

(四) 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在學生不當行為處理面向之實施與決定為何?

(五) 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在人際關係面向之實施與決定為何?

(六) 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在融合教育面向之實施與決定為何?

三、 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對班級經營反思後的決定與改變為何?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了清楚明確意義,本研究所使用之重要名詞釋義如下:

壹、 國小初任教師

初任教師通常意指在學校正式任教年資三年以下之教師。本研究個案所指國 小初任教師,為修畢師資培育課程並取得教師證照,且通過教師甄選考試,任教 於國民小學之正式教師,服務年資為第二年,並擔任班級級任導師之教師。

貳、 班級經營

班級經營的意義在對影響班及運作的人、事、時、地、物等各項因素做有效 管理,以達成既有的教育目的。本研究之班級經營係指教師依據社會、學校、家 長、學生的需求與期望,為了達成教育目標、教學成效和學生潛能的發展,並且 讓班級事務能順利的運作,對班級中的人、事、時、地、物等因素做有組織的規 畫和實施的措施。

參、 班級經營實施

在本研究中,班級經營實施為教師根據自己的班級經營理念和教師專業知 能,在班級中為了達成教育目標而對班級之課程與教學、教室環境、班級常規、

學生不當行為處理和人際關係的經營等面向做規畫,並因應時代進步與社會趨勢 變化加入融合教育之面向,實際在班級中進行之活動。

肆、 班級經營決定

在班級中,教師除了被認為是管理者之外,還被比喻為「決定者」(簡紅珠,

1996)。決定是一種抉擇的行為與過程,目的是為了達成預定的目標而產生一連串 的行動。在本研究中,班級經營決定意指教師在規劃班級經營與實施時,針對課 程與教學、教室環境、班級常規、學生不當行為處理、人際關係、融合教育六個 面向,對教師、學生和情境的因素經過審慎分析與考量後,透過界定目標和選擇 最佳方案,就面臨問題所作的處理和班級經營策略調整抉擇的過程。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對於本研究的研究範圍,以及因研究者在人力、時間與經費等因素而產生的 限制,茲分述如下:

壹、 研究內容方面

本研究以「國小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實施與決定之個案研究」為題,內容包含 國小初任教師在班級經營上的理念與規畫、實施與教學過程中在班級經營上所遇 到的問題,以及教師為了解決問題而使用的處理方式與其所做的決定。班級經營 所涵蓋的範圍甚廣,教師會遇到的困擾情形原因繁雜,限於研究者時間與人力的 限制,僅針對在個案教學班級範圍中透過質性研究方法所蒐集到的資料來推論研 究結果。

貳、 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以一位新北市國民小學之正式教師為研究對象,教師正式在校年資為 第二年之初任教師,並於 102 學年度擔任高年級之級任導師。研究者透過自身主 觀性選取研究對象,基於研究倫理規範,事先告知研究對象研究題目與內容,並 取得研究對象的同意之後進行。

參、 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為個案研究,採取觀察、訪談、文件分析等質性研究方法來蒐集資料。

透過對研究現場的觀察,可以瞭解教師的言談、情緒、行為、與學生互動情形、

教學和班級經營的實施;與研究對象一對一訪談,以蒐集教師個人背景、人生觀、

興趣、教育理念、班級經營理念等深入的資料;相關文件分析能從班級中各種靜 態資料,如家庭聯絡簿、學習單、學習檔案、親師溝通信件等資料來推斷班級經 營中的重要訊息。在訪談的過程中,研究對象可能因自身記憶遺忘而造成事實無

興趣、教育理念、班級經營理念等深入的資料;相關文件分析能從班級中各種靜 態資料,如家庭聯絡簿、學習單、學習檔案、親師溝通信件等資料來推斷班級經 營中的重要訊息。在訪談的過程中,研究對象可能因自身記憶遺忘而造成事實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