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德意志地區的現代化進程

第三節 現代化的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擁有的對市民之特權迄今皆悉廢除……。

2. 擇 業 自 由 。 從 今 開 始 , 每 一 個 貴 族 皆 能 投 入 市 民 的 職 業 (citizen occupation)而無損於其地位,同時允許市民進入農民階級,反之亦 然……。

12. 廢除農奴制度。從1810年聖馬丁節(Martinmas)以後,在我們治下的 所有農奴制度將要結束。從這一天開始將只有自由的個人(像是我們 皇室領內的例子)──自由人仍然得盡其因擁有土地或契約約定的責 任義務──這是當然的事。

此外還有軍事改革、普及義務基礎教育,以及遍布全國的菁英學校。64法國 帶來的自由化改革影響,在目前看起來似乎只是經濟上原有限制的解除,而 非依據一個自由主義的理念在支配;自由化的措施透過詔令的適用影響了一 般人,而這些人大部分都還沒準備好進入新的經濟秩序者,他們即將面臨的 情況普遍存在於實施改革措施的邦國中。

第三節 現代化的成果

解放戰爭(War of Liberation, 1813-1814)勝利後,1815年召開的維也納會 議(Congress of Vienna)中恢復領土的主張不受支持、恢復神聖羅馬帝國之提 議亦受否決,最後決議在神聖羅馬帝國的範圍內建立起「德意志邦聯(German Confederation)」。德意志邦聯基本維持(甚至加強了)拿破崙所完成的領土畫分 形態,聯盟權力結構是以許多「主權獨立」「國家」的形式鬆散聯合,其目 的除為防止法國擴張主義的復萌,65另一方面也為避免(也無意於)藉此情勢創 造一個中央集權的民族國家;這種「德國愈多愈好」的狀態,也符合各邦邦

64 瑪麗‧富布盧克(著),王軍瑋、萬芳(譯),《劍橋德國簡史:一個不斷尋找自我的國家》,

153。

65 德意志邦聯在法蘭克福設有一定期召開的議會,由各邦指定的代表所組成,然而只是一個 空頭機構。沒有議長、沒有官員、沒有資金、沒有軍隊,沒有境外代表(representatives abroad),只是一群受到血腥衝突的記憶所分裂以及受到普、奧之間敵對所癱瘓的鬆散的 類主權國家的聯盟組織。見G. P. Gooch, “The Centenary of 1848 in Germany and Austria,” in Malvin Kranzberg ed., 1848: A Turing Point? (Boston : D. C. Heath, c1959), 80-8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君的利益及其他國家對歐洲權力均衡的期待。66故拿破崙雖然戰敗,但在其 統治時期所造就的政治、經濟與社會改革依然有效;德意志地區從16世紀到 19世紀的各項發展儘管還沒有太大的突破(表面上與原來形式差異不大),但 經由國家政策強力主導下的自由化改革時期己經奠定;戰後雖然保守主義復 辟,但經濟自由政策也還持繼發展。雖其主要目標僅在經濟發展,但經濟擴 大所造成的思想、地理交流的便利性等結果,又回過頭來影響政治。此時德 意志地區尚沒有「一個」中央集權政府進行有計畫的大規模改革,但是基於 德意志地區原有政治條件中產生的專制「領土邦國」,似乎在較小的規模內 也達到一定程度的類似效果;到了以普魯士為主導的關稅同盟(Zollverein)日 益發展後,將許多邦國在經濟上重新整合,進而形成更大的經濟範疇。

現代化條件的硬性達成是透過法令的頒布,解放農民的封建負擔有利於 本為富裕、獨立的農民,但是大部分轉換到雇佣契約制度中的農民卻失去封 建制度所能給予的安全保障。67農民雖在此後免除許多個人責任,但實際上 卻因一句對領主負有「來自於土地租佃或特殊契約」的義務以及給付人身自 由條件的補償,把他們打落更糟的境地,經濟上的弱者被迫放棄土地將之賣 給地主,買賣行為已脫離封建關係而不受封建義務的保障。於是一大批只有 法律自由,實際上一無所有的農業勞動人口在沒有工業城鎮可供謀生之處,

仍然得仰賴前地主而變成自由的貧困勞工,或者在無能處理益加惡化的處境 下流入城市。68

66 除此以外,德意志邦聯也是歐洲共同安全體系中的一部分(作為重要的緩衝地帶);德國所 處的地理位置及政治態勢,使「德國問題」及其未來成為歐洲共同的問題。Michael Hughes, Nationalism and Society: Germany, 1800-1945, 57.

67 這包括家庭的幫助以及領主有某種程度的義務得保障農民的生活。農奴制度廢除後過去對 於農民的保護措施也未能再保留下去,像是地主要修理當修理之農舍、在欠收時必須提 供農民食物、借錢給農民繳稅,不能將農民從其租佃逐出並佔有其土地,至少政府並沒 有系統性的措施加以保障這些習慣而被完全的拋棄;東部的一些容克很快的便看到了這 種新的經濟關聯性,自從經濟條件造成農業利益的擴張後以及農奴的缺點比較下愈來愈 明顯,長期來看自由農民及農業雇工更有效率更加便宜,因而東部的一些容克甚至不要 補償地自動將農奴轉變為法律上的自由人。見Hajo Holborn, A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 1648-1840, 377.

68 Hajo Holborn, A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 1648-1840, 406-40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至於城市中的基爾特工匠也是重要的勞動人口,工匠是城市人口中數量 最為龐大者,構成主要的政治、經濟生活;行會成員原有壟斷地方市場及物 品生產的特權,也在此時正式受到法律挑戰。69由於在自由化政策己成主要 主張,具有嚴格限制的基爾特難以作出適宜的回應,使讓基爾特看起來愈來 愈像是一種透過傳承職業(hold down employment)和固定市場(immobilize the market)以限制生產的落後組織,阻礙市場規模的擴大。不可否認,為了改善 基爾特的窘境,曾有企圖成立跨越單一城市的全區域性生產聯盟以擴大生產 力,由於缺乏政府支持而告失敗。70基爾特的存在及內部組織皆建立在等級 秩序上,是一個以恆定作為理想結構的產物,如今工商業尋求擴張、新的工 廠制度產生、貧農加入生產的行列、行業自由法(industrial freedeom)等封建 秩序瓦解,不斷侵蝕基爾特。71此外,由於一般民生用度的廣大市場是自然 存在的,因此最初的工業發展皆為民生用品(例如紡織業就是十九世紀初唯一 大規模存大的工業),又因為新式工業的生產強度遠大於傳統方式,一起造成 基爾特的沒落。72對基爾特權的取銷也在這個時期發生,比方工匠師傅世襲

69 基 爾 特 內 部 為 了 保 持 身 分 地 位 和 秩 序 , 而 將 其 成 員 精 確 地 細 分 為 師 傅 、 實 習 工 人 (journeyman)和學徒身分,並巨細靡遺的規定不同身分該有的有不同舉止,此一範疇可小 至睡覺的時間大到婚姻大事。他們是城市社會中的中間階級,基爾特組織在城市中佔有 重要的政治與經濟因素,同時政府也很明確地規定禁止沒有基爾特組織的手工業發展。

David Blackbourn, History of Germany, 1780-1918: The Long Nineteenth Century (Malden, MA: Blackwell Pub., 2003), 6. 除了這群在城市中的手工藝人外,值得一提的是,也有鄉 村手工業者,農村工匠的命運和作為主要顧客的農民緊密相關、是農村共同體的一部分,

而這些工匠與地區商人(local traders)之間的區分也並不是那麼清楚。他們有自己的團體而 且獨立在基爾特之外(他們本不欲受基爾特之束縛又因此受到基爾特的排斥),也沒有嚴格 的繼承規定;他們多有房無地,在農村中的處境也不甚理想;只有在較大的農莊以及農 民 自 己 不 能 從 事 家 庭 手 工 業 的 地 方 會 有 這 個 階 層 。Hans Joachim Hahn, The 1848 Revolutions in German-Speaking Europe, 55. 里夏德‧范迪爾門(著),王亞平(譯),《歐洲 近代生活:村莊與城市》,25、39。

70 於1650-1797間。Hajo Holborn, A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 1648-1840, 34-35. G. D. H.

Cole, Introduction to Economic History: 1750-1950, 33.

71 農業改革下產生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又因擁有了自由移動及擇業的權利而必然向較富裕的 城市地區湧入,他們也許操作手工業卻不屬於基爾特(同樣受惠的是那些作為準工匠的遊 方工匠),也許成了雇佣工人(是工業化過程中重要的人力來源),基爾特組織僅僅成了工 業生產中的一個部分。見Hajo Holborn, A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 1648-1840, 35.

72 Hajo Holborn, A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 1840-1945, 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制度的取消、城市貨物稅在內的一些貿易障礙的移除等,這些被政府取消的 權力再也沒有恢復過。

這些社會結構與封建制度瓦解的因果關係難以決定,只要人口自然成長 便極有可能壓迫封建制度的穩定性,而這也確實是封建瓦解的原因之一。然 而就政治形式上來說,民族國家的出現才算是封建制度的真正結束(大一統帝 國殘餘思想的破滅),這也難怪德意志地區封建舊秩序的全然消滅,還待民族 主義與民族國家主張沸沸揚揚的1848年革命以後才達成。73

一、 經濟發展:工業化

在德意志地區工業化開始真正進入有效發展應在1840年代,雖然在本時 期工業化開展的情況仍舊是零散而部分的,是基於小規模生產條件下的商品 貿易,以交換買賣為主而不是生產物品;74不過在經濟成長率、資本、產量 及技術條件上都有明顯的提升。751840年代在德意志歷史中發展具有重要 性,除了逐漸成長的紡織工業及製造業外,也開始了普遍的交通建設工作,

76包括大量硬質路面的修築、在萊茵河引入了蒸汽船、以及修築溝通水道的 運河;但最重要的仍屬鐵路的修建。77由於這些運輸系統的建設,能夠將小

73 即使到了19世紀初的「解放戰爭」(War of Liberation)勝利後,在維也納會議中仍有「第三 德意志」(the Third Germany)的倡議。此一主張認為應當排除只追求自我利益而不顧祖國 的普魯士及奧地利兩邦,意欲餘邦同法國聯合重新建立一個大帝國的構想。梅特湼原也 有恢復神聖羅馬帝國的想法,在1815後加以放棄。Hans Joachim Hahn, The 1848 Revolutions in German-Speaking Europe (Harlow, England; New York: Longman, 2001), 10.

74 因此商業資本主義被認為是工業化的機器時代來臨之前的主導體系,至少在動力機械真正 在生產上應用以前,除了少數如金屬或紡織業以外,建造大工廠、大規模生產由於此時 還產生不了什麼經濟利益而自然地缺乏經濟上的誘因。見G. D. H. Cole, Introduction to Economic History: 1750-1950, 32-33.

75 G. D. H. Cole, Introduction to Economic History: 1750-1950, 32-33.

76 事 實 上 , 德 意 志 地 區 內 部 的 交 通 連 結 ( 鐵 路 ) 從 1830 年 代 已 開 始 進 行 並 使 用 。 David Blackbourn, History of Germany, 1780-1918: The Long Nineteenth Century, 135. John Breuilly,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German Nation-State, 1800-1871, 22.

77 德意志地區的第一條鐵路在1835年時興建於巴伐利亞,從紐倫堡(Nuremberg)到富爾特

77 德意志地區的第一條鐵路在1835年時興建於巴伐利亞,從紐倫堡(Nuremberg)到富爾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