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章節安排與架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質;社會和國家是否同一的傳統爭議也在社會主義中發生影響,而形成不同 的理論派別。以馬克思作為代表的「科學社會主義」(scientiftic socialism)到 了1870年後以後已蔚為主流,為了能夠以科學進行分析,人的因素必須被固 定下來,如此社會主義理論所預設的一切發展方能像是數學公式一般地應用 在人類歷史中;左派的歷史解釋通常著重環境對人的影響,確實能夠在社會 主義發展的理論中找到其原因。

至於專務討論德國社會主義運動者,絕大部分著墨在組織及政治活動 上。在此類作品中,社會主義運動(不是社會主義本身)已成為德國政治日常 的一部分,討論它就像討論德國自由主義、德國抗議教派一般,較不具有突 出社會主義在德國歷史中甚至歐洲史中的重要地位。此類文章大部分起點多 為 1875 年 , 因 為 這 一 年 是 德 國 社 會 主 義 民 主 黨 (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 SPD)在組織上合一的真正時點;然 而,這也突顯出此類作品特別強調社會主義作為政黨的面向,實際上只是以 社民黨的角度在闡釋德國政治歷史的發展;尤其是1918年威瑪(Weimar)共和 時期成立以後。值得一提的是,英語世界的作者在討論德國政治問題時(社會 主義發展在此僅為政治之一環),總是特別注意自由主義、德國議會及憲政主 義發展的狀況,這或許是一種暗示其對德國「特殊道路」(Sonderweg)爭議的 的回答。

第三節 章節安排與架構

「社會主義」是現代化的產物,但雙元革命並非其精神源頭而是其政治 源頭,社會主義的精神毋寧是基於崇高的人文主義之理想、欲使人成為「完 整的人」、「真正的人」,而視雙元革命為社會主義產生環境的準備及為其手 段之主張。霍布斯邦(E. J. Hobsbawm, 1917-2012)亦指出,現代社會主義乃雙 元革命後,哲學家與經濟學家系統性論述的發酵,故社會主義之發展應與現 代化之進程共同討論。16本文題為「德國社會主義的興起」,目的實為探求社

16 霍布斯邦對此有詳細之論述,見第二章〈工業革命〉及第三章〈法國大革命〉。艾瑞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會主義「發展」的過程並予以解釋,依據上文提及的「現代化、社會問題、

社會主義」三大要素作為討論的主線,從德意志地區產業現代化的背景與發 展,試圖從精神條件(思想與政治)及物質條件(經濟與社會)上解釋社會問題的 形成及社會主義興起的條件;並以「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成立及至初步的確 立作為本文的結束;因為至此社會主義思想已然從頭腦中的風暴變得極為具 體,成為能夠依據理念而提出政策並檢討其可行性的政黨,無論此一發展對 社會主義的目標是好是壞,皆標誌了社主義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本論文認為社會問題是長期存在的現象,到了雙元革命後逐漸形成一種 社會思想再發展成明確的意識型態,此一過程並不是偶然的或突發的,必須 在西方思想文化脈絡下觀察。社會主義可歸類為一種無神論的人本主義,無 神論並非社會主義理論甚至歐洲一神論文化氛圍下的新猶,亦有可以追循的 歷史脈絡;提出三階段法則(law of three stages)的孔德(Isidore Auguste Marie François Xavier Comte, 1798-1857)透過將宗教解釋為一種社會組織的方式進 而消滅了有神論,反過來建立起人類自我膜拜的「人道教」宗教。17孔德正 是無神論走到極端的例子,但他並不是唯一的無神論者。另一位無神論的社

霍布斯邦著,王章輝等譯,《革命的年代,1789-1848》(臺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 行,1997),41-113。Bernard Crick, Socialism, 1.

17 孔德的實證主義受到英國培根(Sir Francis Bacon, 1561-1626) 以來的經驗主義(empiricism) 傳統,法國經濟學者圖加(Anne-Robert-Jacques Turgot, baron de l’Aulne, 1727-1781)、孔多 塞(Condorcet, Marie-Jean-Antoine-Nicolas-Caritat, Marquis de, 1743-1794)提出的進步 論,及聖西門的社會改革論調,這反應在他所提出的「三階段論」上便是指歷史上人類 的知識發展會經歷三個階段,是從迷信到科學的過程:第一階段為神學階段(theological stage),在此一階段人們根據神鬼來解釋世界及人類的命運;第二階段為形上學階段 (metaphysical stage),人們根據本質、終極原因及各種抽象觀念解釋世界及人類命運;第 三階級為現代的實證階段(modern positive stage,modern是對當代文明價值的肯定),此一 階段由於意識到人類知識的限制而成為最好的階段。孔德認為知識的形成與人類作為一 種生物的性質(man’s nature as a species)以及其所處的各種社會、歷史處境相關,因此在各 種現象間可觀察到的關係,才是解釋各種法則更合理的方式,武斷的解釋方式應該被揚 棄 。 "Comte, August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Ultimate Reference Suite. Chicago: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1. "philosophy, Wester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Ultimate Reference Suite. Chicago: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1. 亨利‧德‧呂巴克(著),陳一壯、王仁宏 (譯),《無神論的人本主義的悲劇》(台北市:唐山,2003),115、123-12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會主義者馬克思,提出了唯物論以解釋社會問題並以階級鬥爭作為人類文明 的動力,聲稱共產社會是終極的人類社會形式,在他腦中所形成的一個完整 的思想體系,吸引不同層次的人。縱使馬克思主義並非在各種思想理論的「競 爭」過程中一枝獨秀,但他的主張最終得到了理論上獨大的地位,影響了社 會主義組織乃至於政黨的發展,但這些支持馬克思主義的團體如何實踐馬克 思的信念又引起了另外的問題;為了使社會主義能夠存續應當如何面對其困 境,不僅只是對外在情勢的反映也是黨內的自我反省之契機,並形成本文架 構之脈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