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德國社會主義的興起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德國社會主義的興起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9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 政 治 大 德國社會主義的興起  立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黃如慧        撰  指導老師:周惠民        博士       . 2013 年 7 月 .

(2) 摘要.  . 德意志人馬克思及恩格思是社會主義的代表性人物,德國社會主義者在巴黎公. 社失敗後掌握歐洲社會主義運動的領導權,德國工會運動的發展及至今仍十分有力的 狀況,讓德國社會主義的研究成為社會主義研究最好的切入點;誠然,德國歷史發展. 政 治 大 本文《德國社會主義的興起》從德意志的中古時期論至 20 世紀初,從如此漫長 立. 的問題同樣影響了社會主義的發展,這使德國的社會主義具有其特殊性,但這種特殊 並不妨礙對整體的理解,甚至有助於對歐洲社會主義及其文化脈絡的認識。. 的歷史中探求社會主義出現的可能因素,無疑是較為適當的;因為正是這一段足夠長. ‧ 國. 學. 的時間,可以在表面上清楚辨識出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轉變,並在其下發現到思想及 文化上的變化,這些因素湊在一起,主要的政治意識型態脈絡便梳理了出來。這中間. ‧. 包括了被視為不中不西的社會主義思想,其實也是人文主義的一種產物,甚至可以與 希臘時期的人文主義加以對照(至於這點,本文難以論及),在此一對照中,又看到了. sit. y. Nat. 社會主義畢竟是時空歷史的產物,受到過真正宗教精神的洗禮,在謀求掙脫這種「精 神桎梏」的同時,社會主義又落入了一種難以擺脫的尷尬處境──是一種「一切皆為. al. er. io. 可知」的樂觀主義與政治充分結合的結果,造成了平庸的現狀。. n. v i n Ch 「現代化社會」(在本句中意指工業化社會)在發展時,面對新的社會問題而出現的政 engchi U 治主張,因此社會主義的精神源頭必須從社會問題的生成說起,社會問題也成為貫穿 本文以較為簡短的篇幅解釋馬克思以前的社會主義,是為指出社會主義是一個. 本文的主線。較長的討論馬克思與恩格思,他們總結了在他們以前的社會主義,其 「反對舊秩序」的政治思想至此具有代表性與重要性,各種複雜因素所形成的看似簡 單的社會問題,他們明確地指出根源正在於──社會問題是統治者在政治上以法律壓 迫一般人民,在精神上以宗教麻痺一般人民,處理這樣的狀況便成為社會主義的基本 主張。社會主義是一種意識型態,意識型態乃以其政治觀點涵蓋對真理、道德及美感 的解釋,具有尋求認同及政治侵略的性質,於是一些本無中心思想及散漫的準工匠團 體逐漸在社會主義的號召下聚集起來,他們所代表的是社會在開放過程中蒙受不利益 的人們欲於政治上找到活路,以其數量上的愈形龐大成為不可小覷的政治力量,這些 發展過程使歷史朝著政治民主化、文化大眾化的發展方向仿佛可以預見,而在今日成 為「不容置疑」的真相。 關鍵字:工業化、社會問題、社會主義、德國社會民主黨.

(3) 目錄.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 6. 政 治 大. 第三節 章節安排與架構 ..................................................................................... 9. 立. ‧ 國. 學. 第一章 德意志地區的現代化進程 ....................................................................... 12 第一節 封建制度鬆動 ....................................................................................... 14. ‧. 一、領土國家的確立 ..................................................................................... 16. y. Nat. 二、莊園經濟的衰退 ..................................................................................... 20. io. sit. 第二節 改革時期 ............................................................................................... 21. n. al. er. 一、開明專制 ................................................................................................. 22. Ch. i n U. v. 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 26. engchi. 第三節 現代化的成果 ....................................................................................... 29 一、經濟發展:工業化 ................................................................................. 32 二、政治發展:自由主義 ............................................................................. 35 (一) 1830 年革命 ........................................................................................ 37 (二) 1848 年革命 ........................................................................................ 40. 第二章 社會主義的興起 ....................................................................................... 46 第一節 社會問題的成因 ................................................................................... 48 一、農村 ......................................................................................................... 50 二、城市 ......................................................................................................... 56.

(4) 第二節 社會主義者與社會主義理論化 ........................................................... 61 一、早期社會主義者 ..................................................................................... 69 二、馬克思 ..................................................................................................... 77 第三節 社會主義組織化 ................................................................................... 86 一、境外陰謀組織 ......................................................................................... 89 二、境內合法政黨 ......................................................................................... 98. 第三章 德國社會民主黨的初步確立 ................................................................. 105 第一節 德國社會民主黨之成立 ..................................................................... 109 一、德意志工人總會的建立 ....................................................................... 112. 政 治 大. 二、德意志社會民主工人黨的建立 ........................................................... 119. 立. 三、ADAV 與 SDAP 合併:德國社會民主工人黨................................... 125. ‧ 國. 學. 第二節 社會民主黨之困境 ............................................................................. 132 一、反社會主義者法 ................................................................................... 137. ‧. 二、國家社會立法 ....................................................................................... 148. sit. y. Nat. 第三節 社會民主黨的回應 ............................................................................. 158. io. er. 一、修正主義的出現 ................................................................................... 160 二、大眾路線的端倪 ................................................................................... 168. n. al. Ch. engchi. i n U. v. 結論 ....................................................................................................................... 175. 徵引書目 ............................................................................................................... 180.

(5) .1..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本文主題為「德國社會主義的興起」,其問題意識乃在解釋德國社會主 義出現的條件及其特殊性,著重在社會主義政黨產生之脈絡,這代表德意志. ‧. 的社會主義意識型態得到實踐機會,同時當意識型態終在實踐的過程中必須 的妥協,認識到政治如同俾斯麥所言確實是一門「妥協的藝術」 。進一步言,. sit. y. Nat. 思想化為政治現況是將天空往地上拉,社會主義從初生到站穩到擴張的發展 中,所有的政策走向破壞了理想性,反應在社會主義「庸俗化」的批判聲中;. io. al. er. 如果藉此認識到政治必然具有的(重大)缺陷,或許可以治療政治「神聖性」. n. v i n Ch 社會主義的產生可依循三個進程加以說明:現代化(modernisation,因不 engchi U. 狂熱的現象。. 只 是 工 業 化 ) 、 社 會 問 題 (social problem, social question) 、 社 會 主 義 (socialism),這是簡化地來說社會主義產生的脈絡,其內容包含極為複雜的 狀況,加上德意志地區位於缺乏天然屏障的中歐地帶,其地理條件及政治情 勢在使其傾向保守以求自保,故在以往的歷史發展中的各種政治運動的出現 都蒙上一層消極暗淡的色彩,長久以來也被視為西歐歷史發展中的特例。不 過卻在這種政治環境下,德意志社會主義的發展相較其他國家卻又更為成 功,此一結果值得細膩的探討,必須在綿長的歷史脈絡中解釋德意志地區社 會主義發展的條件、其政治意識型態何以能夠吸引群眾(包含了知識分子或中 間階級),及於其逐漸右傾的歷史背景。.

(6) .2.. 德國社會主義的興起. 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認為社會主義運動只能產生在先進國家的 工人階級中,但俄國的例子卻顯示出社會主義的政治運動並非只存在產業發 達的先進國家,1這讓馬克思的社會主義陷入一種「各自表述」的窘境,甚至 破除了社會主義通則化、理論化的氣魄,遑論蘇聯和中國以社會主義自我標 榜為國內人民帶來的巨大痛苦,認為這是達到社會主義理想的必經之途;而 且其明白揭示「工人專政」使名為「社會民主」或「共產」(黨)的政治勢力 在許多產業較不發達的地區更長久地維持,這自然與馬克思社會主義主張中 將工人專政設定為一個不定期的過度階段有關。是故在此根本性質下其主張. 政 治 大 神, 實際上可說是政治需求決定了社會主義理論化的發展過程。 立 社會主義的訴求對象從工人階級發展到一般大眾,社會主義雖試圖對人. 可以「多元」,其內容隨各地區之實際情形的不同而改變卻仍「無損」其精 2. ‧ 國. 學. 類社會加以改造,但究其開端這種普世性價值是頗為淡薄的,從工人階級到 一般大眾的群眾路線,精確地說是政治環境之所迫,或者「信仰」擴大的必. ‧. 經過程;社會主義政黨中的階級問題的淡化,沒有造成社會主義政黨的消 失,並且在選舉中經常得利。從這樣的情況中,又足以思考,從「誰需要社. y. Nat. sit. 會主義」到「為何人們需要社會主義」?本文不以討論下層群眾的社會史為. io. er. 研究視角,而是聚焦於解釋社會主義由出現到發展的脈絡。由於本文主張社 會主義政黨之出現方能依據其意識型態做到政策建設,故主要以政黨(而不論. n. al. 及工會)作為討論的依據。. Ch. engchi. i n U. v. 社會主義從未有過精確的定義,許多攻擊者或擁護者的討論方式似乎將 社會主義視為不證自明的主張,而少有論及社會主義中模糊、矛盾的性質, 1. 2. 列寧認為社會主義革命必然會先存在於產業貧瘠之國度,正因為它們沒有高度發達的產業 和資本主義,工人們自然沒有機會被資本家所「收買」而致腐敗。詳見列寧,〈帝國主 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 ,收入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輯局(編), 《列寧選集》,第二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5-688。 有人認為社會主義只是一種經濟秩序而非意識型態(即非政治性的),它不管存在於專制社 會、民主社會、有限王權、絕對王權或者共和國,皆是可以想像的,而社會主義之政治 上的重要性乃是因經濟與政治不可分的相關性。詳見Carl Landauer, European Socialism: A History of Ideas and Movements, from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 Hitler’s Seizure of Power, Volume I, from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It’s Aftermath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1976, c1959), 5-6..

(7) .3.. 如同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的根本歧義不應只用「激進」來解釋。3若論及各式 社會主義思想的共通性質,會發現許多來自基督宗教中友誼與諒解 (brotherhood)的概念,以及啟蒙時期進步觀(progressive)中相信人類理性具有 自我提升及改善的能力; 4然而社會主義又更多地認為歷史有其進程與生命 力、人是社會環境制約下的產物,歷史的推動必需依賴先進工人階級的革 命,這似乎又否定了個別的人的主動性,間接否定了革命的人為推動作用, 夾雜了許多混亂與衝突的內容;5僅管有這種種的問題,社會主義者或共產主 義者願意用信仰的態度加以對待內心的「信仰」,因為人類文明歷史終極目. 政 治 大 到達了實踐的階段──去完成平等的最終共產主義社會。 立 社會主義一詞強調人的「社會性(social nature, socialism)」價值,認為人. 標的理論(即社會主義社會)已構架出來,哲學家的解釋已經告一段落,現在. ‧ 國. 學. 類的道德乃從其社會性中衍伸出來,正是由於人類這種基本社會性的存有才 使歐洲文明中許多美善的部分未完全受到資本主義競爭原則及個人主義所. ‧. 3. n. al. er. io. sit. y. Nat. 分別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或共產主義)之分際非常困難,若以政治光譜上「左派、極左 派」的位置而言,似對以暴力行為及體制外鬥爭達成「最終共產主義社會」目標是否為 正當、合理之手段的認定;然而,僅以此作為標準卻又顯示二者之間並無根本差異,而 共同為社會主義之一脈。對此二者之區別,列寧提出社會主義是馬克思所謂的「共產主 義的第一階段」,是殘缺的、有限的民主。Michael Newman, Social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2. 列寧,〈國家與革命〉, 收入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輯局(編),《列寧選集》,第三冊,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9-220。 所謂進步觀有兩種解方式,在啟蒙時期各有其主張者:其一,認為進步是「可能的」,只 要人們以一具體方式去實踐之;其二,進步是「必然的」,以一形上學的方式主張「進 步」是內在於歷史中的。前者為啟蒙時期的主要主張,實際上是一種改革觀點;後者方 可謂之為進步觀。馬克思主義所受的啟蒙進步觀之影響,實為後者。詳見Peter Gay, “The. 4. 5. Ch. engchi. i n U. v. Enlightenment in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eory,”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69, No. 3(Sep., 1954), 380. 作為「科學」社會主義的馬克思主義,除了經濟生產力等可加以分析的「科學」因素外, 仍不得不談到「人」的問題。馬克思認為歷史乃由人所造就(men make history),生產力的 突破即是其「無形的手」(invisible hand),是生產力逼迫人推翻因不合時宜(因而不人道) 的社會結構。另一方面,以「人」作為一門「科學」研究的對象是錯誤的,因人文問題 究非科學所能解決(若以人之利己動機討論人的行為並不能說明人的良心善意之舉)。如此 一來,辯證法中的「人」已被抽象化,「它(人)」成了歷史本身的「工具」(就像人在資 本主義體系中成了「人手(人力資源)」),於此人只是歷史的自我實踐。.

(8) .4.. 德國社會主義的興起. 摧毀;故社會主義者強調人類的合群而非自立,認為只有在社會中透過與他 人的合作方能得到人性的高度發展。可見提倡人際合作、團結與同情,否定 競爭、鄙視追逐私利(self-seeking)必定是社會主義的基本性質。6社會主義解 釋人類文明問題,認為文明終局是達到人類的永恆「幸福」,7人在歷史中一 次又一次地經歷生產力的突破(社會主義非歷史分期的標準),彷佛物質文明 成就正是人類的最高成就(故其教育群眾亦以「效用」標準決定教授內容),8 人類的團結與集體性則是最高道德(社會價值);當平等、自由同時出現在社 會主義所承諾的終極社會時,卻沒有說平等實際上高於自由,二者根本上是. 政 治 大 象之一,就是人做了自己的主人;社會主義因抱持無神論的人文主義立場亦 立 作如此主張,其最終結果即歷史從菁英轉向了大眾。 相互排斥的概念:自由爭取特權而與平等之價值相悖。宗教世俗化導致的現. ‧ 國. 學. 社會主義的主流理論為馬克思主義。列寧認為馬克思主義有三個來源及 三個組成部分:首先,為唯物主義哲學及辯證法,第二,主張勞動價值理論. y. sit. Albert S. Lindemann, A History of European Socialis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n. al. er. c1983), xi-xii. 社會主義要求建立基於平等而互助合作的社會關係,已說明社會主義的集體性壓抑個人個 性表現(否定個人主義),這種激進的平等主義主張個人之解放乃基於「集體自由」的達成, 包括承認人素質上的平等,對民族問題、文化問題的相對漠然,認為新社會與新人必定 服膺於社會主義所認定的優良標準,而達成全世界的一致性。社會主義雖意在為人擘畫 一至善社會,此一完美社會卻是基於「階級鬥爭」、「神聖的」階級仇恨煽動下達成的 結果,此一完美社會是階級「革命」、工人「奪權」的鬼斧神工。社會主義否定「幻想 性質」的形上學,其世俗化的意識型態(然其宿命論的態度又具有宗教上的信仰力量)肯定 人能作主,而讓人產生一種前所未有的自由感受;這是因為社會主義消滅過去的宇宙秩 序觀點、否定既存秩序的合理、破壞人們因守己而安分的知足。 伊尼亞斯‧萊普(著),Isaac Ching、陳一壯(譯),《從卡爾‧馬克思到耶穌─基督的歷程》 (台北市:唐山,2003),66、180。 馬 克 思 的 勞 動 價 值 理 論 (labour theory of value)是 繼 承 了 亞 當 ‧ 史 密 斯 (Adam Smith, 1723-1790)及李嘉圖(David Ricardo, 1772-1823)的古典經濟學理論,並非其創見。然而由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中,可以看到形成其思考脈絡的模式。馬克思認為勞動價值理論 是指生產者為了使用價值而生產物品,當物品變成一項商品時,物品就是為了交換價值 而生產;而勞動不是單一個人的消耗,而是生產一個物品所需的平均勞動量,因此生產 物品應符合社會必要勞動。然而現代社會工業條件下勞工生產的商品,遠超過其勞動力 能夠產生的價值,其中超過維生必要的生產即成為資本家削削的剩餘價值。剩餘價值來. io. 7. Nat. 6. ‧. 的英國古典經濟學,馬克思經濟理論的要點為剩餘價值學說;9第三,法國革. 8. 9. Ch. engchi. i n U. v.

(9) .5.. 命所揭示的階級鬥爭是世界歷史發展的基礎動力── 10亦即法國啟蒙理念的 實踐、英國政治經濟學,以及德國的哲學──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 的 辨 證 法 則 (dialectic) 及 費 爾 巴 哈 (Ludwig Andreas von Feuerbach, 1804-1872)的唯物修正理論。11在雙元革命以及「唯物辦證」的遺 產上具有進步觀的「新的」或「科學的」社會主義出現了, 12不再只是鄉里 之間的人際互助合作以及空想的烏托邦。「科學」社會主義汲取了雙元革命 的經驗,提出辨證法作為歷史發展的基礎,以唯物主義作為文明發展的立 場,並逐漸以一少數人主張的意識型態在新舊社會的轉變期中形成龐大的政. 政 治 大 不只是構成了社會主義的歷史,更涉到社會主義之前綿長的歷史脈絡。社會 立 主義歷史的迭盪發展,其理論被認為破產卻沒有失效,顯見社會主義的價值 治勢力。當然,這樣的力量非一蹴可幾,需要一些條件方可達成;這些條件. ‧ 國. 學. 並已不在其「科學面」上,而是在其自認謀求全人類之幸福上,此一人文精 神的部分,也是社會主義超越其時代而存在的價值。. ‧ sit. y. Nat. n. al. er. io. 自於人力的勞動而不是機器的運作,而現代工業中固定資本的比例愈來愈高,因此當資 本主義愈來愈發達時必須投入更多機器設備並擴廠;而作為可變資本的勞動力則反之。 這種資本主義的組成因素意味著:當工業化愈進展則投可投入較少的工時,結果導致獲 利率的滅少,因為可剝削的剩餘價值減少。由於技術的進步取代了工人,造成的大量後 備產業大軍,使薪資不可能提升。見Albert S. Lindemann, A History of European Socialism,. 10. 11. 12. Ch. engchi. i n U. v. 110-112. "economics."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Ultimate Reference Suite. Chicago: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1. 列寧,〈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收入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 斯大林著作編輯局(編),《列寧選集》,第二冊,309-314。 G. A. Cohen, Karl Marx’s Theory of History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1978), 1. 法國大革命是社會主義理論中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屢受社會主義者的緬懷;然作為啟蒙 理念的實踐卻顯然是失敗的,因其使用暴力手段而不理性。自由主義、理性主義認為, 凡 人 皆 有 理 性 因 而 世 界 上 必 然存 在普遍標準 (對於確 定性的 追求正是自笛 卡爾[Rene Descartes﹐1596–1650, 1596-1650]以降的哲學發展)。社會主義既要追求人類的幸福,則 於此應當同意存在這種理性標準;然而其對於法國大革命或之後的巴黎公社等各式各樣 的暴動事件加以讚揚或策畫各種起義的行為,卻又在實際活動中否定了理性,又是社會 主義的矛盾之一。亦有人認為社會主義受到浪漫主義之影響,若考慮到社會主義所渴望 的理想社會,則知此一影響就算有,也只是種鄉愁般的因素。.

(10) .6.. 德國社會主義的興起. 第二節 研究回顧 關於德國社會主義的討論專書、論文極多,除中文翻譯書外,以中文寫 作之德國社會主義的介紹多半並非全面性討論「為何社會主義在德國出現」 的問題。一般而言,回答此一問題多半有一「社會主義乃基於雙元革命」的 預設作為文章的基調,而忽略社會主義更是一種人文主義的展現,它並不「只 是」現代化過程中的一個結果,更是從中世紀至文藝復興(Renaissance)以來 人文主義(humanism)從「以神為主」的世界觀轉向「以人為主」的世俗化過. 政 治 大 的社會主義,其德國遺產即為黑格爾及費爾巴哈一脈由唯心論到唯物論的發 立 展結果,更包含著最高「精神」(geist)為何的哲學問題,而非只是膚淺的意 程,此一轉變與後來的科學革命及啟蒙運動緊緊相連。作為德國特殊環境下. ‧ 國. 學. 識型態;若是,那也是因為思想落實為制度有其必然面對的問題。 目前並無專書討論此一問題,以德國社會主義發展中的一環為論述主題. ‧. 者,包括輔仁大學西洋史研究所的兩篇論文:毛莉雯的《論俾斯麥之國家社 會立法》 ,以及郭明智的《1880年代德國社會保險法的形成》 。此兩篇學位論. Nat. sit. y. 文在德國的政治背景下論述社會保險立法的發展,認為社會保險立法主要是. io. er. 對社會主義及一隱約的民主化過程中以政策鞏固保守社會力量的政治性回 應,以及一種屬於「家父長」制(Herr im Hause)社會文化傳統的作風,因此. n. al. i n U. v. 社會保險立法與社會主義的發展未必互相迎合;然而此二篇論文較少論及的. Ch. engchi. 是濟貧(poor relief)傳統對於德國社會保險立法的影響,像是在1842年普魯士 通過的兩條〈居所保護〉(Unterstützungswohnsitz)便將濟貧體系建立起來;13 由於其關注對象為普魯士邦延伸到德國的部分,於其他的邦所提及者較少。 關於德國社會保險立法詳盡研究,可參考威斯康辛大學歷史學博士論 文:納森‧威森(Nathan Bates Withem),《德國工人保險:1869-1914》,威森 將德國社會保險制度的形成溯源中,提出了五個重要的元素,包含:教區濟 貧傳統(the parochial tradition: German poor relief)、地方政府在疾病基金上的. 13. Nathan Bates Withem, German Workers Insurance: 1869-1914 (Ann Arbor, Mich.: UMI Dissertation services, A Bell & Howell Co., 1990 printing, c1973) 5..

(11) .7.. 義務性傳統(the compulsory tradition: municipal sickness funds)、礦工福利基金 會的合作傳統(the corporative tradition: niners‘ welfare funds)、工廠主為其雇 工設立的工廠基金會(the patroanal tradition: factory funds),以及自由資助基 金會的志願傳統(the voluntary tradition: free support funds),14豐富了德國工人 保險歷史背景的研究。 期刊論文的部分,目前仍以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王琪教授的三篇論文最為 重要,包括〈德國工業化初期的政經發展、社會變遷與勞工問題〉、 〈1890至 1914年間德國自由工會的形成、發展與意義〉 、 〈俾斯麥與1878年〈反社會主. 政 治 大. 義者法〉的頒布〉。第一篇論文可作為其後兩篇之基調,作者在其文章中提. 立. 到:15. 本文探討的主要議題一方面在於分析封建社會結構的變遷及經濟的. ‧ 國. 學. 轉型,進而探討變遷中的社會與資本主義思維方式下對工業化所帶來 的有利因素,同時也探討在社會與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對廣大人民所帶. ‧. 來的困擾,另一方面也試圖由社會變遷、經濟轉型及政府的政策來瞭 解勞工意識的形成及勞工運動開展的背景。. y. Nat. sit. 在這種分析方式下,串連勞工意識及勞工運動的社會主義,在「社會變遷、. io. er. 經濟轉型及政府政策」環境條件下,使社會主義的發展在此一討論方式下缺 乏特殊地位;所謂特殊是指建立在精神層面上而領導了勞工意識的形成,為. n. al. Ch. i n U. v. 何有此影響?它必須建立在自由主義的「自由人」前提假設下及其一系列推. engchi. 論所破壞的傳統社會結構中,社會主義如何再度傾向一個集體性高的社會形 式,解釋這種集體性才是說明勞工意識能夠建立起來的根本,而非只是從環 境變遷的影響下論述社會主義勞工組織及運動方式的發展;類似的解釋方式 亦可直接連結到作者的〈自由工會〉一文。 外文方面,由於受語言條件之侷限,故本文參照之著作皆為英文、由德 文譯成英文,或由外文譯為中文之專書;類型上大致可分為德國史、社會主. 14 15. Nathan Bates Withem, German Workers Insurance: 1869-1914, ix. 王琪,〈德國工業化初期的政經發展、社會變遷與勞工問題〉,《成大西洋史集刊》10 (2002.6):179。.

(12) .8.. 德國社會主義的興起. 義史,以及德國社會主義運動三個部分。由於國外之專書、論文數量繁帙, 其論題亦遠超過國內之研究,故以下之回顧乃以上述三種不同脈絡之作品的 大致走向加以說明。 以德國史而言,社會主義未必具有根本重要性,多半篇輻短小;卻能夠 以一種更為細緻的方式加以整體討論,絕非僅以雙元革命或制度變遷作為單 一起點,而是以德國歷史發展的條件討論之。德國由於其地理位置之故,其 早期歷史極易受到外國──尤其是法國的影響,由法國發原再進入德意志地 區的社會主義帶著一種啟蒙時代的特色,來到德意志地區後經過學者及自學. 政 治 大 思想性格──包括其猶太出身、居住於德、法邊境的特里爾(Trier),一生在歐 立 洲各地遷移並長期居住在知識分子雲集的倫敦,以其及堅持國際性的理論 工匠的解釋,開始具備了地方特殊性;到了馬克思時期,他本人的世界公民. ‧ 國. 學. ──作為歐洲傳統文化及德國傳統文化共同陶冶下的思想家,他使浸淫了德 國思想的社會主理論,變成了歐洲社會主義的標準。然而在德國史脈絡討論. ‧. 的社會主義,主要是從其作為民主化政黨的發展方向著手,而非論述社會主 義的世界觀對德國社會造成的影響,甚至於其對當代社會具有的補充性質;. y. Nat. sit. 因此在德國史中,社會主義或社會民主黨由於其社會主義特色逐漸地折衷,. io. er. 而淪為無特色的云云政黨,是受惠於自由主義政治觀點下的一個產物,篇幅 不多;似乎社會主義在德國史的脈絡,其地位只是政治自由化的一環。. n. al. Ch. i n U. v. 在社會主義史的討論上,一般而言其歷史根源多有自柏拉圖(Πλάτων,. engchi. 427-347 B. C.)《理想國》(Πολιτεία)及基督宗教的「共產精神」中追溯起者, 本文認為這種討論方式乃以其「形似」作為開端,但實際上彼此並無共通之 處,但這是因為早期社會主義主張多有援引基督宗教作為依據的關係。然 而,對照國別史的討論方式,以社會主義為主題的討論可以更多地著墨於思 想文化的發展以及社會主義者的思維脈絡。由於社會主義是針對「社會問題」 而提出的系統性解決之道,故社會主義強調的是「改變環境」的問題,無論 是回到過去或改變現在,人都不只是消極受制於環境的有限生命,暗示了一 種思想上的根本變化。當社會主義的理論發展脫離了早期所謂的「烏托邦」 (utopia)型態後,人應解放而非處處受到壓迫,被認為是真正的社會主義本.

(13) .9.. 質;社會和國家是否同一的傳統爭議也在社會主義中發生影響,而形成不同 的理論派別。以馬克思作為代表的「科學社會主義」(scientiftic socialism)到 了1870年後以後已蔚為主流,為了能夠以科學進行分析,人的因素必須被固 定下來,如此社會主義理論所預設的一切發展方能像是數學公式一般地應用 在人類歷史中;左派的歷史解釋通常著重環境對人的影響,確實能夠在社會 主義發展的理論中找到其原因。 至於專務討論德國社會主義運動者,絕大部分著墨在組織及政治活動 上。在此類作品中,社會主義運動(不是社會主義本身)已成為德國政治日常. 政 治 大 出社會主義在德國歷史中甚至歐洲史中的重要地位。此類文章大部分起點多 立 為 1875 年 , 因 為 這 一 年 是 德 國 社 會 主 義 民 主 黨 的一部分,討論它就像討論德國自由主義、德國抗議教派一般,較不具有突. ‧ 國. 學. (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 SPD)在組織上合一的真正時點;然 而,這也突顯出此類作品特別強調社會主義作為政黨的面向,實際上只是以. ‧. 社民黨的角度在闡釋德國政治歷史的發展;尤其是1918年威瑪(Weimar)共和 時期成立以後。值得一提的是,英語世界的作者在討論德國政治問題時(社會. y. Nat. sit. 主義發展在此僅為政治之一環),總是特別注意自由主義、德國議會及憲政主. io. al. n. 的回答。. er. 義發展的狀況,這或許是一種暗示其對德國「特殊道路」(Sonderweg)爭議的. Ch. 第三節 章節安排與架構. engchi. i n U. v. 「社會主義」是現代化的產物,但雙元革命並非其精神源頭而是其政治 源頭,社會主義的精神毋寧是基於崇高的人文主義之理想、欲使人成為「完 整的人」、「真正的人」,而視雙元革命為社會主義產生環境的準備及為其手 段之主張。霍布斯邦(E. J. Hobsbawm, 1917-2012)亦指出,現代社會主義乃雙 元革命後,哲學家與經濟學家系統性論述的發酵,故社會主義之發展應與現 ,目的實為探求社 代化之進程共同討論。16本文題為「德國社會主義的興起」 16. 霍布斯邦對此有詳細之論述,見第二章〈工業革命〉及第三章〈法國大革命〉。艾瑞克‧.

(14) .10.. 德國社會主義的興起. 會主義「發展」的過程並予以解釋,依據上文提及的「現代化、社會問題、 社會主義」三大要素作為討論的主線,從德意志地區產業現代化的背景與發 展,試圖從精神條件(思想與政治)及物質條件(經濟與社會)上解釋社會問題的 形成及社會主義興起的條件;並以「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成立及至初步的確 立作為本文的結束;因為至此社會主義思想已然從頭腦中的風暴變得極為具 體,成為能夠依據理念而提出政策並檢討其可行性的政黨,無論此一發展對 社會主義的目標是好是壞,皆標誌了社主義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本論文認為社會問題是長期存在的現象,到了雙元革命後逐漸形成一種. 政 治 大 在西方思想文化脈絡下觀察。社會主義可歸類為一種無神論的人本主義,無 立 神論並非社會主義理論甚至歐洲一神論文化氛圍下的新猶,亦有可以追循的. 社會思想再發展成明確的意識型態,此一過程並不是偶然的或突發的,必須. ‧ 國. 學. 歷史脈絡;提出三階段法則(law of three stages)的孔德(Isidore Auguste Marie François Xavier Comte, 1798-1857)透過將宗教解釋為一種社會組織的方式進. ‧. 而消滅了有神論,反過來建立起人類自我膜拜的「人道教」宗教。 17孔德正 是無神論走到極端的例子,但他並不是唯一的無神論者。另一位無神論的社. io. sit. y. Nat. er. al. n. 17. 霍布斯邦著,王章輝等譯,《革命的年代,1789-1848》(臺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 行,1997),41-113。Bernard Crick, Socialism, 1. 孔德的實證主義受到英國培根(Sir Francis Bacon, 1561-1626) 以來的經驗主義(empiricism) 傳統,法國經濟學者圖加(Anne-Robert-Jacques Turgot, baron de l’Aulne, 1727-1781)、孔多 塞(Condorcet, Marie-Jean-Antoine-Nicolas-Caritat, Marquis de, 1743-1794)提出的進步 論,及聖西門的社會改革論調,這反應在他所提出的「三階段論」上便是指歷史上人類 的知識發展會經歷三個階段,是從迷信到科學的過程:第一階段為神學階段(theological stage),在此一階段人們根據神鬼來解釋世界及人類的命運;第二階段為形上學階段 (metaphysical stage),人們根據本質、終極原因及各種抽象觀念解釋世界及人類命運;第 三階級為現代的實證階段(modern positive stage,modern是對當代文明價值的肯定),此一 階段由於意識到人類知識的限制而成為最好的階段。孔德認為知識的形成與人類作為一 種生物的性質(man’s nature as a species)以及其所處的各種社會、歷史處境相關,因此在各 種現象間可觀察到的關係,才是解釋各種法則更合理的方式,武斷的解釋方式應該被揚 棄 。 "Comte, August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Ultimate. Ch. engchi. i n U. v. Reference Suite. Chicago: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1. "philosophy, Wester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Ultimate Reference Suite. Chicago: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1. 亨利‧德‧呂巴克(著),陳一壯、王仁宏 (譯),《無神論的人本主義的悲劇》(台北市:唐山,2003),115、123-127。.

(15) .11.. 會主義者馬克思,提出了唯物論以解釋社會問題並以階級鬥爭作為人類文明 的動力,聲稱共產社會是終極的人類社會形式,在他腦中所形成的一個完整 的思想體系,吸引不同層次的人。縱使馬克思主義並非在各種思想理論的「競 爭」過程中一枝獨秀,但他的主張最終得到了理論上獨大的地位,影響了社 會主義組織乃至於政黨的發展,但這些支持馬克思主義的團體如何實踐馬克 思的信念又引起了另外的問題;為了使社會主義能夠存續應當如何面對其困 境,不僅只是對外在情勢的反映也是黨內的自我反省之契機,並形成本文架 構之脈絡。.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6) .12.. 德國社會主義的興起. 第一章 德意志地區的現代化進程. 治 政 世俗化的、從鄉村的到城市的,以及從農業的到工業的,而所有這些與現代 大 立 工 性有關的特徵都顯示出與此類轉變密切相關的主要因素就是工業革命。 現代化若以社會科學的觀點來看代表一種社會型態的轉變:從傳統的到 18. ‧ 國. 學. 業制度(industrialism)深刻且廣泛地影響人類物質及文化層面,乃是社會變得 「現代」(modern)的因素,故現今多以工業化判斷一個社會是否現代化,這是. ‧. 一個簡單明白的標準。然而,這種看法理所當然地將工業革命看作歷史階段 轉變的重大分期,吸引了學者們的全部注意力(這種斷然的說法早已受到挑戰. sit. y. Nat. 與修正),若不探究導致工業革命發生的基礎,而令其龐大的存在遮掩了其他 時代的光芒是極有問題的。工業革命絕不可能是獨立存在的事件,而是各種. io. al. er. 原因匯集在一起的結果;這些潛藏的原因應該先於工業化本身加以討論,它. n. v i n Ch 只是「工業化」,現代世界形成的基礎「之一」確實是透過漫長的工業化時 engchi U. 們是使工業化得以順利進行的基礎。本章討論德意志地區的「現代化」而不. 期奠定的,但自工業革命討論起實為缺乏歷史意識的作法,因此本文並不循 一般從雙元革命作為討論的開端。 那麼,要從哪裡開始討論現代化?又要從何種層面討論現代化?一個現 代化的社會基本上是一個工業化的社會,但一個工業化的社會未必是一個現 代化的社會,因為現代化的定義包含精神與物質兩方面條件的滿足;蘇聯正. 18. 現代社會就是工業社會,進行現代化就是進行工業化。見Krishan Kumar, The Rise of Modern Society: Aspects of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the West (Oxford, UK; New York, NY, USA: B. Blackwell, 1988), 3-4..

(17) .13.. 可作為一個進行工業化卻並非現代化社會的例子。 19因此,精神上的溯源由 於較容易被忽略因而是更重要的,封建晚期是討論此一問題的合適階段。因 為封建制度(feudalism)不只是一種政治、社會制度而已,也是一種在人的精 神上的限制;這種精神限制支撐了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包括了在上帝信仰之 下的統一教會、統一帝國以及社會上的等級制度,形成一種封閉而自足的環 境。到了文藝復興時期,人們重新發現希羅時代的異教人文主義光輝而從神 本主義轉向,一種世俗的人文主義在這裡開始冒出頭來,從這裡追溯社會主 義的開始是很合適的。此外,這個時期的人文主義雖然是有神的,但已將人. 政 治 大 抗議教派一方面分裂了原本統一的羅馬教會勢力,另一方面由於他們主張因 立 信稱義、主張個人解經、主張教育、主張自為牧者,使個人的獨立地位在信. 的地位加以提升,是對人的重新發現;到了宗教改革(the Reformation)時期,. ‧ 國. 學. 仰中被突出。這些思想對舊結構的合理性具有破壞力,這些思想分裂在政治 上也支撐了各個領土國家(territorial state)的出現,也就是大一統帝國觀點的. ‧. 消失,成為封建瓦解的重要環節。. 從後見之明來看,現代化的過程醞釀出社會主義──法國大革命及工業. y. Nat. sit. 革命是標誌其重大事件的里程碑,但絕不是此二因素而已;從封建社會的鬆. io. er. 動及一種逐漸肯定個人價值的思想變化漸漸出現下,一種以限制來定義自由 的思想出現,為個人能力及價值的發揮爭得餘地,並逐漸及於思想以外的各. n. al. Ch. i n U. v. 個領域,它所帶來的優點及缺點都滋養了社會主義思想的產生,並使社會主. engchi. 義漸漸從一種改良的思想發展為明晰的「政治主張」;這股政治主張再由馬 克恩加以系統化,成為所謂的「科學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斥責被歸屬 於「社會主義史前史」的「烏托邦社會主義」(因其不科學),認為它不認命 地否定現狀、是態度退縮的基爾特(Zunft)式鄉愁式幻想;另一方面,科學社 會主義認為應當肯定世界歷史有其終點,即人類社會的最後階級──真共產 主義社會。終極共產主義社會的核心是「平等」的達成(階級與國家的消失)── 故而歷史上歷次的下層階級「暴動、抗暴、階級鬥爭」,被視之為歷史前進 的動力而將之歌頌為人類歷史上的英雄事蹟(然而社會主義實非要培養英 19. 王世宗:《現代世界的形成:文明終極意義的探求》(台北市:三民,2009),164-169。.

(18) .14.. 德國社會主義的興起. 雄)。在最終的平等社會中階級意識終要消弭,究其辦法便是「將不同類的人 變成同一類的人」;這有一套理論來說明階級分化的原因,而階級的消滅必 然在無產階級專政(Proletariat Dictatorship)中完成。循此,社會主義的歷史分 期傾向肯定每一階段性的歷史發展(相對於烏托邦社會主義),尤其讚賞資本 主義制度下生產力的空前進步,但同時也警告作為「前」一歷史階段的資本 主義制度和資本家,正在生產既存體制的掘墓人──「無產階級」 (proletarian)。因此,討論德意志地區的現代化進程對探究社會主義的萌芽有 其必要。由於德意志地區政治地理上的分裂使其歷史發展缺乏一致性、缺乏. 政 治 大 展的取向、政治傾向、宗教傾向、小邦林立等,造成德國歷史在討論上令人 立 感到複雜的緣故。 單一中央政府做出決策,造成各地區在各種事物發展上的差異,例如農業發. ‧ 國. 學. 本章分有三節,從封建制度晚期到各邦採行自由化措施的因素,以及自 由主義的出現。從這些變化的脈絡中看似與英、法的歷史發展大致一致──. ‧. 新階級的出現、對應新階級的意識型態以及對政治的影響等;然而,實際上 仍有重要的差異,這也是德國歷史討論上的重點之一。主要是中間階級. Nat. sit. y. (Mittelstand)的地位及其階級意識的凝聚受到政治控制及各種分裂狀況影. io. er. 響,顯不如英、法的中間階級具有自信及力量,這也是「特殊道路」的討論 重點──由於由下而上革命的失敗,以及由上而下的有效改革,成為德國歷. n. al. Ch. i n U. v. 史發展的常態,造成德國歷史發展在西歐社會裡具有特殊性。在本章的討論. engchi. 中,自由主義的發展實為主軸,也於此可見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具有相同的 歷史脈絡,只是在發展的過程中由於某些因素而走上了政治光譜的兩端、更 傾向與政府合作。. 第一節 封建制度的鬆動 封建制度的鬆動究其原因是封建的目的受到捍動;封建制度是一種克難 的緊急應變之道,是為了避免因加洛琳帝國(Carolingian Empire)的解體及一 系列外族入侵的情況下(包括挪威人[Norsemen]、斯拉夫人[Slavonic]和馬札耳.

(19) .15.. 人[Magyar]等),所可能造成的政治分裂及無政府狀態,從而自過去制度中擷 取部分因素而形成。在羅馬帝國的晚期歷史、在部落集團式的恩庇侍從的過 去歷史中發展出一套因地制宜的政治性調整。20這種盛行於中世紀歐洲的封 建制度正是一種長期形成的統治方式(regime or method of government),故封 建制度在不同地方有不同表現,且隨時間推移有不同發展,其最終目的在混 亂之中建立一套秩序。 相對於政治─軍事上的「封建」 ,附屬於封建的經濟制度稱為「莊園經濟」 (Grundherrschaft)。封建領主授予附庸的采邑通常就是一個莊園,但莊園的概. 政 治 大 並非總是)也是「一塊土地」(piece of land)的意思。 兩者間的主要差別在: 立 莊園缺乏采邑所具有的政治性,而為一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因此,莊園內. 念未必和采邑等同(而且同一莊園可能各部分隸屬於不同領主),采邑通常(但 21. ‧ 國. 學. 的經濟生活主要靠鄉民的自主調節,不太受到領主的影響(領主只管收稅); 大多數農村為日常生活而生產,其生產的成果部分交由領主,部分用於交換. ‧. 20. n. al. er. io. sit. y. Nat. 領主─附庸關係的起源一般認為始於西元第四世紀開始,是早期德意志人(Germans)戰爭集 團中首領(chief)及其追隨者(follower)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在羅馬地方省中,當地地主由 於建立私人軍隊,透過「commendation」(向贊助者推薦或委託[entrust])而得到贊助者的 「patrocinium」(庇護)的方式形成贊助者(patron)與被贊助者(client)的關係;若受贊助者為 上層階級的人則被稱為「fidelis」,意為忠實的人(faithful man)。在加洛琳時期,「vassus」 本指僕人身分,後來逐漸表示為對其領主或贊助人負有軍事義務的人。此外,封建制度 的來源通常認為是源於羅馬時期的贊助人同意將其部分財產暫時交由他的被贊助人使用 (贊助人保持對其財產的所有權[title]),羅馬人稱這種佔有方式為「precarium」,而加洛 琳的統治者一般而言延用舊式,有時用一個較新的名字「beneficium」(benefice)來描述附 庸以其服務換取對土地的暫時擁有權;到了西元1000年時,成為附庸逐漸變成意指為「得 到俸祿」(got a benefice)的人。到了加洛琳晚期,俸祿更常被稱為「feudum」(為feudal及 feudalism的字源),最後當俸祿變成世襲時,它也被稱為「fief」(采邑,通常是土地的形 式)。采邑雖變為世襲但領主仍對采邑保有處分資格,在附庸死後若要將采邑傳承給他的 繼承人需要領主同意及再度執行效忠儀式,附庸的繼承人也同時負有對其領主及領主繼 承人所應盡的義務。見Robin W. Winks, Teofilo F. Ruiz, Medieval Europe and the World:. 21. Ch. engchi. i n U. v. From Late Antiquity to Modernity, 400-150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08-111. Joseph R. Strayer & Rushton Coulborn, “The Idea of Feudalism,” in Rushton Coulborn ed., Feudalism in History (Hamden, Conn.: Archon Books, 1965, c1956), 8-9. Joseph R. Strayer, “Feudalism in Western Europe,” in Rushton Coulborn ed., Feudalism in History, 15. James Westfall Thompson, “German Feudalism,”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28, No. 3 (Apr., 1923), 440. Rushton Coulborn ed., Feudalism in History, 6..

(20) .16.. 德國社會主義的興起. 自己不能生產而又必須的東西,進而與城市手工業發生關聯。 22城市是從事 貿易與手工業的活動中心,數量很少但具有特殊地位;多數城市是自治的政 治社會單位,具有與農村領主制度極為不同的自我管理。 23德意志地區的城 市發展在16世紀中因戰爭而停滯,因為部分城市被選為宮庭與政府的所在地 而復興;活躍的城市生活對近代歐洲的發展有重大的影響,16至18世紀間, 城市的政治與經濟生活面臨很大的轉變。 本節「封建制度的鬆動」從封建制度的破壞的因果上加以討論,以領土 國家確立及莊園制度衰退作為探討的切入點解釋之。封建合理化的精神基礎. 政 治 大 其逐漸成為確立的事實後,握有經濟政策領導權的邦君更為了擴展其勢力, 立 努力走向自身的改革。 之破壞,乃政治大一統概念的破滅,即為領土國家的出現作出好了準備;當. ‧ 國. 學. 一、 領土國家的確立. ‧. 封建制度是一高度抽象的名詞,17世紀的學者以之總結西歐社會800至. Nat. sit. y. 1200年間的政治─軍事制度,以及逐漸形成的一種社會形式。24封建制度普遍. er. io. 被認為始於第9世紀的法國、英國從12世紀開始確立,德意志地區則從14世 紀為其完備時期──此說將法國封建制度作為比較標準,然而法國式的封建. n. al. Ch. i n U. v. 典型對於並非處於法國邊界的德意志地區來說顯得陌生;法國式的「標準封. 22. 23 24. engchi. 里夏德‧范迪爾門(著),王亞平(譯),《歐洲近代生活:村莊與城市》(北京:東方出版社, 2004),36,47。 里夏德‧范迪爾門(著),王亞平(譯),《歐洲近代生活:村莊與城市》,62。 封建制度從初始的政治─軍事制度特點來看,其特色為:分散的政治權力:此一權力下放 為私人所有,其代價為透過個別的與私下的協議來提供武裝力量;及至逐漸形成為一種 社會形式後,其發展則有產生了更細緻的狀況,可概之為:將個人在社會中的依賴推向 極致的發展,一個專業化的軍事階級在此一社會等級中佔據較高的地位;土地權力不斷 向下分割,而由這種不斷分割土地所造成的等級體系,也大致符合每個人所隷屬的等級; 這種政治權力來自國家政治權威的消散。見Joseph Strayer, Feudalsim (Princeton, N. Y.: Van Nostrand, c1965), 12-13, 15. F. L. Ganshof, Philip Grierson trans., Feudalism (Toronto; Buffalo, N. Y.: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Medieval Academy of America, c1996), XV..

(21) .17.. 建」,在德意志地區歷經了相當長時間且複雜的變化才逐漸形成。 25 前文提 及,封建制度的本意是為擁護統一帝國的理想而產生的應變之道;由於中央 集權的政治形態在當時已不可能,許多原屬中央的政治權力無法執行但仍需 執行,一方面為了讓「在概念上統一」的封建權宜能夠順利運作,另方面也 是因為社會秩序必須維持之故。其手段可歸納為三項:第一,階級分明:社 會被分為三個不同的等級,即教士(those who pray)、戰士(those who fight)及 勞動者(those who work);26第二,司法權的下放與讓渡:這也是西方封建社 會定義中最重要的一點;由於政府的公共性消失,政府職能於是操於地方封. 政 治 大 意即透過封建領主再造國家權力;第三,土地的分割與授與(即采邑的分封): 立 這 一 方 面 作 為 封 建 契 約 (contract) 確 立 領 主 ─ 附 庸 的 私 人 關 係 (private 建領主之手(有效的政府是地方政府,且地方政府的公權力是私人擁有的),. ‧ 國. 學. bond/ties)的穩定,也具備經濟上的利益。27雖然封建政治表面上分裂,但此 一結構乃是圍繞著帝國與皇帝的存在而建立;附庸是廣泛的政治中下階層,. ‧. 皇帝及帝國才是金字塔的頂端、是封建概念中完整性的根源。。 封建制度的另一支柱是基督教會,基督教會有助於封建概念的形成,是. y. Nat. 27. er. al. 封建本是因地制宜的制度,不同地區的封建制度發展有其特色,在研究上通常以英、法作 為標準;在此標準下,德意志地區的封建制度,從12世紀末到13世紀左右,漸漸走向了 法國封建發展的路子。Josepf R. Strayer & Rushton Coulborn, “The Idea of Feudalism,” in. n. 26. io. 25. sit. 封建制度在精神上合理化的手段。由於教會勢力從羅馬帝國滅亡後正式介入. Ch. engchi. i n U. v. Rushton Coulborn ed., Feudalism in History, 3. James Westfall Thompson, “German Feudalism,” 441-445, 463. 或說分為「教士(clergy)、貴族(nobility)和平民(common people)」,時諺“Nunc orant, alii pugnant, aliique laborant”。James Westfall Thompson, “German Feudalism,” 463. 在封建秩序中專業的戰鬥階層被賦予采邑(feud)或俸祿(benefices)以過上獨立的生活,但他 們僅擁有使用權而不得擁有所有權(possession),但很快地這些權利成為世襲的,同時國 王與握有大權的較大附庸(vassals)間的關係,也變得模糊。見Hajo Holbourn, A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 The Reformation (New York: A. A. Knopf, 1959-69), 17. 王世宗,《古代 文明的開展:文化絕對價值的尋求》(台北市:三民,2004),371-372。Robin W. Winks, Teofilo F. Ruiz, Medieval Europe and the World: From Late Antiquity to Modernity, 400-1500, 112. Josepf R. Strayer & Rushton Coulborn, “The Idea of Feudalism,” in Rushton Coulborn ed., Feudalism in History, 4. Joseph R. Strayer, “Feudalism in Western Europe,” in Rushton Coulborn ed., Feudalism in History, 15-16. Rodney Hilton, Class Conflict and the Crisis of Feudalism: Essays in Medieval Social History (London; New York: Verso, 1990), 2..

(22) .18.. 德國社會主義的興起. 世俗權力(政教合一是日後政教衝突的伏筆),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當時王權的 衰弱及政治真空的狀況(教宗挺身負責與異族交涉,以確保歐洲大陸的穩 定)。此外,一片混亂的時期亦有助於宗教思想的傳佈,德意志諸多部落因各 種因素亦多皈依基督教;因此,形成中世紀統一教會的局面。然而教會在政 治上的強勢引起世俗界的側目,埋下政教鬥爭的伏筆; 28教會內部亦因鬥爭 而致的內部腐敗問題受到撻伐。到了中世紀晚期的「文藝復興」與「宗教改 革」導出了「基督教人文主義」(Christian Humanism)後,自此逐漸形成對人 們世界觀的轉變。文藝復興重新省思古代異教時期希臘、羅馬的偉大文明遺. 政 治 大 革家透過對普世教會的攻擊,提供擺脫教會精神控制的論點(如聖經解釋須有 立 一致標準),以及減少教會對世俗國家干涉的力量,其具體化作法乃剝奪教會. 產;而「大改革」除了要求教務改革外也摻雜了現實的政治問題; 29宗教改. ‧ 國. 學. 財產與領地(教會為當時歐洲之最大地主),此舉增加國王的財富甚鉅,亦減 少教會對其臣民的無限權力。 30羅馬教會的政治力量顯然已受世俗權威的威. ‧. 脅,宗教在政治事務中不斷退縮,世俗化的情形在精神權威不復的情況下有 進一步發展;政治及思想上的大一統破局,為絕對國家(state absolutism)的出. y. Nat. sit. 現鋪平了道路。. io. er. 宗教改革後,一連串攙雜高度現實政治問題的宗教戰爭爆發,從1555年 的奧古斯堡和約,以及三十戰爭(The Thirty Years’ War, 1618-1648)後簽定的西. n. al. 28. 29. 30. Ch. engchi. i n U. v. 上至帝王加冕,下至鄉村佈道(或政令宣講)、以及一般國家之行政事務的運作(例如婚姻效 力之認定與登記,及至死亡及喪禮的舉辦等),無一不需教會的協助;在尚無公務員培養 與晉用管道之前,教會人士又例為國家政府的職員,對政治涉入很深,其忠誠成為世俗 政權的隱憂。 宗教改革運動之進行實仰賴各國王、貴族之支持,顯然在信仰下還牽涉到現實的政治、經 濟及司法權問題(即便是信奉天主教的國王亦以此要挾要求教庭讓步)。對於改宗為抗議教 派(Protestantism)的君主,他們是如此看待這場改革:除了信仰之外,同時還是用來反對 奧地利皇帝及商人階級(trading classes)政治干預的工具。宗教改革宣揚個人的內在良知及 對外在世俗政府的義務,具有最高優越性;同時也不忘給予權威(authority)神授的力量 (divine right)以及無所不能(omnipotence)的神聖特質。見A. J. P. Taylor, The Course of German History: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German History Since 1815 (New York: Coward-McCann, inc., [1946]), 9. Prince Hubertus zu Loewenstein, The Germans in History (New York: AMS Press, [1945]), 167..

(23) .19.. 伐利亞和約(Peace of Westphalia),確立「一邦一教」原則,提升德意志地區 各邦自主政策(particularism)的主張。 31西伐利亞和約確定了新的歐洲秩序是 基於彼此間的權力關係,相信政治平衡比起宗教更能提供和平的保證,簽署 國也特別肯定維護國際秩序的義務,肯定其與個別宗教信仰立場人無關;宗 教至此全然退縮成各邦國的內部事務,並逐漸形成各邦的「個別」文化。32這 種情況一方面破除了羅馬帝國統一政治體制的想法,確告各邦自主政策的論 調及德意志地區接下來150年間的政治生活;另一方面,由於否定中世紀基 督教共和體(respublica Christiana)所仰賴的普世性(universalism)及統一教會. 政 治 大. 的體制,使封建制度在思想面及政治面的崩潰大致完成。33. 立. ‧ 國. ‧. 此一條約使德意志統治者們的君主地位(sovereign)受到認同,也支持他們對其臣民具有全 權──包括立法、課稅、徵兵,並具有和外國結盟及訂立條約的法律權力;然而,這只是 對長久以來的事實加以合法性的確認而已。在此以前他們已在實際上這麼做了。至於那 些不能自我保護的國王們,便將自己的獨立置於法國和瑞典(Sweden)的武力保護之下;西 伐 利 亞 和 約 使 德 意 志 領 土 諸 侯 的 自 由 受 到 法 國 和 瑞 典 的 保 障 。 Prince Hubertus zu Loewenstein, The Germans in History, p.188. Hajo Holborn, A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 1648-1840 (New York: A. A. Knopf, 1959-69), 5, 8. 羅馬公教的統一局面破除後,過去位於東北部的漢薩同盟的商業貿易城市由於受到毀滅性 的經濟災難成為落後、貧窮的邦,他們信奉路德教派;至於較為富裕的西南部、甚至萊 茵地區的邦,其大陸貿易仍很活躍者,則仍為羅馬天主教派之信徒。見Prince Hubertus zu Loewenstein, The Germans in History, 188. 由於種種政治、軍事衝突造成宗教事務漸漸失 去其過去吃重的角色,其發展更從宗教事務從本來各邦之間衝突的原因變成各邦內部的 衝 突 , 而 最 終 變 成 了 個 人 化 的 事 務 。 Hajo Holborn, A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 n. al. er. io. sit. y. Nat. 32. 學. 31. 33. Ch. engchi. i n U. v. 1648-1840, 4-5.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因此對德意志境內的政治事務喪失直接的影響力,也由於這些衝突所帶 來的刺激,各地軍隊、官僚和各邦國對臣民的控制都朝強化的方向發展,表現出各邦國 權力的高度集中,也讓專制主義(absolutism)擁有發展的條件,成為三十年戰爭後德意志 地區主要的政治結果。由於宗教歧見所推動的教育發展,此一階段出現了第二波創辦大 學的風潮,這些學校除了僧侶、神學家及其他方面的學術人材,也培養了世俗官僚,因 而推動各邦政府的官僚化進程;宗教改革中,由於抗議教派提倡個人讀經,因而致力於 啟蒙大眾、推動女子和小學的教育,儘管對於識字水準並沒有非常明顯的提昇。見瑪麗‧ 富布盧克著,王軍瑋、萬芳譯,《劍橋德國簡史:一個不斷尋找自我的國家》(台北縣新 店市:左岸文化出版:遠足文化發行,2005),90,116。Hajo Holborn, A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 1648-1840, 21. A.J.P. Taylor, The Course of German History: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German History Since 1815, 7, 9-10, 12. Hajo Holborn, A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 1648-1840, 4..

(24) .20.. 德國社會主義的興起. 二、 莊園經濟衰退 工業化以前及以後的一段時間內(工業產值尚未超過農業以前),土地及 農業是社會中極其重要的社會基礎和經濟型態,一片政治性采邑就是一些經 濟性莊園,采邑基本上由三個部分組成:莊園、土地(estates)和村民(villagers, 附隨在土地之上);34因此,采邑對於維持附庸的經濟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 到了主導德意志政治型態的「小邦林立」(具有貶意的Kleinstaaterei)狀況 逐步確立後,各邦也各自發展其中央集權的力量,在此情況下德意志地區的. 政 治 大 經濟體, 其問題是經濟事務上的不統一, 加上三十年戰爭對德意志地區造 立 成人口減少至僅為戰前人口的三分之二至二分之一,使德意志地區喪失其原. 經濟制度自非可稱為「德國經濟」或「國家經濟」(national economy)的單一 35. 36. ‧ 國. 學. 來作為歐洲人口密集地區的地位,其經濟實力一落千丈; 37此一因素與德意 志的不統一狀態同被認為是德意志地區經濟衰弱之主要原因。. ‧. 在德意志地區,農業生產方式區塊的畫分大致上沿易北河(River Elbe)一 線畫分為東部地區及西─南部地區。38在莊園制度瓦解的廢墟之上首先使土地. sit. y. Nat. n. al. er. Robin W. Winks, Teofile F. Ruiz, Medieval Europe and the World: From Late Antiquity to Modernity, 400-1500, 114. 村民作為農村的整體有階層上的畫分,身分的不同即是指其法 律地位的不同,這種階層制度是中世紀基本社會秩序組織的內容。 1830年之後內部聯繫網絡的更佳成長對於狹窄的區域性經濟有所影響,然而即便是到1850 年之後,代表「德意志社會」(German society)或「日爾曼地區經濟」(the German economy) 還遠不是一項歷史事實。見James J. Sheehan, German Liberalism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o. 34. 35. 36. 37 38. Ch. engchi. i n U. v.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8), 24-25. 13世紀到15世紀之間漢薩同盟(Hansabund)由德意志北部城市及商人團體為保護其互相間 的商業利益而組成,由於位於歐洲貿易的生命線上,一度主宰歐洲北部商業行為,但這 分榮光在新航路發現後已不可恃。 Hajo Holborn, A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 1648-1840, 22, 27. Frank B. Tipton, A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 Since 1815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2003), 29. Johann Jacob Moser(1701-1785)提到德意志東西部地間之間差異的特 點:「普通農民,或者說是下層臣民的最下層,在帝國的許多地方,例如弗朗肯、施瓦 本、萊茵河畔和薩克森等地區的普通農民都相當克制,他們都是相當自由的人;在其他 地方,例如奧地利、邁倫、波西米亞、勞澤、波莫瑞等地,普通農民的生活和農奴是一 樣的。」引自:里夏德‧范迪爾門(著),王亞平(譯),《歐洲近代生活:村莊與城市》, 55。.

(25) .21.. 必須從自給自足的利用方式中解放出來,才能夠進一步影響土地與農業的利 用及發展方式。其次,16至17世紀一系列戰爭為德意志帶來穩定的邦國制 度,但也使經濟發展呈現相對停滯的狀況;然而,邦君為了拓展本身的實力 而介入城市與農村的政治經濟自治生活,對於莊園制度的瓦解也是助力之 一。 當時專制體制及重商主義政策的方興未艾,要求傳統經濟組織與社會生 活範圍的超越,而把單一政治領域作為基準將過去小規模的地方式經濟、社 會單位整合,以成為符合其疆域的較大單位;在此政策下,首當其衝者即為. 政 治 大 度要求經濟發展服從政治需要,破壞原有結構、打亂等級制度,對以穩定、 立 平衡作為標準的秩序產生威脅,加上社會上的人口增長使固定制度在根本上 固定等級制度下的農村農民及城市手工業者。從大一統的繭中生出的邦國制. ‧ 國. 學. 受到破壞(從固定人口、固定工作變成太多人與太少工作),產生前所未有的 問題。. ‧ sit. y. Nat. 第二節 改革時期. er. io. 宗教戰爭為德意志地區帶來小邦國林立的政治情況,也意味著領土諸侯 成為邦國中的絕對統治者,當時羅馬法的復興為尊君及中央集權提供了理論. n. al. Ch. i n U. v. 基礎。然而在戰爭結果尚未明朗前,各邦國出於對戰爭持久性的預期,進行. engchi. 一系列以軍隊的維持(長備軍建立的必要性)、債務的支付、人口安置與土地 的 開 發 等 項 目 上 的 改 革 , 以 公 共 財 政 (public finance) 及 稅 收 (taxation or revenue)支付這一切。當各領土邦國主權確立後,接著而來的是以路易十四 (Louis XIV, 1638-1715)為典範的專制主義統治及領土國家的形制,在德意志 地區受到仿效,宮庭文化於焉形成。許多城市被改建為王公府邸和行政中 心,這些城市因政治性機能再度發展起來。39然而,無論是宗教戰爭期間的 39. 對於領土國家之興起是德意志地區兩種法權之結合(Grundherrschaft, Gerichtsherrschaft),形 成了一種對於領土中一切相關事物之支配權(Gutsherrshaft, hegemony over a territorial complex)。見J. A. Perkins, “Dualism in German Agrarian Historiography,” 293. Hajo Holborn, A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 1648-1840, 25..

(26) .22.. 德國社會主義的興起. 預防措施或領土邦國的政治追求,其改革的用心都在謀求權力之擴大與集 中;為確保政令的有效實踐,邦君通常建立一支直接對其負責的行政官僚體 系;至於由貴族組成的議會則只維持其形式,但邦君皆儘量減少兩者共治的 關聯性。一些被頻繁戰事所削弱的地方小貴族由於仰賴統治者的支持與保 護,甚至成為庭臣(courtier)或國家公務員。40 改革的目的乃為得到政治、經濟之優勢,以此二者之需求調整、影響其 他層面的發展,而這些發展往往並非統治者有意的考量;比方為了富強而在 經濟上實施自由化政策,其產生的政治性結果,雖然到保守統治集團的節. 政 治 大 展,自由化的過程便在重重限制下展開。這些侷限的存在在政治結構強大之 立 處顯得十分牢固,它使開明專制(Enlightened Depotism)的成果看起來不那麼 制,但這種阻礙的壓力不會維持得太久;政治出於其需求考量而引導經濟發. ‧ 國. 學. 有效,而必待外來力量加以解放,法國的入侵便完成了這個環結。. ‧. 一、 開明專制. y. Nat. sit. 專制統治者握有領導權,積極處理經濟政策以便增加稅收,並進一步規. er. io. 範城市生活、取消城市原有的自由與自主權,不容其有任何機會挑戰當局。 領土邦國的政治目標是中央集權,在經濟目標上則致力於農、工業之發展,. n. al. Ch. i n U. v. 並在貿易上謀求達到恰當的平衡(而這取決於國庫是否提供資金)──這種政. engchi. 策稱之為「官方經濟學派」(Kameralismus)。4118世紀的德意志邦國已經歷過. 40. 41. Hajo Holborn, A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 1648-1840, 43-44.及瑪麗‧富布盧克(著),王軍 瑋、萬芳(譯),《劍橋德國簡史:一個不斷尋找自我的國家》,120。 「官方經濟學派」常和重商主義(mercantilism)政策加以類比,但兩者之比較實際上並不相 襯。官方經濟學派發展於17、18世紀,意指為了國家能夠繼續徵收高額賦稅而不損毀土 地和人民,其前提必須提升國家的財富。這眾所周知的經濟政策內容,就是斐特烈‧威 廉(Frederick William)所追求的一種刺激農業和製造業的進取性政策,為了減少不必要的 支出,甚至剝奪其宮庭中的許多皇家標誌之物(royal trappings)。用出口禁令保護原料、以 禁奢法限制無謂的浪費;城市自治受到皇家官員(commissioners)的節制,他們的權力包括 了對城市生產之監督。整個社會由上而下充滿了工作的整套價值觀(ethos),國王禁欲式的 喀爾文主義(Calvinism)透過虔信派的教士為其路德派的臣民灌輸努力勞動的習慣、節儉樸 素的生活以及服從國家的本分。而重商主義則是尋求把所有的財物貨幣全部囤積在國.

(27) .23.. 一段程度或多或少的改革歷程,42在這些歷程中製造出一批新階級的出現, 改革的程度更可視這些以社會地位而言稱之為中間階級、以經濟水準而言稱 之為中產階級者,在政治、經濟地位上的改良而論。在政治上,君主與他們 結合以共同打擊舊貴族勢力,也因為受過教育、訓練,而堪為官僚以解決教 士干政的局面;他們也更能夠推動國家發展,改良行政管理及追求經濟富 裕。 43因而,許多邦國──包括奧地利(Österreich)、普魯士(Prussia)、薩克森 尼(Saxony)及符滕堡(Württemberg)等,紛紛建立了更高的教育機構以便產生 這類人才。44. 政 治 大 言人,尤其是司法體系的官僚(儘管其影響力在不同的邦裡有差距頗大的差 立 別)。 固然18世紀末的德意志地區已有鼓吹亞當史密思的思想理念(包含自由. 這些受到邦君期待的新興階級在很大部分是日後自由主義者的主要發. 45. ‧ 國. 學. 貿易[laissez faire]理論),46但在此際只是微小的呼聲;此一時期這些鼓吹者 也同樣只是此一階層中的少數分子,是小集團的孤軍奮鬥, 47這很大部分也. ‧. 44. 45. 46. 47. al. er. 1648-1840, 40. "Germany."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Ultimate Reference Suite. Chicago: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1. 除了普魯士與奧地利外,從前的幾個大邦因為西班牙、奧地利繼承戰或者統治階級的內部 因素而失去了他們傳統的領導地位,像是處在兩邦之間的薩克森尼、巴伐利亞(Bavaria)、 符滕堡(Württemberg)等等,再加上他們未能進行系統性的改革,致其在經濟或行政組織 方面仍然不是現代化的,而被普、奧兩邦無論在經濟上還是政治上加以排除。見Hajo. n. 43. sit. io. 42. y. Nat. 內,因為重商理論的前提認為財富以及全球的貿易規模無法改變,所有的物資是一定的, 本國的利益必定建立在他國的損失之上,進而創造貿易壁壘,透過禁止入口所造成的貿 易出超。一方面可以保護本國小企業之發展,另一方面這也是提升國家地位的方式。重 商主義的理論從18世紀後逐漸衰落。見Hajo Holborn, A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 Ch. engchi. i n U. v. Holborn, A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 1648-1840, 291-292. 瑪麗‧富布盧克(著),王軍瑋、萬芳(譯),《劍橋德國簡史:一個不斷尋找自我的國家》, 120。Hajo Holborn, A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 1648-1840, p. 291-292. William Carr, The Origins of the Wars of German Unification (London; New York: Longman, 1991) p. 15. James J. Sheehan, German Liberalism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8), 19. 東普魯士的科尼斯堡大學(Königburg Uni.)是亞當史密斯學說在德意志地區散播的最重要 的中心。 自由主義是法國大革命的遺產,自由主義者質疑傳統、權威以及既存的制度,進而對政府 產生分裂與無政府的威脅,這種與法國大革命之間的關聯性,使政府對自由主義疑慮有 加。.

(28) .24.. 德國社會主義的興起. 受限於群眾識字能力(潛在的讀者群)的不足,以及知識、資訊、交通等傳播 條件的缺乏,難以形成公共討論的風氣及影響力。 48傳統上,中間階級作為 官僚而與國家政府緊密聯結,固難有自由主義發展之餘地;這種緊密關係的 破壞可謂源於法國人的征服,由於傳統的斷裂,反讓自由主義能夠在德意志 地區有成長的機會。49 法國大革命及拿破崙征服帶來的改變,固然加速德意志地區的現代化進 程,但對德意志地區而言這些成果嚴格而論是對既有的自由化工作的促進, 而非無中生有;這些改革的內容很大程度便是原來開明專制君主所推動的自. 政 治 大. 由化政策的深化(儘管在此以前總是受到阻礙或進度遲緩);50因此,當拿破崙. 立. 學. 在1848年之前,用報紙及期刊傳播自由主義的強度日益增加,使各地的自由主義者相互之 間產生了解,而不再侷限於地方性、封閉性團體或學院。18世紀的奧地利警務大臣曾說: 「各色各樣的報紙太便宜了,連最下層的階級也買的起,而報紙上發表的不適宜的內容對 讀者產生了惡劣的影響。」甚至連農民也有了自己的報紙。德意志地區最重要的自由主 義中心為:巴登(Baden)、巴伐利亞(Bavaria)、帕拉丁地區(the Palatinate)、符滕堡部分地 區以及普魯士的西部省分。見James J. Sheehan, German Liberalism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8, 20. 彼得‧柏克(著),楊豫、王海良(譯),《歐洲近代早期的大眾文化》,324、 326。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在稍後的時期才會顯示出來(1830及40年代)。由於在公職體系中已沒有 太多的良好工作機會提供給大學畢業的知識分子,而且升遷減緩又競爭激烈;政府必須 引進考試制度來減少過多的競爭人選在有限的職位中的競爭。然而大學仍一直不斷生產 官僚人才,導致考試不過或考試通過卻無法立刻就職的人愈來愈多,而形成社會中有潛 在危險的不滿分子。在此情況下,這些「多出來的有教養者」也紛紛轉向其他的領域, 這其中包括了政治上活躍的新聞業及律師等職。見John Breuilly,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n. al. er. io. sit. y. Nat. 49. ‧. ‧ 國. 48. Ch. engchi. i n U. v. German Nation-State, 1800-1871, 22. Frank B. Tipton, A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 Since 1815, 81. 關於德意志地區自由主義思潮的早期概況,詳見A. J. P. Taylor, The Course of. 50. German History: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German History Since 1815, 29-30. Hajo Holborn, A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 1648-1840, 386. James J. Sheehan, German Liberalism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6-18, 20-21. 艾瑞克‧霍布斯邦(著),王章輝(等譯), 《資本的年代:1848-1875》(台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1997),52-53。 法國大革命的消息來到德意志地區時,人們對此普遍的反應是冷漠的;即使是受過教育的 少數分子,對此也只懷抱著消極贊成的態度。對德意志人來說,法國透過革命的過程得 到已在德意志地區享有的啟蒙的好處,對他們而言,這些早已透過各邦國慷慨大方的君 王的授予得到了;諸如成文憲法、法典、特權的廢除、法律上的平等以及向才智之士開 放的環境。因此,德意志境內受過教育的人們雖持續受到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但並不想 模仿它;此外,他們實際上只是希望透過法國大革命一事,能夠對德意志地區的現狀產 生有益的刺激。見Michael Hughes, Nationalism and Society: Germany, 1800-1945, 3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重建社會 社會改革

為向社會大眾說明面臨全球化社會及經貿自由化的意義與影響,提

唯物主義 階級鬥爭 社會革命

→使該主義學者相信 科學成果 是反映事實的真相 孔德和斯賓賽把

為配合政府推動六大新興產業及十大重點服務業之發展與開拓就業

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 民國一○二年度.. 機關團體及其作業組織結算申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 1949 年建立。建國初期,政府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的目標,推 行不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規劃與建設;但在 1966 年至

首先得承認人類社會也有律則存在,它不因研究者的主觀意志而改變;正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