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文主題為「德國社會主義的興起」,其問題意識乃在解釋德國社會主 義出現的條件及其特殊性,著重在社會主義政黨產生之脈絡,這代表德意志 的社會主義意識型態得到實踐機會,同時當意識型態終在實踐的過程中必須 的妥協,認識到政治如同俾斯麥所言確實是一門「妥協的藝術」。進一步言,

思想化為政治現況是將天空往地上拉,社會主義從初生到站穩到擴張的發展 中,所有的政策走向破壞了理想性,反應在社會主義「庸俗化」的批判聲中;

如果藉此認識到政治必然具有的(重大)缺陷,或許可以治療政治「神聖性」

狂熱的現象。

社會主義的產生可依循三個進程加以說明:現代化(modernisation,因不 只 是 工 業 化) 、 社 會 問 題 (social problem, social question) 、 社 會 主 義 (socialism),這是簡化地來說社會主義產生的脈絡,其內容包含極為複雜的 狀況,加上德意志地區位於缺乏天然屏障的中歐地帶,其地理條件及政治情 勢在使其傾向保守以求自保,故在以往的歷史發展中的各種政治運動的出現 都蒙上一層消極暗淡的色彩,長久以來也被視為西歐歷史發展中的特例。不 過卻在這種政治環境下,德意志社會主義的發展相較其他國家卻又更為成 功,此一結果值得細膩的探討,必須在綿長的歷史脈絡中解釋德意志地區社 會主義發展的條件、其政治意識型態何以能夠吸引群眾(包含了知識分子或中 間階級),及於其逐漸右傾的歷史背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認為社會主義運動只能產生在先進國家的 工人階級中,但俄國的例子卻顯示出社會主義的政治運動並非只存在產業發 達的先進國家,1這讓馬克思的社會主義陷入一種「各自表述」的窘境,甚至 破除了社會主義通則化、理論化的氣魄,遑論蘇聯和中國以社會主義自我標 榜為國內人民帶來的巨大痛苦,認為這是達到社會主義理想的必經之途;而 且其明白揭示「工人專政」使名為「社會民主」或「共產」(黨)的政治勢力 在許多產業較不發達的地區更長久地維持,這自然與馬克思社會主義主張中 將工人專政設定為一個不定期的過度階段有關。是故在此根本性質下其主張 可以「多元」,其內容隨各地區之實際情形的不同而改變卻仍「無損」其精 神,2實際上可說是政治需求決定了社會主義理論化的發展過程。

社會主義的訴求對象從工人階級發展到一般大眾,社會主義雖試圖對人 類社會加以改造,但究其開端這種普世性價值是頗為淡薄的,從工人階級到 一般大眾的群眾路線,精確地說是政治環境之所迫,或者「信仰」擴大的必 經過程;社會主義政黨中的階級問題的淡化,沒有造成社會主義政黨的消 失,並且在選舉中經常得利。從這樣的情況中,又足以思考,從「誰需要社 會主義」到「為何人們需要社會主義」?本文不以討論下層群眾的社會史為 研究視角,而是聚焦於解釋社會主義由出現到發展的脈絡。由於本文主張社 會主義政黨之出現方能依據其意識型態做到政策建設,故主要以政黨(而不論 及工會)作為討論的依據。

社會主義從未有過精確的定義,許多攻擊者或擁護者的討論方式似乎將 社會主義視為不證自明的主張,而少有論及社會主義中模糊、矛盾的性質,

1 列寧認為社會主義革命必然會先存在於產業貧瘠之國度,正因為它們沒有高度發達的產業 和資本主義,工人們自然沒有機會被資本家所「收買」而致腐敗。詳見列寧,〈帝國主 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收入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輯局(編),

《列寧選集》,第二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5-688。

2 有人認為社會主義只是一種經濟秩序而非意識型態(即非政治性的),它不管存在於專制社 會、民主社會、有限王權、絕對王權或者共和國,皆是可以想像的,而社會主義之政治 上的重要性乃是因經濟與政治不可分的相關性。詳見Carl Landauer, European Socialism: A History of Ideas and Movements, from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 Hitler’s Seizure of Power, Volume I, from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It’s Aftermath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1976, c1959), 5-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如同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的根本歧義不應只用「激進」來解釋。3若論及各式 社 會 主 義 思 想 的 共 通 性 質 , 會 發 現 許 多 來 自 基 督 宗 教 中 友 誼 與 諒 解 (brotherhood)的概念,以及啟蒙時期進步觀(progressive)中相信人類理性具有 自我提升及改善的能力;4然而社會主義又更多地認為歷史有其進程與生命 力、人是社會環境制約下的產物,歷史的推動必需依賴先進工人階級的革 命,這似乎又否定了個別的人的主動性,間接否定了革命的人為推動作用,

夾雜了許多混亂與衝突的內容;5僅管有這種種的問題,社會主義者或共產主 義者願意用信仰的態度加以對待內心的「信仰」,因為人類文明歷史終極目 標的理論(即社會主義社會)已構架出來,哲學家的解釋已經告一段落,現在 到達了實踐的階段──去完成平等的最終共產主義社會。

社會主義一詞強調人的「社會性(social nature, socialism)」價值,認為人 類的道德乃從其社會性中衍伸出來,正是由於人類這種基本社會性的存有才 使歐洲文明中許多美善的部分未完全受到資本主義競爭原則及個人主義所

3 分別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或共產主義)之分際非常困難,若以政治光譜上「左派、極左 派」的位置而言,似對以暴力行為及體制外鬥爭達成「最終共產主義社會」目標是否為 正當、合理之手段的認定;然而,僅以此作為標準卻又顯示二者之間並無根本差異,而 共同為社會主義之一脈。對此二者之區別,列寧提出社會主義是馬克思所謂的「共產主 義的第一階段」,是殘缺的、有限的民主。Michael Newman, Social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2. 列寧,〈國家與革命〉,

收入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輯局(編),《列寧選集》,第三冊,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9-220。

4 所謂進步觀有兩種解方式,在啟蒙時期各有其主張者:其一,認為進步是「可能的」,只 要人們以一具體方式去實踐之;其二,進步是「必然的」,以一形上學的方式主張「進 步」是內在於歷史中的。前者為啟蒙時期的主要主張,實際上是一種改革觀點;後者方 可謂之為進步觀。馬克思主義所受的啟蒙進步觀之影響,實為後者。詳見Peter Gay, “The Enlightenment in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eory,”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69, No.

3(Sep., 1954), 380.

5 作為「科學」社會主義的馬克思主義,除了經濟生產力等可加以分析的「科學」因素外,

仍不得不談到「人」的問題。馬克思認為歷史乃由人所造就(men make history),生產力的 突破即是其「無形的手」(invisible hand),是生產力逼迫人推翻因不合時宜(因而不人道) 的社會結構。另一方面,以「人」作為一門「科學」研究的對象是錯誤的,因人文問題 究非科學所能解決(若以人之利己動機討論人的行為並不能說明人的良心善意之舉)。如此 一來,辯證法中的「人」已被抽象化,「它(人)」成了歷史本身的「工具」(就像人在資 本主義體系中成了「人手(人力資源)」),於此人只是歷史的自我實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摧毀;故社會主義者強調人類的合群而非自立,認為只有在社會中透過與他 人的合作方能得到人性的高度發展。可見提倡人際合作、團結與同情,否定 競爭、鄙視追逐私利(self-seeking)必定是社會主義的基本性質。6社會主義解 釋人類文明問題,認為文明終局是達到人類的永恆「幸福」,7人在歷史中一 次又一次地經歷生產力的突破(社會主義非歷史分期的標準),彷佛物質文明 成就正是人類的最高成就(故其教育群眾亦以「效用」標準決定教授內容),8 人類的團結與集體性則是最高道德(社會價值);當平等、自由同時出現在社 會主義所承諾的終極社會時,卻沒有說平等實際上高於自由,二者根本上是 相互排斥的概念:自由爭取特權而與平等之價值相悖。宗教世俗化導致的現 象之一,就是人做了自己的主人;社會主義因抱持無神論的人文主義立場亦 作如此主張,其最終結果即歷史從菁英轉向了大眾。

社會主義的主流理論為馬克思主義。列寧認為馬克思主義有三個來源及 三個組成部分:首先,為唯物主義哲學及辯證法,第二,主張勞動價值理論 的英國古典經濟學,馬克思經濟理論的要點為剩餘價值學說;9第三,法國革

6 Albert S. Lindemann, A History of European Socialis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c1983), xi-xii.

7 社會主義要求建立基於平等而互助合作的社會關係,已說明社會主義的集體性壓抑個人個 性表現(否定個人主義),這種激進的平等主義主張個人之解放乃基於「集體自由」的達成,

包括承認人素質上的平等,對民族問題、文化問題的相對漠然,認為新社會與新人必定 服膺於社會主義所認定的優良標準,而達成全世界的一致性。社會主義雖意在為人擘畫 一至善社會,此一完美社會卻是基於「階級鬥爭」、「神聖的」階級仇恨煽動下達成的 結果,此一完美社會是階級「革命」、工人「奪權」的鬼斧神工。社會主義否定「幻想 性質」的形上學,其世俗化的意識型態(然其宿命論的態度又具有宗教上的信仰力量)肯定 人能作主,而讓人產生一種前所未有的自由感受;這是因為社會主義消滅過去的宇宙秩 序觀點、否定既存秩序的合理、破壞人們因守己而安分的知足。

8 伊尼亞斯‧萊普(著),Isaac Ching、陳一壯(譯),《從卡爾‧馬克思到耶穌─基督的歷程》

(台北市:唐山,2003),66、180。

9 馬 克 思 的 勞 動 價 值 理 論 (labour theory of value)是 繼 承 了 亞 當 ‧ 史 密 斯 (Adam Smith, 1723-1790)及李嘉圖(David Ricardo, 1772-1823)的古典經濟學理論,並非其創見。然而由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中,可以看到形成其思考脈絡的模式。馬克思認為勞動價值理論 是指生產者為了使用價值而生產物品,當物品變成一項商品時,物品就是為了交換價值 而生產;而勞動不是單一個人的消耗,而是生產一個物品所需的平均勞動量,因此生產 物品應符合社會必要勞動。然而現代社會工業條件下勞工生產的商品,遠超過其勞動力

9 馬 克 思 的 勞 動 價 值 理 論 (labour theory of value)是 繼 承 了 亞 當 ‧ 史 密 斯 (Adam Smith, 1723-1790)及李嘉圖(David Ricardo, 1772-1823)的古典經濟學理論,並非其創見。然而由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中,可以看到形成其思考脈絡的模式。馬克思認為勞動價值理論 是指生產者為了使用價值而生產物品,當物品變成一項商品時,物品就是為了交換價值 而生產;而勞動不是單一個人的消耗,而是生產一個物品所需的平均勞動量,因此生產 物品應符合社會必要勞動。然而現代社會工業條件下勞工生產的商品,遠超過其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