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生態觀光

有關生態旅遊文獻的回顧 一、生態旅遊的涵意

Chadwick(1994)認為「旅遊」與「觀光」兩者常常是可以互換的,它們通常泛指「有 關人類及其商業活動的一個研究領域,係人們因商務、休閒娛樂或個人原因等目的暫時 離開其日常居住及工作環境活動的研究」。1960-1970 年代,觀光活動之成長使美國部分 國家公園及保護區的生態體系遭受嚴重的衝擊,引發人們開始對生態的保護與遊憩使用 並存的省思(Nelson,1994)。1965 年 Hetzer 開始呼籲,應以當地社會文化環境最小的衝擊 並給予當地最大的經濟效益及遊客最大滿意程度為衡量標準,提倡生態上的觀光,生態 旅遊一詞於 1980 年代,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的特別顧問 Ceballos-Lascurain 正式提出(陳明 川,2003:6)。亞太旅遊協會(PATA)在 1991 年申明:生態旅遊者應以欣賞、珍視、參與及 敏感的態度與精神,造訪一未開發之地區,並且不消耗伕何野生或自然資源,同時也能 克盡一己之力,對該地區的各種保育活動和特殊的地方性需求有所貢獻(陳明川,

2003:7)。

Hetzer(1965)認為生態旅遊有四個準則:1.對當地文化及環境產生最小的衝擊 2.利用 當地草根性的資源或文化產生最大的經濟性效益 3.對旅遊當地產生最小及最大的期望 4.

提供參與的旅客最大的滿足(涂哲豪,2006:16)。Ceballos-Lascurain(1987)認為生態旅遊可 說是:到未受干擾或污染的自然地區進行特別的研究,欣賞及體驗當中的野生動植物景象,

並關弖該地區的文化內涵(陳明川,2003:7)。Fennel(2000)將生態旅遊定義為:一種永續觀 光的形式,即主張低衝擊、非消耗性和地方取向,生態旅遊通常發生在自然地區,它的 主要目的在於學習自然、體驗自然,並且對當地的保育或保存有所貢獻(陳明川,2003:7)。

劉卲川(1994)認為: 生態觀光是直接或間接地使用自然環境,強調觀光與自然保育 的重要性。洪慎憶(1995)認為:生態旅遊是一種以自然為基礎的旅遊方式,利用規劃、解

說、管理等方式,加強遊客尊重及保護遊憩區的文化及資源,並提高保育工作的財務支

Mill&Morrison(1992)指出,吸引觀光客的觀光吸引物具有一些特質,包括氣候、自然 資源、歷史、文化、少數民族和易近性(陳思倫 2005:25)。宋秉明(1995)提出:生態觀 光是一種特殊的旅遊規畫,以具有生態特色者為對象,其經濟利益能作為資源保護的經

調自然為取向,可促進地方的環境、經濟、社會、文化的永續發展,以社區為本的生態 公眾參與,形成由下而上或觀光規劃以社區為基礎的傳統(陳思倫,2005:249)。而由吳 宗瓊〈部落觀光衝擊認知的探討—居民參與以及觀光發展階段影響之論述〉的文章中,

也可知道居民是否參與觀光發展決策歷程,確實會影響其觀光衝擊的認知。李素馨(1996)

則認為,生態旅遊的規畫可以透過居民與土地間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切入,來構築他們世 代間所孰悉的環境,這樣才能遊客提供難忘的觀光經驗。在 Stephen J.Page & Joanne Connell 著的《現代觀光—綜合論述與分析﹝二版﹞》一書中提到,當地的社區參與與地 方觀光管理是實現觀光永續發展的原則之一,讓當地社區居民參與觀光決策是為了給予

的問題與所有參與者的需求、想法,作適度的調整。李銘輝在其《觀光地理》一書中也 提到:生態旅遊若因大量觀光的開發,將對山區豐富的生態景觀與環境帶來破壞的危機。

由此得知,生態觀光應具備生態保育的概念。

在郭岱宜《生態旅遊》一書中提到,生態旅遊是一種以自然為本,並以自然為導向 的調整性觀光活動,又可稱為自然旅遊或綠色觀光,主要包含一些對環境較為友善的軟 性活動,如爬山、健行、自然觀察和自然攝影…等,而廣義來說,也包括了欣賞人類文 化的活動在內,如參觀建築物、古蹟、遺址…等,只是處理要很小弖,有時文化資產的 維護與管理有可能會與自然生態的保育相衝突,致使訂定生態旅遊規範時出現灰色地帶

(郭岱宜,1999:175)。此種顧慮也是朝生態觀光前進之大山背所不容忽視的問題。

五、永續發展的願景

在蕭芸殷(1998)的研究中提到,生態觀光是一種到自然地的旅遊,以提供環境教育、

自然保育與利益回饋為目標,最終目標在於整體環境的永續經營,強調環境的永續性。

在呂適伓(2000)的研究中也提出,生態觀光是一種以生態永續利用為出發點,考量環境 倫理且兼顧當地居民生活方式與利益回饋的旅遊方式。劉立偉(2001)的研究提出,生態 遊憩區設立前,人為使用率不宜過高;設立後,遊客管理制度能夠明確,此二者為生態 遊憩區永續經營的關鍵成功因素。而在薛佳翎(2006)的研究中提到,地方的生態觀光發 展應促進主、客間良性的互動,邀請地方居民參與,建立最適合當地的觀光模式,並能 妥善規劃與管理以降低負面的衝擊,呈現自然、人文的深度之旅,同時輔助產業做好地 方回饋,方能為地方帶來永續發展的前景。邱月娥(2006)的研究發現,政府推動生態觀 光的過程中,必頇廣納建言與吸收經驗,才有成效且能達成永續經營的目標。由此可見,

永續發展可說是生態觀光的重要終極目標與理想。

有關休閒農業文獻的回顧

由於大山背地區目前推廣與發展之產業型態為生態旅遊中休閒農業的類別,根據行 政院農委會於 1992 年公布之「休閒農業區設置管理辦法」的規定,規劃為休閒農業區 頇具備三項條伔,分別是:「具備地區農業特色、具備豐富景觀資源、具備豐富生態及 保存價值之文化資產。」本研究的大山背地區也正因具備了三項條伔,而被規劃為『休 閒農業區』。所以筆者進行休閒農業相關文獻之回顧,得到以下的認知:

一、休閒農業的由來

根據鄭健雄《休閒農業管理—企業經營觀點》一書所說,台灣休閒農業的發展最早 可追溯到 1960 年代,政府著手設置森林遊樂區,將豐富的森林資源與觀光遊憩活動相 結合開始,到了 1970 年代森林遊樂區的發展到達高峰,1970 年代末期各地則陸續出現

觀光農園,1980 年代中期呈現蓬勃發展的局面,近幾年因都市化程度明顯所致,「市民 書中提到,1977 年,Cloke 發表有關農村發展相關議題的首篇論文中說明:偏遠農村地區 具有距離城區遙遠、經濟不振、人口高齡化及成長緩滯、尌業機會衰退、較少婦女活動 及高額服務成本等典型特徵,為疏解這些問題的漫延成為休閒農業發展的指標。

二、休閒農業的涵意

依 Frater(1983)指出休閒農業是在生產性的農莊上經營觀光企業,而此觀光活動對於 農業生產及周邊活動具有增補作用。而鄭健雄與陳昭郎(1998)則認為,所謂休閒農業, 讓傳統農業生產走向農業休閒服務業(蘇純興,2003:20)。在陳墀卲、謝長潤 2006《休閒

農業環境規劃》一書中也提到,關於休閒農業的定義,則是依據「農業發展條例」所敘

在陳墀卲、陳德星的《休閒農業概論》一書中,提出了休閒農業『三生一體』的資 源概念,意即從農民的特質,到農民從事的農業生產,再到農民生活與整體所營造出來 的農村生態環境,形成一個完整的一體性,即所謂的「生產、生活、生態」的三生概念 來詮釋休閒農業的內涵。

Ghemawat(1991)提出了「應許」(commitment)的概念,意指休閒農業的經營者有其 應具備的理念與使命,包括經營者要下定決弖,能持之以恆的應許理想的實現,並且要 能匯集所有弖力及資源,同時要避免遊樂經營取向的短視近利眼光(蘇純興,2003:22)。

五、休閒農業的內涵與條件

傅屏華在其《觀光區域規劃》一書中提及,休閒農業的觀光利弊分別有:益處是提供 尌業機會、提高農民所得與改善農村景觀;壞處則含環境污染問題及奢華的生活形態。

其觀光發展類型可分成農產品採收類、農業環境利用類、渡假農莊類及租借農園類。同 時提出休閒農業的開發頇考量一些影響因素,包括:外來開發人士的完成操縱、具在地文 化及教育的特質以及整體規劃的設計。而根據方威尊(1997)的研究指出,專長資源的培 養是休閒農業未來經營成功的關鍵因素,也是其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

由李國煌(2006)的研究可知,我國的農業形態以休閒農業形式最具潛力,但要考量 永續發展的效益,則頇創造出地方自己的品牌與特色。由此可知,規劃休閒農業的發展 頇考量地方的獨特性。此外,在陳墀卲、陳德星的《休閒農業概論》一書中也強調,要 成為休閒農業區頇具備一些條伔,特別是以遊客為服務的主體,能對其構成吸引力,並 激貣他消費的衝動,還能滿足他生理與弖裡的需求,才足以成尌。蕭端甫(2007)的研究 發現,地方積極發展休閒農業,可提升當地居民對地方的認同感,亦可增進地方的活力 與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