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生態旅遊的知覺與構念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節  生態旅遊的知覺與構念

「知覺」一詞在中文一般的用法,是與英文的“consciousness"同義,意指 意識,清醒或察覺;而在心理學上所指的「知覺」則是英文中“perception"的翻 譯,而其定義為「知覺是給予從感覺器官傳入腦部的資訊,並整合、詮釋及說明 的過程」,亦即是感覺若無知覺的作用則毫無意義(王滿堂,2004),同一事件或 刺激對於每個人的感覺器官雖然相同,但可能會有不同的知覺,這種情況顯示知 覺是一種社會和心理的現象。同樣地,張春興(1986)指出生理歷程得到的經驗為 感覺,心理歷程得到的經驗稱知覺,而感覺為形成知覺的基礎,並進一步闡釋人 類對環境事物的知覺並非只是單純地對環境中客觀事實的客觀反應,而是其中帶 有相當成分的主觀意識與主觀解釋。而湯幸芬(2001)則認為知覺(perception)是指 個體將感覺所得到的刺激轉變為有系統的心理內在反應,並進而以其特質或過去 之經驗對個體做出回應的心理過程。知覺與感覺的差異在於理解程度的不同,感 覺只包括一些獨立的經驗事實,而知覺則包括有關該事實所組成的知識。

在中文用詞上同樣相近的是「認知」,認知在心理學上是指個體經由意識活 動而對事物產生認識與理解的心理歷程(張春興,1993)。但在觀光旅遊相關研究 中,「認知」一詞的用法卻莫衷一是,研究題目對應的英文也有 cognition 及 perception。使用 cognition 一詞的研究中,有偏向對研究變項的瞭解及認識程度(林 純玉,2005;李樑堅、施美惠、康桓甄,2008),亦有偏向於對事物的看法或行為 趨勢(陳明川, 2003;周佳雯、蘇文瑜,2008)。而使用 perception 來代表「認知」

一 詞 的 研 究 裡 , 同 樣 地 也 有 上 述 狀 況 , 如 吳 宗 瓊(2003) 即 把 認 知 翻 譯 成 (perception),並主張在語意上「態度(attitude)」及「認知(perception)」並不用在 語意上做明顯的分辨。

另外在研究觀光旅遊之議題時,不論是中文或外文文獻中,知覺及態度常互 相交替使用。早期文獻中多用「態度」(attitude),近期研究較不採主觀的評量判 斷,多用「知覺」(perception) ,而研究者依其研究目的對知覺及態度在語意上 也有不同的見解(吳宗瓊,2003;吳忠宏等,2005)。嚴格來說,兩者在意義上的

區別為:「知覺」,是指受訪者對目標物的看法,而「態度」則是對某目標物的持 續傾向或行動趨勢。本研究主要是詢問居民對生態旅遊的看法或知識,因此採用 吳忠宏等(2005)將知覺和態度作一區分。

在國外有關居民旅遊發展知覺量表的研究方面,多著重在檢視旅遊發展對社 區和居民的衝擊及影響,從經濟、社會文化與環境…等面向衡量住民的知覺及態 度,並檢定之間的關係(Andereck et al., 2005; Brunt & Courtney, 1999; Lee & Back, 2003; Kim & Petrick, 2005; Ko & Stewart, 2002; P’erez & Nadal, 2005; Green, 2005;

Tosun, 2002; Upchurch & Teivane,2000; Vincent & Thompson, 2002; Weaver &

Lowton, 2001)。而國內亦延續國外研究方法,並考量本地不同地區風土人文特性 設計旅遊發展知覺量表(吳宗瓊,2003;吳忠宏等,2005;邱廷亮,2003;陳明川,

2003;陳思倫、高麗真,1994;陳思倫、郭柏村,1995;黃宗成、吳忠宏、郭建 池,2001;歐聖榮、顏宏旭,1995),除吳忠宏等(2005)及邱廷亮(2003)以生態旅 遊的定義形成問卷外,其餘皆以經濟、社會文化與環境的影響等構面來測量居民 對生態旅遊的知覺。

小結:

以經濟、社會文化與環境的影響等構面來測量居民對生態旅遊的知覺,適合 在已發展旅遊地區,對有意發展生態旅遊卻尚未開始地區的居民可能感受不到觀 光發展所帶來的各方面影響,而本研究所編製的量表企圖適用於上述二種地區的 居民,故採用吳忠宏等(2005)之研究,依據其對生態旅遊的定義:一種在自然地 區所進行的旅遊形式,強調生態保育的觀念,並以永續發展為最終目標,經由解 說服務引領遊客深入體驗及欣賞當地特殊的自然與人文資源,進而提供遊客環境 教育的機會以增強環境意識,期能產生負責任的環境行動,最後將經濟利益回饋 造訪地,使保育工作得以延續。歸納得出生態旅遊需具備以下原則,分別為「建 基於自然環境」、「環境教育與解說」、「永續經營與發展」、「要具備環境意識」與

「利益回饋造訪地」,本研究將以此五面向作為生態旅遊知覺之構念,分述如下:

17

(一) 建基於自然環境 (Nature-based)

Buckley (1994)指出生態旅遊應以建基在自然未受人為開發的地區 之上,並深度體驗人與自然環境間的互動。倘若有遊客開車遊覽森林、

走馬看花,則其可否被歸類於生態旅遊是被質疑的;劉吉川(1994)則指 明 生 態 旅 遊 是 旅 遊 中 一 個 特 別 的 領 域 , 他 直 接 或 間 接 的 使 用 自 然 環 境,而大自然是生態旅遊裡一個主要的吸引力,包含自然與人文資源。

而後 Honey (2001)提出,生態旅遊通常與自然、野生動物及冒險 旅遊被共同思考,但通常生態旅遊應與這些項目區別開來。生態旅遊,

應 稱 之 為 以 自 然 原 貌(未 經 人 為 雕 飾 )為 基 礎 的 觀 光 活 動 (nature-based tourism)。

生態旅遊包含了自然旅遊、鄉村旅遊或文化之旅等元素,由表 2 中可以發現,Ceballos-Lascurain (1987), Ziffer (1989), Boo (1993), Meric

& Hunt (1998), Weaver (2001)等人皆強調生態旅遊應當以自然未受破 壞的地區為主,可知生態旅遊包含了自然旅遊、鄉村旅遊、文化旅遊 等因素。

生態觀光協會(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 TIES)認為生 態旅遊是到自然地區的責任觀光,可以保護環境,並促進地方人民福 祉。澳洲生態旅遊組織(Australia Ecotourism Association, AEA)更加入 文化層面的體驗,定義生態旅遊是以主要聚焦在體驗自然地區(可以增 加環境、文化面向的鑑賞能力,並激發人們保育的動力)的生態永續觀 光(引自王鑫,2002)。

綜觀上述,本研究所指稱之「建基於自然環境」係指生態旅遊是 前往非人為塑造的自然地區,去欣賞或體驗當地的自然景觀、歷史遺 跡及文化特色。

(二) 環境教育與解說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自1965 年 Hetzer 首倡生態旅遊以來,其原則即著重在造訪地的管理及 遊客對自然資源的體驗與學習,而環境教育與解說就是達成上述目標的重要 方法。Holden (2000)認為,積極的生態旅遊者,所具備的態度是體驗環境並 關心環保議題,可說是與環境教育的最終目標—培養具有環境意識的公民不 謀而合,對環境的關心程度愈高,愈能在觀光行為中展現生態旅遊的精神。

生態旅遊的概念與環境教育的課程目標可有效地加以結合,因為生態旅 遊是以社區為基礎、保育為原則、環境教育為手段之方式來達成兼顧社會、

環境與經濟永續性的一種旅遊型態(Wight, 1996)。生態旅遊為達成環境教育 的目標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方式,而強化生態旅遊中環境學習的部分,也將有 助於減少環境衝擊(Kimmel, 1999),這些都顯示出生態旅遊與環境教育間有 共同目標與密不可分的關係。(江昱仁、黃宗成、郭孟妮、張文娟,2008)

而 Ham (2002)則說明解說的功能對生態旅遊造訪地不僅可增加遊客的 旅遊體驗,提高其滿意度,亦可有效管理遊客的行為藉以降低環境衝擊,更 可聘用當地居民為解說員,創造就業機會,可說是對生態永續性有極大的貢 獻。

由此可見,生態旅遊除了遊客得到遊憩體驗外,亦透過解說達到環境教 育的目的,使遊客對造訪地的自然環境、當地文化及生活智慧感到興趣,進 而引發瞭解和學習的動機,最後達到生態旅遊之教育意義。

因此,本研究所指稱之「環境教育與解說」係指生態旅遊必須有解說員 帶領,提供解說服務及環境教育活動,增進對當地自然與人文的深刻體驗,

以提升遊客的遊憩體驗。

19

(三) 永續經營與發展 (Sustainabl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觀光發展一向被視為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若一味追求觀光 所帶來經濟收益,而不顧及發展與環境保育之間的平衡,將使得觀光產業沒 落甚至消失。Butler (1980)曾提出旅遊生命週期理論,將旅遊地點的發展週 期分成探索期、參與期、發展期、鞏固期、停滯期和衰退(或再生)期,依 Butler 之觀點,旅遊發展初期觀光資源具有發展潛力,純樸的居民對遊客是歡迎的 態度,此時稱為發現期,而後漸增的遊客使得當地與旅遊相關的服務業蓬勃 發展;在飽和期階段,環境已處在被過度開發利用與過度承載的狀態,而居 民也因生活作息被干擾,而對遊客採不歡迎態度;到了消退期與衰敗期階 段,居民對遊客產生敵對態度,環境亦因受到破壞所產生的缺失漸顯現,同 時若又沒有繼續維持品質時,此旅遊地便會逐漸失去吸引力,終因惡性循 環,導致自然衰敗。當然,此時若能重新修複環境、居民與遊客之間的關係,

則亦可能是另一個新的旅遊生命週期開始(引自 Williams, 2003)。

由於觀光遊憩發展對環境會造成正、負兩面的影響,在資源保護與發展 間取得平衡的具體做法就是保育,因此觀光地區的保育是旅遊業永續發展的 基本條件(王鑫,2001)。

而生態旅遊完整之永續發展應同時包括:環境、經濟,以及社會三個面 向。由於,三者互相依存與影響,因此,必須同時予以考量。此外,永續發 展之最終狀態,應為三個體系皆能達到持續得以維持之狀態(Young, 1992, 引自林裕強,2002)。

本研究所指稱之「永續經營與發展」係指生態旅遊在環境、經濟,以及 社會三方面應有完善的規畫與管理,以期將人為負面衝擊降至最低,並透過 旅遊活動的收益,加強旅遊地區自然環境與文化襲產之保育使遊憩資源得以 長久保存。

(四) 要具備環境意識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於幼華(1998)認為環境意識是一個整合性的概念,指的是人們對於環境 的認知,環境問題的知覺、關切和敏感、對環境問題解決途徑的看法與態度、

以及為了較好的環境品質,人與環境的關係應如何維持與調整等內容。而生 態旅遊常在環境相對敏感的自然地區進行,任何形式的旅遊活動必定會改變 當地的景觀及生態系平衡,若經營管理者與遊客未具備相當的環境意識及負 責任的環境行為,讓衝擊降至最低,將使自然資源迅速枯竭而無法回復。

以及為了較好的環境品質,人與環境的關係應如何維持與調整等內容。而生 態旅遊常在環境相對敏感的自然地區進行,任何形式的旅遊活動必定會改變 當地的景觀及生態系平衡,若經營管理者與遊客未具備相當的環境意識及負 責任的環境行為,讓衝擊降至最低,將使自然資源迅速枯竭而無法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