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生態旅遊知覺量表發展之研究:以澎湖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生態旅遊知覺量表發展之研究:以澎湖為例"

Copied!
14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生態旅遊知覺量表發展之研究:

以澎湖為例

指導教授:吳忠宏 博士

研 究 生:楊耀堂 撰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七月

(2)

謝誌

懷著一顆為剛進國小一年級小孩讀書表率的心態,一邊工作,一邊開始我的 碩士研究生涯,首先要感謝我的愛妻孟君全力的支持及照顧三個小孩人宇、子緯 及子欣,很高興能和我的長子人宇一起入學,一起畢業,只不過是他念完小學, 我完成碩士學位。 在學術研究的路上,我很喜歡一句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首先要感謝的 巨人-啟蒙指導教授吳忠宏教授,引領我進入社會科學的領域,在一次次的 meeting 中容忍我許多提出現在回想起來有點幼稚無知的問題,並藉由討論來釐 清我的思路,以邏輯性的方法思考問題,他嚴謹的研究方法訓練不僅使我在研究 的過程能順利進行,在我本職的工作裡也能以不同的思考方式來處理問題。還有 嘉義大學的黃芳銘教授,讓我原本是統計的門外漢,能一窺數字裡的奧妙,使我 在統計方法學上獲益良多。 另外在本研究量表發展過程中,謝謝王鑫教授、林益仁教授、侯錦雄教授、 曹勝雄教授、陳墀吉教授、湯幸芬教授、楊文燦教授、趙芝良教授、歐聖榮教授、 劉小如教授、鄭天明教授及顏家芝教授在繁忙的教學研究中,仍抽空為本研究的 量表提供寶貴的意見,使問卷內容更臻完備。澎湖縣政府教育局的胡中鎧局長在 問卷發放過程中的鼎力支持更是一大助力,加上在地的常明學長不吝提供問卷發 放的建議,使本研究得以順利進行。 也感謝口試委員歐聖榮教授、曹勝雄教授、林宗賢教授及王志宏教授,在口 試的過程中悉心指教,使本論文更加嚴謹及完善。 最後感謝所辦的品詩學姐,在行政程序提供最大的方便及協助,一起求學的 夥伴大雅、淑蘭、文雄、雅鳳、欣瑜、育芬、賀翔、環教所及觀光所的學弟妹, 和你們一起接受老闆的腦力激盪是研究所生活中最辛苦,卻也是最甜蜜的回憶。 耀堂 謹致 07/2009

(3)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透過一系列嚴謹的分析程序來建立一份具有信效度的居民生態 旅遊知覺量表。以澎湖縣居民為研究對象,採問卷調查的方式,共獲得有效問卷 1118份,將其隨機區分為二組樣本,每組各559 份。第一組樣本以探測性因素分 析來獲得因素成份,結果顯示此份量表有四個因素(16題),分別命名為「建基於 自然環境」、「解說與環境意識」、「永續經營與發展」及「利益回饋造訪地」。 接著將其建構居民生態旅遊知覺的一系列競爭模式,以驗證性因素分析的評鑑, 結果顯示二階單因素模式是最為簡效的模式。 對此一模式做內在結構適配評鑑也顯示觀察變項與潛在變項皆具有良好的 信度、聚合效度,以及區別效度。第二組樣本則是作為複核效化的評鑑,結果顯 示所建構模式具有穩定性以及預測力。 本研究所建構出之二階單因素模式生態旅遊知覺量表,可以將量表中各題項 得分加總獲得一個生態旅遊知覺的分數,用以測量居民生態旅遊的了解,使測量 模式更加簡化、清楚。在應用上,不論是後續研究者將「生態旅遊知覺」此概念 視為自變項或依變項,單獨測量生態旅遊知覺或探討與其他變項的關係,將使其 結果更容易了解與解釋。 關鍵字:生態旅遊知覺、量表發展、驗證性因素分析、競爭模式、複核效化 II

(4)

The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s’ Ecotourism

Perception Scale: A Case Study of Pescadores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using a series of analytic procedures, a reliable and valid scale for measuring residents’ perception of ecotourism. 1118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from Pescadores. The sampl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sets. The first sample set was used to generate the factors through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resulted in a scale of four factors (16 items) included: “nature-based factor,” “interpre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factor,” “sustainabl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and “benefit feedback mechanism.” Then a series of competing models was established and evaluated by using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procedure. The second order single-factor model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efficient one.

The internal-component evaluation found that latent variables have good reliability, convergent validity,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The cross-validation was tested by the second sample set for the model. The model’s stability and predictive power were confirmed.

The follow-up researchers can sum up the scores of each item by using the second order single-factor model proposed by this study. The summation represents the residents’ perception of ecotourism. It can be easily discussed and explained the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variables.

Keywords: Ecotourism Perception, Scale Development,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5)

目錄

謝 誌...Ⅰ 中文摘要...Ⅱ Abstract...Ⅲ 目 錄...Ⅳ 表 目 錄...Ⅵ 圖 目 錄...Ⅶ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8 第一節 生態旅遊定義的發展... 8 第二節 生態旅遊的知覺與構念... 16 第三節 生態旅遊知覺的測量與實證研究 ...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8 第一節 研究地點與對象... 28 第二節 研究架構... 30 第三節 量表編製流程... 31 第四節 研究假設... 33 第五節 問卷設計... 40 第六節 調查方法與抽樣設計... 42 第七節 信度與效度評鑑方式... 43 第八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方法... 47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51 第一節 構念題項發展與編製 ... 51 第二節 預試結果分析 ... 52 第三節 正式受訪者之基本屬性 ... 55 第四節 正式問卷結果分析 ... 58 第五節 信度與效度評鑑 ... 72 第六節 居民生態旅遊知覺概述 ... 7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82 第一節 結論... 82 第二節 建議... 85 IV

(6)

參考文獻... 87 附錄... 105 附錄一 專家問卷 ... 105 附錄二 專家名單 ... 114 附錄三 專家審查意見 ... 115 附錄四 預試問卷... 124 附錄五 正式問卷... 127 附錄六 生態旅遊知覺量表... 130 附錄七 國科會計畫資料引用同意書... 132

(7)

表目錄

表 1 國內外生態旅遊定義彙整表 ... 10 表 2 生態旅遊定義之內涵比較表 ... 14 表 3 生態旅遊認知變項彙整表 ... 25 表 4 生態旅遊知覺居民基本資料變項彙整表 ... 27 表 5 量表編製流程與資料分析方法表 ... 32 表 6 問卷問項概要 ... 41 表 7 預試樣本正向構念項目分析 ... 53 表 8 個別構面因素分析 ... 54 表 9 正式問卷發放及回收統計表 ... 55 表 10 受訪者背景變項表 ... 57 表 11 正式問卷知覺量表項目分析結果表... 59 表 12 未刪題正式樣本知覺構念因素分析表 ... 60 表 13 最後正式樣本知覺構念因素分析表 ... 61 表 14 子構念模式參數估計摘要表 ... 63 表 15 知覺子構念模式整體適配評鑑表 ... 64 表 16 刪題後知覺子構念模式整體適配評鑑表 ... 64 表 17 初始一階四因素斜交模式參數估計摘要表 ... 65 表 18 修飾後一階四因素斜交模式參數估計摘要表 ... 66 表 19 一階四因素斜交模式整體適配評鑑表 ... 66 表 20 競爭模式整體適配評鑑表 ... 67 表 21 競爭模式指標 ... 67 表 22 二階單因素模式參數估計摘要表 ... 71 表 23 一階因素信效度評鑑摘要 ... 72 表 24 二階因素信效度評鑑摘要 ... 73 表 25 相關與區別效度 ... 74 表 26 複核效化評鑑指標 ... 75 表 27 複核效化評估策略之適配評鑑表 ... 75 表 28 受訪者之生態旅遊知覺統計分析表 ... 77 表 29 受訪者背景變項與生態旅遊知覺之差異檢定分析表 ... 79 表 30 受訪者背景變項與生態旅遊知覺之相關係數分析表 ... 81 VI

(8)

圖目錄

圖 1 研究流程圖... 6 圖 2 研究架構圖... 30 圖 3 虛無模式假設圖 ... 35 圖 4 一階單因素模式假設圖 ... 36 圖 5 一階多因素直交模式假設圖 ... 37 圖 6 一階多因素斜交模式假設圖 ... 38 圖 7 二階單因素模式假設圖 ... 39 圖 8 一階四因素斜交模式 ... 69 圖 9 二階單因素模式 ... 70

(9)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四節,首節先介紹生態旅遊之發展背景及概況,及論述從事本研 究之動機並據此訂出研究目的,其後界定研究中所出現之專有名詞,最後呈現研 究流程。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生態旅遊一般認為最早由Hetzer 在 1965 年 7 月在「LINKS」雜誌中提出,文 中提醒讀者重新思考文化、教育及旅遊的意義,並關切旅遊活動造成環境、文化、 經濟層面的可能衝擊,期能兼顧遊客體驗、造訪地利益及環境保育三者,進而實 踐一種生態上的旅遊(Ecological Tourism 或 Eco-Tourism) (Hetzer, 1965)。這種有 別於傳統大眾旅遊(mass tourism) 的旅遊方式在發展上大致與環境意識的覺醒及 觀光旅遊需求的改變有關。在 1960 年代至 1970 年代初,當人們開始關心經濟成 長之際,所產生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也思考著人與自然的共生關係,而形成對生 態保育與環境關懷的趨勢(黃躍雯,2001);加上傳統旅遊地的飽和、遊客在此種 旅遊中可獲得與城市取向的旅遊活動截然不同的滿意程度及大眾媒體對自然區 域的擴大報導,使得生態旅遊日益蓬勃(王鑫,2002) 。 台灣在經濟發展的初期,因國人勤儉的習性,使觀光旅遊被視為非必要甚至 是奢侈性的消費,對於旅遊設施要求也不高,消費習性則為掠奪式的大吃大喝, 並以一次旅遊跑遍多個旅遊據點為滿足。且由於休閒產業早期不受重視及政府對 土地分區使用管制嚴格,使得有許多提供旅遊服務的業者違規經營,加上缺乏永 續的概念,使得遊憩資源因錯誤的管理方式或遊客不當的行為而破壞殆盡(交通部 觀光局,2002)。 近年來,由於國人生活價值觀的改變及國際上日漸重視環境保護,生態保育 意識逐漸高漲,也漸漸地對自然生態抱持著反省的態度(曹勝雄,2001)。加上人 們可支配時間、所得收入的增加及旅遊經驗的增加,反映在旅遊的選擇及產品 1

(10)

上,呈現多樣化的趨勢,根據觀光局 96 年國人旅遊狀況調查報告,民眾國內旅 遊時最喜歡的遊憩活動以自然賞景及文化體驗為主,合計佔 71.8%,而遊客的旅 遊目的以生態旅遊者亦有穩定發展的趨勢(交通部觀光局,2006;2007;2008), 顯示國人對生態旅遊的需求及接受度日益提升。 在供給方面,除了政府在國家公園及風景區推動生態旅遊外,民間團體、在 地居民及旅遊業者亦依各地特色發展不同型態的生態旅遊,冀求在自然資源保 育、地方經濟發展及遊客遊憩體驗三者間取得協調。環顧國內外任何觀光發展經 驗,在地居民常扮演重要的角色,但許多研究顯示已發展生態旅遊地區雖帶來居 民經濟條件的改善,但也造成諸如交通惡化、商業活動造成的人際關係疏離及衝 突、資源景觀破壞…等問題。(Andereck & Vogt, 2000; Cruz, Baltazar, Gomez, & Lugo, 2005; Choi & Sirakaya, 2005; Jamal & Tanase, 2005; Jones, 2005; Pérez & Nadal, 2005; Weaver, 1995; Weaver, 2001; 洪維勵,2002; 黃躍雯,2002; 紀駿傑, 2005) 雖然「生態旅遊」發展至今已有十餘載,但其定義及實踐方法卻很少一致, 其可能是因為生態旅遊活動係由不同經營者所提供,加上在地居民、遊客、政府 部門對生態旅遊的心態及需求各有不同,造成各方對生態旅遊的知覺有所差異 (Fennell, 2003; 歐聖榮,2004;楊國鑫,2002)。Oram (2001)認為生態旅遊的意義 及如何運作常是爭論的焦點,因其概念的複雜性,並無一定的答案,唯有靠持續 建設性的思考、辯論、實地操作及研究,才能了解生態旅遊的價值和意義。環顧 國內對生態旅遊的研究,近年來對生態旅遊發展趨勢所作的探討,普遍著重於理 念之論述、地點之評析、個案研究、遊客與居民之知覺、態度及行為等方面(歐 聖榮,2002;楊國鑫,2002;鄧福麒,2003;吳忠宏、黃宗成、洪常明,2005)。 正因對生態旅遊缺乏共同的認知及定義,居民、遊客及觀光旅遊業者常各取 所需地發展及進行其生態旅遊活動,以致於生態旅遊常淪為大眾旅遊行銷包裝的 工具。而生態旅遊地一般位於生態敏感、偏遠及低度利用的土地上,在地經營者 常為了經濟收入將旅遊產品冠上綠色或生態之名,卻未考量到生態旅遊的精神, 在未經適當規劃及限制遊客量下,反而對旅遊地造成生態環境的壓力。

(11)

廖秀梅(2001)曾指出推展生態旅遊首先要瞭解地方政經情勢與社會關係,藉 以解讀生態旅遊的地方知覺,並認為未來台灣各地在推動生態旅遊時,第一步就 是要瞭解地方認知,而地方認知與社區活力皆是台灣發展生態旅遊的必然條件。 且Lankford and Howard (1994)也認為居民的態度乃是影響觀光是否能永續發展 的主因之一。而知覺常是影響態度的重要因子之一,態度亦為形成負責任環境行 為的關鍵因素(Barney, Mintzes, & Yen, 2005),所以一個地區的生態旅遊能否永續 發展,需要有當地居民的支持,尤其是生態教育的觀念與永續利用的方式,更需 要先得到當地社區的認同與配合才能順利推動,因為當地居民就是執行環境教育 及生態旅遊地經營管理之主要人力來源(林晏州,2003)。因此,了解居民生態旅 遊的知覺,是發展生態旅遊活動時的重要課題。此乃形成本研究之動機一。 在國外有關居民生態旅遊知覺量表的研究方面,多著重在檢視旅遊發展對社 區和居民的衝擊及影響,從經濟、社會文化與環境…等面向衡量居民的知覺及態 度,並檢定之間的關係,(Andereck, Valentine, Knopf & Vogt, 2005; Brunt &

Courtney, 1999; Lee & Back, 2003; Kim & Petrick, 2005; Ko & Stewart, 2002; Green, 2005; Tosun, 2002; Upchurch & Teivane,2000; Vincent & Thompson, 2002; Weaver & Lowton,2001)。國內亦延續國外研究方法,並考量本地不同地區風土人文特性設 計旅遊發展知覺量表(吳宗瓊,2003;吳忠宏等,2005;邱廷亮,2003;陳明川, 2003;陳思倫、高麗真,1994;陳思倫、郭柏村,1995;黃宗成、吳忠宏、郭建 池,2001;歐聖榮、顏宏旭,1995),除吳忠宏等(2005)及邱廷亮(2003)以生態旅 遊的定義形成問卷外,其餘皆以經濟、社會文化與環境的影響等構面來測量居民 對生態旅遊的知覺。 儘管上述對居民對旅遊知覺的量表研究皆具備一定之信度,但其自編測量工 具之效度,未能有量化的標準,隨著新的統計技術發展,研究者編製的量表可依 理論建構的完備與否以驗證性因素分析來檢視其建構效度。吳忠宏等(2005)就建 議,將該研究之生態旅遊知覺與生態旅遊發展態度量表做驗證性因素分析,以考 驗其因素結構的適配度。因此本研究擬參考Ap & Crompton (1998)及黃芳銘、楊 金寶、許福生(2005)的量表編製程序,並整合國內外相關發展生態旅遊知覺量表 3

(12)

之構念,以吳忠宏等(2005)之研究為基礎建構適合國內使用之居民生態旅遊知覺 量表,提供後續研究者及主管單位參考。此乃促成本研究之動機二。 澎湖縣具有豐富之海洋自然資源與生態人文景觀,本以觀光與漁業為最具潛 力之產業,但近年來受到海洋資源日趨枯竭,觀光產業便成為澎湖縣政府及居民 的希望所寄。由歷年以來公部門對澎湖發展的規劃,皆以觀光遊憩為提振經濟的 藥方,但是澎湖觀光事業受到季節的影響甚鉅,約只有半年的時間適合遊客前 往,對澎湖整體經濟提升不如預期(郭瑞坤、賴正能、廖英賢,2006)。直到在澎 湖設置觀光特區附設博奕事業的議題被提出後,成為澎湖發展的另一選項。但觀 光賭場的設置,所造成的社會風氣惡化、治安敗壞及教育偏差等問題,卻讓有識 之士憂心忡忡。相對而言,生態旅遊活動較不受季節之影響,是否能在一般大眾 旅遊或設置觀光賭場外,提供澎湖縣居民另一項兼顧保育及發展的選擇,值得探 討。而依據陳沛悌、鄧維兆、陳甫鼎(2007)對於 1998 年及 2004 年對澎湖居民的 研究顯示,澎湖地區觀光發展處於觀光地區生命週期中介於「探索」與「參與」 間的階段,居民對遊客仍持正向的評估與歡迎的態度,而隨著澎湖縣大力發展觀 光業,澎湖地區即將邁入觀光發展歷程中的發展期,此時亦是觀光發展成敗的關 鍵時期 (Butler, 1980)。因此若要有效發展生態旅遊首要之務即是瞭解澎湖縣居民 對生態旅遊的了解及認識,此乃促成本研究之動機三。

(1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擬經文獻回顧編製居民生態旅遊知覺量表,經完整量表發展過程後, 建構居民生態旅遊知覺模式,並進一步檢驗所發展量表之效度與信度。 根據上述之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擬定以下之研究目的: 一、 編製「居民生態旅遊知覺量表」。 二、 建構「居民生態旅遊知覺」模式。 三、 驗證「居民生態旅遊知覺」模式的適配程度。 四、 瞭解澎湖居民對生態旅遊的知覺。 五、 探討不同基本資料變項之居民對生態旅遊知覺的差異情形。 5

(14)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根據本研究之研究內容,擬定系統性之研究流程,作為研究執行之依據,以 達成研究目的,見圖1: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目的 建立研究架構 文獻回顧 設計預試問卷 專家審核 問卷修訂 形成正式問卷 問卷施測 進行預試 問卷修訂 資料分析 模式適配度評鑑 圖1 研究流程圖 模式修正 結果與討論 結論與建議 信效度檢驗

(1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一、生態旅遊(Ecotourism) 一種在自然地區所進行的旅遊形式,強調生態保育的觀念,並以永 續發展為最終目標,經由解說服務引領遊客深入體驗及欣賞當地特殊的 自然與人文資源,進而提供遊客環境教育的機會以增強環境意識,期能 產生負責任的環境行動,最後將經濟利益回饋造訪地,使保育工作得以 延續(吳忠宏等,2005)。 二、知覺(Perception) 所謂的知覺可說是我們對我們世界的看法,即個人對刺激物的選 擇、組織、分析,並賦予意義的過程(謝淑芬,1994)。簡言之即是個體 解釋外界刺激訊息,從而產生組織和意義的過程(徐磊青、楊公俠, 2005)。本研究中之知覺係指居民對生態旅遊的認知、看法與瞭解程度。 7

(1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章將針對本研究相關的理論與文獻加以探討,首先介紹生態旅遊定義的發 展與內涵,其次回顧生態旅遊知覺及構念,最後整理相關實證研究之量表做為問 卷設計之參考,分述如下。

第一節 生態旅遊定義的發展

本節主要探討生態旅遊的定義、內涵,並嘗試從中整理出生態旅遊之構面, 以做為本研究後續參考。 生態旅遊一詞咸認為最早由 Hetzer 在 1965 年「環境,旅遊,文化」一文提 出,文中關切旅遊活動造成環境、文化、經濟層面的可能衝擊,並呼籲居民、遊 客、旅遊業者能以當地文化和環境最小的衝擊及給予當地最大的經濟效益與遊客 最大的滿意程度來做為衡量觀光活動的標準,進而實踐一種生態上的旅遊 (Ecological Tourism 或 Eco-Tourism) (Hetzer, 1965)。並對這種負責任的旅遊形式 確立四項原則: (1)環境衝擊最小化、(2)給予對當地文化最小的衝擊及最大的尊 敬、(3)回饋當地的經濟效益最大化、及(4)遊客的遊憩體驗最佳化(Fennell, 1999)。 生態旅遊至今已發展多年,在學術研究上其定義也隨著時間演進而有些許差 異。一般認為最早正式被認可的生態旅遊定義為Ceballos-Lascurain 在 1987 年所 提出:「到相對未受干擾或污染的自然地區進行特別目的的研究、欣賞及體驗當 地景色及其中的野生動、植物、(過去或現存的)文化形式」 (引自 Blamey, 2001; Boo, 1990)。雖然之後生態旅遊的定義大部分係由 Ceballos-Lascurain 的定義為基 礎發展而來,但隨著生態旅遊的發展及整體環境的變化,Ceballos-Lascurain 的生 態旅遊定義也被認為是有其侷限,實應包含倫理的考量及更多面向(Blamey, 2001; Fennell, 2001)。

Stewart and Sekartjakrarini (1994)即認為 Ceballos-Lascurain 的定義只聚焦在造 訪者到生態旅遊地所進行的活動,Shores (1992)也提出 Ceballos-Lascurain 的定義 著重在遊客的旅遊動機,卻未提到遊客進行生態旅遊時所應遵守的行為規範,也 忽略了遊客對造訪地造成文化及生態上的衝擊。所以有學者認為應該加入永續發

(17)

展的概念,以符合趨勢(Björk, 2000; Wight, 1993),而 Blamey (2001) 及 Buckley (1994)則強調生態旅遊活動應具有教育的意義,更有研究者指出,生態旅遊應當 強調與自然環境的連結,以和大眾旅遊有所區別(Hvenegaard, 1994)。由此可知, 生態旅遊的概念會因研究者而異,但Björk (2000)及 Weaver (2005)皆同意生態旅 遊應涵蓋社會、生態及經濟等面向,才足以反映其核心概念。 學 者 多 從 旅 遊 活 動 特 性 與 產 業 發 展 的 觀 點 來 定 義 生 態 旅 遊(Stewart & Sekartjakrarini, 1994),前者說明遊客所進行的活動,強調文化因素與最小衝擊, 而後者則強調兼顧保育與產業的發展。而生態旅遊應包含那些不同面向?從不同 學者及組織提出生態旅遊的原則或架構中,可見其異同。Buckley (1994)所發展出 生態旅遊的架構包含四個面向為:(1)以自然為基礎、(2)支持保育、(3)永續經營 及(4)環境教育,並強調唯有四者交集,才是生態旅遊完整架構的展現。而 Wallace and Pierce (1996)以觀察法及訪談法研究亞馬遜流域保護區之遊客,旅遊從業人員 與居民,將生態旅遊的知覺歸納為六個面向,分別為:(1)將負面衝擊降至最小、 (2)增加覺知與教育機會、(3)對保育做出貢獻、(4)居民參與、(5)居民有直接的經 濟利益與(6)提供居民體驗自然的機會,由其研究歸納的面向,除了考量環境、遊 客及經營者外,亦將在地居民考量進去。 Fennell (2001)利用 20 個變項(其中 3 個獨立變項與生態旅遊定義無關,僅用 作定義間的比較,分別是何時、何人與何地提出生態旅遊)將 85 篇生態旅遊研究 中的定義以內容分析法分析,結果顯示在生態旅遊定義中被引用的變項為(1)生態 旅遊的發生地、(2)保育、(3)文化、(4)利益回饋當地居民、(5)教育。而研究中亦 顯示保育、教育、倫理、永續、衝擊及及當地利益最能代表近年生態旅遊論述中 所呈現的變項。然Donohoe and Needham (2006)認為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及隨著 實證研究的增加,生態旅遊的論述及定義應有所增修,以利政策的制定及實務操 作,該研究者企圖整合並比較生態旅遊中學術及實務操作的定義,因此選用1990 年後學術界最常被引用的 30 篇文獻及加拿大旅遊組織(包含政府及非政府組織) 的 12 項定義,以內容分析法分析歸納出近來的生態旅遊定義包含下列面向:(1)

(18)

基於自然、(2)保育及保存、(3)環境教育、(4)永續、(5)利益合理分配及(6)倫理及 責任。 而國內生態旅遊研究中的定義,大致沿用及參考國外之文獻,本研究整理近 年來中外學者對於生態旅遊定義(如表 1 所示),並參閱洪常明(2004)將代表性之生 態旅遊定義依其內涵進行分析比較,列出整理出生態旅遊之相關構面(如表 2 所 示),以做為本研究之基礎。 表1 國內外生態旅遊定義彙整表 作 者 年代 定義 Hetzer 1965 以當地文化、環境最小的衝擊、給予當地最大的經濟效益與遊客最大滿意程度為衡量標準 Ceballos-Las curain 1987 到相對未受干擾或污染的自然地區進行特別目的的研究、欣賞及體驗當地景色及其中的野生動、植物、(過去或現存的)文化形式。 Ziffer 1989 生態旅遊是一種啟發性的旅遊形式,主要建基於當地的自然歷史與固有文化。生態旅 遊客為了欣賞、參與而來到一尚未開發的地區,對野生動物或自然資源採行非消耗性 使用,並透過經濟或勞力的方式直接貢獻於賞地的保育活動與居民的經濟福址。同 時,生態旅遊也走一種經營管理的策略,藉由經費補助、立法、民眾參與等方式,管 理當地土地的利用方式,進而達到社區發展的目的。 亞 太 觀 光 協 會 1991 生態旅遊應以珍視、欣賞、參與及敏感的態度與精神,造訪一個個相當未開發的地區, 並且不消耗任何野生或自然資源。同時克盡一己之力,對該地區的各種保育活動和特 殊的地方性需求有所貢獻。 The Eotourism Society 1991 一種負責任的旅行,顧及環境保育,並促進地方住民的福祉。 加 拿 大 環 境 諮 詢 委 員 會 CEAC 1992 一種能對生態保育有所貢獻,而且能同時尊重當地社區完整性的自然觀光體驗 澳 洲 生 態 旅 遊組織 1992 生態上永續的觀光,能夠培養環境與文化的了解、欣賞與保育。 楊宏志 1992 在未經人為干擾或污染之自然地區,以特殊的研究目的,採崇敬和欣賞風景、野生動 植物、歷史文化之態度從事旅遊。 Boo 1993 生態旅遊是促進保護的旅遊。進一步來說,生態旅遊是以欣賞和研究自然景觀、野生 動植物以及相關的文化特色為 目標,通過為保護區籌集資金、為地方居民創造就業 機會、 為社會公眾提供環境教育等方式而有助於自然保護和持續發展的自然旅遊。 Boyd & Butler 1993 負責任的自然觀光體驗,不僅對保育有貢獻亦能兼顧社區的完整性,同時儘可能的採行與環境和諧並存的活動。 Valentine 1993 1. 以自然為基礎 2. 不從事破壞及降低資源品質的活動 3. 以長遠保護與使用為原則 4. 採用適當的管理方法制度 東 亞 地 區 國 家 公 園 保 護 會議 1993 生態環境上敏感的旅遊,提供宣傳以及環境教育使遊客能夠參觀、理解、珍視和革受 自然奧文化,同時不對生態系統或當地社會產生無法接受的影響與損害。

(19)

表1 國內外生態旅遊定義表(續) 作 者 年代 定義 Buckley 1994 整合以自然為基礎的產品與市場,永續經營使衝擊降至最低、對保育提供財政上的支援,並透過環境教育的方式提昇個人的環境態度。 National Ecotourism Strategy of Australia 1994 生態旅遊是一種包含教育、解說自然環境與生態上永續經營的的自然觀光。 Stewart 1994 基於永續利用之觀念,儘量對原有生態系及文化衝擊降至最低的一種旅遊方式。 劉吉川 1994 直接或間接地使用自然環境。 強調觀光與自然保育的重要性。 生態觀光的效益是多方面的,包括提供遊客活動機會、當地居民之經濟效益,並使居 民之文化生活和生態環境得以改善。 洪慎憶 1995 以自然為基礎,利用規劃、解說、管理等方式,加強遊客尊重及保護遊憩地區的文化 及資源,以將遊憩衝擊減至最低,並提高保育工作的財務支援,及培養與教育個人的 環境態度的一種旅遊方式。 王柏青 1995 對生態系保育有所助益之旅遊,其內涵應建構於以環境倫理理念為基礎,提供環境教育之機能,達永續經營。 宋 秉明 1995 生態旅遊意指一種特殊的遊程規劃,其地點之選擇以具有生態特色者為對象,期使旅 遊者在遊程中能瞭解到自然生態環境之奧妙與重要,進而產生愛護之心,同時在接觸 環境之過程中亦不破壞資源,除此之外,此種觀光活動所產生的經濟利益回饋到社區。 洪慎憶 凌德麟 1995 以自然為基礎,利用規劃、解說、管理方式,加強遊客尊重及保護遊憩區的文化及資 源,將遊憩衝擊減至最低,並提高保育工作的財務支援,及培養與教育個人的環境態 度的一種旅遊方 式,簡言之,即以環境保育為主要訴求的旅遊方式。 Goodwin 1996 是一種低衝擊的自然觀光,不論是透過直接的保育和/或間接提供當地社群稅收以激 起在地民眾珍視、保護其固有襲產以做為收入的來源,都能對物種與植被的保存有所 貢獻。 李佳倫 1996 1. 必須立基於環境之上 2. 必須符合永續性 3. 尊重當地文化 4. 侷限於當地的經濟體系 5. 具有環境教育意義 6. 必須採取適當的管理與控制 王育群 1996 1. 以自然為基礎的觀光 2. 重視資源長期保育 3. 透過環境教育及解說方式 4. 以永續發展為目標 5. 注重當地社區產生實質效益 交 通 部 觀 光 局 1997 在具自然特色之環境中,以對該地所有自然與人文的生態演替為資源對象,從事欣 賞、觀察、研究、尋樂之旅遊活動。其以環境倫理之概念為出發,提供環境教育、自 然保育、利益回饋之機能,以達整體環境永續經營之目標。 趙芝良 歐聖榮 1997 在自然特色之生態環境中,以對該地所有自然與人文的生態演替為資源對象,從事欣 賞、觀察、研究、尋樂之旅遊活動。其以環境倫理之概念為出發點,提供環境教育、 自然保育、利益回饋之機能,以達整體永續經營之目標。 11

(20)

表1 國內外生態旅遊定義表(續) 作 者 年代 定義 謝文豐 1998 享受當地自然、人文資源,並支持保育,維護當地社區永續發展的一種觀光。 Sirakaya& Fennell 1999 生態旅遊是一種非消耗性與教育性的新旅遊方式,以欣賞與尊重的態度且不干擾當地自然、文化所從事的旅遊方式 Fennell 1999 生態旅遊著重於自然資源的體驗與學習,必須考量低衝擊、非消耗性的活動方式與當地環境與居民因素,並且需以保育及保護觀念使用資源 蕭芸殷 傅克昌 歐聖榮 1999 提供環境教育、自然保育、利益回饋及整體永續經營為目標,而到一自然地的旅遊 賴明洲 呂適仲 薛怡珍 2000 一種以生態永續利用為出發點,考量環境倫理,並兼顧當地居民生活文化與利益回饋 之旅遊方式 朱芝緯 王鑫 2000 一種特殊的旅遊型態。一般選擇具有生態及文化特色的地方為對象,使遊客在旅遊的 過程中了解自然生態及文化的奧妙,進而提高遊客的環境倫理與愛護之心。此外,在 從事旅遊活動的過程中,應以對當地的自然生態與文化衝擊最小為原則,進而達到永 續性旅遊的目標。 焦元輝 田家駒 2000 以自然為基礎,透過觀光規劃的方式,使遊客對當地資源抱持珍惜與關懷的態度,以達成永續發展,並回饋當地社區。 陳章波 譚志宜 2000 以自然原鄉環境為基礎,建立在保育、管理與教育上,並結合文化與產業,使地區得以永續發展之旅遊方式。 Weaver 2001 主要建立在自然資源為基礎的吸引力上。 學習為中心。運用各種可行方案來達成環境、社會文化與經濟的永續。 吳忠宏 2001 生態旅遊是一種在自然地區所進行的旅遊形式,其目的在強調生態保育,並透過解 說,引導遊客深入瞭解當地特殊的自然與人文資源,藉以產生負責任的環境行動,最 後將經濟利益回饋造訪地,使保育的工作得以持續,進而提升當地居民的生活福祉。 吳敏惠 2001 1. 以自然資源為其發展的基礎。 2. 活動發生之地區多半在未受人為干擾的自然地區 3. 特殊的遊客動機 4. 永續發展之概念 5. 保育的概念 6. 對當地有貢獻 7. 負責任的遊客行為 8. 其它 葉冠瑩 2001 1. 以自然資源為基礎的觀光旅遊模式。 2. 重視資源的長期保育工作。 3. 透過環境解說方式達到教育之目的。 4. 以永續經營與發展為最終目標。 5. 重視當地社區產生實質利益。 6. 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維護。 詹雅文 2001 在自然取向的旅遊型態中,遊客、經營者,以及學者和當地居民對自然資源的關懷為 前提,以永續發展為目標,對遊客進行環境教育,尊重當地居民、文化以及直接回饋 於自然保育的經濟效益而進行的遊憩活動。 李思屏 林晏州 2001 生態旅遊不應只是短時間的流行,也不是環境利益的風潮,必須往下紮根反對不負責 任的環境行為。是要充滿" 環境"、"經濟"、"文化"三大要素,透過適當、小 心的規劃,建立自然、歷史以及土著文化的旅遊。強調遊客以欣賞、參與、保護的敏 感與非消費性的角色來跟社區發生互動關係,透過付費的方式,對當地保育與居民有 所責任與回饋,並讓遊客自然而然在旅遊中有所覺醒,瞭解四周的環境資源是需要保 護的,並對環境議題敏感而樂於參與保育行動。

(21)

表1 國內外生態旅遊定義表(續) 作 者 年代 定義 羅紹麟 2001 1. 勿使資源劣化下去。 2. 應以長期利益為考量。 3. 直接提供生態體驗。 4. 將育成納入在內。 5. 有機會去認清其固有價值。 6. 旅遊業者應具資源供應有其極限觀念。 7. 能增進各方瞭解、溝通、非只堅持已見。 8. 要有社會道德和倫理的觀念。 王鑫 2001 生態旅遊是一種旅遊的形式,主要建基在一地自然、歷史、以及土著文化上(含原住 民的或該社區的文化)。生態旅遊者以欣賞、參與和培養敏感度來跟旅遊地區產生互 動,在這裡,旅遊者扮演的一個非消費者的角色,將自己融合在當地的自然環境之間, 並透過勞動或付費(花錢)的方式,堆當地保育與居民做出貢獻。 賴威任 2002 藉由環境教育的進行來指導遊客欣賞及體驗自然及人文景觀,並在進行過程中會引導 遊客欣賞及體驗自然及人文景點,避免對環境造成負面衝擊,及為當地帶來經濟效益 的觀光活動。 曾彥蓉 2002 由遊客和地區二方面來解釋。生態旅遊遊客,必須是抱著研究學習或純欣賞"特定" 目的,以尊重環境和負責任的態度來接近大自然,不破壞、不浪費當地的資源。生態 旅遊地必須是一自然地區,結合地方居民,規劃一些對環境衝擊最小的旅遊形態,藉 由適當的經營管理,規範遊客行為,教育遊客自然保育的觀念。旅遊發展所帶來的經 濟收益也可改善地方居民的生活,提供保育基金,讓此自然地區的生態與文化資源可 以永續下去。 黃慧子 2002 以當地資源永續經營為中心,並兼顧環境教育功能與當地經濟體系,期望達到人與環境之和平相處。 林晏州 2002 生態旅遊是一種負責任的旅遊,強調人與環境間的倫理相處關係,透過解說教育,引 導遊客主動學習,體驗生態之美,瞭解生態重要性,並以負責任的態度、行為與回饋 行為來保護生態與文化資源,以達到兼顧旅遊、保育與地方發展的三贏局面。 吳運全 2002 以相對未受干擾之地區的自然環境、社會文化為對象的旅遊方式,在減少環境衝擊、 協助保育生態等永續發展管理的前提下,遊客利用學習、鑑賞、研究、感受、欣賞和 解說等方式,以負責任的方式參與旅遊活動以滿足其特殊目的,其過程中所產生的經 濟行為必須對當地社區發展及保育工作有所貢獻。 交通部觀光 局 2002 比較原始的旅遊地點,並能提供環境教育機會以增強環境認知進而促進保育生態的行動力,同時關懷當地社區並將旅遊行為可能產生的負面衝擊降至最低。 邱廷亮 2003 是一種在自然地區進行的旅遊形式,其目的在強調對旅遊地區自然與文化資源的保 護,以結合當地居民參與的方式,期能將經濟利益回饋地方並能持續支持保育工作, 透過解說方案引領遊客深入瞭解旅遊地區,提供遊客環境教育的體驗,使其能產生負 責任的環境行動。 吳忠宏 黃宗成 洪常明 2005 一種在自然地區所進行的旅遊形式,強調生態保育的觀念,並以永續發展為最終目 標,經由解說服務引領遊客深入體驗及欣賞當地特殊的自然與人文資源,進而提供遊 客環境教育的機會以增強環境意識,期能產生負責任的環境行動,最後將經濟利益回 饋造訪地,使保育工作得以延續。 資料來源:修改自許立樺(2005) 13

(22)

表2 生態旅遊定義之內涵比較表 學者 年代 定義之內涵 以 自 然 為 基 礎 低 衝 擊 體 驗 歷 史 文 化 環 境 解 說 教 育 與 學 習 體 驗 與 欣 賞 環 境 倫 理 居 民 參 與 利 益 回 饋 有 助 於 保 育 完 善 規 畫 管 理 永 續 發 展 Hetzer 1965 ˇ ˇ ˇ ˇ ˇ Lucas 1984 ˇ ˇ Ceballos-Lascurain 1987 ˇ ˇ Ziffer 1989 ˇ ˇ ˇ ˇ ˇ ˇ ˇ Butler 1989 ˇ ˇ ˇ Ziolkowski 1990 ˇ ˇ 亞太旅遊協會 (PATA) 1991 ˇ ˇ ˇ ˇ ˇ ˇ The Ecotourism Society 1991 ˇ ˇ ˇ Scace 1992 ˇ ˇ ˇ 加拿大環境諮詢委員 會(CEAC) 1992 ˇ 楊宏志 1992 ˇ ˇ ˇ Boo 1993 ˇ ˇ ˇ ˇ ˇ ˇ 澳洲生態旅遊組織 1992 ˇ ˇ ˇ ˇ Boyd & Butler 1993 ˇ ˇ ˇ ˇ

Valentine 1993 ˇ ˇ ˇ ˇ ˇ Wallace 1993 ˇ ˇ ˇ ˇ ˇ Miller 1993 ˇ ˇ 東亞地區國家公園保 護會議 1993 ˇ ˇ ˇ ˇ ˇ Buckley 1994 ˇ ˇ ˇ ˇ ˇ ˇ National Ecotourism Stategy of Australia 1994 ˇ ˇ ˇ ˇ Stewart 1994 ˇ ˇ ˇ ˇ 劉吉川 1994 ˇ ˇ ˇ ˇ Orams 1995 ˇ ˇ ˇ Mcintosh et al 1995 ˇ 洪慎憶、凌德麟 1995 ˇ ˇ ˇ ˇ ˇ ˇ 宋秉明 1995 ˇ ˇ ˇ ˇ ˇ 黃尹鏗 1996 ˇ ˇ ˇ ˇ ˇ Goodwin 1996 ˇ ˇ ˇ ˇ ˇ ˇ 王育群 1996 ˇ ˇ ˇ ˇ ˇ ˇ ˇ Blamey 1997 ˇ ˇ 趙芝良、歐聖榮 1997 ˇ ˇ ˇ ˇ ˇ ˇ 交通部觀光局 1997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Meric & Hunt 1998 ˇ ˇ

Hvenegaard & Dearden 1998 ˇ ˇ ˇ 謝文豐 1998 ˇ ˇ ˇ ˇ 歐聖榮、蕭芸殷 1998 ˇ ˇ ˇ ˇ ˇ Sirakaya 1999 ˇ ˇ ˇ ˇ Fennell 1999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賴明洲、呂適仲、薛 怡珍 2000 ˇ ˇ ˇ (下表續)

(23)

表2 生態旅遊定義之內涵比較表(續) 學者 年代 定義內涵 以 自 然 為 基 礎 低 衝 擊 體 驗 歷 史 文 化 環 境 解 說 教 育 與 學 習 體 驗 與 欣 賞 環 境 倫 理 居 民 參 與 利 益 回 饋 有 助 於 保 育 完 善 規 畫 管 理 永 續 發 展 朱芝緯、王鑫 2000 ˇ ˇ ˇ ˇ ˇ 焦元輝、田家駒 2000 ˇ ˇ ˇ ˇ ˇ 陳章波、譚志宜 2000 ˇ ˇ ˇ ˇ 王鑫 2000 ˇ ˇ ˇ ˇ ˇ Weaver 2001 ˇ ˇ ˇ 吳敏惠 2001 ˇ ˇ ˇ ˇ ˇ ˇ ˇ 葉冠瑩 2001 ˇ ˇ ˇ ˇ ˇ ˇ 吳忠宏 2001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詹雅文 2001 ˇ ˇ ˇ ˇ ˇ 賴威任 2002 ˇ ˇ ˇ ˇ 黃慧子 2002 ˇ ˇ ˇ 林晏州 2002 ˇ ˇ ˇ ˇ ˇ ˇ 吳運全 2002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交通部觀光局 2002 ˇ ˇ ˇ ˇ 邱廷亮 2003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曹勝雄 2004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吳忠宏、洪常明 2005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吳宗瓊 2005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楊文燦 2005 ˇ ˇ ˇ ˇ Donohoe, Needham 2006 ˇ ˇ ˇ ˇ ˇ ˇ 資料來源:修改自洪常明(2004) 15

(24)

第二節 生態旅遊的知覺與構念

「知覺」一詞在中文一般的用法,是與英文的“consciousness"同義,意指 意識,清醒或察覺;而在心理學上所指的「知覺」則是英文中“perception"的翻 譯,而其定義為「知覺是給予從感覺器官傳入腦部的資訊,並整合、詮釋及說明 的過程」,亦即是感覺若無知覺的作用則毫無意義(王滿堂,2004),同一事件或 刺激對於每個人的感覺器官雖然相同,但可能會有不同的知覺,這種情況顯示知 覺是一種社會和心理的現象。同樣地,張春興(1986)指出生理歷程得到的經驗為 感覺,心理歷程得到的經驗稱知覺,而感覺為形成知覺的基礎,並進一步闡釋人 類對環境事物的知覺並非只是單純地對環境中客觀事實的客觀反應,而是其中帶 有相當成分的主觀意識與主觀解釋。而湯幸芬(2001)則認為知覺(perception)是指 個體將感覺所得到的刺激轉變為有系統的心理內在反應,並進而以其特質或過去 之經驗對個體做出回應的心理過程。知覺與感覺的差異在於理解程度的不同,感 覺只包括一些獨立的經驗事實,而知覺則包括有關該事實所組成的知識。 在中文用詞上同樣相近的是「認知」,認知在心理學上是指個體經由意識活 動而對事物產生認識與理解的心理歷程(張春興,1993)。但在觀光旅遊相關研究 中,「認知」一詞的用法卻莫衷一是,研究題目對應的英文也有 cognition 及 perception。使用 cognition 一詞的研究中,有偏向對研究變項的瞭解及認識程度(林 純玉,2005;李樑堅、施美惠、康桓甄,2008),亦有偏向於對事物的看法或行為 趨勢(陳明川, 2003;周佳雯、蘇文瑜,2008)。而使用 perception 來代表「認知」 一 詞 的 研 究 裡 , 同 樣 地 也 有 上 述 狀 況 , 如 吳 宗 瓊(2003) 即 把 認 知 翻 譯 成 (perception),並主張在語意上「態度(attitude)」及「認知(perception)」並不用在 語意上做明顯的分辨。 另外在研究觀光旅遊之議題時,不論是中文或外文文獻中,知覺及態度常互 相交替使用。早期文獻中多用「態度」(attitude),近期研究較不採主觀的評量判 斷,多用「知覺」(perception) ,而研究者依其研究目的對知覺及態度在語意上 也有不同的見解(吳宗瓊,2003;吳忠宏等,2005)。嚴格來說,兩者在意義上的

(25)

區別為:「知覺」,是指受訪者對目標物的看法,而「態度」則是對某目標物的持 續傾向或行動趨勢。本研究主要是詢問居民對生態旅遊的看法或知識,因此採用 吳忠宏等(2005)將知覺和態度作一區分。

在國外有關居民旅遊發展知覺量表的研究方面,多著重在檢視旅遊發展對社 區和居民的衝擊及影響,從經濟、社會文化與環境…等面向衡量住民的知覺及態 度,並檢定之間的關係(Andereck et al., 2005; Brunt & Courtney, 1999; Lee & Back, 2003; Kim & Petrick, 2005; Ko & Stewart, 2002; P’erez & Nadal, 2005; Green, 2005; Tosun, 2002; Upchurch & Teivane,2000; Vincent & Thompson, 2002; Weaver & Lowton, 2001)。而國內亦延續國外研究方法,並考量本地不同地區風土人文特性 設計旅遊發展知覺量表(吳宗瓊,2003;吳忠宏等,2005;邱廷亮,2003;陳明川, 2003;陳思倫、高麗真,1994;陳思倫、郭柏村,1995;黃宗成、吳忠宏、郭建 池,2001;歐聖榮、顏宏旭,1995),除吳忠宏等(2005)及邱廷亮(2003)以生態旅 遊的定義形成問卷外,其餘皆以經濟、社會文化與環境的影響等構面來測量居民 對生態旅遊的知覺。 小結: 以經濟、社會文化與環境的影響等構面來測量居民對生態旅遊的知覺,適合 在已發展旅遊地區,對有意發展生態旅遊卻尚未開始地區的居民可能感受不到觀 光發展所帶來的各方面影響,而本研究所編製的量表企圖適用於上述二種地區的 居民,故採用吳忠宏等(2005)之研究,依據其對生態旅遊的定義:一種在自然地 區所進行的旅遊形式,強調生態保育的觀念,並以永續發展為最終目標,經由解 說服務引領遊客深入體驗及欣賞當地特殊的自然與人文資源,進而提供遊客環境 教育的機會以增強環境意識,期能產生負責任的環境行動,最後將經濟利益回饋 造訪地,使保育工作得以延續。歸納得出生態旅遊需具備以下原則,分別為「建 基於自然環境」、「環境教育與解說」、「永續經營與發展」、「要具備環境意識」與 「利益回饋造訪地」,本研究將以此五面向作為生態旅遊知覺之構念,分述如下: 17

(26)

(一) 建基於自然環境 (Nature-based) Buckley (1994)指出生態旅遊應以建基在自然未受人為開發的地區 之上,並深度體驗人與自然環境間的互動。倘若有遊客開車遊覽森林、 走馬看花,則其可否被歸類於生態旅遊是被質疑的;劉吉川(1994)則指 明 生 態 旅 遊 是 旅 遊 中 一 個 特 別 的 領 域 , 他 直 接 或 間 接 的 使 用 自 然 環 境,而大自然是生態旅遊裡一個主要的吸引力,包含自然與人文資源。 而後 Honey (2001)提出,生態旅遊通常與自然、野生動物及冒險 旅遊被共同思考,但通常生態旅遊應與這些項目區別開來。生態旅遊, 應 稱 之 為 以 自 然 原 貌(未 經 人 為 雕 飾 )為 基 礎 的 觀 光 活 動 (nature-based tourism)。 生態旅遊包含了自然旅遊、鄉村旅遊或文化之旅等元素,由表 2 中可以發現,Ceballos-Lascurain (1987), Ziffer (1989), Boo (1993), Meric & Hunt (1998), Weaver (2001)等人皆強調生態旅遊應當以自然未受破 壞的地區為主,可知生態旅遊包含了自然旅遊、鄉村旅遊、文化旅遊 等因素。

生態觀光協會(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 TIES)認為生 態旅遊是到自然地區的責任觀光,可以保護環境,並促進地方人民福 祉。澳洲生態旅遊組織(Australia Ecotourism Association, AEA)更加入 文化層面的體驗,定義生態旅遊是以主要聚焦在體驗自然地區(可以增 加環境、文化面向的鑑賞能力,並激發人們保育的動力)的生態永續觀 光(引自王鑫,2002)。 綜觀上述,本研究所指稱之「建基於自然環境」係指生態旅遊是 前往非人為塑造的自然地區,去欣賞或體驗當地的自然景觀、歷史遺 跡及文化特色。

(27)

(二) 環境教育與解說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自1965 年 Hetzer 首倡生態旅遊以來,其原則即著重在造訪地的管理及 遊客對自然資源的體驗與學習,而環境教育與解說就是達成上述目標的重要 方法。Holden (2000)認為,積極的生態旅遊者,所具備的態度是體驗環境並 關心環保議題,可說是與環境教育的最終目標—培養具有環境意識的公民不 謀而合,對環境的關心程度愈高,愈能在觀光行為中展現生態旅遊的精神。 生態旅遊的概念與環境教育的課程目標可有效地加以結合,因為生態旅 遊是以社區為基礎、保育為原則、環境教育為手段之方式來達成兼顧社會、 環境與經濟永續性的一種旅遊型態(Wight, 1996)。生態旅遊為達成環境教育 的目標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方式,而強化生態旅遊中環境學習的部分,也將有 助於減少環境衝擊(Kimmel, 1999),這些都顯示出生態旅遊與環境教育間有 共同目標與密不可分的關係。(江昱仁、黃宗成、郭孟妮、張文娟,2008) 而 Ham (2002)則說明解說的功能對生態旅遊造訪地不僅可增加遊客的 旅遊體驗,提高其滿意度,亦可有效管理遊客的行為藉以降低環境衝擊,更 可聘用當地居民為解說員,創造就業機會,可說是對生態永續性有極大的貢 獻。 由此可見,生態旅遊除了遊客得到遊憩體驗外,亦透過解說達到環境教 育的目的,使遊客對造訪地的自然環境、當地文化及生活智慧感到興趣,進 而引發瞭解和學習的動機,最後達到生態旅遊之教育意義。 因此,本研究所指稱之「環境教育與解說」係指生態旅遊必須有解說員 帶領,提供解說服務及環境教育活動,增進對當地自然與人文的深刻體驗, 以提升遊客的遊憩體驗。 19

(28)

(三) 永續經營與發展 (Sustainabl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觀光發展一向被視為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若一味追求觀光 所帶來經濟收益,而不顧及發展與環境保育之間的平衡,將使得觀光產業沒 落甚至消失。Butler (1980)曾提出旅遊生命週期理論,將旅遊地點的發展週 期分成探索期、參與期、發展期、鞏固期、停滯期和衰退(或再生)期,依 Butler 之觀點,旅遊發展初期觀光資源具有發展潛力,純樸的居民對遊客是歡迎的 態度,此時稱為發現期,而後漸增的遊客使得當地與旅遊相關的服務業蓬勃 發展;在飽和期階段,環境已處在被過度開發利用與過度承載的狀態,而居 民也因生活作息被干擾,而對遊客採不歡迎態度;到了消退期與衰敗期階 段,居民對遊客產生敵對態度,環境亦因受到破壞所產生的缺失漸顯現,同 時若又沒有繼續維持品質時,此旅遊地便會逐漸失去吸引力,終因惡性循 環,導致自然衰敗。當然,此時若能重新修複環境、居民與遊客之間的關係, 則亦可能是另一個新的旅遊生命週期開始(引自 Williams, 2003)。 由於觀光遊憩發展對環境會造成正、負兩面的影響,在資源保護與發展 間取得平衡的具體做法就是保育,因此觀光地區的保育是旅遊業永續發展的 基本條件(王鑫,2001)。 而生態旅遊完整之永續發展應同時包括:環境、經濟,以及社會三個面 向。由於,三者互相依存與影響,因此,必須同時予以考量。此外,永續發 展之最終狀態,應為三個體系皆能達到持續得以維持之狀態(Young, 1992, 引自林裕強,2002)。 本研究所指稱之「永續經營與發展」係指生態旅遊在環境、經濟,以及 社會三方面應有完善的規畫與管理,以期將人為負面衝擊降至最低,並透過 旅遊活動的收益,加強旅遊地區自然環境與文化襲產之保育使遊憩資源得以 長久保存。

(29)

(四) 要具備環境意識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於幼華(1998)認為環境意識是一個整合性的概念,指的是人們對於環境 的認知,環境問題的知覺、關切和敏感、對環境問題解決途徑的看法與態度、 以及為了較好的環境品質,人與環境的關係應如何維持與調整等內容。而生 態旅遊常在環境相對敏感的自然地區進行,任何形式的旅遊活動必定會改變 當地的景觀及生態系平衡,若經營管理者與遊客未具備相當的環境意識及負 責任的環境行為,讓衝擊降至最低,將使自然資源迅速枯竭而無法回復。 生態旅遊結合了對自然強烈的使命感和社會道德的責任感,並應將此種 責任與義務,延伸至遊客。其另一名詞「負責任的旅遊 (responsible travel)」, 正明白顯現此種主要目標(交通部觀光局,1997)。

所以國際生態旅遊協會(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認為生態旅 遊到自然野地的責任旅遊,這種旅遊活動不但可以保育當地的生態環境,同 時也增進了當地人民的福祉。 環境意識可說是人們對環境和環境保護的一個認識程度,也是人們為保 護環境而不斷地調整自身經濟活動和社會行為,協調人與環境、人與自然相 互關係的實踐活動的自覺性。簡單地說,環境意識反映出人們對環境的認同 感。在這種認同感下,人們會有意識地去關注環境變化、衝擊或生態失衡等 改變,並且會自發性地維護環境的正向發展(任莉颖,2004)。

美國The National Audubon Society 認為生態旅遊須著眼於具有「環境倫 理及環境認知」才算,如人們到高山區登山健行,不具有環境倫理及認知, 即不算是生態觀光,只和沙灘逐浪、在果嶺打高爾夫球一樣而已(左顯能, 1993),且遊客應切身成為對自然環境保護與管理的正面貢獻者(郭岱宜, 1999),若不能在旅遊過程中具有維護環境與關懷環境的意識,就與一般的 旅遊方式相同,並無法稱之為生態旅遊。 本研究所指稱之「要具備環境意識」係指從事生態旅遊活動時居民應具 有生態保育及環境倫理的知覺與態度,以期產生負責任的環境行為。 21

(30)

(五) 利益回饋造訪地 (Benefit feedback mechanism)

劉吉川(1997)曾呼籲生態旅遊的發展必定是要有助於當地的保育與居民 的生活;Fennell and Eagles (1990)則指出生態旅遊藉由遊客的瞭解與觀光活 動的經濟收益來進行對當地資源的維護與保育。廖秀梅(2001)更認為生態旅 遊是一種以地方社區為基礎的活動,由當地提供資源、服務,而旅遊活動所 帶來的經濟繁榮歸當地居民所享有,經由合作的關係,使當地資源可以受到 保存,並藉由此獲得當地的保育經費,同時亦能維持觀光遊憩活動,為一種 景觀資源的永續利用。 Ziffer (1989)於整合生態觀光遊客的角色時,便曾提出:「生態觀光遊 客扮演一種非消耗性的使用當地的野生動物和自然資源,並透過勞力或經濟 的方式,直接貢獻於當地保育和當地居民的經濟福益。」,唯有在居民衣食 無缺的時候,才可能關心生態與環境,是以將利益回饋造訪地有助於紓解或 改善當地的自然環境。 生態旅遊規劃和管理的最大挑戰在於平衡各種不同的甚至是互相矛盾 的目標以及權益關係人 (stakeholder) 的利益。Strasdas (2002)指出在規劃生 態旅遊時,除了要達到保持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外,旅遊業者更應邀請當地居 民加入生態旅遊計畫的制定,並聘用居民參與保育的工作以改善其生活條 件。楊文燦(2003)在研究南投縣信義鄉巴庫拉斯原住民保留地生態旅遊的發 展時,即印證了Strasdas (2002)的看法,旅遊業者在規劃行程時即邀請當地 居民參與,並聘用居民擔任嚮導、解說、文化體驗、環境維護、交通及食宿 等工作,將生態旅遊所獲得的經濟效益留在當地。 本研究所指稱之「利益回饋造訪地」係指生態旅遊活動所帶來的利益應 回饋造訪地,並提撥一定比例之經費作為生態保育之用。

(31)

第三節 生態旅遊知覺的測量與實證研究

由於本研究主要是了解居民對生態旅遊的看法或知識,茲將有關生態旅遊知 覺相關研究之變項分述如下,以作為問卷設計之參考: ㄧ、賴威任(2002)在研究環境態度-生態觀光認知-人口統計變數對生態觀光產品 選擇中,經文獻回顧後,認為生態觀光的定義各學者眾說紛紜,因此並沒有 特定之量表用來測量遊客對生態觀光認知的探討,因此由各學者對生態觀光 的定義,歸納出「環境教育」、「觀光衝擊」、「生態觀光組織模式」等三個構 面來詮譯生態觀光認知程度,並據以設計出三個構面共 20 個問項來衡量受 訪者對生態觀光認知程度,評量方法採用五點尺度Likert-type 量表。而抽樣 方法則採便利抽樣,選擇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的遊客進行問卷調查。並以年 齡、性別、生活型態、家庭成員人數、 職業、教育程度個人平均月收入及 過去是否聽過「生態觀光」等八題當作人口統計資料,獲得有效樣本301 份。 其研究結果在第一次因素分析,共歸納出五個共同因素,有二個因素分別僅 有一個及二個問項,研究者認為不利命名及解釋,因此以限定因素個數的方 式進行第二次因素分析,且限定分為三個因素,其累積總解釋量為49.719%。 研究者認為經因素分析即具建構效度,但其因素構面卻與其原先歸納出的構 念有所出入,加上其認知因素構面係經強制分為三個因素,若稱具建構效 度,似顯薄弱。 二、周巧玲(2003) 檢視國外相關學者提出之定義,將生態旅遊以「基於自然」、「永 續經營」、「環境意識」以及「利益回饋」等四個層面來探討,發展生態旅遊 認知量表,設計出四個構面 16 個題項來測量生態旅遊遊客對於生態旅遊的 認知。研究採隨機抽樣法,針對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境內的四段步道以及台灣 國家森林步道中的大凍山步道、瑞太步道、獨立山步道回程遊客進行問卷調 查,台灣問卷調查的結果總共獲得有效問卷317 份,美國的問卷調查共獲得 有效問卷109 份,研究中並無進行預試,正式問卷分析也無信效度說明。 23

(32)

三、邱廷亮(2003)在阿里山鄉山美村鄒族住民對生態旅遊認知與態度之研究中, 在認知部份(相當於本研究的知覺)採自編問卷,以性別、年齡、教育程度、 職業、職業是否與觀光相關、個人月收入、居住地、居住時間、與遊客接觸 的程度、是否參與過觀光發展的決策過程、是否加入社區發展協會、是否擁 有土地/房子、是否聽過生態旅遊一詞等 12 個問項當作居民基本資料,居民 有效樣本 190 份,研究結果將居民生態旅遊認知進行因素分析得到資源保 護、回饋地方、自然取向、環境教育、管理制度及解說服務等六個面向,整 體信度達0.9032,總解釋變異量為 64.91%。 四、吳忠宏等(2005)在澎湖地區居民對生態旅遊知覺與發展態度之研究中,以生 態旅遊的定義歸納生態旅遊認知的問項,共計 25 題;以性別、年齡、教育 程度、職業、職業是否與觀光服務有關、是否有家人或親戚從事觀光產業相 關工作、個人月收入、是否聽過生態旅遊一詞、是否參加過生態旅遊、與外 來遊客接觸之程度、是否參加環保團體、是否參與觀光發展組織等 12 個問 項當作居民基本資料,居民有效樣本490 份。在居民生態旅遊知覺研究中經 因素分析後,得到環境意識、基於自然、永續經營、環境教育與解說與利益 回饋等五個構面,知覺量表整體信度值達0.9227,總解釋變異量為 58.1%。 小結: 國內在生態旅遊知覺方面的實證研究,大多以生態旅遊的定義及前人研究的 問項設計問卷,以了解居民或遊客對生態旅遊的看法,研究問項堪稱完備,可供 參考,但其中部分研究(賴威任,2001;周巧玲,2002)之效度卻有待商榷。而部 分研究(邱廷亮,2003)則在其建構模式的延展性及穩定性有改進的空間。吳忠宏 等(2005)就建議以驗證性因素分析確認生態旅遊知覺的因素結構。 本研究參酌相關生態旅遊文獻,將和生態旅遊定義及相關實證研究的問項彙 整如表3。

(33)

表3 生態旅遊認知變項彙整表 構面 問 項 參考文獻

欣賞當地的自然景 觀

Allcock, Jones, Lane, and Grant (1994)、黃尹鏗(1996)、 沈進成、林玉婷(2002)、曹勝雄、林裕強(2002)、邱廷 亮(2003)、洪常明(2004)、吳忠宏等(2005)、黃雅雯 (2005)、許立樺(2005) 建基於自然環境 體驗當地的歷史與 文化 楊宏志(1992)、交通部觀光局(1997)、朱芝緯、王鑫 (2000)、王鑫(2000) 以人數較少的小團 體遊客為主 黃尹鏗(1996)、劉吉川(1997) 到保護區旅遊時要 有人數的管制 郭岱宜(1999)、賴威任(2002) 在旅遊過程中不會 造成生物的危害及 棲地的破壞 Wall (1997)、賴威任(2002) 在旅遊過程中應尊 重當地人的生活方 式

Vincent and Thompson (2002)、賴威任(2002) 業者的經營方式要 符合環境保育的精 神 Allcock et al., (1994)、黃尹鏗(1996)、廖秀梅(2001)、 邱廷亮(2003)、洪常明(2004)、吳忠宏等(2005)、黃雅 雯(2005)、許立樺(2005) 要具備環境意識 促進居民及遊客進 行更積極的保育行 動 賴威任(2002) 有解說員的帶領以 減少遊客不當的行 為

Allcock et al., (1994), Wallace and Pierce (1996)、黃尹 鏗(1996)、宋秉明(2000)、葉冠瑩(2001)、邱廷亮 (2003)、洪常明(2004)、吳忠宏等(2005)、黃雅雯 (2005)、許立樺(2005) 藉由解說使得生態 旅遊內容更為豐富 以提昇遊憩體驗

Allcock et al., (1994), Wallace and Pierce (1996)、黃尹 鏗(1996)、葉冠瑩(2001)、曹勝雄、林裕強(2002)、賴 威任(2002)、邱廷亮(2003)、洪常明(2004)、吳忠宏等 (2005)、黃雅雯(2005)、許立樺(2005) 環境教育與解說 具有環境教育的功 能、也是一種環境 學習 Allcock et al., (1994)、黃尹鏗(1996)、廖秀梅(2001)、 曹勝雄、林裕強(2002)、邱廷亮(2003)、洪常明(2004)、 吳忠宏等(2005)、黃雅雯(2005)、許立樺(2005) 將收入的公共基金 用來協助地方建設

Allcock et al., (1994)、黃尹鏗(1996)、Scheyvens (1999), Ross and Wall (1999)、Vincent and Thompson (2002)、 曹勝雄、林裕強(2002)、邱廷亮(2003)、洪常明(2004)、 吳忠宏等(2005)、黃雅雯(2005)、許立樺(2005) 利益回饋造訪地

能夠增加個人收入 或就業的機會

Lankford and Howard (1994), Allcock et al., (1994), Wallace and Pierce (1996), Dymond (1997)、Vincent and Thompson (2002)、郭建池(1999)、Scheyvens (1999)、 黃宗成等 (2001)、廖秀梅(2001)、曹勝雄、林裕強 (2002)、邱廷亮(2003)、洪常明(2004)、吳忠宏等 (2005)、黃雅雯(2005)、許立樺(2005)

(34)

能為當地居民帶來 持續的經濟收入

Allcock et al., (1994), Dymond (1997)、郭建池(1999)、 Scheyvens (1999), Ross and Wall (1999)、Vincent and Thompson (2002)、黃宗成、吳忠宏、郭建池(2001)、 廖秀梅(2001)、曹勝雄、林裕強(2002)、邱廷亮(2003)、 洪常明(2004)、吳忠宏等(2005)、黃雅雯(2005)、許立 樺(2005)

遊客的花費應回饋

到居民本身 Ross and Wall (1999) 、賴威任(2002)

將收入的公共基金 做為保育的經費來 源 廖秀梅(2001)、曹勝雄、林裕強(2002)、賴威任(2002)、 邱廷亮(2003)、洪常明(2004)、吳忠宏等(2005)、黃雅 雯(2005)、許立樺(2005) 可以使生態保育的 工作做得更好

Allcock et al., (1994), Dymond (1997)、郭建池(1999)、 Ross and Wall (1999)、Kuvan and Akan (2005)、黃宗成 等(2001)、葉冠瑩(2001)、廖秀梅(2001)、曹勝雄、林 裕強(2002)、邱廷亮(2003)、洪常明(2004)、吳忠宏等 (2005)、黃雅雯(2005)、許立樺(2005) 政府要制定相關規 範的法令來配合 賴威任(2002) 政府與民間保育團 體要嚴格扮演監督 者的角色 賴威任(2002) 經營者要接受生態 旅遊認證及標章制 度的規範 王育群(1996)、劉吉川(1997)、劉家明(1998)、賴威任 (2002) 在保護區旅遊時遊 客要接受更加嚴格 的約束 賴威任(2002) 居民要有參與生態

旅遊發展的決策權 Akama (1996), Ross and Wall (1999)、賴威任(2002)

居民要有生態旅遊 相關活動設計的主 導權 Scheyvens (1999)、賴威任(2002) 將 遊 憩 活 動 對 環 境、經濟與社會文 化的傷害減至最低 劉吉川(1997)、賴威任(2002) 永續經營與發展 要訂定整體計畫來 推動

Wallace and Pierce (1996)、黃尹鏗(1996)、Dymond (1997)、劉吉川(1997)、葉冠瑩(2001)、邱廷亮(2003)、 洪常明(2004)、吳忠宏等(2005)、黃雅雯(2005)、許立 樺(2005) 資料來源:修改自洪常明(2004)與本研究整理 綜合上述之研究,並考量研究者需求及研究地點特性,本研究認為會生 態旅遊知覺會因下列居民基本資料變項有所差異:性別、年齡、教育程度、 職業、是否從事觀光服務產業、收入、是否聽過生態旅遊一詞、是否參加過 生態旅遊活動、與遊客接觸程度、是否參加相關環保團體及是否參與相關觀 光發展組織等,如表4 所示:

(35)

表4 生態旅遊知覺居民基本資料變項彙整表

問 項 參考文獻

性別

Lankford and Howard (1994)、黃尹鏗(1996)、郭建池(1999)、 葉冠瑩(2001)、黃宗成、吳忠宏、郭建池(2001)、賴威任(2002)、 邱廷亮(2003)、洪常明(2004)、吳忠宏等(2005)、黃雅雯(2005)、 許立樺(2005)

年齡

Lankford and Howard (1994)、顏宏旭(1994)、黃尹鏗(1996)、 郭建池(1999)、葉冠瑩(2001)、黃宗成等(2001)、邱廷亮(2003)、 黃桂珠(2003)、洪常明(2004)、吳忠宏等(2005)、黃雅雯(2005)、 許立樺(2005)

教育程度

Lankford and Howard (1994)、顏宏旭(1994)、黃尹鏗(1996)、 郭建池(1999)、葉冠瑩(2001)、黃宗成等(2001)、邱廷亮(2003)、 陳明川(2003)、洪常明(2004)、吳忠宏等(2005)、黃雅雯(2005)、 許立樺(2005)

職業 陳瑋玲(1992)、郭建池(1999)、黃宗成、吳忠宏、郭建池(2001)

職業是否與觀光業有關

陳瑋玲(1992)、Lankford and Howard (1994)、顏宏旭(1994)、 黃尹鏗(1996)、郭建池(1999)、葉冠瑩(2001)、黃宗成等(2001)、 黃桂珠(2003)、洪常明(2004)、吳忠宏等(2005) 收入 顏宏旭(1994)、黃尹鏗(1996)、郭建池(1999)、葉冠瑩(2001)、 黃宗成等(2001)、黃桂珠(2003)、洪常明(2004)、吳忠宏等 (2005)、黃雅雯(2005)、許立樺(2005) 是否聽過生態旅遊一詞 黃尹鏗(1996)、賴威任(2002)、邱廷亮(2003)、洪常明(2004)、 吳忠宏等(2005)、黃雅雯(2005)、許立樺(2005) 是否參加過生態旅遊活動 黃桂珠(2003)、洪常明(2004)、吳忠宏等(2005)、黃雅雯(2005)、 許立樺(2005) 與遊客接觸程度

陳瑋玲(1992)、Lankford and Howard (1994)、顏宏旭(1994)、 郭建池(1999)、葉冠瑩(2001)、黃宗成等(2001) 洪常明(2004)、 吳忠宏等(2005) 是否參加相關環保團體 吳敏惠(2001)、洪常明(2004)、吳忠宏等(2005)、黃雅雯(2005)、 許立樺(2005) 是否參與觀光發展組織 陳瑋玲(1992)、邱廷亮(2003)、洪常明(2004)、吳忠宏等(2005) 資料來源:修改自洪常明(2004) 與本研究整理 27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首先進行研究地點概述,並界定研究範圍與研究對象,然後根據前ㄧ章 文獻回顧,並參酌研究對象現況,確立研究架構與假設,並據此設計問卷及決定 調查方式與抽樣方法,最後則是說如何確立量表之信效度與資料處理及分析方 法。

第一節 研究地點與對象

澎湖古稱「西瀛」、「澎海」、「平湖」,主要取其位於臺灣西側,週遭海 域波濤洶湧,但是內海卻是平靜如湖的意思。澎湖是臺灣唯一一個島縣,整個澎 湖海域南北長約60公里,東西長約40公里。澎湖群島由90座島嶼組成,各個島嶼 周圍的海岸線長度總計有326.7634公里長,陸地總面積共127.967平方公里。其中 有19座有人居住島嶼,面積合計為124.9392平方公里;無人居住島嶼總數為71座, 面積合計則僅為3.0244平方公里。澎湖縣轄有1市5鄉,包括馬公市、湖西鄉、白 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澎湖縣政府,2005) 。 由於澎湖地形平緩,降雨稀少,所以整個海水的侵蝕作用影響了群島的地形 景觀,綿延的海岸線長326公里(單位面積的海岸線長度約為臺灣本島的120倍), 在受到海浪、風、洋流等外在營力的侵蝕、搬運與堆積,造就了澎湖群島的地形 特色。其中較特殊的有火山地形(雞籠嶼的方山地形)、風化作用地形(虎井嶼的蜂 窩岩)及海蝕、海積地形(小門嶼的鯨魚洞)(林長興,1997)。 在自然保育方面,澎湖地區因為處於東亞候鳥遷移路線中的中繼站,因此每 年春秋之際總是有很多形形色色的候鳥過境澎湖,其中澎湖最著名的應該要算是 燕鷗。每年夏季在貓嶼繁殖的燕鷗超過萬隻以上;而望安的海灘則因綠蠵龜上岸 產卵而舉世聞名。因此在民國80年公告了貓嶼為「貓嶼海鳥保護區」,民國84年 公告「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以保護這些珍貴的鳥類與綠蠵龜。北海的雞善 嶼、錠鉤嶼以及小白沙嶼則因為壯觀的玄武岩景觀,也於民國81年公告為「玄武

(37)

岩自然保留區」。 澎湖雖擁有豐富的景觀和自然資源,「風櫃半島」也獲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 委員會生態旅遊地複評為具潛力之生態旅遊景點之ㄧ,但大部分的業者規劃或遊 客所進行的觀光活動還是以大眾旅遊的形式為主,尤有甚者,更打著生態旅遊的 名號,行破壞自然環境之實的旅遊活動,如潮間帶踏浪的活動,雖吸引了大量的 遊客,觀光海底步道遂一條條催生,經過幾年的摧殘,原本崢嶸的珊瑚礁的生長 幾告停頓,呈現的已是滿目瘡痍的景況(于錫亮、陳元陽,2000;吳敏菁,1997, 洪常明,2004)。 為避免殺雞取卵式的旅遊活動造成環境永久傷害,讓觀光產業能永續發展, 澎湖縣政府現正規劃其所轄望安鄉東西嶼坪為具國際級生態旅遊標準的觀光島 嶼,期能建立澎湖生態旅遊模式。而政策推動之先期工作,即是資源調查、了解 當地居民的想法及爭取支持,相關配套措施,也需全體縣民共同配合。因此本研 究針對澎湖地區居民進行生態旅遊知覺的研究。 在研究對象部分,研究對象依澎湖縣戶政單位資料,以戶籍設於澎湖縣居民 為抽樣母群體。根據澎湖縣民政局(2008)資料顯示,至 2008 年 1 月底為止,設籍 於澎湖縣之公民數為92423 人。 29

(38)

第二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根據研究目的,欲瞭解澎湖地區居民對生態旅遊知覺、居民的背景變 項變項是否會影響其生態旅遊知覺。因此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可整理成圖 2 之研究 架構圖。 環境教育與解說 建基於自然環境 要具備環境意識 利益回饋造訪地 永續經營與發展 生態旅遊知覺 社經背景 旅遊關聯性 基本資料 圖 2 研究架構圖

(39)

第三節 量表編製流程

本研究進行量表的編製作業,首先界定本研究要測量的變項。再依據文獻建 構題庫,進行專家審核修正,完成預試問卷,接續建構預試量表並收集預試樣本 資料以進行量表純化,根據預試資料分析完成正式問卷,正式施測並收集樣本資 料,進行資料分析執行競爭模式以決定最佳模式,通過信度及效度之考驗及驗證 適切性,產生正式量表。本研究參考以下學者(Ap & Crompton, 1998; Choi & Sirakaya, 2005; DeVellis, 2003; Noar, 2003; 黃文雄,2007)所建議的量表發展原 則,以嚴謹的量表流程設計以確保量表之品質。本研究之量表編製過程的內容及 資料分析方法如表 5所示。

數據

表 1  國內外生態旅遊定義表(續)  作          者  年代  定義  謝文豐  1998 享受當地自然、人文資源,並支持保育,維護當地社區永續發展的一種觀光。  Sirakaya&  Fennell  1999 生態旅遊是一種非消耗性與教育性的新旅遊方式,以欣賞與尊重的態度且不干擾當地 自然、文化所從事的旅遊方式  Fennell  1999 生態旅遊著重於自然資源的體驗與學習,必須考量低衝擊、非消耗性的活動方式與當 地環境與居民因素,並且需以保育及保護觀念使用資源  蕭芸殷  傅克昌
表 1  國內外生態旅遊定義表(續)  作          者  年代  定義  羅紹麟  2001  1. 勿使資源劣化下去。  2. 應以長期利益為考量。 3. 直接提供生態體驗。 4
表 2  生態旅遊定義之內涵比較表  學者  年代  定義之內涵  以 自 然 為 基 礎  低衝 擊  體驗歷史文化 環境解說 教育與學習 體驗與欣賞 環境倫理 居民參與 利益回 饋  有助於保 育  完善規畫管 理  永續發展 Hetzer  1965  ˇ ˇ ˇ ˇ ˇ  Lucas  1984  ˇ  ˇ Ceballos-Lascurain  1987  ˇ  ˇ Ziffer  1989  ˇ  ˇ ˇ ˇ ˇ ˇ  ˇ  Butler  1989  ˇ  ˇ ˇ  Ziolkowski  1
表 2  生態旅遊定義之內涵比較表(續)  學者  年代  定義內涵  以 自 然 為 基 礎  低衝 擊  體驗歷史文化 環境解說 教育與學習 體驗與欣賞 環境倫理 居民參與 利益回 饋  有助於保 育  完善規畫管 理  永續發展 朱芝緯、王鑫 2000 ˇ  ˇ  ˇ ˇ ˇ 焦元輝、田家駒 2000  ˇ  ˇ ˇ  ˇ  ˇ 陳章波、譚志宜 2000  ˇ  ˇ ˇ  ˇ 王鑫 2000 ˇ  ˇ ˇ ˇ  ˇ  Weaver 2001 ˇ  ˇ ˇ 吳敏惠 2001 ˇ  ˇ ˇ ˇ ˇ  ˇ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Keywords: time management,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 the analysis of the reliability and the validity... 第一章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的說明,本研究主要是探討 Facebook

Through the study found that religious orientation, vegetarian attitude, health knowledge Orientation, animal protection Orient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ientation

而隨著道路之持續開發,隨之而來的大量環境破壞則成為促進道路生 態學發展的推手。歐美國家自 1920 年開始積極推動有關道路生態之 研究,藉以保護自然環境中之大型哺乳動物。表

Keywords: Ecotourism, Smangus Tribe, “Tnunan Smangus” a cooperative system, 5 Force Analysis, value chain analysis, SWOT analysis, TOWS Matrix.1. 誌 謝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field of eco-museum, traditional settlement, cultural landscape, touring and recreation, and industrial strategic planning to trigger local

Keywords: Green Building Social Indicators, Housing Community, Factor Analysis (FA), Fuzzy Extent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

本研究以河川生態工法為案例探討對象,應用自行開發設計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