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生活壓力

2.1.4 生活壓力的測量

依據不同的生活壓力的定義,編製測量壓力的方法也不相同。

Holmes 與 Rahe(1967)首先將生活壓力量化,發展出「生活再適應量 表」(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SRRS),此量表共有 43 個大部 分人所會經歷的正向與負向生活改變事件,量表中將「結婚」這個事件 所造成的生活影響,需要再適應的數值設定為500,調查 394 位社會背 景不一樣的美國人,並以「結婚」此事件為基準,對其他42 個事件再 適應程度以0-1000 範圍相對於「結婚」事件分別給分,最後將每件事情 的平均分數除以10, 完成了「生活再適應量表」43 個事件的平均量表 值的建立。然後給予每個事件一個數目以代表事件的「生活改變值」(Life Chang Unit,簡稱 LCU),如:伴侶死亡對生活的改變程度為 100LCUS,

Holmes 和 Rahe 認為將這些生活改變值加起來,就能知道一個人在某段 時間內所承受的壓力嚴重程度(Holmes & Rahe, 1967)。

雖然「生活再適應量表」可以測量生活壓力,但僅以生活事件來評 估個人心理壓力的大小,卻沒有考慮許多重要的生活事與個人對生活事 件主觀感受之個別差異。所以後來陸續學者修正缺失後發展出同為測量 重大生活事件的量表,如 Sarason、(1978)設計了「生活經驗調查表」

(Life Experiences Survey,簡稱 LES)(Sarason, Johnson, & Siegel, 1978) 此量表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有47 個事件為一般人適用,第二部份有 10 個事件則專為學生所設計,量尺為雙向度測量,以個人對事件的正向 情緒程度給予+1 到+3 分或是負向情緒程度給予-1 到-3 分,目的在評 估每項事件改變對個人的意義。

Cohen、Kamarck 與 Mermelstein(1983)編製「知覺壓力量表」

(Perceived Stress Scale, PSS)用來測量主觀壓力。不同於以上發展的量 表以生活事件當做測量受試者壓力程度的來源,知覺壓力量表請受試者 回想最近一個月的整體感受進行作答。量表內容共有14 題,正負向題 目各半,其中正向題目需反向計分,量尺採5 點計分方式,0 分為「從 不」、1 分為「偶爾」、2 分為「有時」、3 分為「常常」、4 分為「總 是」的頻率程度,總分愈高表示其主觀壓力愈高。(Cohen, Kamarck, &

Mermelstein, 1983)

李豐里(2000) 在研究僑生在過去的六個月中經驗及感受到的最困擾 生活壓力,將生活壓力分為兩個部份,第一部份為客觀生活壓力之測量

即評定生活壓力事件之發生與否;若發生過該事件,則得1分;沒有發生 過該事件則得0分,分數愈高代表其客觀生活壓力愈大。第二部份為主觀 生活壓力即讓研究對象評定本身所覺知到的壓力困擾程度;若於前一部 份(客觀生活壓力),研究對象自陳從未發生過該壓力事件,則不必回答 其困擾程度。計分時,採五點計分法,感到沒有困擾者得1 分;很少困 擾者得2 分;有些困擾者得3 分;很困擾者得4 分;非常困擾者得5 分。

分數愈高代表其主觀生活壓力愈大。(李豐里, 2000)

李金治(2004)以研究大學四年級學生,將生活壓力分為學校、前 途、人際關係、異性交往、家庭、一般和教學實習等壓力事件。量表分 成兩部分:1、客觀生活壓力:指研究對象最近六個月內所發生過的生活 事件。量表針對生活事件發生與否分「沒有發生過」及「有發生過」兩 部份;沒有發生過,得0 分,若事件有發生過,得 1 分;得分愈高,代 表所承受壓力愈大。若該事件發生過,則繼續填答「困擾程度」,若該 事件沒有發生過,則不必填答「困擾程度」,直接跳答下一題。2、主觀 生活壓力:研究對象主觀知覺生活壓力的困擾程度,並以Likert 五點量 表形式,將主觀生活壓力分為「沒有困擾」 -1 分、「很少困擾」 -2 分、

「有些困擾」-3 分、「很困擾」-4 分、「非常困擾」-5 分,若事件沒 有發生過則為 0 分。得分愈高代表其主觀生活壓力愈大,分數愈低則反 之。(李金治 & 陳政友, 2004)

呂岳霖(2005)以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將生活壓力分為學校壓力、

家庭壓力、人際壓力、感情壓力、就業壓力及自我認同壓力等六個層面。

採用李克特氏五點式量表,由受試者從「極大困擾」、「很大困擾」、

「有些困擾」、「很少困擾」、「沒發生過或毫無困擾」中,圈選一項 與自己看法最為接近之選項。計分方式則是根據受試者對每一個題目的 看法,按「極大困擾」、「很大困擾」、「有些困擾」、「很少困擾」、

「沒發生過或毫無困擾」,分別給予4、3、2、1、0 分。分數愈高,代 表受試者知覺生活壓力的困擾程度愈大;反之,則代表其知覺生活壓力 的困擾程度愈小。(呂岳霖, 2005)

張毓凌(2005)以碩士研究生為研究對象。本研究將生活壓力分為三 個層面:人際壓力、學習壓力、經濟壓力。計分採用四點量尺,由受試 者依其真實感受與實際情況評定該量表所列之個體主觀感受之生活壓力 程度為何,於「非常不符合」、「不符合」、「符合」、「非常符合」

四個選項中圈選一個最適當的答案,分別為1、2、3、4 分,分數越高 表示受試者所感受到的生活壓力越大。(張毓凌, 2005)

蔡文雅(2006)對科技大學學生壓力的進行研究。將大學生的壓力 來源分為六個方面。分別為家庭方面、經濟方面、人際交友方面、自我 方面、學業方面、未來就業方面,採李克特氏(Likert) 五點量尺計分方 式,受試者根據符合程度選填答,分數愈高,表示在該層面所知覺到的 壓力愈大。(蔡文雅, 2006)

王玲雅(2006) 研究四技的新生生活壓力,選定五所臺中縣市四技學 生為研究對象,設計25 題生活壓力題目,將生活壓力分為學校課業、人 際關係、感情因素、家庭困擾、人生目標五個層面來探討。計分每題4 分,事件未發生過或發生過沒有困擾得0 分到有發生過非常困擾得分 4

分。總分介於 0-100 分,受試者就自己半年來實際經驗填答,分數越高 表示所感受的生活壓力愈大。(王琳雅 & 林綽娟, 2006)

林淑惠(2008)以網路作答方式蒐集研究生樣本,將壓力源歸納為五 個層面,分別為未來發展壓力、學校課業壓力、人際壓力、家庭壓力、

經濟壓力。問卷發展前先與十多位研究生進行深度訪談,瞭解學生的潛 在生活壓力及常用的面對方式,再根據訪談結果,由多位經驗豐富的輔 導老師協助針對個別構面設計量表,計分方法採用「李克特式五點量尺」

法,要求受試者根據實際感覺,由總是、時常、有時、很少、從不如此,

五選項中擇一勾選,分別給 5、4、3、2、1 分,各題分數越高表示壓力 愈高。(林淑惠 & 黃韞臻, 2008)

李慶傳 (2008) 探討香港青少年壓力對應方式調查研究,將生活壓 力發為經濟、學習、角色期許、生涯發展、人際關係五個層面來探討,

在青少年壓力源的總體分析上以受訪者最近三個月所承受不同壓力的情 況,以1 (完全沒有)至 5 (十分強)評分;在生活壓力量表採用李克特式五 點量尺計分,由「從未如此」到「總是如此」分別給予1 分至 5 分,3 分即為平均值。因此,所得分數可分高、中、低三種程度區別,若得分 高於 3.5 分以上,表示壓力感受程度屬於高, 2.5 至 3.5 分表示壓力感 受屬於中等, 2.5 分以下表示壓力感受程度屬於低。(李庆伟 et al., 2008)

周碧琪(2009)以準大學僑生為研究對象將生活壓力分為四個層面、

分別為學習方面、社會方面、生活起居及經濟方面。採用李克特式五點 量尺計分,「非常符合」、「符合」、「中立意見」、「不符合」、「完

全不符合」得分依次為5、4、3、2、1 ,得分愈高表示壓力程度愈高。

(周碧琪, 2009)

生活壓力的測量通常分為一般生活事件(Holmes & Rahe, 1967)、重 大生活事件(Sarason et al., 1978)、主觀壓力測量(Cohen et al., 1983; 李金 治 & 陳政友, 2004; 李豐里, 2000)與客觀壓力測量(李金治 & 陳政友, 2004; 李豐里, 2000),而壓力測量時間以包含一個月(Cohen et al., 1983)、

三個月(李庆伟 et al., 2008)或六個月(王琳雅 & 林綽娟, 2006; 呂岳霖, 2005; 李金治 & 陳政友, 2004; 李豐里, 2000)所承受之生活壓力,計分 方式通常採四點量尺(王琳雅 & 林綽娟, 2006; 張毓凌, 2005)或李克特 式五點量尺(呂岳霖, 2005; 李庆伟 et al., 2008; 李金治 & 陳政友, 2004;

李豐里, 2000; 周碧琪, 2009; 林淑惠 & 黃韞臻, 2008; 蔡文雅, 2006) 綜合上述發現生活壓力的測量,目前尚未發展出一致性量表。每個 研究者皆依研究對象、研究目的,發展出適合生活壓力測量量表。本研 究依研究目的、研究對象與文獻探討結果,將生活壓力測量分為「學習 課業壓力」、「未來發展壓力」、「人際關係壓力」、「家庭影響」、

「經濟壓力」五個層面,計分方式通常採李克特式五點量尺,並參考林 淑惠(2008)探討研究生之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現況分析之研究,發展來 臺就學之大陸學生之生活壓力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