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生活適應相關理論之探討

本節旨在探討生活適應相關理論,將就生活適應的意義、生活適應的理論與 生活適應的層面加以探討。茲介紹如下:

壹、生活適應的意義

「適應」是個體對不同的生活環境、方式、時間、人、事、物…等各種因子,

能調整自己的行為,並產生正面或反面的影響狀態(教育部電子辭典,2013);

林偉傑(2008)認為,「適應」與「生活適應」兩者之間,並無區別。研究者亦 認為,「適應」的目的本是「生活」,因此「適應」即是「生活適應」。英國著名 的生物學者達爾文(Darwin)於 1859 年所出版的「物種起源」一書中提出生物 學進化論裡「優勝劣敗,適者生存」的概念,是適應一詞的起源。

適應是個體為了與其生活的環境保持和諧狀態所做的各種反應,實為一動態 的歷程,其中包含了個體、環境及人格特質三者間取得調和之互動歷程(張春興,

1996)。國外學者 Arkof(1968)認為適應是個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適應包含 了兩方面的歷程,其一是個體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而去改變環境,讓環境去適應 個體;其二是改變自己,調整自身狀態去順應環境。所以一個適應良好的人,能 夠適時因應內在壓力去順應環境的變化,其內在需求與外在環境要能夠保持在和 諧的狀態。陳金定(2007)指出,健康的適應歷程,包含「平衡之自我調適歷程」、

「與環境有效互動」及「個人健全之發展」三因素之互動,三者之關係圖如圖 2-1。

適應結果 自我調適歷程

環境 個人發展

圖 2-1 適應歷程關係圖

資料來源:青少年發展與適應問題-理論與實務(頁 6),陳金定,2007。

台北:心理。

對於適應意義的界定,國內外學者專家各有不同的闡述,茲根據文獻將國內 外學者專家對「適應」的定義整理如表2-16 所示:

表2-16 適應的定義

學者 適應的定義

Arkoff(1968)

適應是個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個人與環境無時無 刻都在改變,因此個體與環境之間,也必須不停的 適應,使雙方達到和諧一致的狀態。

Kaplan & Stein(1984) 適應是個體為了克服或解決生活中所遭遇的問題,

運用各種技能與方法,以解決問題的歷程。

Atwater(1990) 適應是個體透過學習以達到和環境間和諧的關係。

Piaget(1994) 適應是個體藉著同化和適調的歷程,和環境之間達 成平衡的狀態。

綜合以上國內外學者對適應的看法,適應的意義由原始的「優勝劣敗、適 者生存」,演變成個人與環境間的一種互動關係。因此,研究者認為,「生活適應」

是指個人為了滿足生活上不同層面的各種需求,一方面受到來自生活環境的壓力 與約束,同時也積極的對所處的生活環境採取適宜的因應方式,完成個人自我實 現的目標,以求得與生活環境取得和諧一致關係的互動歷程。

貳、生活適應的理論

現今社會,科技迅速發展,人們的腳步幾乎跟不上社會變化的速度,更不容 許自己稍作片刻停留;生活的壓力,常常將人們壓得喘不過氣,而極速的生活步 調,亦讓人們慌亂了步伐。在面對多重壓力的時代,學者們以多方面向來探討個 體與環境間的適應問題,均指出生活適應不僅受到個人人格影響,與環境間的互 動更有密切的關係。

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生命的過程如同一連串適應的歷程。如果一個人要保 持良好的身心適應,個體必須主動並適時改變外在環境與調適內在的心理狀態,

才能保持個體與環境間的和諧關係(張春興,1996;楊國樞,1994)。反之,個 體在與環境互動的過程中,一旦沒有足夠的適應能力,就容易產生許多適應上的 問題。

不同學派的心理學家對於生活適應都秉持不同的見解,以下茲就精神分析 論、人本論、社會學習論、認知發展論、特質論的觀點進行闡述。

一、精神分析論

Freud 是精神分析論的創始者, 在 Freud 所提出的人格結構中,認為人格主 要是由本我(id)、自我(ego)與超我(super-ego)三個面向所構成。高犁雀(2011)

認為,本我屬於生物性因素,凡事依循個人思考及其心性行事,內心並不需要存 在任何壓力,也毋須受到太多限制,執行任務時,亦無須他人同意即可執行。自 我屬於心理性因素,凡事依循既有規則行事,執行任務時,必須考量現實環境是 否允許;自我亦會壓抑本我,避免執意實行的衝動。超我則是屬於社會性因素,

凡事依循著理想原則行事,追求心中的理想境界,既不允許本我的衝動行事,也

不放棄自我對現實目標的追尋,而是依道德良心判斷方式呈現。

在這三我中,各自有其不同的功能,但彼此間卻會相互影響,甚至發生衝突 與對立;其中自我是人格的主要樞紐,個體行為表現由自我操控,自我必須做好 本我及超我間的協調,將雙方的衝突與對立降到最低,三者相輔相成之下,才能 使個體維持在最平衡的狀態。由此可知,個人適應環境的能力決定於自我的強 弱,假使自我太弱,無法做好本我及超我間的調和,個體就會產生適應不良的狀 態;當三我間能取得平衡時,個體即能處於最佳的適應狀態。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活適應現況,國小學童身心發展尚未成 熟,若能夠透過外在環境的刺激,培養出支配並操控個體思想的自我人格,就可 以發展成適應良好的個體。

二、人本論

Rogers是人本論的創始者,人本論認為人性本善,並肯定人的尊嚴與價值。

Rogers 認為,個體的自我結構中,存在著自我認知,當個體對自我認知抱持肯定 的態度時,即是適應良好的個體,便可成為一個完全運作者(fully functioning person);反之,若個體對於自我認知抱持否定的態度,便是適應不良的個體(吳 新華,1996a)。「完全運作者」是適應良好的指標,適應過程必須採取「歷程式」

的生活模式,所謂「歷程式的生活」是指個體要將焦點放在當下的生活,不該讓 過去的衝突和問題,反覆影響著自我思考,也不該汲汲追尋未來的目標,不讓過 去與未來影響其生活適應。

「歷程式」包含主動性、連續性與關聯性,主動性意指個體主動去適應環境,

而不是被迫去適應環境;連續性意指累積生活經驗,強化個體對環境的適應力;

關聯性則意指與每個生活層面做連結。如此一來,個體不僅能接受外在環境的變 遷與壓力,也能夠適時表達個人感受,除了在生理上達成良好適應,也追求心理 層面的成長。Rogers 並認為人的內心存在提升自我的本質,這個傾向引導我們趨 於成熟、自主(林美君,2009)。人性本善,當個人受到善念及正向關懷的對待 時,便會覺得自己是被接受、喜愛及尊重,這樣的感覺不僅會降低自我概念和個 人經驗間的不協調,更可以讓個體在善念中繼續自我成長,讓自己更適應於社會。

人本論強調「人性自由」,張春興(1996)提到,能夠體認現實、欣賞自我 與努力追求自我實現,即是適應良好的個體。個體有時會因為環境刺激而產生盲 從的行為,此時,個體能否適時做出最正確的決定便會受到自我意識影響。陳德 鴻(2011)也指出,一個人倘若能做到自我欣賞,並以正向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

並將生活視為一種連續歷程,輔以親身去經歷,且隨著經驗增加而不斷成長,那 麼個人將得以獲得充分的發展。人本論強調個體的思想有其獨特性且具有自由意 志,為了達成心中理想的目標,個體會以正向積極的態度,努力使自己達到最佳 的身心狀態及對生活的滿意感(林宗鴻譯,2006)。

綜上所述,當個體身心發展成熟,能夠欣賞、肯定自我,並培養成獨立自主 的個體而完成自我實現的目標,即是達到適應良好的狀態。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活適應現況,國小學童心性尚待開發,社 會環境如能提供優質、安穩的環境將個體內在的潛能引導出來,必能使其在現實 環境中得到最大滿足而完成自我實現。

三、社會學習論

Bandura 於 1997 年發表的社會學習論中提到,個人的學習行為並非由單一 的環境因素所決定。張春興(1998)指出,在社會環境中,個人認知、個人行為 與社會環境是主要的三個社會學習因素,稱為三元學習論(Triadic Theory of Learning)。除環境因素外,個人對環境中人、事、物的認知和看法,更是影響 其學習行為的重要指標。換言之,個體能否在環境中取得良好的適應,取決於在 社會學習的歷程中,個人與環境間的交互作用。Bandura 也提出自我效能的概念,

個體在適應生活時,會透過不同的社會學習模式來建立與不同環境間的應對方 式,藉以增加自我的適應能力(黎士鳴,2011)。在面對困難與挑戰時,自我效 能感較高的人,較能勇於挑戰、努力追求目標;自我效能感較低的人,則比較容 易退怯而趨於保守。

吳金生(2008)的研究中指出,社會學習論認為人格是個體從社會中模仿學 習而來,包含所有的行動、思考及感覺方式。若個體學習模仿的對象對其有正面 積極的引導,個體將會發展出適當的人格,對生活環境也會有較好的適應能力。

相反的,當個體學習模仿的對象是負面的引導時,個體將無法發展出良好的人 格。社會學習論強調適應良好與否取決於社會學習的過程,以及個人與環境的交 互作用(凌平,2001)。個體的適應,不必過於注重個體內在動機與人格特質,

但必須注重會引發個體行為的情境與觀察學習的歷程,對個體適應有極大的影 響。

綜上所述,社會學習論認為,個體可經由觀察學習及自我調適的過程來處理 適應問題;個體與社會環境的互動關係也會影響其適應情形,而個體經由社會化

綜上所述,社會學習論認為,個體可經由觀察學習及自我調適的過程來處理 適應問題;個體與社會環境的互動關係也會影響其適應情形,而個體經由社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