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生涯自我效能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在追尋生命意義的道路上,挫折、阻礙與苦難等挑戰隨時伺伏在一旁。

面對生命的挑戰,有的人堅持己念,突破重重的困難考驗;有的人卻自暴 自棄,終日深陷失敗的泥沼中。可知,個人遇事時對自己能力的看法,常 會影響其面對困難的態度與作為,進而左右事件的成敗,其間生涯自我效 能的影響,可謂甚鉅(Betz, 2004)。故此,本節將對生涯自我效能的概念與 理論說明,並就其評量方式及相關研究作進一步的探討。

壹、生涯自我效能的基本概念

Bandura 是第一位提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概念的學者,他認為 人們在追求目標或面臨工作時的動機強弱,將會影響其評估自己完成目標 或工作的信心及能力,這樣的內在認知與心理歷程即所謂的「自我效能」

(Betz, 2004)。張春興(2004)認為自我效能指個人對自己從事某種工作

所具能力,以及對該工作可能做到之程度的一種主觀評價。而自我效能包 括三種特徵:(1)自己判斷個人有自我控制能力的一種信念;(2)個人自覺達 成預期行為之信心;(3)個人為完成一成功行動之思考判斷能力(蔣立琦、

郭雅雯、林綽娟,2004)。

季宜敬、楊瑾(2011)認為個體的自我效能建立在對自己行為能力的 認知評估基礎上。自我效能包含了認知、動機等主體性因素,屬於一種條 件式的自我接納,當個體自覺與環境相處和諧、融洽時,便會產生較佳的 自我評價與情緒體驗,連帶提升了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高時,個體較 能肯定自我,產生自我認同;反之,自我效能感低落時,可能會造成各體 的認同危機(季宜敬、楊瑾,2011)。孫志麟(2003)亦認為自我效能感 不僅是種認知動機機制,控制個體的意識,也是個體與外在環境及其他自 我調適機制交互作用下的結果,是一種動態的發展歷程。因此,藉由效能 訊息的提供可以增進個體自我效能感,亦即自我效能感是可以被訓練的

(孫志麟,2003)。

Betz 與 Hackett(1981)是首次將自我效能理論應用於職業、生涯諮商研 究,並提出「生涯自我效能」(career self-efficacy)一詞的學者。他們將自我 效能與生涯發展等議題結合,結果發現自我效能與個人職業行為具有高度 相關。在這之後,自我效能應用於生涯領域的研究便統稱為生涯自我效能

(胡湘萍,2009)。近年來,教育研究領域中以教師生涯自我效能為題的 研究如雨後春筍,著時蔚然成風。然而,相關的名詞(如:教師自我效能、

教學效能、生涯效能等)雖然眾多,其內涵皆不離教師生涯自我效能(韓 楷檉、過修齊,2005)。

綜合上述,研究者認為生涯自我效能係指個體在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

面對工作上的種種挑戰,預期自己能控制並達成的主觀評價。它是一種動 態的發展歷程,經由個體認知、行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對個體自我產生 重大影響。

貳、生涯自我效能的理論

但凡人類,在生命的過程中總會面臨許多重要的抉擇,促使我們不得 不審視而為,教師自然亦不例外。而生涯自我效能是教師內在所持的信念,

除了直接作用其行為表現外,連帶地也可能影響教師的職業倦怠感,生涯 自我效能感之重要性,可見一般(張翼丞,2010)。

一、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係 Bandura 於 1977 年提出的概念,意指人們判斷自己為達成 其預期的行為表現,組織並執行此行為的能力。Bandura 認為環境與個人 內在因素的不同致使每個人擁有不同的自我效能感,又因為人類行為的成 因極為複雜,牽涉到個人認知系統,因此自我效能是這些個人認知系統中 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周曉虹譯,1995)。

Bandura 認為當人們面對一項挑戰性工作時,影響其是否接受挑戰及 接受後是否全力以赴者,來自於對工作性質的了解以及根據經驗對自己實 力的評估,亦即自我效能的評估(張春興,2002)。而影響個人自我效能 感的期望有兩項因素:「結果預期」(response-outcome expectancy)與「效 能預期」(efficacy expectancy)。前者係指個人對從事某行為可能所致結果 之期望,亦即對行為與反應結果的評估;後者則指個人對自己能否完成某 行為之期望,亦即對自我能力與行為的評估。上述兩者的差異,主要來自 個人主觀評估的焦點,兩者可能互相矛盾、不一,例如:個人對行為結果 預期良好,但對行為預期效能不良,致使自我效能感低落。(周曉虹譯,

1995;張翼丞,2010)。

Bandura 提出「自我效能預期模式」 (self-efficacy expectations model),

他指出自我效能的預期來自四種訊息,這些訊息不僅對自我效能發展有直 接的影響,也能協助人們建立、強化或覺察其自我效能感(引自 Betz, 2004)。

四種訊息包括:

(一)成就表現(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s)

成就表現係指個人對某一事件行動後的結果,而此經驗對於個人自我 效能的影響亦最為顯著。人們習慣以過去的實際經驗來評估自己面對當下 事件的能力,因此個人先前成功的經驗,將有助於增強其自我能力的知覺,

而藉由不斷地累積成功經驗,人們逐漸建立起穩固的自我效能感。因此,

即便遭遇挫敗,這樣的負向經驗並不會對自我效能產生太大的不良影響,

甚至有時會因決心克服挫敗,反而建立起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反之,若個 人在尚未建立起穩固的自我效能感前,遭遇太多失敗的經驗可能會造成負 面的效果,致使自我效能感低落、缺乏自信與積極的行動力(Bandura &

Locke, 2003)。

(二)替代學習或示範(vicarious learning or modeling)

根據 Bandura 的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個人自我效能的 形塑可追溯至幼時的家庭經驗,藉由與家人、社會環境的互動與探索,個 人逐漸發展出自己獨特的自我效能感。因此,個人的自我效能感有時不一 定要透過直接的經驗方能習得,藉由觀察他人的行為、成功經驗或是經由 他人的示範,也可產生相似的學習效果,尤其是示範者能力或情境類似時,

更容易產生替代學習的效果。當然,當類似情境下示範者所得為失敗經驗,

對於個體也有可能產生負向的替代學習效果。

(三)情緒激發(emotional arousal)

當人們面對工作、任務時,常會不自覺地對此產生心理與生理的反應,

而這些反應有時則被用來作為評估自我效能的指標。在情緒平靜的情況下,

個人傾向產生對成功的預期;反之,若情緒激動、不穩定,可能會造成個 人表現失常,甚至造成自我效能低落。因此,在生涯發展過程中,若個體 對自己的未來充滿焦慮與不安,將會影響其生涯自我效能的預期(胡湘萍,

2009)。

(四)社會說服(social persuasion)

在 Bandura 的理論思維中,特別強調人與社會互動的過程。因此,人 們不僅從社會互動中形塑,有時也會經由他人的鼓勵、引導與說服發展出 自我的效能感。在社會說服中,最常見的方式便是言語說服。基於個體對 說服者的信賴感,藉由他人鼓舞、正面回饋的方式使個體相信自己能成功 完成任務,若實際執行後確實成功,則有助於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反之若 失敗,則不利於自我效能感的發展。

對於自我效能預期的四種訊息,Bandura 認為透過人們覺察自我效能,

將產生至少三種行為結果(引自 Betz, 2004),如圖 2-1:

(一)處理 vs.逃避行為(approach vs. avoidance behavior)

指個人覺察自我效能後,對於當下面臨的工作任務所選擇之方式,包 括積極面對處理以及消極逃避。

(二)表現(performance)

指個人覺察自我效能後,在目標領域行為表現的品質。若個人具有較 高的自我效能感,因為具有較穩定的情緒,在該領域的表現會較自我效能 低者來的良好。

(三)堅持(persistence)

指個人覺察自我效能後,即便遭遇障礙或失敗經驗,仍能以良好的自 我效能感對自己的目標堅持下去。因此,低自我效能感者在遇事不順時容 易選擇逃避,是因為他們缺乏穩固的自我效能感以產生堅持行為。

圖 2-1

自我效能預期模式

資料來源:翻譯自”Contributions of self-efficacy theory to career counseling:

A personal perspective,” by N. E. Betz, 2004,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52(4), 340-353.

Bandura 認為低度自我效能感者缺乏熱忱與承諾去追尋目標,並將要 求 視 作 個 人 威 脅 而 逃 避 工 作 。 他 們 寧 願 維 持 一 種 自 我 診 斷 的 焦 點 (self-diagnostic focus)模式而不願去關注如何讓自己表現成功。當面對難題,

他們聚焦於個人缺點、將遭遇的阻礙及所有不利結果,因此很快地就放棄 努力。面對失敗和挫折,他們的自我效能感恢復緩慢,因為他們習於診斷 自己能力不足,因此更容易陷入壓力與憂鬱中(Bandura, 1993);同樣的情 形,對高度效能感者而言,困難的任務被視為自我的挑戰,他們能設定目 1993; Bandura & Locke, 2003)。

效能訊息

最後,Bandura 強調自我效能信念(beliefs)是自我說服的複雜歷程。個 體依照自我的認知模式去區別效能資訊來源,這樣的信念被積極、替代地 學習,並藉由社會及生理傳遞(Bandura, 1993)。

二、生涯自我效能

生涯自我效能一詞乃 Betz 與 Hackett 提出,其理論基礎根源於 Bandura 的自我效能理論。Betz 與 Hackett 同樣強調個人、環境和行為因素三者間 的交互影響關係,並將運用自我效能與生涯領域之研究結果統稱為生涯自 我效能(Betz & Hackett, 1981)。而今,一般多認為自我效能理論應用於生涯 領域始於 Betz 與 Hackett (1981)對大學生生涯自我效能期望與知覺生涯抉 擇之相關研究。其研究發現,自我效能對於個體的職業思索及興趣類型是 有關的,且自我效能理論有助於瞭解個體的職業行為並可應用於生涯諮商 中。在此之後,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針對生涯自我效能進行相關的研究和探 討(Betz & Hackett, 1981)。

生涯自我效能與個人生涯的發展息息相關,在個人面對生涯抉擇時,

生涯自我效能將影響其預期能否成功完成任務的信心及面對任務時的態 度;而個人的生涯自我效能受到其與父母及同儕依附聯結關係所影響,面

生涯自我效能將影響其預期能否成功完成任務的信心及面對任務時的態 度;而個人的生涯自我效能受到其與父母及同儕依附聯結關係所影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