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輔導人員生命意義感、生涯自我效能與職業倦怠 之間的關係。本章共分四節,分別就研究動機、研究目的、名詞釋義及研 究範圍與限制進行描述。

第一節 研究動機

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今國小的情境與以往已有所不同。研究者目前為 國小教師,在教育現場常可發現孩童遭遇的問題層出不窮,諸如:注意力 不集中影響學習、缺乏情緒管理能力而產生的人際問題、原生家庭的不良 環境對其言行產生的負面影響……等等。有時,孩子遭遇的身心問題,已 非班級導師獨力即可解決,而老師們在忙於教學及班級經營之際,面對這 樣的困境常是焦頭爛額、不知所措,只好尋求學校專業的輔導人員協助,

希冀能對孩童有所幫助。對孩童及導師而言,輔導人員的角色是責任重大 的、受期待的,因為他們可能是在壓倒老師與孩童的最後一根稻草倒下前,

校內最後的求援對象。但就目前教育現況而言,多數輔導人員需任授課老 師,同時面對這些繁重工作的結果常是身心俱疲、輔導的熱忱也逐漸消磨 殆盡。無奈的是,這些國小輔導人員的心理狀態,卻似乎一直未受到重視,

自然亦鮮少有相關的研究探討之。

關於工作的倦怠感受,Freudenberger(1977)是首位提出「職業倦怠」

(burn-out)一詞並賦予定義的學者。對於職業倦怠者的特徵,他曾有過如此 真實與貼切形容:「職業倦怠者最初的徵狀之一,就是即便他們更認真地 工作、花費更多的時間在工作上(事實上他們可能確實亦如此),然而展 現出的成果只是越來越少」。雖然職業倦怠的概念在早年被認為是助人專

業(helping professions)領域者特有的情形,然而之後在不同領域的研究也 被發現有同樣的情形,其中包括教師、公務人員……等其他常會接觸到「他 人」的職業(黃寶園,2009a)。可以預見的,在現今忙碌的社會,這幾乎 是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的情形,它可能會無聲無息悄悄地在人們心中蔓延,

無論職業與社經地位,每個人都可能是它襲擊的目標(劉祥業,2006)。

或許職業倦怠不應該被界定為一種心理疾病,然而事實上,它的負面 影響有時甚至會比某些心理疾病嚴重。儘管現階段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 計手冊」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IV-TR) 上並未將職業倦怠列入條目中,然而在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1)於 2007 年公布的「國際疾病傷害及死因分類標準」(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ICD-10),卻明確地將 職業倦怠列入影響健康狀態的因素及健康服務聯繫的章節中(Chapter XXI),

將之視為有關於生活管理困難的問題(Problems related to life-management difficulty)。整體而言,職業倦怠可能會影響當事人身心健康、工作效率、

人際關係、職場發展,也可能由個人蔓延到整個組織當中,影響組織正常 的運作,成為全行業的「通病」,嚴重者甚至會造成嚴重公共安全問題(劉 祥業,2006;鄭雅文、葉婉榆、林宜平,2007; Freudenberger, 1977)。

雖然近年來國內外對於國小教師職業倦怠(burn-out)的研究頗多(林怡 菁,2009;陶曉麗、于榮,2011;張學善,2005;張翼丞,2010;楊翠娥,

2010; Friedman, 2000; Hughes, 2001);以其他學校領域的專任諮商輔導人員 為對象的研究亦不少(王婉玲,2007;李如玉、丁原郁,2009;陳思帆、

陳愉雅,2009;黃麗君,2006;鞠鑫,2009;藍珮瑄,2010;藍菊梅、戴 嘉南、陳筱萍,2007; Butler & Constantine, 2005; Lambie, 2007; Lee, Cho, Kissinger, & Ogle, 2010; Wachter, Clemens, & Lewis, 2008; Wilkerson, 2009), 然而對國小輔導人員職業倦怠的調查研究,卻只有盧文玉(2009)一人。

國小輔導人員因為個人的專業訓練背景不一,加上兼具教師與助人工作者

的角色,身處兩樣不同的專業工作領域,影響其職業倦怠的因素亦較複雜。

研究者作為國小兼任輔導教師,對於自身工作的環境現況亦感到十分關注,

故欲對此族群之職業倦怠作深入探討了解,此為研究動機之一。

關於職業倦怠,A. Pattakos 認為如果人們能從工作中找出意義,甚至 選擇創造、為工作賦予意義,那麼她們將能夠以更熱忱、欣賞與真誠的心 去面對自己的工作(陳筱宛譯,2009)。對人們而言,似乎個人的存在價 值以及對工作意義的體驗,將會影響其職業倦怠的感受。綜觀存在主義的 諸多議題,亦不難得到相關的啟發,如:存在主義哲人 F. W. Nietzsche 曾 說:「懂得『為何』而活的人,差不多能承受一切『如何』。」(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for can bear almost any how)。而 V. E. Frankl 的意義治療 (logotherapy)理論亦認為,人類的一生都在努力追尋生命(life)的意義,唯有 當個體能夠覺察自己生命的意義時,方能勇敢地面對生命中的種種挫折與 挑戰(趙可式、沈錦惠譯,1995;周國平譯,2007)。

K. T. Jaspers 認為「人就是透過自身理想的結果」。為理想奉獻,這是 Jaspers 所認為的一個重要生命意義來源(易之新譯,2003)。台灣雖邁入 已開發先進國家之列,但許多人終日忙忙碌碌,卻不知所為為何?尤如 Frankl 所描述,現代人常見的心靈寫照,就是在神采奕奕的外表下,藏著 空洞無依的遊魂;在這個焦慮的時代裡,忙碌的軀殼藏著煩躁不安的靈魂

(游恆山譯,1991)。對此,I. D. Yalom 認為,對現代人而言,許多工作不 再能提供意義;人們不但缺乏創造潛力的豐富想像力,對於工作也缺乏內 在的價值,日復一日的工作只是為了完成長官交辦的事務(易之新譯,

2003)。似乎可以發現,當人們對於工作失去了理想與內在價值,只剩下 滿足基本生存需求的意義時,生命的品質也將不復存在。

Pattakos 運用意義治療去協助工作適應困難以及職業倦怠患者,在多 年的實務工作後,他發現若能協助個案找到或賦予工作的意義,對其職業 倦怠的改善將有很大的幫助(陳筱宛譯,2009)。近年來,一些國內、外

的文獻也與 Pattakos 的看法不謀而合,如:鄭麗慧(2007)發現具有較高 生命意義感之國小教師,其生活滿意度亦較高,且生命意義感對生活滿意 度具有預測作用;許淑芬(2008)研究發現,高中生的生命意義感與憂鬱 情緒、生活壓力分別呈現顯著的高度及中度負相關,且生命意義感對憂鬱 情緒具有預測作用;Fillion 等(2009)協助安寧病房護士探索個人生命意義 的議題,研究發現,有參與相關探索課程的護士比沒有參與者在工作滿意 度、知覺工作效益、心靈與情感的品質感上都要來的顯著提升;而 Fahlman、

Mercer、Gaskovski、 Eastwood 與 Eastwood(2009)研究亦發現,厭倦感 (boredom)與生命意義有關,藉著覺察生命的意義將有助於改善個體的厭倦 感。綜合上述研究,可以發現生命意義感不僅是對生活、工作的認知,更 是一種生命的哲學,對於職業的倦怠影響亦是甚鉅。對國小輔導人員而言,

生命意義感對其職業倦怠感受的影響是否亦然?這是研究者欲在此研究 中進一步探討的,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對現代人而言,工作占據了個人生命泰半的時光。因此,在探討個人 生命意義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將面臨職業與生涯發展的相關議題。R. F.

Baumeister 認為追求效能感是人類求意義的需求(needs for meaning),且一 個具有高度生命意義感的人,應該也要具備高度的效能感(Stillman &

Baumeister, 2009)。而在 Timotijevic 與 Breakwell(2000)對英國移民者的研 究,亦發現移民者建構生命意義的模式將影響其對生涯自我效能、職業表 現與感受。換言之,就個體而言,生命意義感對其生涯自我效能及職業發 展具有相當的影響力。由上可知,生命意義感、生涯自我效能感及職業倦 怠三者間似乎具有相當的關聯性,且生涯自我效能在三者間似乎扮演著中 介的角色。對國小輔導人員而言,實際的狀況為何?三者間的關係又是如 何?這些都是研究者所欲探討的。因此,本研究欲將生涯自我效能視為中 介變項,併入探討主題中,此為研究動機之三。

研究者在閱讀職業倦怠的相關文獻後,發現影響學校輔導人員職業倦

怠的成因主要可分為環境因素及個人因素。其中環境因素包括行政資源的 支持與協助、學校規模及工作量……等;個人因素包括受試者的自我信念、

成就動機、人格特質……等(王婉玲,2007;李如玉、丁原郁,2009;何 郁玲,1999;劉淑慧,1986)。由此可知,不同受試者的背景情形,可能 會對職業倦怠的表現造成影響。又相關文獻中,相同背景變項對不同工作 者之職業倦怠影響分歧,例如:「年資」變項。似乎人們普遍認為工作久 了較容易感到職業倦怠,確實有些研究支持了上述的看法(羅東山,2008;

張翼丞,2010;楊麗娜,2009;Wachter, Clemens, & Lewis, 2008);然而,

在不同職業類型的調查上卻發現年資其實並沒有顯著的影響力(林俊瑩、

謝亞恆、曹靜麗、蕭明潔,2009;徐清奇,2010;張淑貞,2007)。

另外一個研究結果分歧的背景變項則是「專業訓練背景」。李惠琪(2005)

認為個人是否具備良好的專業訓練背景,往往會影響其工作表現及感受。

因為,當個人的能力與專業知識不能負荷工作任務時,壓力將逐漸累積而 產生職業倦怠。在國內實徵的研究上,王婉玲(2007)針對國中輔導人員 的調查發現,若輔導人員具備專業訓練背景,在職業倦怠的感受會較未具 專業訓練背景者來的輕微;然而同樣的背景變項,在吳育沛(2007)對國 小輔導教師的研究上卻發現沒有顯著的影響。綜觀上述兩背景變項研究結 果分歧,或許是因為受試者不同工作類型所造成,然而就國小輔導人員而 言現況為何?研究者認為有必要在本研究中再作探討,此為研究動機之 四。

此外,如上所述,學校規模對輔導人員職業倦怠確實存在某些影響。

在現行國小輔導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學校規模大小直接影響了輔導人員的 工作量。黃麗君(2007)、汪宏與王軍(2010)的研究皆發現不同學校規 模的輔導人員在職業倦怠的表現上有顯著差異,學校規模越小的輔導人員,

在現行國小輔導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學校規模大小直接影響了輔導人員的 工作量。黃麗君(2007)、汪宏與王軍(2010)的研究皆發現不同學校規 模的輔導人員在職業倦怠的表現上有顯著差異,學校規模越小的輔導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