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輔導人員生命意義感、生涯自我效能與職業倦怠之關係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小輔導人員生命意義感、生涯自我效能與職業倦怠之關係研究"

Copied!
16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韓楷檉 博士

國小輔導人員生命意義感、生涯自我

效能與職業倦怠之關係研究

研究生:林裕堯 撰

中華民國 101 年 6 月

(2)

I

國小輔導人員生命意義感、生涯自我效能與職業倦怠之關係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輔導人員生命意義感、生涯自我效能與職業倦怠 之關係,以及不同訓練背景、年資、學校規模之國小輔導人員生命意義感、 生涯自我效能與職業倦怠的差異。並進一步探討生涯自我效能在生命意義 感與職業倦怠之中介效果。 本研究以台灣地區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 352 位國小輔導人員為研 究對象,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使用「生命意義感量表」、「生涯自我效能量 表」及「職業倦怠量表」作為評量工具。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單因子變 異數分析、Pearson 積差相關差異考驗及結構方程模式進行統計分析,研究 結果如下: 一、 國小輔導人員對自我生命感到滿足、愉悅且具有意義。 二、 國小輔導人員對部分工作感到困難,但生涯自我效能大致良好。 三、 國小輔導人員職業倦怠之狀況尚不嚴重。 四、 不同訓練背景的國小輔導人員在生命意義感、生涯自我效能及職業倦 怠上皆達顯著差異。 五、 不同年資的國小輔導人員在職業倦怠上達顯著差異;不同年資的國小 輔導人員在生命意義感、生涯自我效能未達顯著差異。 六、 不同學校規模的國小輔導人員在生命意義感、生涯自我效能及職業倦 怠上皆未達顯著差異。 七、 國小輔導人員生命意義感、生涯自我效能與職業倦怠,三者間相互達 顯著相關。

(3)

II 八、 修正後路徑模式,國小輔導人員之生命意義感、生涯自我效能對職業 倦怠有直接效果之影響;生命意義感透過生涯自我效能對職業倦怠有 部分中介效果之影響。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對後續研究、相關單位與輔導人員提出建議與 參考。 關鍵字:生命意義感、生涯自我效能、職業倦怠

(4)

III

The Relationship among Life of Meaning, Career Self-Efficacy,

and Burnout of Elementary School Counselors.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a)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life of meaning, career self-efficacy and burnout of elementary school counselors, (b)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these three variables between counselors’ training backgrounds, work years and school sizes, and (c)examine the effects of mediator on career self-efficacy between life of meaning and burnout.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352 elementary school counselors and which were sampled from 82 elementary schools of Taichung city, Changhua county, and Nantou county in Taiwan. The instruments in this study included The Life of Meaning Scale, The Career Self-Efficacy Scale, and The Job Burnout Scale. The obtained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OVA,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The elementary school counselors felt satisfied, delighted and meaningful to their own lives.

2. The elementary school counselors felt certain of works with difficulty, but they still had good career self-efficacy.

3. The job burnout of elementary school counselors was not serious.

4.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ating life of meaning, career self-efficacy and job burnout among different counselors’ training backgrounds.

(5)

IV

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ating job burnout among different counselors’ work years,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ating life of meaning and career self-efficacy.

6.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ating life of meaning, career self-efficacy and job burnout among different counselors’ school sizes. 7.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mong life of meaning, career

self-efficacy and job burnout.

8. In modification indices of path model, there were direct effects on life of meaning and career self-efficacy to job burnout. Career self-efficacy partially medi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ife of meaning and job burnout.

Based on the findings,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future researches,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and school counselors.

(6)

V

目 次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Ⅲ 目次……….…..…Ⅴ 表次……….…..…Ⅶ 圖次………...…Ⅸ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6 第三節 名詞釋義……….……..7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生命意義感的理論與相關研究……….………11 第二節 生涯自我效能的理論與相關研究……….…………23 第三節 職業倦怠的理論與相關研究……….…………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55 第一節 研究架構……….………55 第二節 研究問題……….………56 第三節 研究假設……….………56 第四節 研究對象……….………57 第五節 研究工具……….……59 第六節 研究程序……….………76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7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81

(7)

VI 第一節 國小輔導人員生命意義感、生涯自我效能與職業倦怠之現 況………...………..………81 第二節 國小輔導人員生命意義感、生涯自我效能與職業倦怠之差異 分析………...………..………87 第三節 國小輔導人員生命意義感、生涯自我效能對職業倦怠之結果 分析………...………..……..10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1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13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16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17 參考文獻………...……….…….……124 中文部分.………...……….…….……124 英文部分.………...……….…….……133 附錄一 預試及正式施測之樣本分配情形...…..………….…….……139 附錄二 國小輔導人員生涯自我效能量表初稿...…..………….…….……140 附錄三 量表審題之專家名錄..………...………..………144 附錄四 預試量表………...………....………145 附錄五 生涯自我效能量表之項目分析摘要表……….…...…...…148 附錄六 國小輔導人員生命意義感、生涯自我效能與職業倦怠正式調查問 卷.………...………..………150 附錄七 量表同意書………...……….…….….………154

(8)

VII

表 次

表 3-1 一百學年度中彰投國小學校及輔導人員之分配情形……….…58 表 3-2 生命意義感量表潛在變項對觀察變項參數估計值……….…………64 表 3-3 生命意義感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各項適合度指標摘要表.……64 表 3-4 生涯自我效能量表初稿架構……….…65 表 3-5 生涯自我效能量表之內部一致性 α 係數………67 表 3-6 生涯自我效能量表各分量表得分分佈情形………68 表 3-7 生涯自我效能量表潛在變項對觀察變項參數估計值…………..…..71 表 3-8 生涯自我效能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各項適合度指標摘要表….71 表 3-9 職業倦怠量表潛在變項對觀察變項參數估計值………..……..75 表 3-10 職業倦怠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各項適合度指標摘要表……..75 表 4-1 國小輔導人員生命意義感之描述統計摘要表………82 表 4-2 國小輔導人員訓練背景、年資之樣本屬性摘要………83 表 4-3 不同訓練背景、年資之輔導人員生命意義感之一般狀況摘要……83 表 4-4 國小輔導人員生涯自我效能之描述統計摘要表………84 表 4-5 不同訓練背景、年資之輔導人員生涯自我效能一般狀況摘要表....85 表 4-6 國小輔導人員職業倦怠之描述統計摘要表………86 表 4-7 不同訓練背景、年資之輔導人員職業倦怠之一般狀況摘要表……87 表 4-8 不同訓練背景人員之生命意義感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9 表 4-9 不同年資人員生命意義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0 表 4-10 不同學校規模人員生命意義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91 表 4-11 不同訓練背景人員生涯自我效能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92 表 4-12 不同年資生涯自我效能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4 表 4-13 不同學校規模人員生涯自我效能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95

(9)

VIII 表 4-14 不同訓練背景人員職業倦怠之單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7 表 4-15 不同年資人員職業倦怠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9 表 4-16 不同學校規模人員職業倦怠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0 表 4-17 生命意義感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係數差異性考驗摘要……....102 表 4-18 生命意義感與職業倦怠之相關係數差異性考驗摘要……....……103 表 4-19 職業倦怠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係數差異性考驗摘要…….…...104 表 4-20 修正前、後整體適配度指標分析摘要表…….………108 表 4-21 結構模式各變項之信度分析表…….………109 表 4-22 生命意義感、生涯自我效能與職業倦怠的直接效果與間接效果...110

(10)

IX

圖 次

圖 2-1 自我效能預期模式…….……….. …….………..28 圖 2-2 教師個人能力-工作要求模式…….………..42 圖 3-1 研究架構…….……….. …….………..55 圖 3-2 生命意義感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標準化解…….……….62 圖 3-3 生涯自我效能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標準化解….……….69 圖 3-4 職業倦怠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標準化解….……….73 圖 4-1 修正後生命意義感、生涯自我效能與職業倦怠之測量模式圖….106 圖 4-2 修正後生命意義感、生涯自我效能與職業倦怠之路徑模式圖….107

(1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輔導人員生命意義感、生涯自我效能與職業倦怠 之間的關係。本章共分四節,分別就研究動機、研究目的、名詞釋義及研 究範圍與限制進行描述。

第一節 研究動機

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今國小的情境與以往已有所不同。研究者目前為 國小教師,在教育現場常可發現孩童遭遇的問題層出不窮,諸如:注意力 不集中影響學習、缺乏情緒管理能力而產生的人際問題、原生家庭的不良 環境對其言行產生的負面影響……等等。有時,孩子遭遇的身心問題,已 非班級導師獨力即可解決,而老師們在忙於教學及班級經營之際,面對這 樣的困境常是焦頭爛額、不知所措,只好尋求學校專業的輔導人員協助, 希冀能對孩童有所幫助。對孩童及導師而言,輔導人員的角色是責任重大 的、受期待的,因為他們可能是在壓倒老師與孩童的最後一根稻草倒下前, 校內最後的求援對象。但就目前教育現況而言,多數輔導人員需任授課老 師,同時面對這些繁重工作的結果常是身心俱疲、輔導的熱忱也逐漸消磨 殆盡。無奈的是,這些國小輔導人員的心理狀態,卻似乎一直未受到重視, 自然亦鮮少有相關的研究探討之。 關於工作的倦怠感受,Freudenberger(1977)是首位提出「職業倦怠」 (burn-out)一詞並賦予定義的學者。對於職業倦怠者的特徵,他曾有過如此 真實與貼切形容:「職業倦怠者最初的徵狀之一,就是即便他們更認真地 工作、花費更多的時間在工作上(事實上他們可能確實亦如此),然而展 現出的成果只是越來越少」。雖然職業倦怠的概念在早年被認為是助人專

(12)

業(helping professions)領域者特有的情形,然而之後在不同領域的研究也 被發現有同樣的情形,其中包括教師、公務人員……等其他常會接觸到「他 人」的職業(黃寶園,2009a)。可以預見的,在現今忙碌的社會,這幾乎 是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的情形,它可能會無聲無息悄悄地在人們心中蔓延, 無論職業與社經地位,每個人都可能是它襲擊的目標(劉祥業,2006)。 或許職業倦怠不應該被界定為一種心理疾病,然而事實上,它的負面 影響有時甚至會比某些心理疾病嚴重。儘管現階段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 計手冊」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IV-TR) 上並未將職業倦怠列入條目中,然而在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1)於 2007 年公布的「國際疾病傷害及死因分類標準」(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ICD-10),卻明確地將 職業倦怠列入影響健康狀態的因素及健康服務聯繫的章節中(Chapter XXI), 將之視為有關於生活管理困難的問題(Problems related to life-management difficulty)。整體而言,職業倦怠可能會影響當事人身心健康、工作效率、 人際關係、職場發展,也可能由個人蔓延到整個組織當中,影響組織正常 的運作,成為全行業的「通病」,嚴重者甚至會造成嚴重公共安全問題(劉 祥業,2006;鄭雅文、葉婉榆、林宜平,2007; Freudenberger, 1977)。 雖然近年來國內外對於國小教師職業倦怠(burn-out)的研究頗多(林怡 菁,2009;陶曉麗、于榮,2011;張學善,2005;張翼丞,2010;楊翠娥, 2010; Friedman, 2000; Hughes, 2001);以其他學校領域的專任諮商輔導人員 為對象的研究亦不少(王婉玲,2007;李如玉、丁原郁,2009;陳思帆、 陳愉雅,2009;黃麗君,2006;鞠鑫,2009;藍珮瑄,2010;藍菊梅、戴 嘉南、陳筱萍,2007; Butler & Constantine, 2005; Lambie, 2007; Lee, Cho, Kissinger, & Ogle, 2010; Wachter, Clemens, & Lewis, 2008; Wilkerson, 2009), 然而對國小輔導人員職業倦怠的調查研究,卻只有盧文玉(2009)一人。 國小輔導人員因為個人的專業訓練背景不一,加上兼具教師與助人工作者

(13)

的角色,身處兩樣不同的專業工作領域,影響其職業倦怠的因素亦較複雜。 研究者作為國小兼任輔導教師,對於自身工作的環境現況亦感到十分關注, 故欲對此族群之職業倦怠作深入探討了解,此為研究動機之一。 關於職業倦怠,A. Pattakos 認為如果人們能從工作中找出意義,甚至 選擇創造、為工作賦予意義,那麼她們將能夠以更熱忱、欣賞與真誠的心 去面對自己的工作(陳筱宛譯,2009)。對人們而言,似乎個人的存在價 值以及對工作意義的體驗,將會影響其職業倦怠的感受。綜觀存在主義的 諸多議題,亦不難得到相關的啟發,如:存在主義哲人 F. W. Nietzsche 曾

說:「懂得『為何』而活的人,差不多能承受一切『如何』。」(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for can bear almost any how)。而 V. E. Frankl 的意義治療 (logotherapy)理論亦認為,人類的一生都在努力追尋生命(life)的意義,唯有 當個體能夠覺察自己生命的意義時,方能勇敢地面對生命中的種種挫折與 挑戰(趙可式、沈錦惠譯,1995;周國平譯,2007)。 K. T. Jaspers 認為「人就是透過自身理想的結果」。為理想奉獻,這是 Jaspers 所認為的一個重要生命意義來源(易之新譯,2003)。台灣雖邁入 已開發先進國家之列,但許多人終日忙忙碌碌,卻不知所為為何?尤如 Frankl 所描述,現代人常見的心靈寫照,就是在神采奕奕的外表下,藏著 空洞無依的遊魂;在這個焦慮的時代裡,忙碌的軀殼藏著煩躁不安的靈魂 (游恆山譯,1991)。對此,I. D. Yalom 認為,對現代人而言,許多工作不 再能提供意義;人們不但缺乏創造潛力的豐富想像力,對於工作也缺乏內 在的價值,日復一日的工作只是為了完成長官交辦的事務(易之新譯, 2003)。似乎可以發現,當人們對於工作失去了理想與內在價值,只剩下 滿足基本生存需求的意義時,生命的品質也將不復存在。 Pattakos 運用意義治療去協助工作適應困難以及職業倦怠患者,在多 年的實務工作後,他發現若能協助個案找到或賦予工作的意義,對其職業 倦怠的改善將有很大的幫助(陳筱宛譯,2009)。近年來,一些國內、外

(14)

的文獻也與 Pattakos 的看法不謀而合,如:鄭麗慧(2007)發現具有較高 生命意義感之國小教師,其生活滿意度亦較高,且生命意義感對生活滿意 度具有預測作用;許淑芬(2008)研究發現,高中生的生命意義感與憂鬱 情緒、生活壓力分別呈現顯著的高度及中度負相關,且生命意義感對憂鬱 情緒具有預測作用;Fillion 等(2009)協助安寧病房護士探索個人生命意義 的議題,研究發現,有參與相關探索課程的護士比沒有參與者在工作滿意 度、知覺工作效益、心靈與情感的品質感上都要來的顯著提升;而 Fahlman、 Mercer、Gaskovski、 Eastwood 與 Eastwood(2009)研究亦發現,厭倦感 (boredom)與生命意義有關,藉著覺察生命的意義將有助於改善個體的厭倦 感。綜合上述研究,可以發現生命意義感不僅是對生活、工作的認知,更 是一種生命的哲學,對於職業的倦怠影響亦是甚鉅。對國小輔導人員而言, 生命意義感對其職業倦怠感受的影響是否亦然?這是研究者欲在此研究 中進一步探討的,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對現代人而言,工作占據了個人生命泰半的時光。因此,在探討個人 生命意義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將面臨職業與生涯發展的相關議題。R. F. Baumeister 認為追求效能感是人類求意義的需求(needs for meaning),且一 個具有高度生命意義感的人,應該也要具備高度的效能感(Stillman & Baumeister, 2009)。而在 Timotijevic 與 Breakwell(2000)對英國移民者的研 究,亦發現移民者建構生命意義的模式將影響其對生涯自我效能、職業表 現與感受。換言之,就個體而言,生命意義感對其生涯自我效能及職業發 展具有相當的影響力。由上可知,生命意義感、生涯自我效能感及職業倦 怠三者間似乎具有相當的關聯性,且生涯自我效能在三者間似乎扮演著中 介的角色。對國小輔導人員而言,實際的狀況為何?三者間的關係又是如 何?這些都是研究者所欲探討的。因此,本研究欲將生涯自我效能視為中 介變項,併入探討主題中,此為研究動機之三。 研究者在閱讀職業倦怠的相關文獻後,發現影響學校輔導人員職業倦

(15)

怠的成因主要可分為環境因素及個人因素。其中環境因素包括行政資源的 支持與協助、學校規模及工作量……等;個人因素包括受試者的自我信念、 成就動機、人格特質……等(王婉玲,2007;李如玉、丁原郁,2009;何 郁玲,1999;劉淑慧,1986)。由此可知,不同受試者的背景情形,可能 會對職業倦怠的表現造成影響。又相關文獻中,相同背景變項對不同工作 者之職業倦怠影響分歧,例如:「年資」變項。似乎人們普遍認為工作久 了較容易感到職業倦怠,確實有些研究支持了上述的看法(羅東山,2008; 張翼丞,2010;楊麗娜,2009;Wachter, Clemens, & Lewis, 2008);然而, 在不同職業類型的調查上卻發現年資其實並沒有顯著的影響力(林俊瑩、 謝亞恆、曹靜麗、蕭明潔,2009;徐清奇,2010;張淑貞,2007)。 另外一個研究結果分歧的背景變項則是「專業訓練背景」。李惠琪(2005) 認為個人是否具備良好的專業訓練背景,往往會影響其工作表現及感受。 因為,當個人的能力與專業知識不能負荷工作任務時,壓力將逐漸累積而 產生職業倦怠。在國內實徵的研究上,王婉玲(2007)針對國中輔導人員 的調查發現,若輔導人員具備專業訓練背景,在職業倦怠的感受會較未具 專業訓練背景者來的輕微;然而同樣的背景變項,在吳育沛(2007)對國 小輔導教師的研究上卻發現沒有顯著的影響。綜觀上述兩背景變項研究結 果分歧,或許是因為受試者不同工作類型所造成,然而就國小輔導人員而 言現況為何?研究者認為有必要在本研究中再作探討,此為研究動機之 四。 此外,如上所述,學校規模對輔導人員職業倦怠確實存在某些影響。 在現行國小輔導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學校規模大小直接影響了輔導人員的 工作量。黃麗君(2007)、汪宏與王軍(2010)的研究皆發現不同學校規 模的輔導人員在職業倦怠的表現上有顯著差異,學校規模越小的輔導人員, 職業倦怠感越高。此研究發現與其他以教師為對象的研究結果相異(王婉 玲,2007;莊淑昀,2007;郭浚經,2008),黃麗君(2007)認為因為研

(16)

究對象為輔導人員,若學校規模越大,編制的輔導人員較多,因此較能分 擔工作量;反之,規模小的學校,輔導人員雖較少,但需執行的輔導工作 項目、行政公文量卻並未因此減少,以致於輔導人員工作量增多,進影響 職業倦怠感。然而,黃麗君(2007)的研究對象為國中輔導人員,對國小 輔導教師而言,學校規模大小對其職業倦怠的影響是否達顯著差異,仍值 得研究者再作探討,此為研究動機之五。 根據「教育部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增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 (教育部學生輔導資訊網,2011),國小班級數 24 班以下之學校增置一名 兼任輔導教師。然而就研究者實際教育現場之觀察,卻發現多數小規模學 校(12 班以下)並未設有兼任輔導教師,加上目前國小班級數在 12 班以 下之學校並未設有輔導室,因此,為避免在定義輔導人員時產生混淆,茲 以學校規模 13 班以上之國小輔導人員為研究母群,並將學校規模區分為 小型(13-24 班)、中型(25-48 班)、大型學校(49 班以上),12 班以下之 學校輔導人員則不在本研究之調查範圍內。 基於上述動機,故研究者欲在本研究中探討國小輔導人員之背景變項、 生命意義感、生涯自我效能及職業倦怠的狀況,以了解生命意義感、生涯 自我效能對其職業倦怠的影響。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目的為: 一、探討國小輔導人員生命意義感、生涯自我效能與職業倦怠之現況。 二、探討不同輔導訓練背景、輔導工作年資、學校規模,三背景變項之國 小輔導人員,在生命意義感、生涯自我效能與職業倦怠的差異情形。 三、探討國小輔導工作人員之生命意義感、生涯自我效能與職業倦怠三者

(17)

間的關係。 四、探討國小輔導工作人員生命意義感與生涯自我效能是否會影響職業倦 怠。 五、探討國小輔導工作人員生命意義感是否透過生涯自我效能影響職業倦 怠。 六、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提供相關教育、學校行政機關與輔導 諮商人員參考。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相關重要名詞分別界定如下: 一、輔導教師 根據「教育部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增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 (教育部學生輔導資訊網,2011),自民國九十七學年度起,教育部補助 各縣市政府增置輔導教師。而輔導教師之聘任,乃由校內具有專業背景之 教師優先選任,惟若學校全體教師無人具專業背景者,得由校長本權責檢 視評估遴選較具教育熱忱與輔導專業知能之教師,於報經各縣市政府核定 後任之(教育部學生輔導資訊網,2011)。 故本研究中的「輔導教師」,乃專指「教育部補助直轄市、縣(市)政 府增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計畫下之增置的兼任輔導教師,不包括 其他認輔教師或一般教師。 二、國小輔導人員 國小輔導人員一般泛指學校中從事輔導工作的專任教師,包括輔導室 主任、輔導組長、資料組長、輔導教師與認輔教師以及兼任的心理師、社

(18)

工師等人員。而本研究所指「國小輔導人員」係指台灣中部地區(台中市、 彰化縣及南投縣),學校規模 13 班以上,從事輔導工作的國小專任教師, 當中包括輔導室主任、輔導組長、資料組長及教育部專案補助增置之兼任 輔導教師,但不包括其他兼任的輔導相關人員。 三、行政教師 本研究所指「行政教師」係指台灣中部地區(台中市、彰化縣及南投 縣),學校規模 13 班以上,從事輔導行政工作的教師,當中包括輔導室主 任、輔導組長、資料組長,但不包括特教組長。 四、生命意義感 生命意義感(meaning of life)意指個體在生命過程中,對自己存在的意 義所抱持的獨特價值觀與理想。Yalom(2008)認為擁有個人的生命意義 感者,會認為生命具有某些自我需要去實現的目標或功能,更有甚者,會 感受到某種靈性的宇宙意義感。沈清松(2000)更認為,個體生命的價值 與意義來自於對人生懷抱的理想。 本研究生命意義感之評定,係採用鄭麗慧(2007)所編製的「生命意 義量表」作為評量工具。量表內容包括「意志與目標層面」、「身心層面」、 「靈性層面」與「自我實現層面」共四個向度。受試者全量表得分越高者, 表示具有較高的正向生命意義感;反之,則代表生命意義感較低。 五、生涯自我效能 生涯自我效能(career self-efficacy)意指個體面對生涯中被賦予的任務 或行動,覺察並評估自己可成功表現的能力;而影響評估的因素包括個體 的自信、任務的困難以及預期能將此任務成功的信念推論到其他情境的程 度(Betz, 2004; 周曉虹譯,1995)。

(19)

本研究生涯自我效能之評定,係以自編之「國小輔導人員生涯自我效 能量表」作為評量工具。本量表係改編自過修齊(2004)的「生涯自我效 能量表」,量表內容包括「信心強度」、「難度知覺」與「推論性」共三個 向度。受試者全量表得分越高者,表示其生涯自我效能感越高;反之,則 表示其生涯自我效能感越低。 六、職業倦怠 職業倦怠(burn-out)意指個體無法適應工作情境中所引起的生理及情 緒耗竭,致使其產生工作效能低落及危及身心健康的情況(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1; Freudenberger, 1977)。 本研究職業倦怠之評定,係以劉淑慧(1986)所編製的「工作感受量 表」作為評量工具。量表內容包括「工作情緒」、「工作價值」、「工作表現」 與「工作投入」共四個向度。受試者全量表得分越高者,表示其職業倦怠 程度越嚴重;反之,則表示其職業倦怠程度越輕微。

(20)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此章主要在探討與本研究有關之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全章共分三節: 第一節為生命意義感的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二節為生涯自我效能的理論與 相關研究;第三節為職業倦怠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一節 生命意義感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人類之所以異於其他動物,在於人類擁有獨特的認知、反省能力,能 夠思索生命的意義,努力追求自我的夢想。而對於生命意義的感受,自古 以來便是人們思辯、關注的議題,故本節將對生命意義感的概念、理論、 評量方式及相關研究作進一步探討。 壹、生命意義的基本概念 Frankl 認為生命充滿不斷變動的價值觀,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生命意 義,且隨著時間的改變而不同。人們常會執著於詢問自己生命的意義為何? 因過分的執著而忽略了存在的當下,無法覺察自己在現階段必須完成的任 務或使命。因此,他強調人們不應該去問自己的生命意義為何?而是必須 認清自己才是被詢問的對象。唯有覺察「此時此刻」(here and now)的自己, 並「負責」地回應生命的詢問,才能活出自我生命的意義(游恆山譯,1991; 趙可式、沈錦惠譯,1995)。 對於生命意義的看法,近代國外許多學者、哲人皆提出了他們的見解。 Yalom 將「意義」視為道理或清楚的條理,故「生命的意義」意指生命中 清楚的條理。Yalom 又認為生命意義分為兩個層次,其一為人間意義 (terrestrial meaning),係指個體認為生命中具有自己需要去實現的目標。這

(22)

種信念會使人慰藉,給予個體目標角色,知道該如何過生活,最後感受到 自己的生命是有價值的;另一層次則為宇宙意義(cosmic meaning),屬於靈 性、超自然的領域,泛指超越人類、非人類能理解的宇宙安排,相似於 Frankl 所強調的生命意義之內涵(易之新譯,2003,頁 572-573)。而 Kübler-Ross 認為生命的意義在於我們能夠投入心力去愛別人、關懷週遭的人,並且努 力創造讓自己感到活得有目的、有意義的事情(李永平譯,2001)。釋證 嚴亦認為生命的意義在於啟發自我的愛心,藉由深入世間的黑暗角落,關 懷、撫慰受創的心靈,去除自我的煩惱與悲苦,重燃對人生的希望,讓自 己的生命更有意義(釋證嚴,2003)。 在國內,朱伊文(2008)認為生命意義係指個體以積極、正向的態度 面對生活,肯定自我的價值並努力自我超越,進而能完成人生的責任;廖 俊傑(2009)亦認為生命的意義是個體能知覺其存在的理由及重要性,進 而實踐之。故當個體能肯定自我生命的存在,即具有充分的生命意義,因 為生活本身就是意義,只有通過積極正面的人生態度與行為表現,才能肯 定自我,並為自己的人生責任(傅偉勳,2004)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生命意義係指個體能覺察自己當下的生命狀態, 以積極、正向的態度面對生命賦予的挑戰,同時亦能真誠地關懷周遭他人, 對自己有限的年光,感到無悔且具價值。 貳、生命意義的理論 自古以來,生命的意義一直是人類關注的議題,因此,在文學、史學、 哲學、宗教學等領域,許多學者均對此提出自己的看法。然而,在心理學 界,一直要等到 Frankl 提出自我超越的生命意義(self-transcendence)、存在 的意義(existential meaning)等概念後,生命意義始成為心理學研究的專門 術語(程明明、樊富瑉,2010;賀豫斦,2008)。研究者整理相關文獻後, 試著將生命意義就心理學的理論角度歸納為三個取向,探討如下:

(23)

一、 存在心理學取向 存在主義心理學家對於生命意義的看法受存在主義哲學甚鉅,其中又 以 Frankl 的意義治療 (Logotherapy)最具代表性。Frankl 深受精神分析及存 在主義兩大學派的影響,在歷經二次大戰納粹集中營的恐怖對待後,發展 出意義治療。所謂的意義(logo)除了字面意思外,還包括了靈性的意涵,強 調「人存在的意義」、「對存在意義的追尋」及「人的獨特性」。與精神分 析不同的是,意義治療認為人類最原始的驅力應該是追尋自我生命的意義, 而非性與攻擊;與存在哲學不同的是意義治療更強調個體所感受到的主觀 具體價值,以及人生事件與目標的價值體驗(程明明、樊富瑉,2010;趙 可式、沈錦惠譯,1995)。 Frankl 認為,當人們不能發現自己的生命意義時,將會造成自我的挫 敗,進而導致一種存在的空虛感。因此,意義治療重視人們對生命的質疑, 並試著協助人們將這樣的心靈實體帶到知覺中。又 Frankl 認為人類既然擁 有其他生物沒有的「意識」能力,思索生命的意義,便是身為「人」的責 任。也因為如此,對於質問生命的意義,意義治療並不視為是一種病態或 不正常的反應;反之,這是身為人類對自己狀態的最真實表達,是最具人 性的表徵(游恆山譯,1991;趙可式、沈錦惠譯,1995)。此外,關於意 義治療的其他概念,尚包括: 1. 意志的自由(freedom of will): Frankl 提到個體存在於世,擁有意志的自由,但並非代表其能完全沒 有限制、隨心所欲,因為面對生活的環境,人類必定會受到它的束縛與 影響。然而即便如此,因為人類擁有主動、自由的意志,可以選擇自己 面對環境的態度,因此人類才能超越內在生理與外在環境的束縛(游恆 山譯,1991)。 而構成個體存在的要素,包括:「靈性」、「自由」與「責任」。「靈性」 是人類生而具有、無法化約(irreducible)亦無法用其他非靈性事物解釋的。

(24)

這並非意味著靈性是不存在或沒有價值的,相反的,意義治療強調人們 應該關懷心靈,體認現實意義與價值,而非僅是滿足原始本能或驅力的 需求,亦或僅是在尋求本我、自我與超我的平衡調適(許淑芬,2008; 游恆山譯,1991,頁 16);「自由」意味著選擇的自由,包括本能、遺傳 及環境。即便人們受到本能、遺傳及環境的影響甚鉅,但 Frankl 仍相信 人類因為有選擇的自由,因此可以對這些影響做出不同的回應,而這些 常可從類似的事例得到證明,例如:擁有同樣生長環境、血緣的兄弟卻 有截然不同的人生、同為集中營的難民,有人絕望、自暴自棄;有人卻 能展現出生命的熠熠光輝(趙可式、沈錦惠譯,1995);至於「責任」, 因為自由與責任是相依的,人類擁有選擇的自由,相對的也必須承擔生 命的責任,所以人們必須實踐自己生命的意義,除了對自己負責,也需 對其他事物負責(鄭惟謙,2007)。

2. 求意義的意志(the will to meaning)

誠如前述,Frankl 認為人類最原始的驅力是求意義的意志,而也是人 類與其他動物不同的獨特之處。也因此,Frankl 認為人既然是為了追求 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而生,必然也可為了實現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而死(鄭 惟謙,2007)。 在求意義的意志過程中,人們可能會遭遇到許多挫折,例如:「存在性 挫折」(existential frustration),意即人們覺得生命是無意義的,感受到存 在的空虛,因此對外界的刺激不感興趣,失去學習與改變現況的動力。 適度的存在性挫折,有助於個體追求意義的意志,然而當個人的存在性 挫 折未 被有效 處理 解決, 嚴重 時可 能會 導致「 心靈 性精神 官能症」 (noogenic neuroses)。不同於「心理精神官能症」(psychogenic neuroses), 「心靈性精神官能症」病源於人類存在的心靈層次,而非心理因素(趙 可式、沈錦惠譯,1995)。

(25)

3. 生命的意義 Frankl 認為,在人的一生當中,不可避免地會對自我的生命意義感到 疑惑,其中又以青春期最易有此感受。當人們突然面臨一些不知所措的事 件,諸如:重要他人死亡、意外事件、工作或感情上的問題……等,都有 可能會引起對生命意義的質疑(游恆山譯,1991)。然而,生命的意義並 不是追求享樂。所謂的「快樂」,事實上是人們在追求與實現生命意義後 的附加物。如果把「快樂」視為生命的全部意義,在 Frankl 看來,那樣的 生命是毫無意義的,因為人們可能會陷入享樂主義的迷思當中,逃避為自 己的所做所為負責,為自己逃避的人生合理化(游恆山譯,1991)。 此外,意義治療強調個人的內在經驗重於理論教條,反對過於偏重唯 物主義的教育本質,因為那使得人們過於重視實證的發現,而忽略了覺察 自身的真實感受。不過,雖然意義治療強調個體的存在與其主觀感受,然 而這並不代表它認為個人的價值與哲學觀能全然真實無誤,因為人類的觀 察力受限於個人的視界,往往致使人們認為自己的責任只顯示在具體課業 上,唯有完成這些工作後,才有可能發現其背後的價值(游恆山譯,1991)。 儘管如此,Frankl 並不以此為逆,因為他認為正是因為每個人都在建 構自己獨特的事務,每個情境也只會在生命中發生一次,這種「獨特性」 (uniqueness)與「唯一性」(singularity)構成了每個人課業的絕對價值,也因 為每個人生命中面臨無數的課業,使得生命中充滿不斷變動的價值觀(游 恆山譯,1991,頁 59-60)。Frankl 強調,重點不在我們做了什麼課業,而 是在我們如何發揮自己最大的能力?是否盡到自己的本分?只要我們存 有意識,就有責任面對人生的種種課業(游恆山譯,1991)。 二、 需求與動機取向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 Maslow 深受存在主義影響,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層 次理論(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他認為人類的行為,背後的動力都可

(26)

歸因於為了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唯有滿足低層次的需求後,個體才會邁 向更高層次的需求,藉此達到自我實現,獲得更豐富的生命意義。 Maslow 晚年著重探討靈性的議題,重新將其需求理論歸納為三大層次, 即所謂的「X、Y、Z 理論」。X 理論層次中,包括了人類最基本的生理及 安全需求;Y 理論包括了愛與歸屬、被尊重及自我實現需求;Z 理論則為 所謂的靈性需求。之所以增加了靈性需求,是因為 Maslow 認為靈性生活 是存在的本質之一,人若缺少了靈性將使人性產生缺口,不再圓滿。又, 許多人生命中都曾感受一種極度欣喜的感受,那可能是瞬間即逝,神秘且 無法用科學方法驗證的感受,Maslow 稱之為「高峰經驗」(peak experience)。 在他看來,生命的意義來自於三個過程,亦即個體滿足需求、自我實現及 高峰經驗的過程(程明明、樊富瑉,2010;鄭惟謙,2007)。 Maslow 所指的靈性需求概念抽象且涵蓋範圍較模糊,在不同的社會文 化中,可能會有不同的靈性觀。然而,鄭惟謙(2007)認為儘管如此,靈 性需求具有自我超越、體悟生命意義的重要內涵,可使個體對自身的存在 賦予意義,積極探索生命。 Baumeister 認為人類有求意義的動機與需求,並且藉著四種特定的需 求以獲得生命意義,分別是對人生的目的感(a sense of purpose in life)、自 我效能感(feelings of efficacy)、行為價值性(actions as having value)、正向的 自我價值感(a sense of positive self-worth)。這四種需求是個體尋找人生意義 的動機所在,當需求得到滿足時,將有助於減少個體的無意義感(Stillman & Baumeister, 2009)。此外,Stillman 與 Baumeister(2009)認為人生的變幻無 常(uncertainty)使得人們認為生命是無意義、不合理的。他們假定人們特別 關注於生命的歸屬感(belongingness)顯然是源於對人生無常的反應。因此, 如果能夠改變人們對無常的認知,將有增進其生命意義感。然而,現階段 仍缺乏實徵的相關研究能佐證其假設(Stillman & Baumeister,2009)。

(27)

三、 正向心理學取向 長久以來,探討生命意義感的研究多以存在心理學、意義治療等理論 為基礎,然而,近年來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的興起,藉由「製 造意義」(making meaning)來創造自我價值的看法,使得生命意義感的研 究重點,轉向身心健康與靈性追求的領域(張海倫,2008)。 Steger、Frazier、Kaler 與 Oishi(2006)認為生命的意義包含了兩個層面: 「存在意義」(present of meaning)和「追尋意義」( search for meaning),前 者強調追尋生命意義的結果,指的是個體當下對自己人生的意義感受;後 者強調過程,指的是個體積極建構及擴展自我生命意義的程度。現代人因 為自覺生命無意義,因此生活過的頹廢乏味,如果能夠積極地追尋自我生 命的意義,在此過程中方能獲得真正的快樂與滿足,擁有真實有意義的人 生。 此外,Steger、Kashdan、Sullivan 與 Lorentz(2008)認為追尋意義可能 會因人的許多潛在動機而異,而這些動機可能會有不同的關聯。其研究發 現自尊、樂觀、及生命滿足感是影響人們追尋意義的正向因素,然而其他 的心理因素卻無法說明之,或許是在追尋意義的過程中,連帶地使人們覺 察到自我的無能,以至於對其他心理因素,如:自我成長、掌控環境或維 持信念和自我接納產生影響(Steger, Kashdan, Sullivan, & Lorentz, 2008)。

Wong(2011)作為一心理諮商師,發現許多個案在面對世界常用負向的 角度思維,因為害怕失敗以致於不敢追求人生的目標,因此他們總是以防

備、逃避的態度面對自己的人生。對此,Wong 結合了存在主義心理學與

正向心理學,提出了以其「意義管理理論」(Meaning Management Theory, MMT)為基礎的「意義中心諮商」(Meaning-Centred Counselling, MCC)。與 存在主義治療不同的是存在治療聚焦於減低人們的存在焦慮,而 MCC 則 是強調人們如何讓自己的生活更有價值(Wong, 2011)。

(28)

強調個人如何解釋世界及自己的存在以及運用、管理意義系統去作出人生 的重大決定。而意義系統會受社會文化、個人生命史、哲學觀及信念系統 所影響,個人藉由覺察負向思維為不實的信念,以改變其負向的意義系統, 轉為正向思維(Wong, 2011)。 参、生命意義感的評量 生命意義感的評量方式,主要包括質化的訪談與自陳量表、量化的問 卷調查及結合上述質量並行的方法。研究者根據文獻資料,茲整理國內、 外學者對生命意義感常用的測量工具如下: 一、 國外

Crumbaugh 與 Maholik 於 1964 年根據 Frankl 的理論編制「生命目的量 表」(Purpose in Life Test, PIL),係在測量個體是否感到其生命是有意義的? 以及生命有目的之程度。PIL 中文版乃國內宋秋蓉於 1992 年所翻譯修訂, 量表共計 20 題,為七點量表。PIL 具有良好的信度,但因為沒有穩定的因 素結構,加上 PIL 與社會讚許性、幸福感等相關概念重疊模糊,因此其效 度一直受到爭議。然而不論如何,PIL 無疑是最被廣泛應用的生命意義量 表(呂佳芬,2009;林鋒信,2009;張姝玥、許燕、楊浩鏗,2010)。 Steger、Frazier、Oishi 與 Kaler(2006)認為多數的生命意義量表難以 滿足臨床評量的需求,且多偏重於測量個體擁有生命意義感的「結果」, 而非追尋的「過程」。因此,根據其生命意義理論,他們發展出了「生命 意義問卷」(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 MLQ)。問卷包括「尋求分量表」 (MLQ-search)和「存在分量表」(MLQ-presence)兩個分量表,前者主要在 測量個體追尋自我生命意義的程度;後者則在測量個體自覺生命有意義的 程度。量表共計 10 題,兩分量表各有 5 題,為七點量表,內部一致性係 數達.91,顯示具有良好的信度;又經驗證性因素分析後,得兩因素結構,

(29)

因素負荷量介於.65 至.83,且皆具有良好適合度係數。 Steger 等 (2006)亦發現 MLQ 較 PIL 能有效區分生命意義和生活滿意 度兩個相關概念,且 MLQ 與社會讚許性的相關程度極小,亦優於 PIL。 MLQ 具有良好的重測信度,在間隔 13 個月後,兩個分量表仍有.50 和.41 的重測信度,且經驗證性因素分析後,顯示具有穩定的兩因素結構(Steger & Kashdan, 2007)。此外,Steger 等亦使用 MLQ 探討生命意義與人格、認知 型態、創傷後壓力徵候群患者等變項的關係,均獲得良好的信、效度結果 (Steger, Kashdan, Sullivan, & Lorentz, 2008; Owens, Steger, Whitesell, & Herrera, 2009)。

除上述之外,近年來國外發展出的生命意義測量工具,尚包括 Fegg、 Kramer、L’hoste 與 Borasio(2008)的生命意義計劃評估量表(Schedule for Meaning in Life Evaluation, SMiLE)、Francis 與 Hilis(2008)的「生命意義指 標」( Meaning in Life Index, MILI)及 Morgan 與 Farsides(2009)的「有意義 生活測量」(The Meaningful Life Measure, MLM)……等。因數量繁多,故 在此不再贅述說明。 二、 國內 何英奇(1990)以 Frankl 的意義治療為理論基礎,參考國外學者設計 之相關量表,針對大專學生編製出「生命態度剖面圖」。題目為 Likert-type 五點量表,共計 39 題。從非常同意(5 分)到非常不同意(1 分),受試者量表 得分越高者,代表其生命意義感越高;反之,代表生命意義感越低。量表 信 度 之 內 部 一 致 性 Cronbach α 係 數 介 於 .65 至 .87 之 間 , 重 測 信 度 為.85(p<.01);以因素分析之主軸分析法作最大變異轉軸,得「求意義的意 志」、「存在盈實」(無挫折)、「生命目的」、「生命控制」、「苦難接納」、「死 亡接納」六個因素後,可解釋總變異量為 45%;再經第二層因素分析,抽 出兩高層因素,分為別「生命意義的追尋與肯定」、「存在的超越」,可解

(30)

釋總變異量為 48.9%。 楊麗香(2009)以幼稚園教師為研究對象,參考國內外學者設計之相 關量表編製出「生命意義感量表」。題目為 Likert-type 五點量表,共計 21 題。從完全同意(5 分)到完全不同意(1 分),受試者量表得分越高者,代表 其生命意義感越高;反之,代表生命意義感越低。在量表信度考驗上,其 全量表 Cronbach α 係數為.90;在效度考驗上,以因素分析之主成份分析法 作最大變異轉軸,得五個因素。然因第五個因素所含題數太少,經兩次刪 題後得四個因素,分別命名為「死亡接納」、「生命肯定」、「生命價值」、 及「生命因果循環」,可解釋總變異量為 65.39%。張海倫(2008)亦以幼 教老師為研究對象,編制「生命意義感量表」。Cronbach α 係數介於.83 至.90 之間,又經主軸分析法作最大變異轉軸得三因素,分別命名為「生命創新」、 「生命喜樂」、「生命超越」,可解釋總變異量為 62.36%。 鄭麗慧(2007)以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採用生命態度剖面圖(何英 奇,1990)、生命目的量表(PIL)以及「靈性」層面之概念,編制出「生命 意義感量表」。題目為 Likert-type 五點量表,共計 34 題。從完全同意(5 分) 到少許同意(1 分),受試者量表得分越高,代表其生命意義感越高;反之, 代表生命意義感越低。在量表信度考驗上,其全量表 Cronbach α 係數為.98, 達顯著水準(p<.001);在效度考驗上,以因素分析之主成份分析法作正交 轉軸,得「意志與目標層面」、「身心層面」、「靈性層面」及「自我實現層 面」四個因素,可解釋總變異量為 72.99%。該研究結果整體生命意義感之 題平均數為 4.03;意志與目標層面之題平均數為 4.10;身心層面之題平均 數為 3.89;靈性層面之題平均數為 4.14;自我實現層面之題平均數為 3.95。 根據前述理論基礎,對於生命意義,存在心理學強調個體的自由意志、 追求目標與意義的意志;而正向心理學強調追尋意義的過程中,個人覺察 到的身心狀況;人本心理學則視個人自我實現為追求生命意義過程中的結 果;而三大理論取向對於個人靈性的需求與經驗皆視為生命意義的一部分。

(31)

由此可知,該鄭麗慧(2007)之「生命意義感量表」所含四個的因素「意 義與目標層面」、「身心層面」、「自我實現層面」、「靈性層面」,確實符合 存在心理學、需求層次取向及正向心理學強調之生命意義內涵。研究者考 量該量表具有良好之信、效度,且施測對象亦為國小老師,故以此量表作 為本研究生命意義感之評量工具。 肆、生命意義感的相關研究 目前關於生命意義感的文獻,研究對象多元且廣泛,包括學生、老師、 志工等行業人士;年齡從兒童到老年人不等;特殊族群則包括癌症及重症 病人等。由此可知,生命意義感的研究從 Frankl 以降,直至時近仍是許多 研究者極為關注與探討的議題。國小輔導人員工作兼具教師、輔導及助人 工作角色,故研究者整理教師、輔導人員、助人工作者生命意義感之相關 研究如下: 一、背景變項與生命意義感的相關研究 (一)訓練背景 Taubmanbenari 與 Weintroub(2008)認為面對兒童重症患者的逝去,帶來 的衝擊往往卻是難以調適的,也常會使醫療工作者感受到嚴重的創傷感受 (traumatization)。儘管醫療工作者都曾接受過專業的醫療訓練,然而並非每 位工作者都曾學習面對病患死亡時的自我心理調適。因此,他們針對以色 列從事臨終兒童病患照護的醫師及護士,探討生命意義感、個人成長、創 傷感受及專業自尊感(professional self-esteem)間的關係。該研究對象包括 58 位小兒科醫生及 66 位護士,並使用 PIL 量表評量其生命意義感。結果 發現,曾有相關死亡議題的訓練者專業自尊感受上有較高的表現,亦即自 覺有能力勝任工作,因此在深入接觸死亡病童時,能以較樂觀的態度去面 對,連帶地創傷感受亦較低 (Taubmanbenari & Weintroub, 2008)。

(32)

關於受試者訓練背景與生命意義感之相關研究,研究者搜尋國內外文 獻,目前尚找不到以國小輔導工作者為對象的研究。然而,同為助人工作 者,上述以醫療人員為對象之研究,其結果應值得研究者思索與參考。 (二)年資 在對國小教師生命意義感的研究中,鄭麗慧(2007)以 640 名高雄市 國小教師為對象,研究發現不同服務年資的教師在生命意義感的表現有顯 著差異。以Scheffe’法進行事後比較發現,年資 21 年以上者得分高於年資 5 年以下者,顯示教師服務年資確實對其生命意義感有影響;而在以國、 高中職教師為對象的相關研究上,鄭惟謙(2007)亦發現,不同服務年資 之國中教師在整體生命意義感上有顯著差異。此外,在其自編之「生命意 義感量表」中(共四個層面:生理我、心理我、社會我、靈性我),服務 年資 21 年以上者在「心理我」層面的得分顯著高於其他年資者;在「社 會我」層面則無顯著差異。此外,莊錫欽(2004)也發現不同年資之高職 教師在整體生命意義感上有顯著差異,年資越久的教師較年資少者良好。 (三)學校規模 在鄭麗慧(2007)對高雄市國小教師生命意義感的研究中,她將學校 規模分為三類,分別為 24 班以下、25-48 班及 49 班以上,並針對學校規 模對國小教師生命意義感的影響作探討。研究發現不同學校規模之國小教 師,在整體及各層面生命意義感的表現並無顯著差異。同樣的結果,在鄭 惟謙(2007)以國中教師為對象的研究亦可發現。鄭麗慧(2007)認為可 能是因為即便學校規模不同,教師能對自己目標盡情追求、工作有所發揮, 因此在生命意義感的表現才沒有顯著差異。 然而在戴玉錦(2004)以高中職輔導教師為對象的研究卻發現不同學 校規模之輔導教師其生命意義感有顯著差異。莊錫欽(2004)以高職教師 為對象的研究亦然,其中 59 班以上的大型學校教師之生命意義感表現較

(33)

中小型學校教師良好。 綜上所述,關於背景變項中之專業訓練背景,雖然文獻中並沒有相關 資料顯示其對國小輔導人員生命意義感的影響,然而在醫療體系助人工作 者的文獻上,研究卻發現兩者確實相關,因此本研究欲對此作探討。此外, 雖然多數以教師為研究對象的文獻皆表示年資確實會影響生命意義感,但 國小輔導人員角色身兼教育及助人工作,結果是否足以推論?仍有待研究。 最後,學校規模因素對生命意義感的影響結果分歧,或許是因為不同工作 環境及評量工具造成,然而對國小輔導人員的影響為何?仍待研究者進一 步調查。

第二節 生涯自我效能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在追尋生命意義的道路上,挫折、阻礙與苦難等挑戰隨時伺伏在一旁。 面對生命的挑戰,有的人堅持己念,突破重重的困難考驗;有的人卻自暴 自棄,終日深陷失敗的泥沼中。可知,個人遇事時對自己能力的看法,常 會影響其面對困難的態度與作為,進而左右事件的成敗,其間生涯自我效 能的影響,可謂甚鉅(Betz, 2004)。故此,本節將對生涯自我效能的概念與 理論說明,並就其評量方式及相關研究作進一步的探討。 壹、生涯自我效能的基本概念 Bandura 是第一位提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概念的學者,他認為 人們在追求目標或面臨工作時的動機強弱,將會影響其評估自己完成目標 或工作的信心及能力,這樣的內在認知與心理歷程即所謂的「自我效能」 (Betz, 2004)。張春興(2004)認為自我效能指個人對自己從事某種工作

(34)

所具能力,以及對該工作可能做到之程度的一種主觀評價。而自我效能包 括三種特徵:(1)自己判斷個人有自我控制能力的一種信念;(2)個人自覺達 成預期行為之信心;(3)個人為完成一成功行動之思考判斷能力(蔣立琦、 郭雅雯、林綽娟,2004)。 季宜敬、楊瑾(2011)認為個體的自我效能建立在對自己行為能力的 認知評估基礎上。自我效能包含了認知、動機等主體性因素,屬於一種條 件式的自我接納,當個體自覺與環境相處和諧、融洽時,便會產生較佳的 自我評價與情緒體驗,連帶提升了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高時,個體較 能肯定自我,產生自我認同;反之,自我效能感低落時,可能會造成各體 的認同危機(季宜敬、楊瑾,2011)。孫志麟(2003)亦認為自我效能感 不僅是種認知動機機制,控制個體的意識,也是個體與外在環境及其他自 我調適機制交互作用下的結果,是一種動態的發展歷程。因此,藉由效能 訊息的提供可以增進個體自我效能感,亦即自我效能感是可以被訓練的 (孫志麟,2003)。 Betz 與 Hackett(1981)是首次將自我效能理論應用於職業、生涯諮商研 究,並提出「生涯自我效能」(career self-efficacy)一詞的學者。他們將自我 效能與生涯發展等議題結合,結果發現自我效能與個人職業行為具有高度 相關。在這之後,自我效能應用於生涯領域的研究便統稱為生涯自我效能 (胡湘萍,2009)。近年來,教育研究領域中以教師生涯自我效能為題的 研究如雨後春筍,著時蔚然成風。然而,相關的名詞(如:教師自我效能、 教學效能、生涯效能等)雖然眾多,其內涵皆不離教師生涯自我效能(韓 楷檉、過修齊,2005)。 綜合上述,研究者認為生涯自我效能係指個體在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 面對工作上的種種挑戰,預期自己能控制並達成的主觀評價。它是一種動 態的發展歷程,經由個體認知、行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對個體自我產生 重大影響。

(35)

貳、生涯自我效能的理論 但凡人類,在生命的過程中總會面臨許多重要的抉擇,促使我們不得 不審視而為,教師自然亦不例外。而生涯自我效能是教師內在所持的信念, 除了直接作用其行為表現外,連帶地也可能影響教師的職業倦怠感,生涯 自我效能感之重要性,可見一般(張翼丞,2010)。 一、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係 Bandura 於 1977 年提出的概念,意指人們判斷自己為達成 其預期的行為表現,組織並執行此行為的能力。Bandura 認為環境與個人 內在因素的不同致使每個人擁有不同的自我效能感,又因為人類行為的成 因極為複雜,牽涉到個人認知系統,因此自我效能是這些個人認知系統中 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周曉虹譯,1995)。 Bandura 認為當人們面對一項挑戰性工作時,影響其是否接受挑戰及 接受後是否全力以赴者,來自於對工作性質的了解以及根據經驗對自己實 力的評估,亦即自我效能的評估(張春興,2002)。而影響個人自我效能 感的期望有兩項因素:「結果預期」(response-outcome expectancy)與「效 能預期」(efficacy expectancy)。前者係指個人對從事某行為可能所致結果 之期望,亦即對行為與反應結果的評估;後者則指個人對自己能否完成某 行為之期望,亦即對自我能力與行為的評估。上述兩者的差異,主要來自 個人主觀評估的焦點,兩者可能互相矛盾、不一,例如:個人對行為結果 預期良好,但對行為預期效能不良,致使自我效能感低落。(周曉虹譯, 1995;張翼丞,2010)。

Bandura 提出「自我效能預期模式」 (self-efficacy expectations model), 他指出自我效能的預期來自四種訊息,這些訊息不僅對自我效能發展有直 接的影響,也能協助人們建立、強化或覺察其自我效能感(引自 Betz, 2004)。 四種訊息包括:

(36)

(一)成就表現(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s) 成就表現係指個人對某一事件行動後的結果,而此經驗對於個人自我 效能的影響亦最為顯著。人們習慣以過去的實際經驗來評估自己面對當下 事件的能力,因此個人先前成功的經驗,將有助於增強其自我能力的知覺, 而藉由不斷地累積成功經驗,人們逐漸建立起穩固的自我效能感。因此, 即便遭遇挫敗,這樣的負向經驗並不會對自我效能產生太大的不良影響, 甚至有時會因決心克服挫敗,反而建立起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反之,若個 人在尚未建立起穩固的自我效能感前,遭遇太多失敗的經驗可能會造成負 面的效果,致使自我效能感低落、缺乏自信與積極的行動力(Bandura & Locke, 2003)。

(二)替代學習或示範(vicarious learning or modeling)

根據 Bandura 的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個人自我效能的 形塑可追溯至幼時的家庭經驗,藉由與家人、社會環境的互動與探索,個 人逐漸發展出自己獨特的自我效能感。因此,個人的自我效能感有時不一 定要透過直接的經驗方能習得,藉由觀察他人的行為、成功經驗或是經由 他人的示範,也可產生相似的學習效果,尤其是示範者能力或情境類似時, 更容易產生替代學習的效果。當然,當類似情境下示範者所得為失敗經驗, 對於個體也有可能產生負向的替代學習效果。 (三)情緒激發(emotional arousal) 當人們面對工作、任務時,常會不自覺地對此產生心理與生理的反應, 而這些反應有時則被用來作為評估自我效能的指標。在情緒平靜的情況下, 個人傾向產生對成功的預期;反之,若情緒激動、不穩定,可能會造成個 人表現失常,甚至造成自我效能低落。因此,在生涯發展過程中,若個體 對自己的未來充滿焦慮與不安,將會影響其生涯自我效能的預期(胡湘萍, 2009)。

(37)

(四)社會說服(social persuasion) 在 Bandura 的理論思維中,特別強調人與社會互動的過程。因此,人 們不僅從社會互動中形塑,有時也會經由他人的鼓勵、引導與說服發展出 自我的效能感。在社會說服中,最常見的方式便是言語說服。基於個體對 說服者的信賴感,藉由他人鼓舞、正面回饋的方式使個體相信自己能成功 完成任務,若實際執行後確實成功,則有助於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反之若 失敗,則不利於自我效能感的發展。 對於自我效能預期的四種訊息,Bandura 認為透過人們覺察自我效能, 將產生至少三種行為結果(引自 Betz, 2004),如圖 2-1:

(一)處理 vs.逃避行為(approach vs. avoidance behavior)

指個人覺察自我效能後,對於當下面臨的工作任務所選擇之方式,包 括積極面對處理以及消極逃避。 (二)表現(performance) 指個人覺察自我效能後,在目標領域行為表現的品質。若個人具有較 高的自我效能感,因為具有較穩定的情緒,在該領域的表現會較自我效能 低者來的良好。 (三)堅持(persistence) 指個人覺察自我效能後,即便遭遇障礙或失敗經驗,仍能以良好的自 我效能感對自己的目標堅持下去。因此,低自我效能感者在遇事不順時容 易選擇逃避,是因為他們缺乏穩固的自我效能感以產生堅持行為。

(38)

圖 2-1

自我效能預期模式

資料來源:翻譯自”Contributions of self-efficacy theory to career counseling: A personal perspective,” by N. E. Betz, 2004,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52(4), 340-353. Bandura 認為低度自我效能感者缺乏熱忱與承諾去追尋目標,並將要 求 視 作 個 人 威 脅 而 逃 避 工 作 。 他 們 寧 願 維 持 一 種 自 我 診 斷 的 焦 點 (self-diagnostic focus)模式而不願去關注如何讓自己表現成功。當面對難題, 他們聚焦於個人缺點、將遭遇的阻礙及所有不利結果,因此很快地就放棄 努力。面對失敗和挫折,他們的自我效能感恢復緩慢,因為他們習於診斷 自己能力不足,因此更容易陷入壓力與憂鬱中(Bandura, 1993);同樣的情 形,對高度效能感者而言,困難的任務被視為自我的挑戰,他們能設定目 標並堅持己念。這樣的看法培養了個人興趣和工作時的深度專注力。高度 效能感者抱持的是一種任務診斷的焦點(task-diagnostic focus)模式,使其能 更有效的表現,因為他們將失敗歸因於努力、知識或技能的不足,所以可 以很快地從失敗和挫折中回復其自我效能感。此外,他們有信心能夠控制 威脅情境,也因此其個人成就表現較佳且壓力、憂鬱感亦較低(Bandura, 1993; Bandura & Locke, 2003)。

效能訊息 成就表現 替代學習 或示範 情緒激發 社會說服 覺察 自我效能 表現 堅持 處理 vs. 逃避行為 行為結果

(39)

最後,Bandura 強調自我效能信念(beliefs)是自我說服的複雜歷程。個 體依照自我的認知模式去區別效能資訊來源,這樣的信念被積極、替代地 學習,並藉由社會及生理傳遞(Bandura, 1993)。

二、生涯自我效能

生涯自我效能一詞乃 Betz 與 Hackett 提出,其理論基礎根源於 Bandura 的自我效能理論。Betz 與 Hackett 同樣強調個人、環境和行為因素三者間 的交互影響關係,並將運用自我效能與生涯領域之研究結果統稱為生涯自 我效能(Betz & Hackett, 1981)。而今,一般多認為自我效能理論應用於生涯 領域始於 Betz 與 Hackett (1981)對大學生生涯自我效能期望與知覺生涯抉 擇之相關研究。其研究發現,自我效能對於個體的職業思索及興趣類型是 有關的,且自我效能理論有助於瞭解個體的職業行為並可應用於生涯諮商 中。在此之後,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針對生涯自我效能進行相關的研究和探 討(Betz & Hackett, 1981)。

生涯自我效能與個人生涯的發展息息相關,在個人面對生涯抉擇時, 生涯自我效能將影響其預期能否成功完成任務的信心及面對任務時的態 度;而個人的生涯自我效能受到其與父母及同儕依附聯結關係所影響,面 對生涯的抉擇,其生涯自我效能感較佳者,越獨立負責地作出決定;反之, 生涯自我效能感較差者,與父母、同儕依附關係常無法有效切割,因此常 顯出優柔寡斷、缺乏自信及害怕承諾的特徵(Wolfe & Betz, 2004)。Betz (2004)提到自我效能的概念對於理解與修改生涯行為特別有效,因此自我 效能理論及諮商對增加個體覺察生涯抉擇和選擇職業可能的成功性具有 特定效果。對於關於生涯議題問題的個案,Betz(2004)認為可以從檢視其 生涯自我效能感的不適當性開始做起,因為生涯自我效能將會影響個體的 生涯抉擇和成就。

(40)

參、生涯自我效能的評量 生涯自我效能的評量方式,目前多以量化的問卷、量表評估之。研究 者根據相關文獻資料,針對與本研究受試對象相近之量表,茲整理國內、 外學者常用之生涯自我效能評量工具如下: 一、國外 自 Betz 與 Hackett(1981)首將自我效能應用於生涯領域後,Taylor 與 Betz 於 1983 年繼而發展出「生涯決定自我效能量表」(Career Decision Marking Self-Efficacy Scale, CDMSE),用以評估個體在生涯相關行為的自 我效能。CDMSE 係根據 Bandura 的自我效能理論所設計,量表包括五個 項 目 : 正 確 自 我 評 價 (accurate self-appraisal) 、 職 業 資 訊 搜 集 (gathering occupational information)、目標選擇(goal selection)、擬定未來計畫(making plan for the future)及問題解決(problem solving),主要在測量個體面對生涯 任務的過程中,遭遇困難時自我的信心程度。受試者 CDMSE 得分越高, 表示具有較好的生涯決定自我效能(引自胡湘萍,2009)。之後,Betz 又 修訂了「生涯決定自我效能量 表-簡式版」 (Career Decision Marking Self-Efficacy Scale – Short Form, CDMSE-SF),量表仍為五個項目,但題目 由 50 題縮減為 25 題,其他評分與解釋方式與 CDMSE 同。CDMSE-SF 各 分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係數為.73 至.83,全量表係數則為.94,顯示具有良好 的信度(Paulsen & Betz, 2004)。

Betz、Harmon 與 Borgen(1996)以 Holland 生涯類型論(career typology) 的 RIASEC 概念為基礎,編製了「生涯技能信心量表」(Skill Confidence Inventory, SCI),並以基本信心(basic confidence)評量個體對自己能成功完 成學校課程及活動的程度。之後,Betz 等人又擴展了 SCI 的內容,修訂了 「生涯技能信心增編量表」(Expanded Skill Confidence Inventory, ESCI),用 以評量個體對職業活動的自我效能、興趣與信心程度。量表分為技術

(41)

(technology) 、 創 造 性 產 物 (creative production) 、 文 化 敏 感 度 (cultural sensitivity)、計劃管理(project management)及團隊合作(teamwork)五個向度, 強調反應並呈現高科技勞動市場或組織內人際合作的趨勢(Paulsen & Betz, 2004)。 二、國內 田秀蘭與郭乃文(2005)以國內高中以上學歷之在職成人為研究對象, 編製「成人生涯認知量表」。全量表包括三分量表:「信心程度」、「難度知 覺」、「推論性」。「信心強度」指個人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完成一項任務的信 心程度;「難度知覺」指個人覺得工作任務難以完成的主觀知覺;「推論性」 指個人認為在某方面的能力能推論到其他方面的主觀看法。答項為六點量 尺(1-6),各分量表皆有 5 題,共 15 題。計分採正向計分,惟「難度知覺」 分量表乃反向題,受試者量表分數越高,代表其自我效能越高。在內部一 致性方面,分量表的 α 係數介於.74 至.83 之間,全量表 α 係數為.81。 林瑞蓉(2008)探討事業單位員工的生涯自我效能、生涯復原力、生 涯管理行為及職涯滿足的關係,該研究所謂之事業單位員工,並不特別限 定職位層級,對象包括金融、服務、政府機關、非營利組織與其他不同行 業等。該研究之「生涯自我效能量表」,乃改編自 Kossek、Roberts、Fisher 與 Demarr 的自我效能量表,試題共計 10 題,經因素分析得兩因素:「主 動程度」、「持續程度」,又經信、效度分析後,得全量表Cronbach α 係數 為.71,兩因素 α 值分別.84 與.70,可解釋總變異量為 53.91% 過修齊(2004)以其編製之「生涯自我效能量表」探討國小教師在生 涯承諾、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協助的關係,該量表係參考田秀蘭、郭乃文 2000 年「成人生涯認知量表」之「生涯自我效能」分量表修訂而成。全量 表共含三分量表:「難度知覺」、「信心強度」與「推論性」。原量表為六點 量尺,經修訂改為 Likert-type 五點量尺,計分方式從完全同意(5 分)至完全

(42)

不同意(1 分),反向題則相反,受試者分數愈高,表其生涯自我效能愈高; 反之,則生涯自我效能愈低。在量表信、效度考驗上,各分量表內部一致 性α 係數分別為.82、.81 及.91,全量表 α 係數為.88;又以因素分析之主成 份分析法作斜交轉軸得三因素,可解釋總變異量為 58.46%。該研究結果整 體生涯自我效能之題平均數為 3.87;信心強度層面之題平均數為 4.20;難 度知覺之題平均數為 3.37;推論性層面之題平均數為 3.88。 目前國內、外生涯自我效能量表所包含的因素不一,又田秀蘭與郭乃 文(2005)的「成人生涯認知量表」為目前國內較常使用之測驗工具,唯 其受試對象為高中以上學歷之在職成人。而過修齊(2004)的「生涯自我 效能量表」改編自田、郭二人之「成人生涯認知量表」量表,測驗內涵相 似且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但受試對象為國小教師。由於國小輔導人員兼 具教學與諮商助人角色,為更符合國小輔導人員實際生涯自我效能之內涵, 本研究參考田秀蘭與郭乃文(2005)量表內涵,並改編過修齊(2004)之 量表,編製「國小輔導人員生涯自我效能量表」,作為本研究之評量工具。 肆、生涯自我效能的相關研究 自我效能乃是一種概念,可以運用在普遍領域,亦可運用在特定領域。 近年來,自我效能應用於生涯領域的相關研究猶如雨後春筍,個人生涯自 我效能的相關議題亦受到各行各業的重視,其重要性可見一斑(胡湘萍, 2009;蔣立琦、郭雅雯、林綽娟,2004)。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輔導人員 之生涯自我效能,又國小輔導人員工作兼具助人與教學,因此在探討其生 涯自我效能時,有必要對諮商、教育相關領域的文獻進行探討。據此,茲 就生涯自我效能的相關研究說明如下:

數據

圖 3-2  生命意義感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標準化解  1.  基本適配度考驗  由表 3-2 可知,所有非標準化參數估計值皆達.05 顯著水準,誤差變異 亦無負值;標準化因素負荷量介於.47 至.81,皆大於.32;估計參數的標準 誤介於.03 至.05 之間,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2
表 3-2  生命意義感量表潛在變項對觀察變項參數估計值  參數  非標準化參數估計值  標準誤  t 值  標準化參數估計值  R 2 L8→wgoal  .42  .03  14.21*  .68  .46  L10→wgoal  .45  .03  15.31*  .72  .52  L11→wgoal  .53  .03  16.62*  .76  .58  L12→wgoal  .53  .03  16.81*  .77  .59  L13→wgoal  .52  .03  17.18*  .78
圖 3-3    生涯自我效能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標準化解  1.  基本適配度考驗  由表 3-7 可知,所有非標準化參數估計值皆達.05 顯著水準,誤差變異 亦無負值;標準化因素負荷量介於.39 至.81,皆大於.32;估計參數的標準 誤介於.03 至.05 之間,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上述結果顯示本模式參數估計 大致符合適配性的基本標準,故進一步檢驗整體模式之適配度考驗。  2
表 3-7  生涯自我效能量表潛在變項對觀察變項參數估計值  參數  非標準化參數估計值  標準誤  t 值  標準化參數估計值  R 2 C1→difficul  .31  .04  7.97*  .43  .18  C2→difficul  .62  .04  14.11*  .69  .48  C3→difficul  .61  .04  14.72*  .71  .51  C4→difficul  .70  .05  14.93*  .72  .52  C5→difficul  .62  .04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ho promote Gratitude Education by using Gratified Dream Savings Notebook

The purposes of this series studies were to investigate difference between batting performance at peak level and slump level in visual cue strategy, dynamic

Hence this study uses a systematic method to develop safety evaluation indices and their weights to evaluate the walking environment of way to school 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 among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satisfac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well as to identif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searcher’s 19 years learning proc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martial arts as a form of Serious Leisure and then t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find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nd work stress, to study whether the gender, age, identity, and

In this study,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2) i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tructs of the model and website usage behaviors to investig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