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生涯規劃課程行動初期的學生認知狀況

研究者任職體育老師教學工作的生涯看到許多學生對於生涯規劃的懵懂及期待,特 別是高中準備進入大學階段的學生,研究者希望能在這些進入體育專業的學生們埋下一 顆「茁壯」的種子或新芽;有些新芽隨著環境及時間的進展順利成長,有些卻是逐漸枯 萎。研究者順著對學生生命、生涯及職涯的期許,在課堂上引導、激發學生用自身的堅 持與努力注入不同的興趣與生涯期許,並透過生涯規劃課程中進行行動研究幫助體育專 長的高中生更加成長、茁壯 。

一、參加體育班的主要動機與影響因素

影響青少年生涯發展相關因素中包括:家庭社經地位、父母期望、自我認同、學業表 現、學校生活適應、同儕影響、童年志願等影響,其中特別是自我認同、父母期望、學 業表現三項為主要焦點 (楊秀宜,2005)。 在訪談中,許多同學參加體育班的動機為興 趣導向,另一個則是功能導向,興趣的部分來自於自身的喜愛,功能導向則來自於未來 升學發展的考量。

(一) 興趣驅力是決定的因素

很多人常說想照自己的興趣來選擇工作,認為當興趣成為工作時會比較快樂。

加上青少年時期對於自身未來的想法其實還不明確,不少孩子在面對未來的道路時 會迷或,甚至忘了很多興趣是會被改變的,以及最重要的是興趣與專長不同。例如:

國小因為不愛讀書,個性比較像男生,愛亂跑,在大隊接力的時候被排球隊的

45

老師看上,就被抓去打排球…在球隊認識了很多朋友,也對打球起了興趣,加 上國小不只是練排球而已,老師會讓我們報一些足球、躲避球、跳繩、或是田 徑等等,就開始對運動有興趣 (a1-訪-前)。

加上容易受到師長與家人等大人觀點的影響,沒想太多就選擇就讀,例如以下學生 論述:

國中老師推薦我去讀體育班,因自己當時沒特別想要讀的高中 (b1-訪-前)。

國中時因哥哥有在接觸籃球,所以想更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實力 (c1-訪-前)。

是教練,當初沒有想到有什麼地方可以讀所以就聽教練讀體育班(d1-訪-前)。

因為國中時看到喜歡打球的學長去就讀基隆商工的體育班,所以我也想去跟 隨他的腳步(g1-訪-前)

也有一些學生是因位榮譽感產生自信而誤會是自己的興趣,例如:

剛接觸體育的時候是國小,碰到籃球就很興奮,正好班際籃球得了冠軍,所以 被教練看中,然後趁著這個機會加入體育班(f1-訪-前)。

透過訪談資訊中顯示,大部分都因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所以在周遭親友或師長推 薦下決定參加體育班,僅 f 同學為自身興趣濃厚且具備天分而參加。顯示多數青少年時 期的孩子受內在權威領導者影響為重,例如師長、兄姐、偶像等。

(二) 體育專業與學業的分歧,所以學生開始重視課業學習

在過去,許多人認為念職業專長例如美術、音樂或體育的孩子,課業不需要過 於重視,甚至滿多父母認為假如孩子學習能力不好,那去就讀專科班是幫助他找到 未來的一種方式。例如:

我的隊友從國小一直持續在打球,技巧都比我好,所以我就專注在接球防守 的這方面,訓練出的結果也非常好,可是專心練球也沒有認真注重功課,對高 中沒有太大的方向,所以又選擇了打球這條路(a1-訪-前)。

研究者發現,就讀專科班不一定是就業保證,也正如本研究探討的生涯規畫,

對於體育有興趣、有能力的孩子,假若課業上也能同步學習,對於職涯的延續與自

46

信心的肯定是有幫助的。因為從訪問中知道,除了體育,他們也有自己想走的路,

例如:

雖然自己有想往社工或資訊類的方向走,但自己有時候又會想沒有什麼生涯 目標,只是想著運動總不能讓我一輩子走下去,還是多少得讀些書(c1-訪-中)。

因為不太喜歡一直讀書,所以選擇唸體育(e1-訪-前)。

學業與體育無法兼顧也是我擔心的地方,但是要兩者都兼顧的話,有可能兩 邊都沒有辦法做好,只能盡力看看! 我覺得打球要看身材,如果沒那個先天條 件學歷還是很重要。 (e1-訪-前)。

就資料中顯示,課前學生選擇體育專業多數因不知道自身未來規劃是什麼,僅 e 同 學在課前就知道學業是重要的,無論要走體育或其他的發展,學業的持續兼顧是必要的 動作,但也表示因為就讀體育班,在學業上無法好好努力。研究者認為,這是普遍體育 班會發現的狀況,也是目前希望透過教育去改變的態度問題。

二、親友的支持與否是堅定孩子邁向體育生涯信念的影響因素之一 (一) 內心的期許與實際的能力

每個人在思考決定時,一定都有他尋求認同的意見領袖,這些人可能是父母、

老師或是朋友,而當自身碰到困境時,領袖的意見就是支持或放棄的關鍵。

國小身體不好參加球隊,其實家人是蠻反對的,加上沒有什麼好的成績,所每 次比賽回來都被爸爸開玩笑的說輸了嗎什麼的,他們那時也從沒看過我比 賽…直到今年在明湖國中的預賽忘記帶球衣爸爸幫忙送過來才一起留下看我 比賽,那天也打得不錯…所以後來的三四天爸爸也帶了妹妹一起來看我比 賽,…慢慢地嘴上說不支持,其實以我為傲…其實我很希望每一個比賽家人 都可以一起參與(a1-訪-前)。

加上這年紀的孩子會因為被讚美而產生自信,甚至因此有了克服的勇氣,例如:

當很累的時候就會想說撐一下就會過去了,就像跑體能的時候,雖然很累但 跑完也會覺得很有成就感,練球也是(b1-訪-前)。

47

(二) 他人的看法與期待

研究者發現,許多體育班的孩子大多因為對於學習沒興趣,選擇就讀體育班,

然而這樣的決定,大多數的家長在初期是反對的。例如以下:

我對自己的學業沒有太大的幻想,因為從小就不喜歡讀書,加上高中就出去 打工了,也常常聽人家再說學歷再高以後出去的工作也沒有比較好,後來有 一陣子的想法就是覺得讀到高中之後直接去工作就好了,可是現在的我其實 沒有什麼一技之長,就是可能聽說比普通人好一點而已,所以才想繼續讀大 學,學一些以前沒有學的。現在家人其實也不太會管這些,只要能考上比較好 的學校就好,想做什麼都是以我們自己決定,但是阿嬤看我打球體能比較好 就希望我能去考警察,可惜以我的功課應該是考不上(a1-訪-前)。

也有滿多的父母雖然剛開始反對,但是在過程中看到學生學習狀況也漸漸支持,給 予孩子肯定,如:

當初與父母提出有想要報考體育班的意願,但是父母與我討論完的情況下同 意了,過程中也非常支持我(c1-訪-前)。

一開始他們不習慣我每天都早出晚歸,漸漸地就習慣這樣子的模式(d1-訪-前)。

剛加入球隊時家人都會反對沒讀到書,長輩的想法一定是學業為主,認為將 來不是靠打球來就業,所以學業不能放棄,但是之後家人慢慢接受就不會那 麼反對了(e1-訪-前)。

當初接觸體育家人非常反對,認為體育人的未來沒有好的出路,因此我和媽 媽大吵一架就因為我只想堅持自己想要的,後來家人認為第一我不學壞,再 來就是等夠有一個理想的大學那是最好的 (f1-訪-前)。

少部分的父母是屬於支持孩子選擇的,但也因為父母正向的肯定,使的孩子學習更 有動力,例如:

家人都很支持我投入這項運動,所以我也必須要更努力做得更好(g1-訪-前)。

這段研究訪問中發現,學生雖處於叛逆的青少年時期,但對於家人的看法與肯定仍

48

然非常在意。這顯示出家人親友的意見對於學生對未來的選擇具有影響力,這當中也牽 扯到社會關與價值觀的建構。

三、加入體育班的歷程是如何堅持的

Krumboltz(1994) 指出,生涯信念的釐清, 有助於個體在興趣、能力、價值和人格 上作瞭解,以幫助個體發展和 選擇一項職涯目標 (occupational goal) 。許多體育班的學 生,在面對興趣、花費時間、社會價值以及專業與學業的未來報酬時,會產生猶豫。

(一) 內心的堅持與掙扎如何克服

或許是因為沒有受到完全的支持,所以體育這條路成為自己必須努力的目標,

也因為害怕辜負自己的期望,所以當面對困難時會更加努力說服自己要撐下去。這 是許多學生內心的想法:

想堅持下去的理由就是想打球,想打出好成績,想要有贏球喜悅的感覺,為了 自己這些年來的付出而堅持(a1-訪-前)。

自己要進來的就要自己想辦法撐住,所以才有辦法堅持下來(d1-訪-前)。

當我在練球遇到困難或是累到軟腳,我會告訴自己,撐下去,撐過了就是你 的,學長姐們也是這樣過來的,沒有下苦功,又怎樣有成果?沒有事情是沒有 原因的!我們現在所努力的,都是為未來而準備。(d1-心得)

另外有一部分的學生是在正式訓練後漸漸產生對運動的堅持:

長時間的訓練累積然後我認為任何運動都要付出才會有成果 慢慢的進步之 後我就比較喜歡打排球(e1-訪-前)。

我是高中才對排球有很多的接觸,國中時候就像是社團沒練幾天,我覺得有 很大的改變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在球技上有明顯的進步,在進步的情況下 我發現,我更愛排球了(e1-訪-中)。

也有某部分的學生因個性樂觀,在一次次突破困難後反而激發戰鬥的意志力:

每次的運動時間都讓我的壓力被充分的抒發出來,每次比賽時那緊張刺激的 感覺我都好喜歡。所以我不會停止運動。自己同樣身為體育選手,那種不被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