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架構及行動研究策略

歐用生(1994)指出,行動研究係指研究者參與真實事件的運作過程,有系統的蒐集 資料及分析問題,其後提出改革方案與實施檢驗改革的影響,目的在於讓研究者與實際 工作者的角色合一。可見行動研究在於改善教育上的實際問題及提昇教學內容之成效,

並可透過反省思考的方式來增加深化及檢討既有的問題與深度。夏林清 (1997)也指出,

行動研究的過程可分為主要分為尋找一個起始點、釐清情境、發展行動策略並放入實踐 中,以及公開教師的知識等四個階段。劉佳蓉(2010)說明,行動研究經由實務工作者 所完成的,希望透過個人的理解或改進實務問題,屬於一種批判與解放的研究型態,其 研究流程包含清楚定義問題、詳加敘述一項行動的計畫,藉由針對問題採取行動以考驗 研究假設,並據所獲結果加以反省、解釋發展結果,最後將這些研究結果向行動研究社 群進行溝通來改進實務。王聖賢(1980)指出,學生資料可提供教師、協助人員或學生家 長有效地協助學生,不僅可作為教導者評量其行為變化的基準,也可做為後續相關課程 調整及改善的依據與參考;此外,王聖賢也說明指出行動研究的主要目的係為解決實務 工作者於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問題,透過課程紀錄才能完整瞭解高中體育班學生在生涯 規劃課程的實施狀況。由此觀之,研究者在行動研究的過程歷經蒐集資料、重新規劃、

執行及評鑑均不斷的思考與理論之結合,並有利於改善實務工作及其本身的問題。

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係以生涯規劃課程為主軸,一方面檢視高中體育班學生對其職 涯及其所處學習環境的認知與看法、及其參與課程的實際狀況、及希望瞭解生涯規劃課 程對於目標願景的影響程度及變化,此會在課程實施前蒐集學生的基本資料蒐集,觀察

34

及認識高中體育班學生對於生涯規劃的認知及目標;並希望完整瞭解生涯規劃課程教學 現場的實際學習情境與狀況(如同儕互動),透過田野的觀察、紀錄學生在授課過程及對 於生涯發展及未來職涯的學習與互動情形、瞭解程度。另一方面也提供研究者對課程與 教案自我評估與檢討的機會,此同樣以觀察紀錄的方式勾勒出同儕與師生在課程上的互 動,便於瞭解體育班學生在生涯規劃課程的實施狀況、變化與成效,增進教師的學科知 識、教學技巧、教室管理、課程教案、職涯引導、學生輔導等自省及教學能力,並從教 育部教學大綱中選擇六項指標做為本研究訪問大綱,分別為「成長歷程與生涯發展」、

「個人特質探索」、「生活角色與生活型態」、「職業生活與社會需求」、「生涯資訊與生涯 評估」、及「生涯行動與實踐」等主題進行訪問內容的探究。前三項主要為人格特質的養 成,一個人在選擇未來職業或職業喜好時,容易受到原生家庭與成長背景給予的訊息產 生印象,我們從成長歷程去探究生涯發展的媒合,再從個人特質探索內在渴望的未來,

從中呼應其目前的生活角色與生活形態,勾勒出個人對於生涯規劃的初步概念來源。完 成初步分析後,後三項為職業的探究,透過訪問幫助學生了解目前對職業生活的認知是 否足夠,以及社會現實需求是否真實,分析什麼樣的學習經驗與情境能夠讓學生建立自 信,並進行生涯資訊與生涯評估,最後引導道如何去做,也就是生涯行動與實踐的面向 以系統化一步步引導學生了解生涯輔導策略之規劃與發展。

在課程中提順利引導高中生運動員選手正向且正確的生涯規劃目標、方向及內涵,

深化授課教師完整檢視有關影響生涯規劃課程學習成效之實務困難點,進而提出生涯規 劃、人生各階段/目標及課程教材修正與調整之參考。

35

圖 3-1 本研究架構圖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