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節 產業群聚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最佳、成本最小而利潤極大之最適資源分配的「均衡發展模式(equilibrium model)」,包括經濟基礎理論、新古典成長理論11;另一則認為因資源分布並非 均質,故一人口聚居的地理空間往往藉由核心的重點區域作為成長中心,進而 影響鄰近與邊陲地區發展的「非均衡發展模式(disequilibrium model)」,包括成 長極理論、累積因果理論12、核心-邊陲理論13(黃北豪、戴志言,2008;閻永

11 新古典成長理論認為區域的成長要素源自勞動、資本、技術進步等三者,在規模報酬固定的 假設下,勞動將由低工資區域流向高工資區域,資本則由高工資區域流向低工資區域,最終縮 小區域成長差異,使得區域發展愈趨均衡(蔡蕙安、陳一鳴、陳婷婷、王文亮,2003;黃北豪、

戴志言,2008;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4)。

12 Myrdal 認為繁榮地區市場主導產業活動的力量,係呈現遞增而非遞減。透過市場擴張的特性 與產業群聚所產生的聚集經濟力量,成長中心所伴隨的反吸效果將大於波及效果,導致邊緣地 區之技術性勞工與資源往成長中心集中,形成區域間繁榮者愈繁榮,落後者愈落後的惡性循環 (李朝賢,1993;黃北豪、戴志言,2008)。

13 1959 年 Friedmann 以成長極理論為基礎,發展出一個說明中心地區與外圍地區主領關係的架 構(李朝賢,1993)。透過核心-邊陲理論之空間演育模型可知,Friedmann 的主要論點係核心區 域藉由都市與工業的交互擴張,對於周圍地區帶來催化或衝擊,促進鄰近地區的成長與轉型(黃 北豪、戴志言,2008;薛益忠、戴安蕙,2007)。

1939 年經濟學者 Hoyt 於其著作 Principles of Urban Real Estate 提出經濟基 礎理論的概念,其認為某區域或地方的產業活動依據該產業輸出之範圍,皆能

二、成長極理論(growth pole theory)

1955 年法國學者 Perroux 針對新古典區域發展理論有不同想法,提出成長

14 黃仁德、姜樹翰(1998)指出,由於基礎性產業於地區之就業比例高於全國平均之就業比例,

因此,該產業除了能夠提供地區本身需求外,尚能夠供給其他地區的消費,換言之,基礎性產 業將該地區以外的財富帶到了地區內,「乘數效果」於焉產生。O’Sullivan(2012)亦指出,地方型 就業與出口型就業之間透過乘數效果相互關聯,若產業為角逐出口市場而擴大經營規模並增加 雇員,此些就業人口收入之一部分將花費於地方市場,此時地方型產業為因應此需求之增長,

亦將擴大生產規模,因此總就業之增加於此即超過了出口型產業最初引導的就業增加,此即所 謂就業面的乘數效果。

極(growth pole)觀念,其理論要點認為,經濟發展在空間上是不平均的,各地區 因其資源、條件之優越程度不一,於區域發展層面互有優劣,發展相對較快速

關於成長極如何產生,Perroux 認為係關乎於該地區是否存在促進型產業 (propulsive industries),促進型產業能夠透過產業關聯,產生前向連結(forward linkage)與後向連結(backward linkage)15作用,以帶動相關產業成長。促進型產 業具備以下特徵(李朝賢,1993;薛益忠,2006;黃北豪、戴志言,2008):

(一) 必須是成長快速的產業,具有高產出成長率。 向效果與負面效果,不同學者各有不同之名詞定義。正向效果方面,Myrdal 稱 之為波及效果(spread effect),Hirschman 則稱其為潤下效果(trickling-down

15 前向連結與後向連結之循環關係:一區域聚集的廠商愈多,所產出之商品隨之大量且多樣,

若廠商無法在區域間進行差別取價,將導致均衡製造品的價格指數於此區域較低(實質工資提 高),進而吸引勞動人口移入以獲得較佳的生活水準,此為前向連結;而人口的增加意味著商品 需求的增加,因此帶動更多廠商進駐,此為後向連結。簡言之,後向連結係指廠商傾向群聚於 較大規模的市場;前向連結則指市場會因廠商聚集而擴大(Krugman, 1991,轉引自邱士豪,

2008;張玉婷,200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6

effect),此正效果說明核心區域(成長中心)成長時,將增加就業機會,及對於外 圍區域之產出、原料與中間產品等需求,藉此帶動區域發展;負面效果方面,

Myrdal 稱之為反吸效果(backwash effect),Hirschman 則稱其為極化效果

(polarization effect),此負效果說明核心區域的快速發展往往吸納許多資金與人 才,導致外圍地區之資源更形缺乏,甚至發展機會遭到剝奪(李朝賢,1993;薛 益忠,2006)。

實務上成長極理論導入區域政策研擬時,稱為成長極政策或成長中心政 策,其政策之主軸認為區域經濟發展之起始非以區域平衡的觀點進行,必須藉 由不平衡發展,將有限資源重點運用在具發展潛力的成長中心,以收資源最有 效使用之效,並驅動區域經濟加速成長(李朝賢,1993)。是故,參酌支持成長 極產生緣由、正負效果與區域政策上的應用,足見「極」的發展與區域產業群 聚概念相當密切。近年來,高科技知識型與高附加價值的精密型產業承繼促進 型產業的定位,相關園區被視為區域之成長中心,肩負催化產業升級,並創造 地區公平發展的功能。

三、小結

科學園區的設置於區域政策考量下,時常被視為區域中的成長中心,此類 高附加價值產業用以驅動區域經濟提升的力量,即是根基於產業群聚所蘊含的 外部效益。

是故,本節進行產業群聚對於區域發展影響之文獻梳理,蓋可分為「均衡 發展模式」與「非均衡發展模式」等學派,前者之理論強調透過市場機制、資 源的自然移動以及基礎性產業的引導,區域間的發展將逐漸縮小差距,進而達 到均衡;後者則認為因生產要素並非平均分布於空間中,各地區之間難免產生 發展強度上的高低優劣,坐擁豐沛資源的區域較有機會發展成為「核心區域」、

「成長中心」、「極」,區域之間即是透過此些點狀分布的重點地區催化並影響周 圍地區,藉由正向或負面效果,促使鄰近或邊陲地區發展、沒落或轉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其中產業於地方的影響,因產業群聚的外部效益而擴大,往往是區域發展 舉足輕重的因素,準此,將代表知識技術密集並隱含高附加價值的科學園區建 置,導入本節提及之各項理論中,有其適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8

第三節 影響住宅價格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