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產業群聚與聚集經濟理論

1998 年 Porter 將產業群聚(cluster)定義為:「某特定產業領域具共通性、互 補性且地理鄰近的廠商和相關機構的群體。」(吳濟華、李亭林、陳協勝、何柏

聚集經濟(agglomeration economies)的用詞定義起於 Weber(1929)的〈工業區 位理論〉,說明廠商經由空間集中度的提高,能夠導引群聚產業的成本降低 (Bergman & Feser, 1999)。

聚集經濟的最初思維,係由Marshall 於 1920 年提出,雖其從未使用過聚集 經濟一詞,但對於「地方化產業(localized industries)」7的概念進行剖析,包括

6 吳濟華等人(2012)認為外部效果在此係指任何活動不論生產消費或是交易活動,會對活動產生 者造成一些利益的增加或減少,或成本增加或減少等影響,此等活動或行為直接影響他人的福 祉,卻沒有承擔相應的義務或回饋之現象。

7 Marshall(1920)對地方化產業的解釋為:產業選定其區位後將長期存在,而後應用相同技術的 廠商傾向於接近彼此,產生交通運輸的便捷性,且生產與貿易等層面的資訊易於在該區位流 通,某單一個體的創新思想附加其他鄰近單位的建議,能夠激發進步的契機,硬體設備、科學 技術、商業策略的新創與改進,俾使群聚的廠商能夠及時獲得節省成本的優勢。(Marshall, 1920,轉引自 McDonald & McMillen, 2010)

地方經濟屬於內部的因素(McDonald & McMillen, 2010)。1890 年 Marshall 研究 工業區中存在的外部規模經濟,認為外部經濟(external economies)是影響廠商選 定共同區位(co-location)的原因(Bergman & Feser, 1999)。

關於聚集經濟的分類,McDonald & McMillen (2010)提及,Ohlin 於 1933 年 在其經典著作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中建立以下類型:

(一) 廠商內部的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8:廠商的生產規模擴大後,伴 隨生產、管理等成本下降所生的經濟效益。

(二) 地方化經濟(localization economies):地方化經濟對於個別廠商具外部 性(externality),並起於地方產業的規模。廠商之間相互接近所生的外部性 係導源於其所在地理空間內相同產業之廠商群聚(Jordi, Raquel & Elisabet, 2012),亦即同類廠商聚集,透過共同運銷、共享技術與勞力市場,降低生 產成本或提升生產效率(辛晚教,1984)。

(三) 都市化經濟(urbanization economies):都市化經濟對於地方產業具外部 性,並起於地方經濟的規模。透過與一般都市之優勢相關的外部性,不同 產業相互供給所需,廠商所享有的利益係導源於其所在都市之經濟多元性 (Jordi et al., 2012),亦即各種產業活動規模擴大,將引入較充分的公共服務 設施,愈漸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亦能吸引廠商進駐,如此之循環效果促使 聚集現象愈形強大,都市功能亦隨之完備(辛晚教,1984)。

而後Hoover(1937)承繼 Ohlin 的分類架構,界定聚集經濟的類別為地方化 經濟與都市化經濟。

二、產業群聚的外部性與優勢

透過上述文獻梳理,可以見得,地方化經濟與都市化經濟是為聚集經濟之

8 規模經濟包含於聚集經濟的架構,其可能基於多種原因而產生,諸如固定成本分攤於較大的 產出、專業化分工、透過大量收購原物料以降低成本等(McDonald & McMillen, 20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概念分支,兩者說明了廠商間因空間上的相互接近或大型都市之經濟多元性,

所獲致的外部性,而此外部性具體來說如何歸納,O’Sullivan(2012)與 Jordi et al.(2012)皆整理並提及產業群聚增強廠商優勢效果的三種論點:

(一) 勞動市場匯集(labor market pooling):人口稠密的地方勞動力市場能夠 促進廠商之間的就業者流動,並增強雇主與就業者之間的匹配(Krugman, 1991; Hesley & Strange, 1990,轉引自 Jordi et al., 2012),使廠商與就業者有 能力吸收特定衝擊,故許多研究指出,雇用類似技能就業者的廠商傾向於 集中在地理上的共同區位。

(二) 專業投入共享(input sharing):廠商於地理空間上的集中有利於廠商間 分享供應商的投入。有研究認為,若兩產業之廠商間有供需關係,則此些 廠商傾向於共同區位的群聚,一般認為,位於共同區位的廠商能夠有效降 低取得中間產品投入(intermediate inputs)與進行產出銷售的運輸成本。

(三) 知識外溢(knowledge spillovers):地理空間上的相鄰性能夠促進廠商之 間的知識傳播,區域間廠商、個人之間透過內隱知識9與外顯知識10相互交 織互動,成就了知識的創新進而產生知識外溢效果。產業群聚伴隨眾多廠 商之思維技術的多元性,有助於激發科學技術的演進與硬體設備的改良。

根據上述文獻整理並參酌閻永祺(2004)的觀點,本研究歸結三項產業群聚 所生之競爭優勢,分別為成本優勢、創新優勢與擴張優勢。表2-1 歸納如下:

9 內隱知識存在於個人,起於個人知識並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較為主觀獨特且難以具體化與 共同化。舉例而言,個人信念、價值觀、想法、觀點、直覺等即是。(Badaracco, 1998; Nonaka

& Takeuchi, 1995,轉引自吳濟華等人)

10 外顯知識存在於團體,能夠以明確的語言表達或藉由詞彙、文字的轉譯並簡化,易於與外部 相互流通與擴散,整體而言較為具體客觀。(Badaracco, 1998; Nonaka & Takeuchi, 1995,轉引自 吳濟華等人)

Marshall 開啟了一個架構性觀念,領航了後續學者從社會經濟、地理空間、產 業管理、國家競爭力等角度切入,並各自以宏觀、微觀、靜態、動態等視角投

最佳、成本最小而利潤極大之最適資源分配的「均衡發展模式(equilibrium model)」,包括經濟基礎理論、新古典成長理論11;另一則認為因資源分布並非 均質,故一人口聚居的地理空間往往藉由核心的重點區域作為成長中心,進而 影響鄰近與邊陲地區發展的「非均衡發展模式(disequilibrium model)」,包括成 長極理論、累積因果理論12、核心-邊陲理論13(黃北豪、戴志言,2008;閻永

11 新古典成長理論認為區域的成長要素源自勞動、資本、技術進步等三者,在規模報酬固定的 假設下,勞動將由低工資區域流向高工資區域,資本則由高工資區域流向低工資區域,最終縮 小區域成長差異,使得區域發展愈趨均衡(蔡蕙安、陳一鳴、陳婷婷、王文亮,2003;黃北豪、

戴志言,2008;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4)。

12 Myrdal 認為繁榮地區市場主導產業活動的力量,係呈現遞增而非遞減。透過市場擴張的特性 與產業群聚所產生的聚集經濟力量,成長中心所伴隨的反吸效果將大於波及效果,導致邊緣地 區之技術性勞工與資源往成長中心集中,形成區域間繁榮者愈繁榮,落後者愈落後的惡性循環 (李朝賢,1993;黃北豪、戴志言,2008)。

13 1959 年 Friedmann 以成長極理論為基礎,發展出一個說明中心地區與外圍地區主領關係的架 構(李朝賢,1993)。透過核心-邊陲理論之空間演育模型可知,Friedmann 的主要論點係核心區 域藉由都市與工業的交互擴張,對於周圍地區帶來催化或衝擊,促進鄰近地區的成長與轉型(黃 北豪、戴志言,2008;薛益忠、戴安蕙,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