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田意民(1996,2002)

在文檔中 台灣閩南語類詞使用研究 (頁 38-41)

2.3 中性化類詞「個」

2.3.4 田意民(1996,2002)

田意民(2002:107)指出:「當漢語的使用者不能確定使用哪個恰當的類詞時,通 常會用『個』來代替」。這個想法來自於「中性化量詞取代」,認為「個」是一「中性」

53吳燿林(1998)中的語料,部分例子取自於下列學者的研究。Li and Thompson(1981)‘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Ahrens(1994)‘Classifier Production in Normals and Aphasics’、Loke

(1994) ‘is Ge merely a “General classifier”?’、石(1996)‘Proportion of extensional dimensions: the primary cognitive basis for shape based classifiers in Chinese.’ Tai and Wang(1990) ‘A semantic study of the classifier tiao.’ 、Tai and Wang(1994)‘ A semantic study of the classifier zheng’、吳(1997)‘The roles of size and shape in three-dimensional classifier in Mandarin Chinese.’ Li and Thompson(1981)‘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且「一般」的量詞,可替代專屬類詞而不被視為錯誤。

田從句法結構與語義層面探討「中性化量詞『個』」。就句法層面而言,以「個」

替代任何其他類詞,表達個體計數的意義得以保留。然而,就語義層面而言,卻會造成 語義上的改變。他指出這是因為「個」本身具有複雜的語義,因此取代會造成意義的改 變與混淆,意即「中性化量詞取代」在語義層面,會造成配對可接受性的改變。

田以屬性特徵的角度重新解釋「中性化取代現象」,他採語義促發的理論,操弄類 詞與名詞的配對,認為在適當的專屬類詞下,類詞對名詞會產生促發效應;在不適當的 情況下則產生干擾,但「中性化類詞『個』」則無明顯影響。田預期的反應時間應呈現 為「適當<中性<不適當」的順序,但實驗結果呈現「適當<不適當<中性」的順序,顯示 語義觸發效果可能存在,然而「個」卻非「中性化類詞」。因為可接受度很高或很低的 配對,判斷時間很快;但可接受性中等時,就必須更仔細的比對屬性特徵,因此判斷時 間增長。他找出名詞對「個」的可接受性,發現當專用類詞可接受性越高,類詞「個」

的替代可接受性就越低,與 Ahrens(1994)的「中性化取代」預測一致。

在類詞誘發實驗中,當物體外型的立體特徵越凸顯時,能夠誘發受試者使用更多的 類詞「個」。換句話說,「個」絕非「中性」,任意的替代專屬類詞會造成可接受性的改 變。田指出「個」具有的屬性和立體特徵有關,不過需排除「長形」和「平面」的特徵。

這說明以長形、平面為特徵的名詞,如果屬性特徵越凸顯,就越符合專屬類詞,越不會 以「個」計之;相反的,屬性特徵越不明顯,越能夠與「個」搭配。

最後,他提出「人類的語言在語言功能和人類訊息處理特性之下,隨著世代(兒童)

和文化(方言、第二外語)而逐漸產生變化」(2002:124),且採劉世儒(1965)的觀點,

認為從類詞的歷史演變可觀察到類詞語義有虛化和特化兩種不同的演變,但是未再深入 說明,實為可惜。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本章說明先前研究中出現的問題,再介紹研究取徑、資料蒐集過程,最後說明問卷 的研究設計,包含問卷內容、資料來源及樣本與變項。

3.1 先前研究問題 先前研究問題 先前研究問題 先前研究問題

台閩語類詞相關議題已有研究參酌先前研究資料(Tai 1996,田意民 1996,2002,李 美齡 1998,陳雅雯 2006),本文試以提出尚須注意的問題,並將這些問題作為本文研究方 法參考要點。

問題一:傳統的研究調查多著重於某一年齡層的受試者,或者調查區域集中於某單一地 區,導致實驗的結果可能僅為某特定年齡層之使用狀況,或者是特地區域的使 用現象。如:Tai(1998)與李美齡(1998)皆以嘉南地區為調查區域,受測對 象為五十歲以上的老年層;田意民(1996,2002) 受測對象為 18-22 歲的青少 年層。

問題二:調查人數與採樣數不足,導致分析結果可能為少數人的使用習慣,而非整體的 使用代表。如:Tai(1998)調查人數 40 人,均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組僅 20 人;田意民(1996,2002)調查人數為 18-26 人;李美齡(1998)未交待調 查採樣數量。

問題三:問卷內容所設計選取之物品需更具代表性,且若能以圖片的方式呈現則更佳,

幫助受試者瞭解題意。如:Tai(1998)實驗一、二所使用的刺激材料中,水果 類共有 10 種,其中蘋果、芭樂、柳丁的特徵相同或相似,因此測試出來的類 詞使用,可能為同一類詞;李美齡(1998)以誘答方式訪問,藉由問答蒐集類 詞使用,而為了蒐集較多的類詞使用,因此他針對同一名詞需要進行好幾種問 法,以取得所需語料。

問題四:全程錄音。如:Tai(1998)的實驗認為不需要錄音,直接由實驗者在實驗進行

中,記下受試者的反應即可。然而,筆者(2006)前置實驗中,發現有些受試 者會陳述其選用類詞的認知依據等其他理由與解釋,或訪問者與受試者一來一 往之問答中尚呈現多元之語料。因此,若能全程錄音,將能全面蒐集受試者訪 談過程的閒聊中使用的類詞,或是提出自己選用類詞的理由,這些對於類詞的 使用原則及人類分類認知系統都將有更深入的瞭解,可以收集到更真實的資 料,收穫將更豐富。

問題五:針對中性化類詞 e5(个)加以詢問,瞭解其使用狀況。許多學者提出華語類詞

「個」已是中性化類詞,使用呈現趨同現象,而台閩語是否有相同情形,此應 為值得研究調查之面向。

關於研究年齡及地域的問題(問題一),類詞的語義基礎來自於所搭配的名詞群中 所共有的特徵(characteristics),而特徵可能是普遍性(universal),所以無論何種文化 或年齡的人都可以共同感知。然而,類詞也可能出現具有地域或文化特色的使用差異,

因此本文將實驗的地域以及年齡層加以擴大,並且考慮各地方言差異,選取北部(臺北 市54)與中部(彰化縣福興鄉)作為訪查點。希冀調查不同的城鄉地域,以求瞭解台閩 語類詞的使用情況。並且,針對這兩地世居55的老中青少四代居民進行「一對一台閩語 類詞與名詞搭配使用」的訪問調查。另外,關於上述其他的問題將於本章節再加以說明。

在文檔中 台灣閩南語類詞使用研究 (頁 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