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Tai(1990, 1992, 1994ab, 1998)

在文檔中 台灣閩南語類詞使用研究 (頁 23-26)

2.2 相關文獻探討

2.2.5 Tai(1990, 1992, 1994ab, 1998)

Tai 以 Allan(1977)所提出「名詞分類的語意屬性」為基礎,再依據漢語系統的特 性加以調整分類。在此七種分類中,Tai(1994)認為漢語的類詞系統並無第五類位置

(location)及第六類安排的方式(arrangement),而第七類數量(quanta)則是處理量 度詞的分類,因此他認為 Allan 的分類只有前四大類和漢語類詞的分類原則相關20

Tai 取 Allan 的前四類分類,再修改 Tversky 和 Hemenway(1983,1984)所提出的「物 體的部分」(part of objects)的觀念,形成第五類「整體的部分」(part of whole) 21,最

形狀(shape) 1. 長形(one-dimensional)

2. 平面(two-dimensional)

3. 圓體(three-dimensional)

1. 條、根、枝 2. 張

3. 粒、顆 密度(consistency) 1. 柔韌者(flexible)

2. 堅固者(hard or rigid)

Tai(1990, 1992, 1994a,b )以漢語各方言為例,說明漢語的類詞系統具有認知與語

20 原文:Based on his cross-linguistic study, Allan(1977) has identified seven categories of classification:(1)

material, (2) shape, (3)consistency, (4) size, (5)location, (6) arrangement, and (7)quanta.

Category (5) does not apply to Chinese classifier, while categories (6) and (7) deal with measure words.

Therefore, only the first four categories are of relevance to the present study of Chinese classifier systems.(Tai 1994: 483)

21 華語類詞,如「頭」、「根」、「枝」等皆源自於物體(主要是動物、植物)的部分,之後再擴充,以部 分代表整體作為類詞。

意動機,而非武斷關係。其相關研究皆以原型理論(prototype theory)22說明各類詞之 分類原則。另外,為了解釋分類範疇中的特殊現象,他則是依據 Johnson(1987)和 Lakoff

(1987)所提倡的文化經驗論(experiential view of categorization)23,主張人類的分類 方式主要是來自於不同的社會文化情境下,人身和自然環境互動下的產物。24,不同的 物體使用同一類詞可能是其具有同樣的經驗領域。因為 Tai 認為除了考慮個體的客觀特 性外,人與外在世界產生之種種交互作用的豐富經驗意識不可忽視的一變數,因此人可 無視物體本身所擁有的客觀特性,將許多物理性質迥然不同的物體,因與類似經驗連結 而歸成一類。每個人可以因個人生活體驗和認知角度的不同而對同樣的物體做不同的分 類。

Tai(1990:35, 1994b:67)指出分類是人類認知的重要部分,而且明顯牽涉類詞系 統,因此他從語義的角度出發,以歷史文獻為語言材料,討論以形狀為分類依據的華語 類詞「條」(1990)與「張」(1994b),分析它們典型代表的成員(central member)、自 然延伸成員(Natural extension members)以及譬喻延伸成員(Metaphorical extension members),欲證明類詞的分類與認知的關係。Tai (1990)指出類詞「條」的典型成員 具備「長形且三維」的物體,例如:褲子、黃瓜、毛巾;自然延伸的成員指的是二維且 具空間特性的實體,如:街、河、路;譬喻性延伸成員指的是無形且抽象的實體,如:

新聞、法律,最後比較同為指稱長形特質的類詞「根」、「枝」、「只」,此份研究提出漢 語類詞「條」不僅是語言學分類的證據,而且呈現人類依據長形延伸的顯性特徵的分類 型態。Tai(1994b)以相同架構討論類詞「張」,最後比較同為平面特質的類詞「幅」、「面」

和「片」。

22原型理論(prototype theory) 指一個類別因成員彼此肖似而聯合組成的家族(family),家族的中心成員

(central member)為此家族中最具代表性,家族成員因彼此具有近似關係,故被歸於同一類。同類中的 成員地位不均等,越靠近中心成員,越能代表此類別;反之,則越不具代表性。例如:鴨嘴獸在哺乳類 中的地位屬於「遠親成員」,位於家族中邊緣的地方,雖具哺乳類家族中某特性,但不似中心成員處亦多,

反之靈長類則較靠近哺乳類的典型位置。

23此一觀點指出「除了考慮個體的客觀特性外,人與外在世界產生之種種交互作用的豐富經驗意識不可忽 視的一變數,因此人可無視物體(或事件)本身所擁有的客觀特性,將許多物理性質迥然不同的物體(或 事件),因與類似經驗連結而歸成一類。每個人可以因個人生活體驗和認知角度的不同而對同樣的物體做 不同的分類。」

24 原文:human categorization results primarily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human body and its physical environment in different socio-cultural contexts. (Tai 1992:593)

Tai(1998)藉由實驗方式,蒐集歸納每個類詞家族成員的分佈情形,討論台閩語類 詞的認知原則及歸納類型,找出中心成員(central member)或典型代表,歸納台閩語類 詞的分類認知原則。實驗選用 87 個名詞,以實物照片誘使僅會說台閩語的受試者產生 與該物搭配的類詞使用,此為實驗一和實驗二「分類詞產生(classifier production)實驗

25」,再利用實驗三「名詞與類詞搭配合宜度評定(rating)作業26」及實驗四「名詞列舉

(listing)實驗27」作為檢驗的佐證。這一整套實驗建構台閩語 22 個類詞28的家族成員 分佈,指出各類詞之中心成員及邊緣成員,並歸納出分類的語意屬性與原則。

由於 Tai(1998)的實驗類詞選用以台閩語用來描繪農作物、動物、花果及種種之 日常用品的類詞(阮德中 1990;楊秀方 1991),如:bue(尾)、liap(粒)、lui(蕊)、tiuN

(張)、niaN(領)、 kha(腳),以只用於道地閩南語而不用於國語的類詞則優先採用。

受訪者分兩批,A 組為未曾受過國語教育,不會說國語的閩南人二十人,是為確保研究 所蒐集的語料是未受到國語影響的道地閩南語類詞用法;對照組 B 組為受過國語教育的 閩南人二十人。兩組發音人接受同樣的材料刺激,著重比較兩種語言相互影響後的類詞 之使用情形,實驗過程中無錄音,直接記下受訪者的反應。受訪者年齡皆在五十歲以上

29,生長在雲嘉南地區。

從實驗發現,A 組受訪者本身比較容易受到約定俗成用法的束縛,而 B 組受訪者則 在傳統用法之外,還會加上個人認知的判斷而做分類,這些結果往往和習慣用法不一 致,如:蘿蔔、紅辣椒、敏豆、單根香蕉的長形屬性在 B 組受訪群中較能發揮影響,因 為他們以認知為基礎分類,形狀的變異數對於 B 組受訪者的衝擊比較大。

25「分類詞產生(classifier production)實驗」以選定的名詞為刺激,誘發受試者產生與其搭配的類詞,以 此實驗結果建構每個類詞的家族成員分佈情形,並且找出中心成員(central member)或典型代表

(prototype)。

26「名詞與類詞搭配合宜度評定(Rating)作業」是為了進一步驗證實驗一、二所產生的家族成員分佈是 否符合母語者語感,因此引用 Rosch(1975)建構類別原型的實驗方法,請受試者評定 (Rating)名詞與 類詞搭配合宜度,搭配合宜度越高的配對表示此名詞越能作為該類詞的典型代表。

27「名詞列舉(listing)實驗」是讓受試者根據類詞隨意聯想。目的是希望受試者運用回想的方式建構類 詞家族,他假設最早被提取的名詞往往是類別中的典型代表。

28 22個類詞包含:bue(尾)、tingN(頂)、niaN(領)、lui(蕊)、tiau(條)、ki(枝)、tiuN(張)、liap

(粒)、gengN(□)、sui(穗)、tsang(叢)、pha(葩)、pi(□)、pai(背?)、kuaN(提?)、pha*(=

盞)、tsiiah*(架?)、 liau(□)、kha(=只?)、te(塊?)、tai(台)、tsiiah(隻)、e(=個)。

29五十歲以上較易找到未受過教育者。

在文檔中 台灣閩南語類詞使用研究 (頁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