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當創新者遇上機構,怎麼辦?

3.11 案例十一:柔韌設計,階梯數位學院

3.11.5 當創新者遇上機構,怎麼辦?

安卓.哈格登(Andrew Hargadon)是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教授。他研究愛迪生 電燈泡的創新史時,意外發現原來愛迪生不只是位發明家,更是一位策略家。愛迪生所 面臨的「機構」,是當時的既得利益者:煤氣燈產業。在十七世紀的美國,人們已經習 慣使用煤氣來做為照明的能源。用電來發光雖然更節能環保,但是這項新科技卻遠遠超 越民眾的認知範圍。所以,在這種情境下要推廣電燈泡的普及,可謂是天不逢時、地不 得利、人不謀和。

煤氣燈業者的投資高達 15 億美元,他們自然不容許電力照明產業坐大。所以,煤 氣燈業者必須鎮壓愛迪生的公司,以免搶了他們既得利益。煤氣燈產業多年來和政府勾 結,以鞏固其權勢。官商利益盤根錯節,煤氣燈產業取得壟斷。愛迪生要在這樣的環境 下推出電力照明,如同是在老虎嘴上拔毛,是不可能的任務。例如,電力發展初期,由 於絕緣不佳,常發生民眾被電死的悲劇。煤氣燈業者便動用媒體大肆抨擊電燈是「殺人 的工具」。

但是,愛迪生卻想出錦囊妙計來避開機構的鎮壓。首先,他去找了當時煤氣燈產業 股票的最大持有者威廉.范德畢(William Vanderbilt),讓他了解電力照明未來的前景,

54 請見 2004 年國家型科技計畫:http://www.intelligenttaiwan.nat.gov.tw/

說服范德畢投資電力照明系統,以便在享有既得利益(煤氣燈產業)的同時,還能同時 培育下一隻金雞母(電力照明系統),發揮趨避風險的作用。對愛迪生來說,這招「與 狼共舞」之策,等於是幫助他拿到進入照明市場的門票。

1880 年,愛迪生正待全面擴充、將電力照明推廣出去之時,又遇上了另一個機構 的制約——技術人員的短缺。當時的美國職校體制並沒有教導學生如何配電、接線、安 裝電燈等技術。所以愛迪生空有燈泡與電力,但缺乏技術員配合施工,推廣計畫一夕受 阻。愛迪生心生一計,不找職校生、反而找了安裝警報器的工人來進行配電訓練。這些 工人所受的訓練是將警鈴線埋至牆壁中,這樣的背景最適合來學習配電施工。待這群技 師訓練完畢後,愛迪生再去找高職院校,提供培訓、獎學金與保證就業等利多誘因,使 得更多學生投入電力照明的行列,為電力照明帶來了充沛的人力。愛迪生的「因勢利導」

策略,又成功克服了機構的制約條件。

同年,當愛迪生準備開挖道路、埋管線以配送電力到使用者住宅,煤氣燈業者與政 府勾結,透過議會立法限制,只讓煤氣燈業者擁有道路挖掘執照。縱然愛迪生有燈泡技 術、有人力,但限於沒有挖掘執照,只好坐困愁城。不過,愛迪生又想出一招「偷天換 日」之計。他直接成立一間煤氣公司,並學習自來水管線、電話管線、煤氣管線與弧形 燈管線(煤氣燈照明管線)等埋管技術。當時的法令並沒有規定煤氣公司在管道內一定 要裝設煤氣線路。愛迪生取得道路開挖的執照後,遵循程序開挖道路、埋管線,但是將 煤氣管線換成電線,並隨著道路開挖的路徑,將電線普及紐約市區。

解決了技術人員、管線舖設的問題後,愛迪生還面臨另一個機構阻力:使用者。美 國市民多年被媒體的負面報導所影響,對電力照明本就不具好感。煤氣照明系統已經使 用多年,使用者都很熟悉煤氣燈的收費方式與管線配置邏輯。愛迪生若要全面更換住宅 內的煤氣燈管線與收費表,將會遭到市民的反對。

於是,愛迪生將計就計,沿用原有煤氣燈的配線方式與開關設計,讓使用者不覺得 裝設電燈需要重大的改變。愛迪生更裝設了一個仿製煤氣燈計費表的電表,祭出使用者 可免費享有六個月的電力服務方案。其實這個電表根本沒有在運轉,只是虛有其表,因 為當時愛迪生還沒找出電費要如何計價。但是這一招「瞞天過海」之計,讓習慣煤氣燈 的客戶不知不覺中採納了電力照明。愛迪生後來也順利研發出電費的計價方式。

愛迪生的努力開始見效,電力照明也逐漸普及。然而,煤氣燈業者也不甘示弱,聯 合政府力量反擊愛迪生。一方面,紐約市政府拒絕發給愛迪生電力公司營業執照;另一 方面,透過議會立法,市政府要愛迪生支付每英哩 1,000 美元的鋪線費,還要另抽百分 之三的營收所得。面對政府與壟斷業者的種種壓力,愛迪生找來了另一名有力的投資 者——Dexel, Morgan & Company 幫忙,向紐約市政府遊說、施壓。最後,營業執照終

於發了下來,不合理的鋪線費用降到每英哩 52.8 美元。這招「暗渡陳倉」的策略,讓 愛迪生的電力照明業務得以全力推展,我們現在也才能享受電燈所帶來的便利。

哈格登所研究的電力照明演進史,似乎就是愛迪生的策略回應全集。愛迪生不只是 一位技術創新者,更是一位策略大師。愛迪生深諳面對機構時只能智取、不可強奪的原 則,根據當時局勢以與狼共舞、因勢利導、偷天換日、瞞天過海與暗渡陳倉等計謀,用 以柔克剛的原理巧妙的迴避機構的制約。

哈格登將愛迪生的智慧稱作是「柔韌設計」(Robust Design)。在英文,Robust 原本 指的是強固、穩健的意思。例如,一台手機用了十年都不會壞,其設計很 Robust。一 輛轎車被卡車撞了,只有後面保險桿歪了,車身都完好如初,也是 Robust。過去,我 們在設計一項產品時,都希望它堅若磐石,也就是很 Robust。

哈格登指出,當創新者遇上了「機構」如此強大的對手,就算產品設計的再好、再 精良,也都將徒勞無功,因為機構可以輕易的鎮壓創新者。所以,當創新者遇上機構時 千萬不能硬來,必須以柔韌來因應。在此,Robust 有另外一層含意:愈是堅若磐石的 創新,愈要有柔韌的策略設計。也就是,創新者要先「設計」機構,再因地制宜的設計 產品。一項產品會擁有什麼功能,長得什麼樣貌、搭配什麼服務,背後可能都有一套不 為人知的柔韌策略等待我們去發掘。

階梯數位學院便是另一個柔韌設計的故事。雖然這位創新者不及愛迪生來的足智多 謀,但是它的柔韌設計策略卻很別出心裁。階梯最初推出數位學習的構想,是想要以生 動活潑的教材,讓學習更具啟發性,協助學生發展出多元智能的特質。但是,當階梯推 出這項學習系統時,才發現臺灣的聯考制度對老師、學生與家長都是很大的制約。縱然 階梯教務團隊以柔韌設計來修訂「啟發式學習」的數位學習系統,比起西方真正的啟發 式教學方式,仍是相對粗糙。不過,如果是以回應臺灣刻板的教育學習體制來說,階梯 不完美的柔韌設計仍有值得取法之處。

附帶一提,我們也要抱著開放的心胸來看待機構,並且盡量不要以二分法來對機構 下判斷。像是:創新者是好人、是革命志士,機構則是萬惡的魔鬼、腐敗的政權等。如 果我們這麼看待創新者與機構的關係,就很容易將「策略回應」變成聖經中大衛對抗歌 利亞巨人的故事。這類故事在現實中通常是經不起考驗的;因為機構不一定是萬惡不赦 的惡魔,機構裡的人也並非都是邪惡的。所以,當我們討論階梯這個案例時,千萬不要 以善惡黑白來簡化「機構」的角色。我們要關心的是在機構制約下,創新者如何機智的 回應、進行柔韌設計。

除此之外,階梯於 2007 年在臺灣宣告結束營業。階梯的失敗有很多傳聞;有人認

為是領導人以傳銷(俗稱老鼠會)手法吸金後捲款潛逃,也有人推測階梯是因為財務週 轉不靈,因而結束臺灣營業點,在大陸重張旗鼓。我們並沒有證據去評斷階梯的功過成 敗,因為那並非本案的重點,我們關心的是階梯,在 2002-2006 年,是如何巧妙地回應 當時的教育體制(機構),推動數位學習。我們重視的是柔韌設計形成的脈絡,以及這 些柔韌回應背後是否有可供參考的設計原則。

嚴格來說,階梯數位學院的課程還算不上是啟發性教學,只是成功再脈絡化的助學 教材。不過,如果只將階梯數位當作暢銷的課外教材,又將低估了它的創新巧思。階梯 在 2003-2006 之間的設計改造,提供我們了解柔韌創新的原則。

當創新者遇到機構,被鎮壓機率為多。以教育為例,森林小學、人本國中、華德福 實驗國小(中)等機構都相繼推出人本理念的課程,希望以啟發式教學走出一條新的路。

但是,以人本理念設計的課程在面對機構時,也都只能退居邊陲地帶。主流的教育方式,

在臺灣,歷經十四年的教改,還是以填鴨為主。這個機構的力量更延伸到高中以後。在 大學,甚至在研究所,也多注重學科的被動吸收、拿文憑,想要真正學習知識、探索世 界、研究實務現象的學生成了少數。這倒不是因為學生不想主動探索求知,而是在現行 教育制度被制約了十七年後,多數學生失去思辨的能力。整個體制、學校老師、家長、

既得利益的廠商,都沉默地串謀成一個龐大的機構。

階梯的案例提醒創新者的是:不要輕忽機構的力量。創新者在回應機構鎮壓時,不 可力敵,只能智取。階梯回應機構的策略雖不如愛迪生來的巧妙,但是階梯的數位學習 系統中也內含不少柔韌設計。這些設計原則值得我們關注,可以了解創新者與機構的鬥 智過程。讓我們分四點說明。

第一,一綱多本政策原來是教育部的重要教改方案,但推出後反而加強了原有機構

第一,一綱多本政策原來是教育部的重要教改方案,但推出後反而加強了原有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