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遇見學習的幸福

3.11 案例十一:柔韌設計,階梯數位學院

3.11.1 遇見學習的幸福

不知從何時開始,臺灣的中小學(甚至高中、大學)中就開始實施填鴨教育(rote learning)。這種教學方式多是老師照本宣科,沒知識傳達給學生,更無法培養學生的能 力。除了少數老師,許多國中、高中老師多是採取「講光抄」的上課模式。一堂課中,

老師按照課本唸,上課毫無互動。若有,也是被老師點名當場抽考,看交代的功課有沒 有背下來。接著,老師就發測驗卷,讓學生振筆疾書,答題的效率成了教育的核心。理 不理解教材中的知識,不是重點。

大部分的學生默默承受這種僵化的教育方式。學生雖挫折,卻也得無奈地接受這種

「理所當然」的學習方式。老師、家長與親友都不時安慰他們,等考上大學後,這一切 的惡夢終將停止。學生只能靠在網路上宣洩情緒。一位台北明星高中的學生便質疑:

「身為這個時代的學生,為何不憤怒48?我們學生每天重複的生活就是:走進教 室,老師進來上課、考試,然後鐘聲響起,宣布結束 50 分鐘的煎熬。下課大家就 抱怨,上這些課有什麼用。就這樣,我們每個人都要被禁錮十二年,然後過了十 二年,我們究竟學到了什麼?還是我們正在學習如何失去曾經擁有的——童真的 色彩。」

另一位學生則抱怨:

「政府堅持推行著所謂減輕壓力的政策,口號喊的震天價響,要廢除填鴨式教 育……(但是)我們的書包並沒有因此減輕。這樣,十二年過後,到底會怎麼改 變一個人?我們社會最有活力的人,全部都變成了(一個個)無精打采、死魚般 雙眼的人……我們讀的書本,是讓我們得到更多?還是失去更多?」

在這考試壓力之下,考不好的學生就請家教、上補習班,下完課繼續為考試填入更 多答案到腦袋中。家中經濟不佳的學生,只有靠自己努力。公視為了這個特殊的現象,

進行了一系列的追蹤報導。報導中發現以考試為主的制度下,教育的價值嚴重的被扭 曲。這並非是考試制度有問題,而是考試的目的、內容與方式被簡化為分數至上的狂熱。

48 資料取自學生於該校網路的留言,為尊重隱私權故以匿名處理。該學生是取材於雲門舞集林懷民 先生所言:「作為這個時代的青年,就要憤怒!」

彰化的彰安與陽明兩間國中是報導中的焦點49;學校為了拼升學績效,將學生依照「能 力分班」分成 A 段班與 B 段班,A 段班是好學生,B 段班是壞學生。

「成績不好、不會唸書的學生就是壞學生」,這樣的想法變成主流價值,讓學生在 待遇上受到許多歧視,也困擾著許多家長與學子。許多學生對上課的印象是灰色的。一 名國中畢業生毫無畏懼的批評他過去的訓導老師:「數學老師上課都是照本宣科,把算 式唸完一遍後發下考卷,很少講解。」他對於這名老師因為學生成績不佳,以及其他無 謂的理由而體罰自己和同學仍耿耿於懷。

面對填鴨教育,雖然許多老師嘗試體制內的創新教育,但是在升學考試掛帥的環境 下,能實施「正常教學」的老師並不多。大多數老師仍必須趕進度、拼升學率,以免家 長將小孩轉到其他學校,造成學校減班、老師超額、工作不保。

升學率更是學校爭取經費的籌碼。國中基本學習能力測驗,簡稱「基測」,是分發 學生進入高中最重要的考試。分發的標準以 PR(Percentage Rage)值計算,又稱為「百 分等級」。這是將該次測驗所有考生的五科及作文加總排序後,依照人數將成績分為一 百等份,考生的成績便會落在某個等份中。例如,若考生的 PR 值為 85,表示該生分數 高於此次全體測驗 85%的考生。

也因此,學校為了方便管理,就進行能力分班50,並將多數資源分配到能力較好的 前段班。學生能力被簡化成考試能力,並取代體育、藝術、音樂、家政非考試科目的能 力。教育,被簡化成考試。學生在學校是否真的學到了知識,不是重點。單向灌輸教材 成為主要的教學方式。

在臺灣,教育部十多年來積極推動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希望能解決填鴨制度的問 題。但是,這些政策改革卻也為教育環境帶來更多的挑戰。這十多年來,一共有四位部 長就任,各提出了不同的改革方案。1994 年,郭為藩部長推出師資培育多元化管道,

目的是要讓更多非師範體系畢業的大學生,能加入老師的行列,以豐富基礎教育。於是,

全臺灣八十餘所大學開始廣設教育學程,大幅增加了合格教師的數量。

1996 年,吳京上任教育部長,頒發「一綱多本」方案,推翻過去教科書統一編纂 的做法,改以教科書審定制,並自 2002 年全面實施。一綱多本的原意是為了提供多元 化的教學內容,避免過去因教材統一使老師傾向填鴨式教學,造成學生一味追求標準答 案,缺乏思考。同時,吳京也希望引進市場機制,透過出版社之間的競爭來提昇教科書

49 取材自公共電視之《紀錄觀點:魔鏡》。

50 雖法令上規定必須常態編班,但各校多未能落實遵循。

的品質。

為因應這個政策,民間出版商推出了 24 種審定版教科書,其中以翰林、康軒、南 一為三大主流版本。但是,廠商並未因競爭而改善教科書品質,反而競相模仿。造成版 本間內容差異不大,只是章節內容與編排順序卻都不同,課程連貫方式與術語解釋也多 有分歧。這些教科書的設計主要在符合老師的教學方式,而非學生的學習需求。

一綱多本政策推行後,學生反而增加了學習上的困擾。因為不知道基測會考哪一個 版本的教科書,學生只好每一個版本都研讀。這樣不只增加學生學習上的負擔,也增加 了家長經濟上的負荷。如果學生轉校,更要面臨銜接各科不同版本教科書的壓力,使得 學生更難調適。

2000 年曾志朗部長上任,推動「九年一貫」教育方案,銜接國小與國中課程。此 政策的目的是使學生統合各科目間的知識,強化以能力為導向的課程。在重新設計課程 時,教育部希望將知識統整入生活中,結合個人發展、社會文化以及自然環境等三大層 面,並將教學分為七大領域:語文、數學、自然、社會、藝術、健康與體育以及綜合教 學。九年一貫的政策是希望以協同學習來改善分科各立的缺點,讓學校能更自主地規劃 課程。

但是,這項政策並未考慮到積習已久的考試思維。老師大多已經習慣用逼迫的方式 讓學生背書,啟發式教學對老師來說是陌生的。教科書雖然標榜能力培養,但課本內容 還是教條與背誦,學力評鑑的方式仍是紙筆測驗。雖然學科被併到「領域」,但是實質 內容卻沒有太大的變化。有些學程還被往前擠壓,例如國語(中文)由小五提前到小三、

由小三提前到小一,這使得小學生在同一時間內要面臨極大的學習壓力。

老師的調適也是一大挑戰。師範院校教育學程仍是分科培養師資,對統合教育仍很 陌生。因此,當這群老師到了學校,遇上升學業績的壓力,也只能將大部分的學習時間 挪用來練習考試。

接著,林清江部長上任,開始研擬「多元入學」方案,由 2001 年開始實施。這項 方案將入學管道分為甄試入學、申請入學與登記分發入學。這是為了改善過去「一試定 終身」的問題。在此方案下,學生可以考兩次基測。第一次基測成績配合個人表現用來 申請甄試入學;第二次基測成績用於登記分發入學。在升學主義深植人心的情況下,學 生並沒有時間去發展自己的才藝。有些學校更壓縮正常教學時間,將三年課程於兩年內 授畢,以便為學生爭取更多複習時間來準備五月份的第一次基測。

在升學主義掛帥的環境下,補習班蓬勃發展,在十年之間成長三倍。家長認為補習 班老師能更有系統的整理教材講義,授課也比較清晰。名師補習班門庭若市,學生必須

連夜排隊才註得到冊。這些補習班各有所長,例如劉毅與徐薇補習班專攻英文,赫哲補 習班則專於數學。但是這些補習班的教學,還是以考試為主;是訓練答題,並非教育。

補習教育,成了臺灣重要的助學機制。

階梯公司早期以出版英文教材為起點,由顏尚武創立。隨後,階梯爭取到了國外英 日語教材的代理,例如 BBC、朗文、芝麻街與 NHK 等,並以直銷模式將其教材銷售到 各級學校,作為語言學習的輔助教材。之後,階梯進入數位學習領域,在北京成立研發 中心,將教材數位化。趁網際網路興起之際,階梯成立了「階梯數位學院」,將現有數 位版語言教材轉為網路教材,並擴大北京研發中心編制至 700 人,以便加快產品推出速 度。此外,階梯看準小學、國中、高中的升學市場,重新包裝產品,建構一套網路學習 系統。不過整個行銷的重心是以國中基測為主,向上下延伸。

這套數位學習系統完成後,階梯將其命名為「聰明家庭」(Smart Family),一共涵 蓋三個年齡層:0~8 歲,7~18 歲以及 16 歲以上。第一類別(0~8 歲)的數位課程包含 幼兒用小百科全書,也將一些得獎彩繪故事書轉變為動畫。如波隆那大獎故事、中國經 典故事、生活寓言故事等。第二類別(7~8 歲)課程主軸是針對九年一貫的國中小學學 生。此外,英文是中小學生一般最感頭痛的科目,學生普遍對國內英文老師口音不準確、

教學呆板與責罵態度感到挫折,也失去了學習英文的興趣。階梯設計了一套人工智慧的 英文學習系統,為國中程度學生設計了一套名為 Anita 的擬人化角色。

教學呆板與責罵態度感到挫折,也失去了學習英文的興趣。階梯設計了一套人工智慧的 英文學習系統,為國中程度學生設計了一套名為 Anita 的擬人化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