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010.03 阿根廷 購買布裡達斯公司(Bridas

Corporation)50%股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之策略,拓展區域性國際組織合作,以目前有參與的國際組織為基礎,

進一步推動、創建國際能源合作的政治框架。

二、避免與主要能源進口國於爭奪能源時發生直接衝突

各國積極拓展能源外交、爭取油源,但海外能源投資若僅為購買油氣 田,將造成市場飽和,且會與其他能源進口國家產生激烈競爭。此外,

分散投資風險是值得重視的,利用參與國外能源企業的股權投資及國 際能源期貨操作,沖抵因為國際能源價格上漲帶來之衝擊,進而擴大 收益。

三、與主要能源出口國家維繫雙邊關係

充分利用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廣泛締結雙邊合作協定,分散能源供應 風險,並確定及鞏固中國的核心能源供應國之關係。中國努力維持與 非洲、拉丁美洲國家傳統的友誼,並避免急功近利的投資,另外,在 開拓中東地區新的能源供應管道之際,同時考量與其他能源進口國間 之協調。

中國現參與14個國際能源多邊合作機制,包括東協+3能源合作、國際 能源論壇(International Engery Fourm,IEF)、中國-歐盟能源對話、海灣 合作委員會、44上海合作組織能源工作組、OPEC、亞太經合組織能源合作、

中亞區域合作能源協調委員會、亞太清潔發展和氣候變化新夥伴關係計 劃、湄公河區域合作電力工作組、甲烷市場化夥伴關係、世界能源理事會、

能源憲章、五國(中、日、韓、印度、美國)能源部長會。45這些合作機制 為中國促進全球能源價格穩定和供需平衡,並對確保中國能源安全提供重 要的平台。46

44 1981 年 5 月,由波斯灣沿岸的 6 個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及 阿曼組成的區域性合作組織,總部設於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成立宗旨:協調各會員國間的政治、

經濟、軍事及治安、文化等的合作與統一,基本性質與歐洲共同市場極為類似,亦有阿拉伯版的歐洲 共同市場之稱。2002 年 5 月 25 日,6 國同意於 2003 年成立關稅聯盟,2005 年成立貨幣聯盟,2010 年 以前成立單一貨幣。2002 年 12 月 22 日,海灣 6 國在卡達首都杜哈舉行第 23 屆高峰會時正式宣布成立 海灣關稅聯盟,並從 2003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啟動,海灣合作理事會 6 國實施統一稅率。

45〈中國能源狀況和國際合作〉,《中國網》,

http://www.china.com.cn/zhibo/2008-08/18/content_16248649.htm?show=t(2010 年 3 月 20 日)。

46〈中國參與十四個國際能源合作機制〉,《人民日報》,2008 年 8 月 19 日,版 1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中國與主要國際能源組織及多邊合作機制關係發展現況如下:47 一、中國與國際能源總署

國際能源總署是目前全世界最重要、涉及多邊合作面向最廣的國際能 源組織,1994 年該署與中國建立正式聯繫關係。1996 年公佈有關中國能源 政治的分析報告,同年 10 月雙方在北京簽署《IEA 與中國政策理解備忘錄》, 確立雙方接觸與對話的框架,IEA 已將中國列為參與對話及合作的非成員 國。此外,IEA 在 2002 年公佈《發展中的中國天然氣市場:政策框架與投 資環境》、2003 年公佈《中國能源投資展望》,為有關國家開展多邊能源 合作及外交,提供重要的舞台。

二、石油輸出國家組織

2005 年以前,中國與 OPEC 並無官方正式交流,2005 年 12 月,OPEC 輪 值主席科威特能源部長法赫德(Ahmed Fahad)訪問中國,雙方建立定期對 話機制,2006 年 4 月,中國與 OPEC 在維也納舉行第一次高層能源會議。2007 年 10 月,雙方在北京舉行第二次高層能源會議,OPEC 代表團與中國國家發 改委能源局、外交部和三大石油公司的代表進行會晤。本次討論主題涵蓋 中國「十一五」能源發展規劃和綜合政策及 OPEC 在石油市場穩定的角色、

全球經濟增長對於中國石油供應之影響、世界石油市場前景等。

三、上海合作組織

2001 年 6 月 15 日「上海五國」正式成為「上海合作組織」一個新型區 域、多邊合作機制,上海合作組織是唯一由中國發起創設的政府間組織,

主要功能在於開展安全合作和經貿合作。中國現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 國,且需求量日益增加,上合組織成員國的俄羅斯與哈薩克擁有豐富石油 儲量及產能,中國在上合組織架構下積極開展能源合作關係,藉以穩固油 源。

四、中日韓-東協

中國、日本、韓國是能源消費大國,目前分居全球石油進口量第二、

三、四名,而東南亞國家經濟日益發達,東協+3 面對共同的油氣需求及經 濟方面深度的相互依賴。中國與東協國家從 1978 年開始能源領域的正式合

47 岳樹梅,〈中國參與國際能源合作的法律機制創新研究〉,《河北法學》,第 27 卷第 4 期(2009 年 4 月),

頁 96-102;趙宏圖,〈國際能源組織與多邊能源外交〉,《國際石油經濟》,2009 年 10 月,頁 12-1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作,1990 年代中期雙方之間的石油及天然氣貿易額不斷上升。日本於 2002 年提出能源合作倡議,東協+3 各國達成初步合作協議及共識。2003 年東協 與中日韓成立「亞洲能源工作組」,以加強訊息溝通。2004 年中國正式加 入「10+3 能源部長會議」,成為中國與東協國家間加強能源合作及對話的 新機制。2009 年 7 月,第六屆東協和中國、日本、韓國能源部長會議及第 三屆東亞峰會能源部長會議在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舉行,中國表示將積 極參與和推進在能源安全、石油市場、石油儲備、節能與能效、能源市場 一體化等領域的合作。48

五、世界能源憲章

《能源憲章條約》於 1998 年生效,為第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覆蓋 投資保護和貿易的多邊協定,該條約首次將過境運輸條例應用於能源網 絡,引起各國的關注。目前,已有 51 個國家和地區簽署條約,是世界上涉 及成員國最多的政府間能源組織,中國於 2001 年成為能源憲章代表大會的 觀察國。該條約將「國民待遇」、「貿易自由化」、「爭端解決機制」及

「環保」等概念引進能源領域,促進國際能源組織及能源生產國的對話與 合作。對中國而言,能源憲章組織可以拓寬油氣進口管道、分享國際油氣 資源提供的法律保證,同時促進能源投資領域環境、運輸合作及對外招商 引資,對於保障石油長期供應有其重要意義。49由於中國在國際經濟及能源 事務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2008 年 6 月 12 日俄羅斯在能源憲章戰略工作組 會議提議,爭取中國加入該組織。

六、國際能源論壇

國際能源論壇的前身為 1991 年起舉辦的國際能源會議。1991 年 7 月,

法國與委內瑞拉邀請能源生產國與消費國的能源部長,在巴黎召開第一次 會議,決議以後定期舉辦類似活動。1992 年在挪威舉行第二次會議,強調 要以合作方式消弭能源領域的對抗。2000 年國際能源會議更名為國際能源 論壇,並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設立秘書處,2004 年成立理事會及常 設秘書處。經過多年發展,國際能源論壇已成為能源生產國與消費國相互 交流與對話的有效機制,在合作程度上,屬於非正式的對話型國際組織。

48〈東盟與中日韓能源部長會議:加強能源領域的合作〉,《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jrzg/2009-07/30/content_1379058.htm(2010 年 3 月 20 日)。

49 曹偉,〈能源憲章與中國〉,《國際石油經濟》,2003 年第 10 期,頁 3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個國家參與國際組織的狀況及扮演角色、地位,決定該國在國際能 源領域的發言權和影響力。中國正在積極地開展對外能源合作,整體而言,

具有以下特點:50

(一)中國與全球和區域國際能源組織幾乎都有合作關係。中國正在積極 參與各層次、各區域的能源合作,而中國經濟的發展,累積龐大的 現實和潛在購買力,是任何國際能源組織所重視。

(二)中國參與國際能源合作侷限於一般性和對話性。中國與全球能源合 作程度比較低,實質性合作不多,主要是一般性和對話性合作。中 國作為成員的國際能源組織大都是協調型或對話型組織,但在同盟 型和協作型國際組織則未見中國蹤影,此與中國自身的參與能力有 關。

(三)中國參與區域層面的國際合作還不夠廣泛。中國與區域層面的國際 組織合作程度較高,雖實質性合作多於一般性及對話性合作,但此 類合作多數為點對點式合作,仍有許多區域層面的國際能源合作組 織尚待中國涉足。

(四)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國際組織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亞太經合會、東 協和上海合作組織等地區國際合作組織,中國發揮著重要作用,惟 以亞太地區的能源合作,大多缺乏政治的合作框架,更沒有組建本 地區的國際能源組織。

貳、領導人出訪拓展能源外交

能源外交係指一國政府、企業及個人依據能源戰略目標而進行一系列 對外活動,其中政府(包括國家高層領導人及外交、經貿、能源等政府機 構)是能源外交的主體。能源外交的範圍廣泛,涵蓋政府間的重要訪問、

簽訂各種合作協議、貿易往來、投資、探勘與開發、交通及油氣管線運輸 等項目;而能源合作有雙邊合作及多邊合作。51

積極推動能源外交是當前中國外交戰略的主軸之一,其布局係從周邊 逐漸向外擴展,且合作對象幾乎涵蓋全球,除原本已建立石油外交關係的

50〈中國參與國際能源組織的合作現狀〉,《發改委能源局》,

http://nyj.ndrc.gov.cn/gjjlyhz/t20060717_76588.htm (2010 年 3 月 20 日)。

51 中 國 現 代 國 際 關係 硏 究 院經 濟 安 全 硏 究 中 心 ,《全球能源大棋局》(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 年),頁 3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家外,交往觸角不斷延伸,合作面向及範圍越來越廣。52所謂「走出去」

戰略,即以政府力量為後盾、外交介入方式,以爭取穩定的石油供應與開 闢新的安全通路之策略性工具。

戰略,即以政府力量為後盾、外交介入方式,以爭取穩定的石油供應與開 闢新的安全通路之策略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