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古文字所見年老與壽考

第二節 眉壽靈終的願望

樂只君子,遐不黃耇。 《詩.小雅.南山有臺》

黃耇台背,以引以翼。 《詩.大雅.行葦》

2.老年人:

今沖子嗣則無遺壽耇,曰:「其稽我古人之德」,矧曰其有能 稽謀自天? 《書.召誥》

肅恭明神而敬事耇老。 《國語.周語》

四、創意討論

耇、句古音都屬侯韻見紐,就小篆而言,《說文》分析可從。但 金文的狀況就比較多:就意符而言,耳尊( ,B1-2,11.6007)、曾 伯 簠( ,C,9.4631)都從考而不從老,師器父鼎( ,B2,5.2727)

則是從考省,僅留下ㄎ聲,句也只留下口,如果沒有辭例可供判斷,

難以知其為壽耇字;不過,也許正是因為有明確的語境可供判斷,書 寫者才敢於書寫如此簡省的字形吧?就聲符而言, 叔鼎( ,B2,

5.2767)從九聲,九古音幽韻見紐,九、耇聲紐相同,韻部雖有幽、

侯之異,但書寫者既然認為耇可以寫作 ,則當時耇、九的聲韻應該 是很接近的。

五、黃耇、黃髮與兒齒探義

《詩.小雅.南山有臺》:「樂只君子,遐不黃耇」,《傳》云:「黃,

黃髮也。耇,老」,鄭《箋》無說,《正義》謂:

舍人曰:「黃髮,老人髮白復黃也」。孫炎曰:「耇,面凍梨色 如浮垢」。1

但鄭玄在注解《儀禮》時對「耇」字提出了解釋:

黃耇無疆,受天之慶。

《鄭注》:黃,黃髮也。耇,凍梨也,皆壽徵也。《賈疏》:此云

「耇,凍梨」者,以其面似凍黎之色故也。 《儀禮.士冠禮》

據此,則自《毛傳》以下都將「黃耇」拆成「黃」與「耇」,所不同 者僅《毛傳》只說耇為老,鄭玄、孫炎、賈公彥等則都進一步說明耇 指「凍梨」。本文認為「黃耇」不應拆開,文獻中固然有「黃髮」一 詞,見於:

雖則云然,尚猷詢茲黃髮,則罔所愆。

1 《毛詩注疏》,頁 347。

《孔傳》:言前雖則有云然之過,今我庶幾以道謀此黃髮賢老,

則行事無所過矣。 《書.秦誓》

既受多祉,黃髮兒齒。 《詩.魯頌.閟宮》

黃髮、齯齒、鮐背、耇老,壽也。

《郭注》:黃髮,髮落更生黃者。齯齒,齒墮更生細者。鮐背,

背皮如鮐魚。耇猶耆也,皆壽考之通稱。 《爾雅.釋詁》

但不論金文或文獻所見嘏辭,若眉壽、通祿、無期、永令、彌生、靈 終、難老等,多屬偏正結構;即使為並列結構如壽考、康龢、吉康等,

壽、考、康、龢、吉、康任一字亦均有其獨立意義,但黃髮顯然是無 法單靠一個黃字就能達意的;如果將黃視為耇的修飾語,則上述的問 題就不存在了。《鄭箋》既然說「耇,凍梨也」,而凍梨的顏色為深褐 色,正好有似於老人臉上的斑點,則將黃耇一詞視為偏正詞組,指老 人的壽斑應當是比較合理的。

那麼,黃髮又指什麼呢?鄭玄箋〈閟宮〉時只說黃髮是「壽徵」

而未言其所以然,到郭璞才解釋為「髮落更生黃者」,陶淵明在〈桃 花源記〉中說桃花源中的人「黃髮垂髫,并怡然自樂」,很明顯是將

「黃髮」作為老壽之人的代稱。

本文當然了解:就文獻所見的用法而言,「黃髮」是長壽的代稱 之一;但也必須指出,就現代醫學的解釋,黃髮是由於黑色素逐漸減 少而形成的,這是不可逆的過程,故髮色由黑而黃而白是正常的發 展,變白之後要再變黃即使不能說絕不可能,1但卻是違反生理機制 的。

至於「兒齒」,經筆者向蔡清璋牙醫師請教,2蔡醫師指出:人的 一生只有兩套牙齒,在胎牙脫落之後重新長出的牙齒(恆齒)是人類 的最後一套牙齒,在此之後是不可能再長出第三套牙齒的。但古籍所 說的「齒落更生細齒」仍是可能的,這應是現代醫學所謂「阻生齒」

(或稱「埋伏齒」)現象:一般人的恆牙有 32 顆,上下左右各八顆,

只是最後一顆多數人都長不出來或是位置不正,故稱阻生齒;此外,

增生齒(正常牙數之外的牙齒)由於缺乏生長的位置,更容易淪為阻 生齒。阻生齒因為被正常牙齒所阻擋而無法生長,等到正常牙齒脫落 後阻生的原因消除,自然就會繼續生而形成「齒落更生細齒」的現象。

因此,兒齒是可能的,古人以之為祈請內容是很自然的,但黃髮既有 違於違反生理機制,為何也成為祈請的內容呢?

1 依中醫的說法,何首烏具有「黑鬢髮」的功效,見: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編:《臺灣藥 用植物資源名錄》,頁 181。如果能增加頭髮內黑色素的含量,或許能夠使白髮恢復為黃髮乃至 黑髮,不過是這點還需要向中醫師徵詢才能確定。

2 蔡清璋牙醫師,2006 年臺大牙醫系畢業,現為執業牙醫師。

事實上,步入老年的生活有許多不足為外人道的辛酸。生理上耳 不聰、目不明,口不能嘗、足不能行,精神上隨著智力的退化,也失 去了原本被倚重的知識經驗;由此而來,不但自己無法享受人生的種 種樂趣,甚至還會因為需要他人的照護而被厭惡。格列佛遊記中記敘 作者到拉格納初聞有不死之民(史多寶)時,還應當地人的請求舖陳 了一番對不死生活的美好想像,但在聽了當地人所說的史多寶的境遇 後說:

我那長生不老的奢望就大大地減退了。我想起自己想像的那 些好景漸漸覺得不好意思起來了。1

差別所以如此之大,正是因為人們設想的長生不死往往都是以自己當 下身心健全的情況為準,卻沒想到隨著年歲的增長,各種生心理的條 件也會不停的退化,以致於長生如果真的發生,不死的本身反而會成 為無法擺脫的夢魘。

在另一方面,從本文以上的討論可以看到,古人對年老的各種壞 處都感受到了,如隨著年老而來的神識昏亂或視力退化( )、容顏 不再青春美貌( )、以及行動不便( )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古 人難道都沒有意識到,空有長壽而沒有健康的身體其實是件很悲哀的 事?基於這樣的懷疑,以下的銘文可能是解答問題的關鍵:

霝(靈)冬(終)難老。 (殳季良父壺,B3,15.9713)

霝(靈)命難老。 (叔尸鐘,C3,1.277)

霝(靈)命難老。 (叔尸鎛,C3,1.285)

霝(靈)命難老。 (歸父盤,C,16.10151)

眉壽難老,室家是保。 (邿子姜首盤,C2,《新收》1043)

以上各器都是齊魯一帶的器物,2他們也共同反映了「難老」的願望。

〈閟宮〉是魯僖公時的作品,時代、地域都和上述器的時、地相合,

應足以反映黃髮、兒齒並非壽老之通偁;相反的,黃髮代表著希望生 命永遠停留在黃髮而不再進一步衰老為白髮,而兒齒則是希望牙齒脫 落後能再重新生長,同樣是對老化的抗拒。

上述的理解放在〈閟宮〉雖然說得通,但〈秦誓〉中的「黃髮」

顯然指可供諮詢的對象,是具體存在的人物-如果更具體的說,應 該就是指哭師相諫的蹇叔,自然不能如以上所說僅將之視為一種祈 匄。蹇叔哭師時的確切年歲史無明文,但秦穆公面對蹇叔哭師時派人

1 詳細內容請參綏夫特(Jonathan Swift)撰,,張健譯:《格列佛遊記》,頁 202-210。

2 邿子姜首盤出土於山東省長清縣。餘各器皆齊器,杜正勝已有詳細說明,參氏著:〈從眉壽到 長生─中國古代生命觀念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研究集刊》66 本 2 分(1995),頁 435-436。

對蹇叔說:

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左傳.僖 32》

楊伯峻云:

中壽若干,其說不一。孔《疏》謂「上壽百二十歲,中壽百,

下壽八十」,蓋本《養生經》,恐其太長。莊子〈盗跖篇〉謂

「人上壽百壽,中壽八十,下壽六十」,《呂氏春秋.安死篇》

謂「人之壽久之不過百,中壽不過六十」,《淮南子.原道訓》

則謂「凡人中壽七十歲」,《論衡.正說篇》則謂「上壽九十,

中壽八十,下壽七十」。洪亮吉《詁》云:「此云中壽,當在 八十以下、六十以上」,或是也。合手曰拱。句意意使爾中壽,

爾墓上之樹木早已合抱矣,言其老而不死,昏悖而不可用。1 先秦兩漢對上、中、下壽幾種較流行的說法楊伯峻皆已引及,從他「或 是也」的態度看來,他對洪亮吉「八十以下、六十以上」的說法也還 有些保留。但不論如何,中壽即使指六十歲,樹木要長到合抱以二十 年計,蹇叔的年歲大約總在八十歲左右,以古人而言,可說是相當年 老了,這似乎可以用來印證,秦穆敗戰後以「黃髮」稱蹇叔是取其老 壽之意-但本文的看法與此不同。且不說「中壽」的意涵在古人間 並不統一,原文「中壽」也不是在討論年壽長短的詞彙。「爾墓之木 拱矣」意謂從蹇叔死到現在,他墳墓上的樹木都可以長到合抱了,這 固然是說蹇叔已經死了很久,但秦穆對明明還活著的蹇叔這麼說,原 意應該是巴不得蹇叔早就死了,「中壽」指不得全壽,也就在壽命之 中就結束了生命。這話說來當然難聽,但以當時秦穆對蹇叔的不滿而 言,恐怕還更為合適。如果作此理解,也就不必說〈秦誓〉中的「黃 髮」是高壽的代稱了。要之,雖然不能排除當時蹇叔的髮色正處於由 黑變黃的階段,但本文更傾向於認為,蹇叔實際的髮色並不重要,秦 穆公在這裏使用「黃髮」稱蹇叔應該是以一種具有美好意象的「黃髮」

代替中性或負面意涵的「白髮」-這和晉文公稱黃河為「白水」(《左 傳.僖 24》)一樣,都是基於尊敬的的心理使然。2

六、鳩杖取義試探

鳩杖是兩漢間賜給高年者的敬老措施之一,又稱「王杖」,據《後 漢書》所載:

1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頁 491。

2 《左傳.僖 24》記載重耳對舅犯的誓詞是「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白水」指黃 河雖無異詞,但為何以「白水」稱黃河學者罕有及之。周鳳五先生在 2001 年訓詁學課指出這種 稱謂乃是基於於尊敬的心理,本文認為這是很精闢的看法。

仲秋之月,縣道皆案戶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餔 之糜粥。八十九十,禮有加賜。王杖長[九]尺,端以鳩鳥為飾。

鳩者,不噎之鳥也,欲老人不噎。 〈禮儀志〉

對王杖授予的年齡與其形制與飾鳩的原因都做了說明。然王杖之 所以稱鳩杖固然是因為「端以鳩鳥為飾」的緣故,但王杖杖端為何要 以鳩為飾,〈禮儀志〉雖然提出了「欲老人不噎」的說法,但早在東 漢,王充已對此提出質疑:

七十杖賜王杖,何起?著鳩于杖末,不著爵,何杖?茍以鳩 為善,不賜鳩而賜杖,而不爵,何說? 《論衡.謝短》

七十杖賜王杖,何起?著鳩于杖末,不著爵,何杖?茍以鳩 為善,不賜鳩而賜杖,而不爵,何說? 《論衡.謝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