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知識的分類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第二節 知識的分類

外顯知識與內隱知識

同時是哲學家也是科學家的 Polanyi (1983)認為人類的知識有兩種,一種 是外顯知識(explicit knowledge),是一種能以書面文字、圖表和數學公式加以描 述的知識,另一種則是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是人類在做事的過程中才會擁 有的知識,是一種無法表達的知識。換言之,外顯知識泛指能夠以語言、數學公 式、各類圖表、手勢、旗語、符號等形式來表述的知識,而內隱知識則是一種難 以言述的知識。Nonaka and Takeuchi (1995)進一步闡述內隱知識,認為內隱知識 包含兩個層面,首先是「技術」的層面,稱為 know-how,是指非正式或明確性 不高的技能或手藝,這個層面的知識通常來自於親身體驗、高度主觀和個人的洞 察力、直覺、預感及靈感;其次則是「認知」的層面,這個層面的知識通常來自 於信念、領悟、理想、價值觀、情感及心智模式,能夠影響人類感受周圍環境的 方式。

Polanyi (1983)以騎腳踏車為例說明這兩類知識的存在,學會騎腳踏車的人 通常很難描述如何控制腳踏車的手把才不會從腳踏車上摔下來,儘管他們已經俱 備控制手把的知識,還是很難將控制手把的技巧或方式說明清楚,因此,Polanyi 將他們可以說明清楚的部分稱為外顯知識,而那些他們已經具備卻很難表達的部 分稱為內隱知識。

個體知識與群體知識

笛卡兒(Cartesian)認為個體(individual)是使用知識和儲存知識的主要單位,

因此許多有關群體(group)的概念似乎都被簡化並歸結到個體上,例如,Simon (1991)認為所有的學習只會發生在個體的腦中,因此組織只能藉由兩種方式進行 學習,一種是讓組織內的員工進行學習,另一種則是增聘一些擁有組織所欠缺知 識的員工。然而隨著其他非笛卡兒學派的學者提出「組織的學習」(organizational learning) 、「 組 織 的 知 識 」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 組 織 的 例 行 程 序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organizational routines)等議題之後,開啟是否應該將群體跟個體等同視之的討論,

越來越多的研究將焦點從個體轉至群體,以群體作為主要的分析單位,並對不同 的群體進行調查(Nonaka & Takeuchi, 1995; Krogh & Roos, 1995; Wenger, 1998;

Brown & Duguid, 1991)。

Cook and Brown (1999)以下例說明個體知識與群體知識的不同,影印機的 維修人員通常可以根據影印機運作時所發出的聲音來判斷問題的癥結,因此如果 影印機發出不同的奇怪聲音就代表影印機的不同零件可能發生問題,由於這個群 體當然不可能有耳朵,因此每一個維修員所聽到的問題聲音及處理的方法,會透 過與其他團隊成員間的分享,形成這個群體所共同持有的教戰手冊(war stories),

這個教戰手冊的所有維修知識是由這個群體所共同持有,而非每一個維修人員所 獨有,換言之,每一個維修人員不必記住教戰手冊上的每一項內容,這份知識是 整個團隊所持有的,只要個體有需求就可以隨時使用它,因此像這種類型的工作 是群體所完成的,有別於以自身知識就能獨力完成的個體工作。

Cook and Brown的知識分類

將知識分為外顯知識與內隱知識、個體知識和群體知識,是最簡單也是最 常見的知識分類方式,Cook and Brown (1999)認為過去許多文獻傾向重視個體知 識多過於群體知識,強調外顯知識多過於內隱知識,最根本的原因在於這些研究 普遍認為內隱知識可以被轉換成外顯知識,且群體知識可以轉換成個體知識。然 而,Cook and Brown (1999)認為知識之間是不能夠被轉換的,內隱知識不能夠被 轉換成外顯知識,外顯知識也不能夠被轉化成內隱知識,但是某一種類別的知識 可能有助於其他類別知識的取得,例如,閱讀游泳教學的書籍有助於游泳的學習,

然而當我們學會游泳,那些書本上的游泳知識其實還在我們腦中,並沒有被轉換 成游泳技能,而是藉由既有的知識產生另一種類別的新知識。

如圖 2-2 所示,Cook and Brown (1999)從內隱與外顯、個體與群體兩個構 面提出四種知識的類型,每一種知識類型都是不同於另外三種知識類型,各有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的作用,彼此之間無法相互轉換。第一種知識類型是個體所持有的外顯知識,包 括一些觀念、規則、公式,這類知識能夠被個體所使用,並且能夠被具體地呈現 出來。第二類是群體所持有的外顯知識,能夠以具體的故事加以陳述並紀錄下來,

例如完整的工作日誌、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功案例或需要引以為鑑的失敗教訓等,

此外,對整個群體有特殊意義的一些「隱喻」也屬於這一類知識類型。第三類則 是個體所持有的內隱知識,例如應用觀念、規則或公式所產生的技能,或是能夠 正確操作一項工具的感覺。第四類則是群體所持有的內隱知識,例如,體裁 (genres),這也是最難以定義的一類知識類型。

圖 2-2 Cook and Brown 的四種知識類型 資料來源:Cook & Brown, 1999

體裁是文學上的一個專有名詞,是指文體,例如「小說」和「自傳」就是 兩種截然不同的體裁。Brown and Duguid (1994)提到體裁最大的作用是讓我們能 夠自然而然地、無意識地根據我們自身的經驗來使用或理解文字,例如「報紙」

這個體裁的特性能讓我們不用花太多注意力去理解報紙的內容,更不需要其他人 教我們讀報紙的方法,我們就會知道報紙頭版那則斗大字體的新聞非常重要。

體裁對於組織的重要性不亞於對文學的重要程度(Orlikowski & Yates, 1994),例如當合作夥伴傳來一則訊息,訊息的內文是用便條紙手寫或者是用正

個體 群體

外顯

內隱

知識 觀念

技能

故事

體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式的信紙列印,都分別代表著不同的意義,這時候體裁就提供我們解讀這則訊息 內容的框架(frame),因此組織的體裁本身需要清楚的定義,不但要慎重地設計,

而且必須讓組織的成員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正確地使用而避免誤用。

根據 Cook and Brown (1999)的定義,組織的體裁是群體所持有的內隱知識,

而體裁除了可以借用各種文學上的詞句並賦予清楚的意義之外,也可以將這些意 涵展現在各種不同的事物(例如各種科技或產品)或活動上(例如完成工作的方法 或開會的型式),但是我們並無法利用外在的各種事物來學習或領會這些體裁,

因為體裁所被賦予的意義,會隨著它在群體中被反覆使用而不斷地改變,而群體 中的成員藉由實務中的各種協商機制讓所共有的體裁逐漸顯露或被接受,因此,

組織的體裁只有在特定群體的實務情境下,才會被賦予專屬且獨特的意義,並且 這個體裁是由該群體所持有。

以參與者為基礎的知識分類(actor-based knowledge categories)

Cook and Brown(1999)認為每一個組織都持有上述四種類型的知識,而且 需要有一個模式來解釋這些知識是如何被其他組織或群體所製造或轉換。因此,

Huang, Huang and Chang (2008)認為當兩個組織開始合作與互動時,會牽涉到彼 此四種知識的交互運作,即有十六種知識類型產生,扣除掉重複的六種類型之後,

共有十種跨組織的知識類型會出現在互動過程中(如圖 2-3 所示),這十種跨組織 的知識類型分別是:

Type 1: 個體/外顯(觀念) vs. 個體/外顯 (觀念) Type 2: 個體/內隱(技能) vs. 個體/內隱(技能) Type 3: 群體/外顯(故事) vs. 群體/外顯(故事) Type 4: 群體/內隱(體裁) vs. 群體/內隱(體裁) Type 5: 群體/外顯(故事) vs. 個體/外顯(觀念) Type 6: 個體/外顯(觀念) vs. 個體/內隱(技能) Type 7: 群體/內隱(體裁) vs. 個體/外顯(觀念)

資料來源:Huang, Huang & Chang, 2008

Carlile (2004) 認為要跨越不同的知識邊界而有效率地進行知識的管理,

首先要先釐清參與者之間的關係,因為參與者不僅分享他們的知識,同時也在使 用與評價著對方的知識。Huang, Huang and Chang (2008)認為兩個組織的互動過 程與上述十種知識類型有關,由於互動過程中的參與者可能是個體或群體,因此 可以呈現出三種不同的互動情境,進一步提出以參與者為基礎的知識分類。第一 種互動是個體與個體的互動,第二種是個體與群體的互動,第三種互動則是群體 與群體的互動,當 Huang, Huang and Chang (2008)將十種跨組織的知識類型以上 述三種互動情境進行歸類時,發現每一種互動情境都會與幾種跨組織的知識類型 有關,如圖 2-4 所示,觀察者能夠以跨組織的知識類型為觀察的單位,進一步探 討跨組織合作過程中的互動現象。

個體 vs. 個體 群體 vs. 個體 群體 vs. 群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圖 2-4 以參與者為基礎的知識分類 資料來源:Huang, Huang & Chang, 2008

Nonaka and Takeuchi (1995)以研發麵包製造機的例子說明兩個團隊在互動 過程中所展現的知識類型。由於麵包製造機必須要能像麵包師傅一樣將麵糰揉到 恰到好處,而這項技能正是麵包師傅所持有的內隱知識,因此從工程師研發團隊 挑選一名代表成為首席麵包師傅的學徒,負責學習麵包師傅的這項技能,以便將 這個內隱知識帶回工程師研發團隊,以便改善機器的揉麵糰機制,在持續幾個月 的不斷改良之後,工程師們靠著這個內隱知識完成了令人滿意的麵包製造機。在 這個例子中,研發團隊的每一個成員都持有外顯的專業知識,而團隊之中也一定 存在著屬於他們的故事或隱喻,這部份是群體的外顯知識,至於麵包師傅及學徒 所持有的揉麵糰技術是屬於個體的內隱知識,此外,在不斷研發與修正錯誤的過 程中,他們也使用「揉捻伸展」(twisting stretch) 這個詞彙來代表工程師研發團 隊與麵包師傅所共同認知的一項揉麵糰技巧,這是群體的隱性知識,由於整個團 隊能夠妥善運用上述的各類型知識,最後才能夠研發出成功的揉麵糰機制。

從上述研發麵包製造機的過程,同時也可以觀察到 Huang, Huang and A 組織

個體 群體 群體

個體 個體 群體

B 組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Chang (2008)所提到的第一種與第二種互動情境,其中一開始工程師團隊所派出

Chang (2008)所提到的第一種與第二種互動情境,其中一開始工程師團隊所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