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之重要性、研究目的與提問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之重要性、研究目的與提問

第二節 研究之重要性、研究目的與提問

現代社會中的青少年問題,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主題(Siegel & Welsh, 2009)。筆者在少年法院擔任實習諮商心理師期間,試圖透過非行少年相關研究 理解少年的世界時發現:多數研究是以成人的觀點敘述青少年時期的經驗,試圖 找出犯罪成因,較不同的是王伯頎(2005)的研究,訪談受保護管束組、輔育院 組、矯正學校組少年共17 位,由個人生活歷程探究犯罪少年之生活及生涯歷程 發展,並由個人心理面向瞭解犯罪少年對違法犯罪行動的內在思考,以建立本土 犯罪少年生活歷程及思考型態之理論,乃是國內直接藉由非行少年之敘說,以瞭 解非行少年生活歷程較完整之研究。

周愫嫻(2004)指出臺灣對於犯罪少年問題的研究與政策之特色,大致可分 為兩階段:第一階段是1940 年代至 1980 年代末以前,此時期政府沒有因應少年 犯罪的具體政策,少年犯罪問題被高度控制;第二階段是1980 年代末至今,政 府開始正視少年犯罪問題,快速的增修相關法律、擬定具體政策。並於1997 年 修訂《少年事件處理法》,為「保障少年健全之自我成長,調整其成長環境,並 矯治其性格」,使其成為一真正保護、輔導及處理少年事件之特別法,因而對於 非行少年的處遇秉持「少年宜教不宜罰」的精神,其保護福利色彩多於應報懲罰 之意。在這樣的脈絡下,最普遍的研究主題是少年犯罪行為類型;其次為探索少 年犯罪與犯罪學理論之間關係的研究(佔33%),此類研究多半在分析少年犯罪 的成因,也是臺灣近年來少年犯罪研究成果較豐富的部分;第三則是與少年犯罪 的法律、福利問題有關的研究;此三種研究方向就已占了所有少年犯罪研究之九 成,在少年犯罪成因論上,過去研究著墨甚多,也掌握到了家庭與其他各種因素 對少年犯罪的影響(周愫嫻,2004)。

在許多研究中都指出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不外是早年經驗、個人因素

(如:遺傳、身心特質、年齡、性別、負面生活經驗及因應技能等)、家庭因素

(父母管教方式、家庭功能、父母手足不良示範、單親家庭、父母親之心理健康)、 學校因素、社會因素(不良同儕及參與之活動、居家鄰境環境不良、媒體不平衡 報導、政治人物不良示範)(陳金定,2007)。而司法人員認為家庭因素是造成少 年犯罪的首要因素,其中七成是管教問題,兩成是破碎家庭所致;其次,造成少 年犯罪的第二個原因是社會因素(交友不慎)與其他(少年好奇心作祟及缺乏法

6

律知識);第三個因素是少年心理因素,其中八成是少年意志薄弱,兩成是個性 頑劣;最後影響少年犯罪的原因是生理因素(性衝動、精力過剩)和學校因素(適 應不良、輟學等)(周愫嫻,2004)。

相關研究及處遇策略,多建構在一種「由上而下」的思維邏輯底下,然而,

各項對於非行少年的輔導策略與福利作為還是必須要回到青少年個人的主體意 義來看才具有落實的可能性;因此,我們該問的是:在什麼樣的家庭型態、文化 價值規範以及社會脈絡情境之下,非行少年的偏差行為是如何地發生?再者,這 些非行少年又是如何地看待他們自己呢?畢竟,強調非行少年悲慘下場的青春輓 歌,無助於對非行少年內心世界的理解(王順民,2003)。

筆者在閱讀相關文獻時所認識的非行少年,與實際接觸少年時,感受很不相 同,犯罪成因的相關研究,期望找出原因以降低犯罪率,提供犯罪少年處遇政策 發展的方向,但卻僅聚焦於少年的犯罪行為,忽略了「人」這個整體;聚焦於犯 罪行為發生的時間點、當時所發生的事情,忽略了少年成長歷程的整體脈絡。而 筆者在晤談室中與少年接觸時,卻看見少年面對不利環境的生命力,這些力量的 展現是過去文獻中較少提及的。帶著落差的感受回到實務現場,我腦海中第一個 浮現的念頭是:過去的研究資料可以代表我眼前的這位少年嗎?難道他的生命中 只有「家庭管教問題」這些標籤嗎?有著這樣的認識,使我在與少年工作時產生 深深的無力感,我該怎麼在五十分鐘的晤談中,「修好」少年周遭世界的一切?

這樣的理解使我在每一次與少年的對話,都像帶著一張檢核表,逐一確定還有哪 些項目需要「修理」。若是以這樣的方式面對少年,讓筆者不禁懷疑我們是不是 在不知不覺間,成了主流強勢文化的代表?把自己的價值判斷加諸到少年身上?

當我放下檢核表,讓少年自己述說自己的故事時,我看到的不再只是「已修復」、

「待修中」的部分,而是一段過去→現在→未來的故事,是一段他們真正走過的 路,也是生命獨特力量展現的時刻。因此,本研究將嘗試從青少年的角度,藉由 非行少年主體說出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生命故事,研究目的在於瞭解非行少年如 何面對自己的生命、建構自己的生命經驗,及瞭解在充滿打壓與負面評價的主流 社會中,非行少年們不畏世俗眼光持續面對生命的力量。

生命故事具有其主體性,如同一個人的自我或身份認定,生命故事可提供研 究者發現和瞭解身份認定的鎖鑰(吳芝儀譯,2008)。在文憑主義掛帥的主流社 會中,非行少年缺少對自己與環境進行反映及評價的機會,使得他們多以「不知 道」來回應成人世界的探問,透過生命經驗的敘說,使「不知道」的語言得以擴

7

展,究竟非行少年眼中所見的自己是什麼模樣呢?他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故 事?如何彩繪生命?以下是本研究之研究問題:

1. 非行少年生命故事之面貌為何?

2. 非行少年的生命故事中支持其持續前行之力量為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