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倫理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八節 研究倫理

質性研究特別強調研究者和研究參與者之間的互動,當彼此關係密切時,從 事研究工作的倫理規範和研究者個人的道德操守,在質性研究中便成為重要議 題;質性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可以傾聽參與者的生命故事,透過參與者的眼睛 看世界,因此,研究者不僅要珍惜,更應避免讓研究參與者受到傷害,認真考慮 研究中的倫理問題,可以使研究者更加嚴謹地從事研究工作,並提高研究本身的 質量(陳向明,2002)。以下就鈕文英(2007:186-213)提出之研究者需注意之 專業倫理守則說明本研究在研究倫理之作法。

一、以誠實且尊重的態度對待研究參與者

本研究採取開放的方式進行,筆者在與研究參與者接觸時,即公開自己的身 份、目的,並透過研究參與同意書(附錄三)的說明,讓研究參與者理解研究進 行的過程、及研究進行方式。研究過程中以開放的心態理解非行少年的生命故 事,以尊重的態度面對少年,不進行評價和改造。

二、取得研究參與者的知後同意並尊重其參與意願

筆者將視不同研究參與者之情況,使用研究參與者能夠理解的語言,讓研究 參與者瞭解本研究之進行方式、目的,並徵得未成年參與者及其法定監護人的同 意,方正式進行訪談。在徵求研究參與者同意時,將告知參與者:參與研究與否、

研究參與之過程,皆不影響其司法處分或處遇等權益問題,以避免權力議題干擾 其自主性;而在研究進行過程中,研究參與者有「拒絕參與研究」和「隨時退出 研究」的權利。

三、尊重研究參與者的隱私及注意匿名與保密原則

在研究開始之前,筆者即向研究參與者承諾匿名和保密原則,研究結果的呈 現將隱藏任何可能暴露研究參與者身份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並將研究參與者 認為隱密的、不能公開的部分加以保密,不在研究資料中呈現。研究結束後,筆 者先將研究結果交由參與者確認研究資料之匿名與保密性是否足夠,再進行成果

91

發表、印製論文。

四、避免研究參與者受到傷害

筆者在研究進行過程中,將尊重參與者的福祉,使其不因研究的進行而感到 生理與精神上的不適、傷害或危險;若在訪談時,觸動了研究參與者痛苦的情緒,

筆者將視參與者之需要提供轉介協助管道,並告知他們有隨時喊停的權利。

五、讓研究參與者得知研究結果並且受惠

陳向明(2002)指出研究者應與研究參與者分享研究成果,並對他們所提供 的幫助表示感謝,不應讓他們產生「被剝奪感」。筆者在進行研究參與同意書的 說明時,即讓研究參與者知道他們可以立即向筆者詢問研究結果及結論,並透過 與研究參與者之檢核,使參與者得知研究結果;報告撰寫完成後,視參與者之需 要,給予完成的研究論文。

六、適當處理和研究參與者間的關係

筆者在研究開始即釐清自己的角色為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只有在研究進行 時才接觸,以避免角色過於複雜。另外,在研究過程中若與參與者發生衝突(意 見不合、參與者意願低落等),筆者將保持傾聽、中立的態度,不給予任何評斷,

並與指導教授討論如何因應。此外,筆者將在一開始即說明預先設定的結束時 間,並採取漸進的方式逐步離開研究場域,事先告訴研究參與者自己將離開,使 其有心理準備。

七、採取適當的研究方法並確實地呈現研究結果

筆者在實際進行研究之前,先閱讀與非行少年相關之文獻,並就研究方法、

程序,與指導教授進行討論,以確定選擇適當的研究方式;另外,筆者亦將真實 的呈現研究結果,不刻意修改或隱瞞資料,使讀者瞭解研究的缺失及限制。

八、注意研究寫作和審核的倫理

92

筆者在撰寫研究報告時,將尊重他人的智慧財產、正確引用文獻,以確保學 術的正確性、符合寫作倫理。

雖然上述提及八項研究進行中應注意之倫理議題,但實際過程中,需考慮的 倫理問題千變萬化,難以有一明確的作法與因應方式,因此,筆者將對有可能出 現的倫理問題保持敏感性,時時刻刻自我省視,並與指導教授就研究過程發生的 狀況進行討論,以確保研究參與者不會在研究過程中受到傷害,並顧及參與者之 權益,因為建構符合倫理規範之研究歷程,方能使研究順利進行,且讓筆者和參 與者在研究互動中一同成長。

93